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级音乐听力”。
第二单元《田野在召唤》
教学内容:
欣赏:《春到沂河》《美丽的村庄》《晓风之舞》
歌唱:《五月的夜晚》《我们的田野》
竖笛:《牧羊女》
第一课时《五月的夜晚》
教学目标:
1、指导用饱满优美的声音唱《五月的夜晚》,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2、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欣赏“春到沂河”,体验孩子在大自然欢笑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
1、播放歌曲《花之圆舞曲》迎接学生进课堂坐下与学生一起随歌曲节奏拍手。
师:这首曲子叫什么?乐曲的风格?
2、听《五月的夜晚》歌曲比较和《花之圆舞曲》歌曲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看看它与《花之圆舞曲》相比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聆听的是一首匈牙利歌曲《五月的夜晚》,歌曲赞美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感知歌曲
1、(出示一副春天夜晚的风景图)师:请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2、出示匈牙利地图及若干画面,介绍匈牙利。
师:匈牙利位于欧洲的中部。传说是由七个兄弟创建的。在9世纪末,在近匈牙利境内的七个部落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推举马扎尔部落的首领为国王,建立了匈牙利,从此,“七个兄弟创建了一个民族”的说法流传至今。
3、出示画面。匈牙利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又称“马扎尔人”使用匈牙利语约有1000万人。
4、出示画面。匈牙利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果园也特别发达,直到现在农业仍是匈牙利的主要生产部门,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5、出示画面。匈牙利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特色。著名诗人裴多菲和被称为“键盘魔王”的著名钢琴家李斯特都是匈牙利人。
三、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五月的夜晚》。让学生找一找相同的乐句,发现有趣的规律。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五月的夜晚》。
3、随着歌声和琴声比划出旋律线,从而发现规律。学生分乐句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二乐句都是八分音符开始,要求唱得短促、轻巧,力度弱。第三、四乐句保持音时值唱足,音色饱满,气息连贯,力度中强,结束句:“树上”唱得短促。“花”的时值要唱足。
4、随钢琴轻声演唱。
5、有感情地演唱,表达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四、表现歌曲
1、全班学生演唱歌曲,以小组形式讨论创编。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表演。
3、全体同学边唱边打小乐器伴奏。第一、二乐句每小节击一下,第三、四乐句用棒在三角铁内震荡。结束句击一下。
五、小结春天给人们带来了舒适与温馨,春天给大自然增加了活力与色彩。各国人民都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用心去歌唱春天。
播放歌曲《五月的夜晚》,引导学生边唱边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从中体验旋律的美感。
2、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唱好“0X XX”的节奏。
2、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音乐,让学生律动进教室。
2、师: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3、师:同学们的家乡确实都非常美丽,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
1、播放伴奏,老师范唱歌曲。
2、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描绘的风光美不美?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
3、学唱曲谱:
① 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② 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 3 5 3”;“0 5 1 2”。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嗯”作铺垫,即:0 3 5 3,熟悉后,去掉“嗯”字,按休止符的正确停顿练唱。
嗯mi
so mi
③ 完整地视唱曲谱。
4、学唱歌词:
① 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② 随伴奏轻声唱歌词2遍。
5、歌曲的处理:
师: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6、齐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献给田野的礼物
1、师:大家唱的真好!我们能不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或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我们家乡的美,把它作为献给田野的礼物呢?下面大家准备一下。
2、学生表演和展示。
师:大家虽然只用了几个简单的动作、色块和线条,但是已经表现你们家乡的美,表现出了你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大家都很棒,我为大家鼓励!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第三课时
竖笛、欣赏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捷克民歌《牧羊女》
2、成长的足迹
3、欣赏:《春到沂河》《美丽的村庄》《晓风之舞》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成长的足迹
1、听一听,下列音乐的旋律,感受旋律的起伏。
2,唱一唱,体会保持音和跳音的不同效果 跟同伴合作边唱边跳《美丽的村庄》
三、竖笛练习--捷克民歌《牧羊女》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节奏
四、欣赏:《春到沂河》《晓风之舞》
第三单元《四季放歌》
教学内容:
欣赏:《新疆之春》《战台风》
歌唱:《四季歌》《西风的话》
竖笛:《土拨鼠》
第一课时《四季歌》
教学目标: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本课的几首作品反映了少年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地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教学重点:通过表演歌曲,理解音乐的风格情趣。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欣赏:“晓风之舞”
请你们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按旋律的顺序排列
三、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季)
2.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为什么? a.喜欢冬季 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b.喜欢夏季 游泳,穿漂亮的花裙子。放暑假旅游。
c.喜欢春季 万物复苏,小树发芽了,草绿了,花开了。
d.喜欢秋季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蔬菜、水果大丰收,金色的秋天很美。
四、学习歌曲
1.聆听录音范唱。
2.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是怎样描绘四季的? 春天→放风筝
夏天→小河湾,抓螃蟹 秋天→长竹杆,打枣摘苹果 冬天→雪撬板去滑雪
3.再次聆听录音范唱,并说出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绪。
4.学唱歌曲
(1)用听唱法学习。
(2)逐句聆听教师的范唱,记住歌词,体会情绪。(3)跟着教师的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4)学生自主的完整的演唱全曲。(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利用书上的插图做辅助,引导学生们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不同的四个季节,并唱好此首歌曲。
五、为歌曲编创表演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春、夏、秋、冬”描绘不同季节的四幅图。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怎样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来描绘这四个不同的季节。
3.分组展示他们创编的动作。
4.找出四组(按季节)表演贴切的组,随着音乐表演。
5.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表演:
(1)四组同学表演四个不同的季节。(2)教师和其它的同学们演唱歌曲。
(3)以《四季歌》为主题A,组成回旋曲式。A→春→A→夏→A→秋→A→冬
6.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六: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更深的了解了四季不同的特点。
2.学会了一首活泼,欢快情绪的歌曲《四季歌》。
3.初步了解了回旋曲式,而且是在大家共同合作中学会的。
第二课时《西风的话》
教学内容:
1、歌曲:《西风的话》歌曲处理。
2、欣赏:《新疆之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家黄自通过歌曲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教学难点: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欣赏《新疆之春》
1、律动:《新疆之春》请你们跟我这样做。
2、问:你听到的是一段怎样的音乐?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
3、复听音乐。引: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再次聆听音乐吧!
二、主动探究,学唱歌曲
1、引入:时间像一位神奇的魔法事,春、夏、秋、冬在不停地循环交替。你从“西风的话”中体会到怎样的季节变化?
2、老师范唱。
3、师生接龙哼唱。
4、学生独立哼唱。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视唱等。
5、集体视唱《西风的话》的曲谱。
6、学唱歌曲
三、歌曲学唱、处理: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来了,我们上节课对出了他的暗号。这节课,他有话要对我们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听录音范唱。(是谁呀?他的话讲了什么?从他的话你知道了是那么?)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有感情的读词。集体跟琴练唱。
4、秋天的到来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练唱)
四、小结
第三课时“欣赏、竖笛”
教学目的:
1、欣赏《战台风》
2、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节奏练习: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0
|
t t ta
t t ta
t t t t
ta
二、音乐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诉他,而是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轻。明白了吗?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
2、教师总结:离玩具越远,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反过来,谁来说说看?(声音越来越弱)。也来画画,好吗?
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四季歌》
三、欣赏“战台风”
1、初步听赏全曲。
2、试哼唱书上旋律,乐曲中这两段旋律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说一说你的理由。
3、选择乐曲与小伙伴合作表演。
四、学吹竖笛
五、小结
第四单元 《甜甜江南》
教学内容:欣赏:《江南好》《小巷风韵》
歌唱:《忆江南》《杨柳青》
竖笛:《杨柳青》
第一课时《忆江南》
教学目标:
1、学唱《忆江南》理解词的意思,用明朗、赞美地形式进行演唱。
2、能对《忆江南》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陶冶爱美的情趣。
3、欣赏《江南好》乐曲,感受音乐描述江南美好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同学们这是那里景色?现在请大家听赏一段音乐,听完后请你们给这段音乐起个曲名。
2、让我们亨唱音乐,回想江南美好的风景吧!
3、读读《忆江南》这首词,想想词和我们观赏的美景有什么区别?
二、学唱《忆江南》
1、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2)播放视频资料“白居易简介”;小结:白居易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完整地欣赏歌曲。(2)再回放一次,生轻轻跟唱。
(3)老师有表情地范唱,生合着拍子轻声跟唱。(4)全体跟琴正确地填唱歌词。
(5)谈话、鼓励当一名小老师,教大家学习歌谱;(6)跟琴默唱旋律。(7)指优秀生跟琴视唱。
(8)指导全体击拍正确视唱歌谱。(9)全体跟琴唱歌
(10)再读这首词,感受古人读诗的风格。(11)跟琴学唱歌曲;歌曲处理。
三、欣赏江南民歌
1、“紫竹调”
2、“茉莉花”
3、“苏州评弹”等
四、小结
第二课时《杨柳青》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3、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的音乐表现。
2、歌曲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新歌
1、复习《忆江南》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2、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
二、新授 《 杨柳青》
1、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杨柳青》。请大家听我唱一遍,之后请告诉我(1)这是什么风格的歌曲?(2)什么情绪?(3)采菱是在做什么?
2、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3、划分乐句:(1)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2)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3)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音。
4、分小组识谱:(1)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2)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3)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4)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5、学唱歌词:
(1)配乐朗诵 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2)看到什么画面?(3)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6、歌曲处理(1)第一、二乐句什么地方相同?(2)谁来唱唱第三乐句?(3)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4)为什么?
7、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8、歌曲处理(四、五乐句):(1)请大家听老师唱第四乐句,有什么感觉?(2)这种起伏、推动感在音乐中用什么节奏表示?(3)这里出现了弱拍弱位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什么作用?(4)第一乐句主题在第五乐句中再次出现,前后两个“爱”含义一样吗?(5)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杨柳青》还复习了歌曲《忆江南》。大家学习热情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希望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杨柳青》演唱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听。
第三课时
竖笛、欣赏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江苏民歌《杨柳青》
2、成长的足迹
3、欣赏:《江南好》《小巷风韵》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成长的足迹
1、唱一唱《忆江南》《杨柳青》的歌谱,将歌曲所用音符由低到高排列出来唱一唱。
2,听一听,唱一唱,写出歌名并连一连。
三、竖笛练习--江苏民歌《杨柳青》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节奏
四、欣赏:《江南好》《小巷风韵》
第五单元《唱游森林》
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森林水车》
歌唱:《春游》《绿叶》
律动:采集与分享
竖笛:法国民歌《卡罗尔舞曲》
第一课时
欣赏《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以多种方式来辨别各种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辨别管弦乐的不同音色
教学过程
一、唱游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进行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
1、好,让我们走进音乐《快乐击掌》,全体学生随音乐边跳边进场。音乐中同伴间互相交流。
2、《镜子中的我》会让女孩子更加美丽、挺拔。在音乐中来做芭蕾手位。(主要是女孩子形体训练。男孩子允许不跳)
3、我们来乘上小火车。(练声)5---6---7---1---。呜-----美丽的牧场到了,你们听:好可爱的小动物。(练声)小黄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声。1=D上升到1=F 《小奶牛》要来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为它(唱歌)(打节奏)小奶牛说:谢谢大家。我们是好朋友。
二、欣赏:
1、牧场好大啊。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当然还有狼呐。现在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
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以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老师演示课件中音乐童话故事。学生欣赏一遍。
2、好看吗?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彼得是怎样的形象?请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要表现出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3、在音乐里分别出示小动物的片段。学生创编动作。
4、作曲家在交响童话中,将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
5、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彼得的形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6、老师出示音乐游戏。介绍并讲解:上面有哪些乐器?下面是谁?谁能玩这个游戏。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点击”乐器,然后说出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得。长笛代表小鸟。从音色中辨别人物和动物。
三、说一说:分辨每种乐器演奏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1、让我们通过音乐游戏来了解。
音乐游戏:听音乐,猜猜我是谁?学生分组做游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2、这首交响童话好听吗?叫什么名字?
3、你最喜欢什么乐器模仿哪个角色的音乐?
八、编一编:你能听音乐,根据不同的角色编创人物、动物动作? 除了听音乐创编动作,你还想用什么方式创编?
1、分配角色表演
2、谁今天还能想出新的表现方法?(编写童话故事)
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大胆创作。(师生共同表现)表演:每人选择不同的角色;写童话故事。
九、想一想:
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貌视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在全班面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十、小结:愉快的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坐上雪橇车,踏上回家的路程吧。(集体舞:铃儿响叮当,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离开唱游室)。
第二课时《春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春游》,了解其不同旋律。
2、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3、竖笛练习法国民歌《卡罗尔舞曲》
教学重难点:
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的起伏自如地演唱。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二、导入:
1、你们有没有春游过?去过哪里?
2、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3、同学交流
4、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
三、学唱新歌:《春游》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哟应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四、欣赏《森林水车》
1、我们用歌声表达了《春游》,现在我们体验一下绿色森林中,水车轮子转动的美妙的声音。
2、听赏《森林水车》
3、跟着音乐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五、成长的足迹
1、运用旋律变化重复的方法,完成旋律短句
2、和同伴合唱旋律
六、竖笛练习--法国民歌《卡罗尔舞曲》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节奏
第三课时《绿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叶》
2、通过二声部演唱,学会在演唱中较好地控制音量,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教学分析:《绿叶》是一首三拍子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转优美,爽朗而富有生气。要求学生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来表现小树林的优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缺少这样的体验。因此在新课导入
时,教师可以用一些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小树林的图片或录象,引导学生感受树林之美,然后再跟着琴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唱出渐强和渐弱。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6 6 — | 5 5 5 — | 4 4 3 2 | 1 — — | 啦 ~ ~ ~ ~ ~ ~ ~ ~ ~ ~
二、导入
:
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歌词中的名词解释:牌坊:形状象牌楼的建筑物,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的忠孝节义人物。
茅舍:即茅屋。大多简陋矮小。
拂:轻轻擦过。
溢:充满而流出来。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声部
4、学唱第二声部,就一个乐句。
5、完整演唱第二声部
6、分声部演唱,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7、进行声部的合成,做到均衡、统一,声部进行流畅,和谐。
四、音乐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诉他,而是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轻。明白了吗?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
2、教师总结:离玩具越远,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
反过来,谁来说说看?(声音越来越弱)。也来画画,好吗?
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绿叶》
五、课堂小结:(略)
第六单元《月亮的故事》
教学内容:
欣赏:《月亮的故事》《望月节》
歌唱:《月亮钩钩》《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露一手:《望月节》
竖笛: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第一、二课时 《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并进行歌词创编。
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进行三度音程下行训练。
3、想像地去欣赏《月亮的故事》,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4、唱唱、做做“音乐游戏”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的意境,在歌唱中身体可以随音乐律动;唱好歌曲二声部。
教学过程:
一、听赏《月亮的故事》
1.导入新课:
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像从歌曲中听到的景像。
2、教师将歌词的大意讲解一下。
3.请同学边听边轻声哼唱,说说感受的速度和力度。
二、学唱歌曲
1、导入:讲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唱有关月亮的歌曲,2.教师提问:谁能讲一个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和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3、进行三度音程下行训练,用柯尔文手势。
4、听赏奥地利民歌《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5、视唱歌曲旋律二声部
6、朗诵歌词
7、学唱歌曲,先唱一声部,再唱二声部,最后两声部合唱。
三、才艺表演
1、分小组进行表演、比赛,看哪一组讲、唱、诵的同学多,给予奖励,以鼓励发扬集体协作精神。
2、教师小结,并对大胆上场表演的同学当众表扬,以表示对其有主动性和自信心的赞扬。
四、唱唱做做
1、教师向同学们解说这一活动的基本做法及要求,并将写有 d r m f s唱名的小红灯笼挂在钉有小图钉的小黑板上。
2、老师指着小红灯笼上的“d r m f s”教唱,注意熟记各个唱名及其音高。
3、当同学们都熟记并知道怎样唱唱名以后,教师将红灯笼按一定的音高和走向排列成组,请同学用手势表现出来,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一唱。如挂出,就请大家集体或者个别用手势表示,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4、请一位同学上台在小黑板上把写有唱名的灯笼排列出多组旋律线,如:sol mi mi mi do,mi do do do mi等,其余同学在下面有节奏地、有音高地唱出来,并辅以手势。
5、老师按书上所列四种组合,分别用钢琴弹奏出来,同学们尽快用手势作出反映。
6、教师小结:通过这一练习,我们了解了唱名,并知道按一定的音高可排列出优美的旋律线。
五、小结
第三课时《月亮钩钩》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月亮钩钩》,从中初步感受轮唱型合唱的效果,能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中休止符的理解。
2、通过露一手《望月节》活动,学生能了解有关乐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宇宙的美丽、奇妙,引导学生唱出《月亮钩钩》双声部歌曲的和声美。
2、难点:有秩序地让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能把《月亮钩钩》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声的美准确地唱出。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吗? 生:月亮
师:(答正确后播放《月亮钩钩》的音乐)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月亮钩钩》。(大屏幕出示题目)
二、欣赏歌曲 师: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思考,这首歌可分为几段?每一段有何不同?(可分为两段,第二段增添了双声部的合唱)
师讲解,欣赏歌曲(有条件的可做一个Flash动画或相关图片)
三、唱歌曲
1、学唱领唱部分(用听唱法教该部分)
2、学唱第二段双声部
师:在刚才的欣赏中,你能听出这是哪种类型的合唱吗?(轮唱)师简介轮唱的涵义。
由生学唱第一声部,师接唱第二声部 由师唱第一声部,生接唱第二声部
3、分组由生唱双声部的合唱 拎难点处
由生找出,师进行指导、纠正。
4、有感情地演唱(欢快)
5、创编动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歌谱中出现了哪些你最感兴趣的记号,你能找出吗?(有色块的四分休止符)
师:请每位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在有色块处和着音乐做动作,欣赏一下谁的动作最吸引人。(如:舅舅打鱼、舅舅背鱼篓等动作)
6、分角色演唱、表演(师生评价)
四、露一手《望月节》
选择乐器和节奏型,边听边和着音乐奏一奏,做一做。
五、总结
第四课时
竖笛练习和复习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2、成长的足迹
3、复习歌曲《月亮钩钩》《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月亮钩钩》《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三、成长的足迹
1、下面旋律在歌曲《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中出现过几次?唱一唱。
2、与同伴合作,将《月亮钩钩》轮唱部分改成唱、念结合的方式练一练。
四、竖笛练习--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节奏
第七单元《奇妙人声》
教学内容:欣赏:《野蜂飞舞》《迎来春色换人间》
歌唱:《隆里格隆》《村居》
我的创编:《野蜂飞舞》 竖笛:锡剧《老簧调》
第一课时 《隆里格隆》
教学目标:
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3、能学会唱《隆里格隆》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京剧脸谱、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唱京剧《隆里格隆》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课件播放《隆里格隆龙》
1、听赏与交流
生:(说听后感。)
师讲解:歌曲《隆里格隆》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隆里格隆》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隆里格隆(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3、唱曲谱
师:京剧的行当中“旦角”代表女性,“生角”代表男性。咱们今天就请左边的扮演“旦角”——高声部;右边的扮演“生角”——低声部,来唱唱各自的旋律。
①分旦角、生角演唱曲谱(即分声部唱)。
②合唱曲谱,配上“旦角、生角”的表演动作。
4、唱歌词
l)、念歌词“隆里格隆(咚)”
①对比两种念词方式:a.不带儿化音。b.带儿化音。
思考:哪种韵味更好?为什么?
②学生念词:“隆里格隆(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学生自主练习。)
3)、集体合作演唱《隆里格隆》
5、自主设计表演
l)、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隆里格隆》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带上脸谱表演。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隆里格隆》。
二、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这两节课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3、听赏《迎来春色换人间》(《智取威虎山》片段
三、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第二课时 《村居》
教学目标:
1、采用赏画吟诗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境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激励学生在唱歌的同时自然加入动作。
3、使学生学生初步体验用稍慢的速度用拍子节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与律动
教学难点:变化节奏朗读,加入自己创作的动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复习古诗内容,更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1、边出示图画边让幼儿猜猜这是画的哪一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村居》
二、新授古诗《村居》的儿歌。
出示节奏型:
学生尝试用上面的节奏型读古诗。
三、欣赏歌曲《村居》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想听听吗?
1、初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怎样?(欢快、优美、热情„„)师:你们的感觉是正确的,像这种把古典诗词配合现代音乐唱出来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古诗新唱”。(点击课件)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这美妙的歌声,闭上眼睛,想想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再次欣赏歌曲,想象歌曲意境。
生1:我仿佛听到了小鸟的叫声,看到了盛开的鲜花。(教师做闻花状,真香啊。)生2:我仿佛看到小朋友在放风筝,听到溪水在唱歌。„„
师:说得真好,老师也被你们带到那美丽的画面中了。我知道我们班同学那是能歌善舞呀,光听听那怎么过瘾呢,让我们唱起来、动起来吧。(点击课件)
213、选择任一形式表现歌曲《村居》。唱一唱、跳一跳、敲一敲
先随音乐分组准备,再合作上台展示。
师生一同动起来,加入自己创作的动作,表现春天的美,儿童生活的快乐。小组竞赛,比一比哪组唱得最好,跳得最棒。
四、拓展
师:我这儿还有一段录象,也是关于古诗新唱的,想看看吗? 欣赏视频——古诗新唱《村居》。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古诗新唱《村居》,知道了其实古诗不光光可以读出来,还可以唱出来,你们还想学唱更多的古诗吗?那我们下次继续吧。
六、学生随《村居》音乐离开教室。
第三课时
竖笛、欣赏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锡剧《老簧调》
2、成长的足迹
3、欣赏《野蜂飞舞》并创编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成长的足迹
用人声将以下节奏按不同方式组合,表现生活中的场景。
三、竖笛练习--锡剧《老簧调》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节奏
四、欣赏《野蜂飞舞》并创编
1、听赏,感受
2、思考:歌曲是怎样塑造野蜂飞舞形象的?边听边随着音乐画一画。
第八单元《地球妈妈》
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与小鸟》《沉思》
歌唱:《热爱地球妈妈》《小鸟,请到这里来》
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
竖笛: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
第一、二课时《热爱地球妈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深情的歌声来表达歌曲期盼优美环境的愿望。
2、学唱歌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自觉的文明习惯。
教材分析
《热爱地球妈妈》是一首词曲很优美的少儿合唱歌曲,4/4拍,c大调。全曲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两个乐段均由两个4小节的乐句构成。第一乐段是叙事性,演唱时应注意气息悠长,声音连贯,延长音时值准确;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音区提高,节奏变得活跃,并运用了合唱手法,突出了“热爱地球妈妈”期盼拥有优美环境的主题。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221、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几幅优美的风景画(出示课件)
配音:同学们,我是地球妈妈,我有许许多多的儿女,看吧,清山、绿水、蓝天,还有小鸟在林间飞舞,多么美丽的大自然啊!但是,由于各种人为的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我苦不堪言。(出示课件“地球妈妈在哭泣”。)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唯一的生存环境,我们要保护她、热爱她。(出示课题)
2、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出示词谱)
3、再听音乐,区别两个乐段不同的演唱情绪:第一乐段 叙述性地、深情地; 第二乐段 声音饱满、活跃地。
4、有表情地朗读歌词。(放背景音乐)
5、练唱歌词:(1)用la进行模唱;(2)初步练唱歌词。
6、选唱二声部处曲谱:先分声部练唱,再进行合唱。要求声部和谐。
7、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用亲切深情的歌声来演唱。
8、歌曲处理:讨论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
9、思想教育:(1)分组讨论,怎样来保护地球?(2)进行交流,自编儿歌。如:我爱朵朵花、我爱青青草;我爱棵棵小树苗、不摘坛中花;不踏坪上草、不折树枝不摇晃;花草树木都是宝、美化环境不可少,我们都要保护好。(3)课件出示本校学生护绿保洁的图片,并进行讲解:介绍我校师生们为了地球美好的明天,已经行动起来了。
10、联想画:请同学们想象地球美好的未来,把它画出来。(边放歌曲录音)
11、展示各自的作品,并进行简单介绍。
12、出示课件:地球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三、课堂小结及课后延伸:
1、小结:同学们,环保是一场绿色变革,这场变革中我们少先队员的任务是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参与树立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
2、延伸 : 动员同学们成立环保小队,利用双休日走上社会进行护绿保洁,并且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不要让地球妈妈再哭泣了。
第三课《小鸟,请到这里来》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从中感受爱护鸟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
2、能积极参加即兴接唱活动,并自己创编歌词。
3、听赏“少先队员植树歌”
教学设想:本课音乐学习与环保教育相结合,以“小鸟寻找绿色家园”为主题进行教学活动。教学重点: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教学难点:唱好切分节奏和连音线节奏;后半拍起节奏,顿音与保持音的准确唱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少先队员植树歌”
1、听音乐进教室“少先队员植树歌”,跟教师进行表演。
2、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一张绿色的纸
师:这样的绿色让你你想到了什么? 生:听音乐,答问
2、听赏与跟唱《滴哩滴哩》
师:是呀,绿色在春天,绿色在大森林里,你听一群可爱的小鸟正歌唱着绿色的家园,让我们也随小鸟一起歌唱绿色吧!
生:听赏与跟唱《滴哩滴哩》,老师在一旁引导律动,带学生进入情景。
3、激发环保意识和行为
师:绿色的家园很美,小鸟的生活自由自在,但是随着人类无限 23 制的开发资源,绿色家园渐渐遭到破坏,树木不在青翠,花儿不在那么娇艳,小鸟不停地向追问“绿色家园在哪里?绿色在哪里?”小鸟伤心地飞走了,远离了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些或者做些什么呢?
生:激发环保意识和行为
三、学习新歌
1、念词,熟悉词
师:人类不断的觉悟反省自己的行为,拯救自己,终于在今天绿色家园重现在我们的面前。树木成林,百花齐放,让我们一起带着最真诚的心、最火热的情邀请小鸟归来吧!
生:有感情地念完整首歌的词
2、听唱全曲,情感铺垫
师:你是带着什么情感朗读词的? 生:
师:就让我们用热情地节拍去邀请小鸟回家,为热情的歌声出示01 45 | 6 6 | 34 5。| 01 45 | 6 6 | 35 2。|| 老师旋律一次,学生听;(2)跟小鸟学唱
(3)猜猜小鸟这时想唱什么?
学生答问,老师引导唱出“尽情地唱吧小鸟,自由地飞吧小鸟”(4)情感处理小鸟这时心情如何? 活泼跳跃地唱出这句词,学生再唱 学生分组唱这句词
3、朗读第二部分词师:就让我们用热情地节拍去邀请小鸟回家,为热情的歌声伴奏吧!。
生:听整首歌曲,老师引导用x
o拍手的节奏感受歌曲节奏类型。
师:这首热情愉快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认为歌曲可分几部分?
4、听第一部分,情绪指导(热情、愉快)师:第一部分主要描述我们在呼唤小鸟。
5、用lv的字母跟唱
师:让我们也加入邀请小鸟回家的队伍中去,大家用lv哼唱旋律伴奏吧。生:跟琴唱
6、听音乐填词
师:同学们带着你的热情去迎接小鸟吧!让我们再次感受那热情的歌声吧!生:听第一部分试一试填词
7、跟琴纠正、跟琴唱
8、学生唱二部分师:孩子们用你们甜美的歌声与小鸟一起飞翔吧!
9、结合两部分一起唱,跟琴轻唱,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难点
四、完整唱全曲
师:同学们绿色的世界真美好,让我们一起来邀请我们的好朋友小鸟回家,用热情愉快地歌声把小鸟都请到这里来。
五、出示一段创编的词让学生唱 形式:老师领唱前句,学生唱后句
引导创编:众多学生唱前句,一名唱后句
六、总结
绿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能保护好绿色,保护好共同的家,同学们你将会做些什么呢?
相信有了你们这样保家爱家的小卫士,地球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第四课时
竖笛、欣赏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
2、成长的足迹
3、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
4、欣赏:《森林与小鸟》《沉思》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成长的足迹
1、准确地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2、以“我爱地球妈妈”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音乐会。
三、竖笛练习--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243、学生练习,注意节奏
四、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
与同伴合作,用学过的音乐作品,编创小小音乐剧
1、第一篇章
美丽的家园
2、第二篇章
哭泣的大地
3、第三篇章
拯救地球
4、第四篇章
美好的家园
五、欣赏:《森林与小鸟》《沉思》
1、听赏《森林与小鸟》,感受旋律的起伏与变化。思考:旋律在乐曲中是按怎样的顺序出现的?
2、听赏《沉思》,用动作表现乐曲旋律的起伏与变化。点。
说一说乐曲旋律、速度、情绪的特
第一单元蓝天白云教学内容:1、唱《我爱我的家乡》2、动:采集与分享 教学目标:1、从歌曲中感受祖国家乡的多姿多彩,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发对家乡对生活无尽的爱。2、学习用悠长的......
第一单元教学内容:1、开心一刻:咏柳2、聆听:《苗岭的早晨》、《给未来一片绿色》3、学唱歌:《我们的田野》、《绿色的歌谣》4、创编:大雁的故事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学唱、背唱两......
四年级音乐教学总结四年级音乐教材涉及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革命英雄主义、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道德教育与乐观向上的情感教育。根据四年级的内容标准,增加了知识......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摘要: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
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吴小红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四年级的学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