届高三语文知识复习《每日一练》:18)_高三语文复习知识点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9:38: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届高三语文知识复习《每日一练》:18)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语文复习知识点”。

语文知识复习拓展精练(18)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天 子 坟 陈启文

一路逆水而行,有时间倒流的感觉,倒流五千年。从攸县、茶陵,一直到炎陵,让数千年的岁月哗哗地呈现。我正走向洣水的源头。我早已知道,在那里最终呈现出来的将是一座山一样的坟——天子坟。这坟里长眠着太阳之神——炎帝神农氏。

当年,他率领着一个北方部落,穿越中原腹地,跨长江,过洞庭,走进了一片神赐的土地。他用双手抠出荒草下的泥土,原本就是最懂得土地的他,使劲地揉搓着手中的闪烁着奇异光泽的黝黑泥土,喊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心愿:上苍啊,给我种子!呼唤中一只火红色的神鸟缓慢地飞过天空,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稻穗,穗上的谷粒一粒粒坠落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上苍啊,给我灌溉!呼唤中自然涌现了九眼泉井,井中的水脉彼此相连,他从一眼井中汲水,其他八眼井的水都会一起波动。上苍啊,赐我阳光!呼唤中,太阳立刻便发出光和热来,让五谷孕育生长,让天地间渐渐弥漫着成熟的味道„„

作为南方的天帝,炎帝神农氏不是一个王宫里养尊处优的威严王者,而是一位牛头人身的农耕之神,当他耕耘时,他就变成了一条牛,从嘴里喷吐出大口大口的热气,从每一个毛孔里奔涌出淋漓的汗水,他以耕耘统驭百姓,又以耕耘拓荒于旷野。你看见他深深埋向土地的头颅、绷紧了的脊梁,一个民族人文始祖的形象赫然在你眼前了。

人类似乎还要让他来承载更多的东西。他用一条牛鞭来鞭打山中的各种草药,那些草药的药性便一下显露了出来。他是神,他的身体是透明的,如果他不幸尝到了有毒的草药,一看就知道中毒在哪一部分,并能及时找到解药;另一方面,他又是人,他备尝人间艰辛,遍尝百草,曾经一天就中毒七十次,最后,他尝到一种可怕的断肠草,肠子断了,无药可救,他和一个普通人一样,死于中毒。他的死,也是人类赋予一个人文始祖的死亡方式,为了疗救民间疾苦,这个人死了,他为天下而断肠。这是一个寓言,一个伟大的象征,一个民族至此以神话的方式完成了对一个杰出农人的塑造,同时也完成了他们对自己心中领袖的一次完美塑造。

这些都不是文字写下的历史,但比文字更深地刻在一个民族的记忆里。

我逆着湘江的一条支流走到了这里,这块最终埋葬炎帝神农氏的土地,也是他当年年复一年地耕种过的土地。眼前,一座不朽的坟,很大,与山林浑然合为一体。有一种力量,蛰伏于大地深处,像山一样沉重。

听起来十分神奇,追究起来,却是那么质朴,厚重的质朴,数千年来,一代一代的农人,都在为他们自己的神、为这座大墓培土,它,于是,越长越高。而他们也通过对炎帝神农氏的怀念,演绎出了许多只属于农人的节日和风俗。很幸运,我赶上了这里的一次祭祀,一个不被日历记载的节日。很多的农人,从各个山寨里赶来,而他们用来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是刚打下来的新鲜稻谷,还沾着露水和泥土的瓜果菜蔬,还有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栗子、梨子、橘子、柚子„„在这扑鼻的鲜活的味道里,你恍若觉得,那个只存在于亘古神话中的农人,仍然活着,仍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天子坟,原本就是一座山,一座不断长高的山。1.从结构上看,文章第一段有哪些作用?(4分)

答:

2.文章第二自然段是如何塑造神农氏形象的?(6分)

答:

▲ 3.文章第二至第四段反映了华夏先民哪些初创生活?(4分)

答:

4.结合全文,探究“天子坟,原本就是一座山,一座不断长高的山”的几层含义。(6分)答:

人总得有一点锋芒

陈鲁民

(1)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形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玲珑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2)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可,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能混到宰相高位。还是唐朝,娄师德身为宰相,却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从不露锋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将要赴任做官的弟弟:“假如人家唾你的脸,不擦它也会自己干掉,应当笑着接受。”这两位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位极人臣,大概就与从不露锋芒有关。

(3)相反,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答曰:“十万。”再问:“你能带多少兵?”答曰:“多多益善。”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宋高宗是个无能的皇帝,秦桧又是个卖国宰相,人家一门心思求和自保,岳武穆却要“直捣黄龙”,却要“还我河山”,却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锋芒毕露,又怎能躲过“**亭”之劫?(4)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下场,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太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以见容官场,纵是明皇赏识,也无法弄个一官半职。只好一生浪迹天涯,与酒作伴,自慰“天生我材必有用”。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才华横溢,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竞相攻讦。何以如此,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确,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又一个锋芒太露的牺牲品!(5)锋芒,既然使那么多的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于是就有“聪明人”去研究怎样才能远离锋芒。明代有个官员叫张干,四朝元老,人称“不倒翁”。有人向他请教,怎样平息诽谤?答曰:无辩。又问,怎样制止怨恨?答曰:不争。再问如何明哲保身?答曰:去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自保之术,不争不辩,无怨无怒,玲珑圆滑,与世无争。果如此,官运不衰、荣华富贵都是可以预期的。可是我们再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人人都这样唯唯诺诺,窝窝囊囊,遇事不敢出头,做事害怕承担责任,社会还怎么前进?倘若,中国历史上少了韩信的十面埋伏,少了岳飞的怒发冲冠,少了李白的笑傲江湖,少了苏轼的大江东去,这历史不也太郁闷太无趣太乏味了吗?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为秦桧所忌。其好友劝其不该如此锋芒太露,张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知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回肠荡气,足以告慰古今一切锋芒之士,当为此浮一大白。5.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教入题的作用何在?(6分)

答:

6.文章第3、4段所举事例,论证的角度有何异同?所要论证的观点又是什么?(6分)答:

7.概述全文的论证思路。(6分)

答: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一诗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生命的色彩。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点题(1分),由交代行程引出下文对神农氏的追述(2分),与结尾“天子坟是山”形成呼应(1分)。

2.①想象,赋予神农氏呼唤上苍,有求必应的神力,突出其形象的神奇。②铺陈,用神农氏许愿的三个片段突出其初种谷物的执著。③细节描写,“双手抠出”、“使劲地搓揉”,表现出神农氏对生长谷物的土地的热爱。(6分,每点2分)

3.①寻觅种子,种植谷物。②拓荒旷野,耕耘土地。③品尝百草,治疗疾病。(每点1分,全对4分)

4.天子坟高大如山;神农氏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厚重如山;这种精神在子孙后代心中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6分,每点2分)

5.答:以“儒、道、释” 三教入题,意在引出削磨锋芒之力量占优势的文化背景。(2分)证明“不露锋芒”有生存的基础、历史的渊源,(2分)为下文论述要露锋芒作铺垫,树立批驳的靶子(2分)。

6.答:相同的论证角度:主要从正面进行论证。(2分)

相异的论证角度:第3段从武将锋芒太露者难得善终的角度论证(1分);第4段从文将锋芒太露者难得善果的角度论证(1分)。

所要论证的观点是:历史上锋芒毕露、正直耿介之士总是命运多舛,引人嫉恨。(2分)7.先提出中国文化有不露锋芒的传统(2分),然后分别举例证明不露锋芒者一帆风顺,官运亨通(1分),而锋芒毕露者招惹是非,带来祸患(1分),最后呼吁为人要显露锋芒,敢于担当,促进社会进步,显露独特魅力(2分)。

8.【提示】题目富含深意,闻一多的诗句,可以当作审题、立意的根本依据。生命是一张白纸,“为生命着色”,就是以“热情”、“忠义”、“高洁”、“希望”等,为生命增

添亮丽的光彩!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写自己拥有怎样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拥有这种色彩有什么意义等。可以写过去和现在的色彩,给人以深刻、实在的启迪;还可以写未来的色彩,以自己的理想催生别人的愿望,并使之产生前进的动力。也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写其为之奋斗的思想、历程、结局等。

文章的立意要积极向上,要多从正面入手,给人以生动形象的启迪!反面的例子可以列举,但只能作为侧面衬托的点缀!如果涉及到几种颜色或运用多个材料写作,结构上可运用板块结构。

届高三语文知识复习《每日一练》:20)[全文]

语文知识复习拓展精练 (20)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娱乐时代的文学选择尽管有人无视他们的存在,有人轻视他们的作品,但却无法忽略这群“80后”作家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前不......

届高三语文每日一练(19周)

每日一练(1-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木心研究者陇菲先生认为,《木心谈木心》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焊接文白、应对采访等诸多方面,细心教学生如何写......

高三一轮复习每日一练12

高三一轮复习每日一练12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执拗暑qū 阿其所好ē 吆五喝六hē .niù 祛...B.汤匙战xiàng 久假不归jiǎ 不揣冒昧chuǎi .chí 巷...C.鬓角......

届高三语文复习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高二课本基础测试题(二)一、基础选择题(1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狡黠(xiá) 包扎(zhā) 偌(ruò)大 隽(juàn)永B.矩(jǔ)形 皴(jūn)裂 桎梏......

高三每日一练

高三强化训练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

下载届高三语文知识复习《每日一练》:18)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届高三语文知识复习《每日一练》:1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