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_两岸关系的历史演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9:28: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两岸关系的历史演变”。

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摘要:两岸关系问题围绕着以台湾的政治地位及其主权归属的问题展开,错综复杂而极具争议性。台湾的政治地位问题,在于台湾是应继续保持为中华民国的有效统治领土,还是应与现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管辖的大陆区域合并统一,亦或者是应宣布成为一个真正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在于台湾的主权是应属于中华民国,或应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台湾独立运动人士所支持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关键词:两岸问题

台湾问题

一个中国

正文:造成两岸关系问题的历史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国共内战的残留问题

中华民国是于1912年在南京成立,但于1949年失去对大部份领土的实际控制,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北京成立后,将中央政府迁往台北。在此后几十年,中华民国一直认为自己是台湾及大陆(包括外蒙古、唐努乌梁海、江心坡等地区)在内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一直宣称要收复大陆。时至今日,中华民国政府立场自1990年代开始已渐有所改变,中华民国不再否认中国共产党对大陆地区的实际统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并放弃以武力收复大陆。不过,中华民国政府并未正式放弃对大陆地区的主权。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时就一直认为“旧中国”(中华民国)已经灭亡而被“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替代,而且声称台湾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不可争议之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放弃在必要时以武力强取台湾。同时也表示,只要认同所谓“九二共识”(具高度争议性),“任何问题”都可以谈。台湾问题的各方长期维持所谓的刻意“模糊”政策。对于海峡两岸的“现状”,即台湾目前的政治及法律地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与见解,甚至对历史本身也有不同的认知与解读。而“维持现状”,既可理解为反对宣布独立(反对实际台独或法理台独),也可理解为反对合并统一(中华民国一直就是主权独立国家,并从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两岸分立分治、互不隶属),当然也可理解为同时反对独立与统一(维持目前的“模糊”状态)。正因为台湾内部以及两岸之间对“现状”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及表述,才使各方都能够接受“现状”,不致冲突。但是,此“现状”并未明确定义台湾的政治及法律地位或说明未来安排,因此这种模糊政策也被批评为危险的策略,任何冒险的擦边球或误算都可能导致冲突或全面战争。

二.外国和中国的矛盾——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

1895年日本通过侵华战争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霸占了台湾,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应将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后又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10月25日台湾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到现在,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事实上,在这两个文件签署后几年中,美国等其他盟国都曾多次声明,明确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然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替入侵台湾制造根据,完全不顾《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食言自肥,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并且在没有中国参加,苏联、波兰、捷克三国拒绝签字的情况下,于1951年在旧金山签订了“对日合约”。在这两个文件签署后几年中,美国等其他盟国都曾多次声明,明确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然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替入侵台湾制造根据,完全不顾《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食言自肥,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并于1951年在旧金山签订了“对日合约”。对这份合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时就发表严正声明,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也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长期以来,美国基于传统战略利益、经济利益及道德利益的考虑,一直视台湾为其控制亚洲的战略要塞。战后,通过全面推行“一中一台”政策,全力支持国民党对台湾的统治,阻挠中国的统一,直接导致了海峡两岸的长期隔绝。中美建交后,美国又制定“与台湾关系法”,事实上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近十几年来,美国还一直对台湾当局施加压力,促使其加速 “台湾政权台湾化”的步伐等举动,无一不给台独分子和岛内主张“台独”的在野势力莫大鼓励。美国少数政要及学术机构还公开支持台湾 “住民自决”和“独立”。同时,作为维护美国在台利益的备用手段和制约措施的台独势力,一直保持在美国国会和历届政府的视野之内,受到支持和纵容。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牵制台湾当局,使之不至于脱离美国的势力范围,并可在必要时取国民党政权而代之;另一方面,迫使国民党政权向民主化、自由化、台湾化的方向发展,以长期维持一个“亲美抗共”的“民主政权”。

三.少数人的阴谋——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

所谓“台独”,即“台湾独立运动”的简称,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外国势力策动和扶持,存在于台湾及海外的一种分裂主义思潮和运动。“台独”的实质,就是企图借助于外国势力的支持,以建立“台湾共和国”为最终政治目的,把台湾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去,把台湾人民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

“台独”势力炮制的“理论”主要是:第一,鼓吹“台湾法律地位未定”,“台湾不是中国领土,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问题”,主张台湾问题国际化,引进外力达成“台湾独立”;第二,宣扬“台湾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一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鼓吹“台湾民族论”,企图割断台湾与祖国的一切联系;第三,歪曲国际法关于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的原则,提出“台湾住民自决独立”或“台湾前途由全体住民自决”,“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

尤其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国民党“主流派”主政以来,日趋台湾化,并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分裂祖国的政策。对民进党的一些“台独”言行,台湾当局采取“低调处理,只说不做”、“抽象打击,具体宽容”的态度。在这样的纵容姑息下,对“台独” 的一些猖狂活动打击无力。如1991年5月,海外“台独”暴力团体在台进行破坏活动,台当局曾对其采取行动,逮捕其4名成员,但当“台独”分子煽动教育界师生举行罢教、罢课、举行示威游行等一系列闹剧后,台湾当局软了下来,不仅检讨自己“时机不当”、“礼貌不周”,而且无可奈何地以交保的形式释放了被抓的几名“台独”头子。而当陈水扁上台以后,在2002年8月3日,世界台湾同乡会联合会第二十九届年会在日本东京举行,陈水扁透过电视直播方式致词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与大陆,一边一国,要分清楚”,他并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这些少数台独分子的猖狂言论,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也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

结语:虽然两岸关系存在一些问题,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一九七九年后,中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自一九八七年底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中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全中国人民迫切期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我们坚信,在包括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论两岸关系形成的历史因素

论两岸关系形成的历史因素摘要: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台湾海峡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这个中国历史上内战所遗留下来的问题牵动着人们的心,一直备受关注。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发展和问题论述(材料)

两岸关系发展和问题论述班级:继保1131作者:吴婷摘要: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更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所在。当前,各方形势......

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历史基础

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历史基础 形成发展:1、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乌克兰问题的历史原因

独立后的乌克兰,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与民族问题及国际关系问题一直互为因果, 反馈震荡。因经济危机导致的人民不满引起了政治动荡, 经济、政治的不稳定又使国内的东西族群对......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问题形成原因探析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问题形成原因探析摘要慈善事业从道德层面出发,通过实际的自愿捐赠等行为,对社会的物质财富进行“第三次分配”,成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中国......

下载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