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勘测工试题(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水文勘测工试卷二级”。
一、选择题
1、水文情报包括()和报告两层含义,不进行报告的信息不属于水文情报。(A)水文信息
(B)水情信息
(C)天气信息
(D)气象信息
B2、()也专指为防汛、抗旱等特定任务需要而有选择的收集、发送的水文信息。(A)水文要素(B)水文测报(C)水文预报
(D)水文情报
D3、水文情报通常是指由水文测站观测获得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其他水体()的情势变化信息。
(A)水文要素
(B)天气要素
(C)洪水要素
(D)水力学要素
A4、从()的范围和空间分布来看,水情信息只是根据需要方提出的需求由收集方在可能条件下从整个水文信息中选择的一部分。
(A)信息传输
(B)监测部门
(C)水文要素
(D)水文站
C5、信息传输是将命令或状态信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概念,信息系统一般包括()、信道和接收端(信宿)三部分。
(A)计算机网络(B)传送端(信源)(C)无线电网络
(D)电缆
B6、信息传输是将命令或状态信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概念,信息系统一般包括传送端(信源)、()和接收端(信宿)三部分。
(A)电缆(线)(B)计算机网络(C)无线电网络
(D)信道
D7、水文信息传输要按照《水文信息编码标准》的方法整理水文数据,接收到水文信息后要翻译成()常规格式及注记提供使用。
(A)水文数据
(B)水情编码
(C)电文编码
(D)计算机识别码
A8、()系统是通过应用遥测、通信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来实现水文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和预报的现代化水文信息系统。
(A)水文测流
(B)水情报汛(C)水文自动测报
(D)水文测报
C9、水文预报是根据前期或现时的实测和调查的(),运用水文学、气象学、水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研究水文现象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某一水体、某一地区或某一水文站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水文情势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A)水文资料
(B)水文气象资料
(C)气象资料
(D)天气情况
B10、水文预报是根据前期或现时的实测和调查的水文气象资料,运用水文学、气象学、水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研究水文现象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某一水体、某一地区或某一水文站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水文情势作出()的预测。
(A)象征性
(B)定性或定量
(C)精确
(D)必要
B11、常见的水文预报一般分三类。一类是根据水文现象形成和演变的基本规律,充分分析历史资料,建立预报要素与前期水文气象要素之间关系的()。
(A)相关法(B)统计学法
(C)水文模型法
(D)经验和半经验方法
D12、水文预报预见期为数小时至数天的称为()。
(A)短期预报
(B)长期预报
(C)中期预报
(D)特征值预报 A
13、洪水波是通过水质点的位移而实现波动传播的位移波,它在传递时不但波形的瞬时()向前传播,同时水质点也向前移动。
(A)长度
(B)水面线
(C)形状
(D)高度
B14、洪水波运动在河流某位置(水文站)()上的表现是水位(流量)有起涨、快升、峰顶或持平、降落、落平的涨落过程。
(A)纵断面(B)固定河段
(C)一定水面宽度
(D)横断面
D15、洪水波是通过水质点的位移而实现波动传播的位移波,它在传递时不但波形的瞬时水面线向前传播,同时()也向前移动。
(A)水质点
(B)洪水波
(C)波峰
(D)波长
A16、对单峰形洪水而言,任何断面上洪水波的最大特征值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最大比降、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最后才出现()。
(A)最大流向偏角
(B)最大水面宽
(C)最高水位
(D)最大水深
C17、水文预报中,有根据预报要素形成和演变的物理机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建立具有一定预见期的()。
(A)经验和半经验方法
(B)水文模型法
(C)统计预报方法
(D)专家估计法
B18、水文预报中,有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从大量历史水文气象资料中寻求水文要素演变的随机现象的统计预报方法()。
(A)经验和半经验方法
(B)水文模型法
(C)统计预报方法
(D)专家估计法
C19、按照水文预报方法和掌握的资料,可以制作预报方案,实施预报时,将已知的前期有关数据整理分析后,输入方案进行(),获得预报结果。
(A)处理和演算
(B)复制拷贝
(C)存储保留
(D)制表输出
A 20、水文预报方案给出的(),还要经研讨、协商、审查等慎密环节才能发布。(A)过程描述
(B)程序说明
(C)错误信息
(D)预报结果
D21、测量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的科学。
(A)物体高程
(B)地面点位(C)地理构造
(D)地质构造
B22、水文普通测量,是指水文业务中的()、地形测量和断面测量,它是进行勘测建站、水文测验和开展水文调查的重要工作内容。
(A)水准测量(B)基面测量(C)水尺测量
(D)高程测量 A23、水文普通测量的水准测量分为()等,各有不同的要求和适用条件。(A)
二、三(B)
三、四
(C)二、三、四
(D)三、四、五
D24、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作业是测量()。
(A)水平距离
(B)坚直角
(C)高差(D)水平角
C25、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装在水准仪基座或照准部上,转动(),可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用于粗略整平。
(A)脚螺旋
(B)调焦螺旋
(C)微倾螺旋
(D)三脚架
A26、()是用于角度测量的仪器,其主要构件有望远镜、水准器、基座、水平度盘、竖直度盘等。
(A)水准仪
(B)全站仪
(C)经纬仪(D)电子水准仪
C27、()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又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A)电子经纬仪
(B)全站仪
(C)GPS
(D)数字水准仪
B28、()级和DS10级水准仪又称为普通水准仪,用于我国国家三、四等水准及普通水准测量。
(A)DS0(B)DS(C)DJ07
(D)DS
3D29、水准点是用()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该点相对于某一采用基面的高程是已知的,并设有标志或埋设带有标志的标石。
(A)高程测量
(B)水准测量
(C)地形测量
(D)图形测量
B
30、校核水准点是水文测站用来引测断面、水尺和其他施设()经常做校核测量的水准点。
(A)地面点位
(B)状态
(C)高程
(D)角度
C31、水文工作中,引测、校测水准点、水尺零点以及水文设施的高程,要进行()。(A)角度测量(B)基面测量(C)水尺测量
(D)水准测量
D32、基本水准点是水文测站()的高程控制点,应设在测站附近历年最高水位以上、不易损坏且便于引测的地点。
(A)永久性
(B)临时性
(C)校核水尺用
(D)引测断面用
A33、()是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夹角。(A)仰角
(B)水平角(C)天顶角
(D)高度角
B34、()是一点到目标方向线和一特定方向之间在同一竖直面内的夹角。(A)仰角(B)天顶角
(C)水平角
(D)竖直角
D35、使用经纬仪测量高度角(仰角或俯角),同样安置经纬仪,整平仪器,使仪器中心与测站标志中心在同一()上,转动望远镜找(照)准目标读出角度数值即为目标的仰角或俯角角值。
(A)铅垂线
(B)水平线
(C)对称线
(D)点 A36、在角度观测中,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需要用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进行观测,取角值()作为角值的观测结果。
(A)盘右值
(B)盘左值
(C)平均值
(D)瞬时值 C37、测量出地表相当多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数值,就形成()地形的轮廓概念。
(A)一维
(B)二维
(C)三维
(D)四维
C38、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以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等介质上就形成()。
(A)结构图
(B)分布图
(C)机械图
(D)地形图
D39、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需要的控制点。
(A)测图(B)工程
(C)领导
(D)教学
A 40、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测量就是测绘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
(A)基面
(B)高程
(C)高差
(D)高度
B41、在地球()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赤道平面),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做赤道。
(A)北极圈
(B)中腰
(C)南极圈
(D)通过南北极
B42、高斯–克吕格圆柱投影:设想用一个空心圆柱体包着地球水准面,使圆柱体沿着某一子午圈与地球的水准面相切,这条切线称为()。
(A)零度子午线
(B)轴子午线之外的子午线
(C)边缘子午线
(D)中央子午线
D43、通常采用6°经度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即自格林威治子午线(0经度)起,自西向东每隔6°经度划分地球为()个6°经度带,对应选择3°,9°,15°,…,165°,171°,177°经度为轴子午线投影。
(A)60
(B)100
(C)120
(D)150 A44、我国的地形图同国际一样,是以 1︰100万地图为基础统一编号的,即从赤道起算向两极每纬度差()°为一列,用拉丁字母A,B,…,V依次表示。从180°经度起算,自西向东以()°经度为一行,用阿拉伯数字1,2,…,60依次表示。
(A)4…4
(B)6…6
(C)4…6
(D)6…4 C45、人体可以导电,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A)220 V(B)36 V(C)24 V(D)110 V B46、不()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低压带电体。(A)靠近…接触
(B)接触…接触
(C)靠近…靠近
(D)接触…靠近 A47、禁止用铜丝、铝丝等()导电材质代替保险丝,禁止用橡皮胶代替电工绝缘胶布。
(A)易发热
(B)高电阻
(C)低熔点
(D)高熔点
D48、安装、检修电器应穿绝缘鞋,站在绝缘体上,且要()电源。(A)维持
(B)保通
(C)切断
(D)打开 C49、落水遇险自救的基本原则为尽可能保持体力,以()的体力消耗在水上维持()时间。
(A)最小…最短
(B)最小…最长
(C)最大…最长
(D)最大…最短
B 50、测船救生衣应按在船人员总数的()配备,前甲板应配备2根安全救生带,每层甲板应配备2个救生圈。
(A)150%(B)100%
(C)80%
(D)120% D51、不论白天或夜间(),都要有人在上游观望水势,当发现有涨水迹象时,应立即通知测流人员到安全地区。(A)涉水测流
(B)船测
(C)缆道吊箱测流
(D)浮标测流
A52、涉水测验人员必须穿救生衣,水深在()m以上时,或遇暴雨、雷电天气时,禁止涉水测验。
(A)1.5(B)0.8(C)0.6(D)1.0 C53、()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A)商务
(B)劳动
(C)工程
(D)监理
B54、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工资标准。(A)低保(B)工人
(C)平均
(D)最低
D5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A)安全第一
(B)利益第一
(C)生产第一
(D)质量第一 A56、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从业人员
(B)管理人员
(C)主要负责人
(D)上级管理部门 C57、在汛期,水库、闸坝和其他水工程设施的运用,()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的运用,必须服从有关的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
(A)正常蓄水(B)校核
(C)设计
(D)汛期限制
D58、{.XZ}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的地区。
(A)防洪保护区(B)防洪区(C)洪泛区
(D)蓄滞洪区 C
59、()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
(A)蓄滞洪区
(B)防洪保护区
(C)洪泛区
(D)防洪区
A 60、()是指为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涝灾害而制定的总体部署。(A)流域规划
(B)防洪规划
(C)区域规划
(D)综合规划
B 61、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里行走。
(A)室内体育场
(B)旷野
(C)机场候机厅
(D)商场
B 62、()是当雷电从云中泄放到大地过程中产生电位场,人进入电位场后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在人的两脚间就产生电压,也就有电流通过人的下肢,造成伤害。
(A)接触电压(B)旁侧闪击
(C)雷击
(D)跨步电压
D 6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m以上。(A)1.5
(B)1.0
(C)0.8
(D)0.5 A 64、各种水文设施设备仪器应按要求安装避雷设施设备,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
(A)支持
(B)鼓励
(C)避免
(D)提倡 C 65、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9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A)2.5 m…2.5 m(B)2 m…2 m(C)3 m…3 m(D)1.8 m…1.8 m
B 66、年满()岁,经体格检查合格后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有些行业要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从事高处作业。
(A)25(B)22
(C)20
(D)18 D 67、高空作业人员,要正确穿戴和使用(),不准穿光滑的硬底鞋、高跟鞋和拖鞋。(A)防护用品
(B)操作工具
(C)空中物体
(D)安全绳 A 68、使用梯子时,必须先检查梯子是否坚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立梯坡度以60°为宜,梯底宽度不小于(),并有防滑装置。
(A)45 cm
(B)60 cm
(C)50 cm
(D)30 cm C 69、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属于()。
(A)国家所有
(B)全民所有
(C)流域机构所有
(D)区域行政机构所有
A 70、水资源的所有权由()代表国家行使。
(A)地方行政机构
(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
(D)流域机构
C 71、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水事纠纷的,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裁决,有关各方必须遵照执行。
(A)国务院
(B)上一级人民政府
(C)水利部
(D)流域机构 B 72、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A)无偿使用
(B)综合管理
(C)无偿调度
(D)取水许可
D 73、()是全国河道的主管机关。
(A)国务院
(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C)流域机构
(D)地方政府
B 74、桥梁和栈桥的梁底必须高于(),并按照防洪和航运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A)历史洪水位
(B)校核洪水位
(C)设计洪水位
(D)防洪水位 C 75、修建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所确定的河宽进行,不得缩窄()。
(A)行洪通道
(B)水面宽
(C)建设标准
(D)设计标准 A 7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的河道保护,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A)行洪河道
(B)进行水文观测
(C)有堤防
(D)无堤防
D 77、水文()主要包括水文事业发展目标、水文站网建设、水文监测和情报预报设施建设、水文信息网络和业务系统建设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A)工程建设规划
(B)事业发展规划
(C)标准制定规划
(D)科研规划
B 78、专用水文测站和从事水文活动的其他单位,应当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直属()的行业管理。
(A)监测断面(B)监测项目
(C)监测系统
(D)水文机构
D 79、水文监测资料应当依法(),水文监测资料属于国家秘密的,对其密级的确定、变更、解密以及对资料的使用、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A)公开
(B)保密
(C)刊印
(D)存储
A 80、国家依法()水文监测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坏、擅自移动或者擅自使用水文监测设施,不得干扰水文监测。
(A)保密
(B)支持
(C)保护
(D)建设 C
二、判断题
1、水文情报是为社会广众发布的水文信息,因而是公开的,不具有保密性。×
2、从水文要素的范围和空间分布来看,水情信息只是根据需要方提出的需求由收集方在可能条件下从整个水文信息中选择的一部分。
√
3、水文信息传输具有特定的格式,必须建设专用系统,不可借用公共通信系统。×
4、应用遥测、通信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来实现水文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和预报的现代化的水文信息系统,各类系统都应保证相当的可靠性及传送速度才能实现水文要素的自动测报。
√
5、水文预报的内容目标比较有限,只预报河流、湖泊、水库等汛期洪水的洪峰水位、最大流量及洪水的水位、流量过程等与洪水相关的特征值。
×
6、水文站根据上游有关测站的水文情报作出本站的洪水情势预报,对指导本站测验洪水作用很大。
√
7、对单峰形洪水而言,任何断面上洪水波的最大特征值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最大比降、最大流速、最高水位,最后才出现最大流量。
×
8、洪水波运动在河流某位置(水文站)横断面上的表现是水位(流量)有起涨、快升、峰顶或持平、降落、落平的涨落过程。
√
9、降雨径流关系、暴雨洪水关系、河道洪水演进等是最常用的水文预报环节。√
10、水文预报方案给出的预报结果可以发布。×
10、水文普通测量,是指水文业务中的水准测量、地形测量和断面测量,它是进行勘测建站、水文测验和开展水文调查的重要工作内容,其特点是在地形测量方面有专门要求。
×
11、地面点的位置可以用它的平面直角坐标和高程来确定。
√
12、光学经纬仪按测角精度,分为DJ07、DJ1、DJ2、DJ6和DJ15等不同级别。其中,DJ分别为”大地测量”和”经纬仪”的汉字拼音第一个字母,下标数字07(即0.7)、1、2、6、15表示仪器的生产年代。
×
16、水文普通测量常使用DS3型水准仪,该仪器的标称精度为±3 mm/km。√
17、基本水准点是水文测站用来引测断面、水尺和其他施设高程经常做校核测量的水准点,一般应设在尽量靠近观测断面的附近,便于经常引测的地方。
×
18、基本水准点是水文测站永久性的高程控制点,应设在测站附近历年最高水位以上、不易损坏且便于引测的地点。
√
19、使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度时,安置经纬仪,利用水准器整平仪器,使仪器中心与测站标志中心在同一平面上。
×
20、使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度时,安置经纬仪,利用水准器整平仪器,使仪器中心与测站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这时水平度盘的中心位于水平角顶点的铅垂线上(位置为O),转动望远镜找(照)准目标A读出角度数值a,再转动望远镜找(照)准目标B 读出角度数值b,则水平角∠AOB的角值为b-a。
√
21、地形图表示地形的基本方法是等高线法。等高线是地表高程相等点连线投影到平面上的(闭合)曲线,地形的形态、类型(如山体、岭谷、坡地、台塬)等都可用一组等高线图形来反映。当然,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越小,对地形高度的描述越详细。
√
22、地形图中的点位的平面位置与坐标系无关。
×
23、当将高斯–克吕格圆柱投影圆柱面展为平面时,在该平面就形成两条正交直线,这两正交直线就可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子午直线)和y轴(赤道直线),交点为坐标原点。
√
24、地图投影的方式种类很多,但不管那种投影,在地形图上仅有个别点线有变形变位。×
25、照明灯等电器的开关一般接在零线端。×
26、水文业务活动与用电也紧密联系,工作人员应具备安全用电常识,操作电类仪具还必须遵守有关规程,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使用和维修电工设备。
√
27、船在水面航行,乘船遇险的机遇较大,应视具体情况抗险避险自救。当船艇进水或翻船时,应立即弃船离去。
×
28、旋涡虽然在水底只有一小点,但越往底下吸力越大,越往上层旋涡越大,旋力越弱。√
29、所谓高空作业,是指人在高于水平面一定高度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0、高空作业有两方面的危险:一是高空作业者的坠落,二是高空作业处下落物砸人的概率高。
√
31、雷暴时可以打电话。×
32、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他进行抢救。
√
3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不能用协商的办法解决,以免对劳动者造成损害。
34、×
3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
36、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擅自投入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
38、提倡围湖造地和围垦河道,增加种植土地。
×
39、编制防洪规划,应当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以及防汛和抗旱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洪涝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对防洪的要求,并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
40、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阻水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清障计划和实施方案,由地方政府部门责令设障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清除。
×
41、禁止损毁堤防、护岸、闸坝等水工程建筑物和防汛设施、水文监测和测量设施、河岸地质监测设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设施。
√
42、编制重要规划,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等使用的水文监测资料,不需水文机构审查。
×
43、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文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水文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水文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
√
三、简答题
1、单位应当具备那些条件,并取得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才能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
答:(1)具有法人资格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2)具有与所从事水文活动相适应并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3)具有与所从事水文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装备
(4)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5)符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2、简述洪水波在河道传播过程中的演变。
答:洪水波形成后,在河道传播过程中,长度不断扩展,高度不断降低,连续变形,逐渐消失。消失后的状况是,若洪水补充水源减弱到很小水平,河流可恢复到洪水前的状况,若补充水源维持在相当大水平的时间较长,则河流建立高水位、较大流量的新状况。
3、什么是水准点、基本水准点、校核水准点? 答:水准点是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该点相对于某一采用基面的高程是已知的,并设有标志或埋设带有标志的标石。
基本水准点是水文测站永久性的高程控制点,应设在测站附近历年最高水位以上、不易损坏且便于引测的地点。
校核水准点是水文测站用来引测断面、水尺和其他施设高程经常做校核测量的水准点。一般应设在尽量靠近观测断面的附近,便于经常引测的地方。
4、什么是水文预报? 常见的水文预报一般分哪三类?
答:水文预报是根据前期或现时的实测和调查的水文气象资料,运用水文学、气象学、水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研究水文现象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某一水体、某一地区或某一水文站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水文情势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常见的水文预报一般分三类。一类是根据水文现象形成和演变的基本规律,充分分析历史资料,建立预报要素与前期水文气象要素之间关系的经验和半经验方法。第二类是根据预报要素形成和演变的物理机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建立具有一定预见期的水文模型法。第三类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从大量历史水文气象资料中寻求水文要素演变的随机现象的统计预报方法。
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试题 Ⅰ、必答题(75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你在选定的正确答案序号上打“√”。(每题0.4分,共20分)1、河底较平且无风时,采用测深锤和......
目录1总则 ························ 1 2术语 ························ 2 3各勘测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
附件12水文勘测高级技师要求一、知识要求1.有丰富的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理论知识,熟悉水文测验误差理论。2.掌握基本水文站网规划原则。3.了解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原......
水文勘测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试卷(初级工 技师)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第1篇:水文勘测规范目录目录1总则 ························ 1 2术语 ························ 2 3各勘测设计阶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