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的幸福ok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职业与幸福”。
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摘要:幸福感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详细阐述了幸福的结构,从描述比较阶段、理论构建阶段和测量发展阶段总结了幸福的研究进程,最后提出幸福感的研究不足和展望。
关键词:教师幸福感职业
谈起师德,说得比较多的一般是自律、奉献、人格,很少谈教师的发展提高,也很少谈教师的需求。实际上,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我,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有位教师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不想做“成灰泪始干”的蜡烛,我是一个灯泡,给我电就可以发出光芒,比蜡烛明亮,比蜡烛快乐,比蜡烛长寿。学校教育过程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体验幸福的生命历程。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种幸福、快乐的职业。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学生的幸福感是教师给的,教师的幸福感是学校给的。学生的幸福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是一种高峰体验。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挥洒激情,才会充满智慧的火花。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学生。
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教师的幸福感现状如何,据调查,由于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而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由于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由于社会的变迁,社会日趋功利,师生的感情日渐淡薄,学生的问题日益严重,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问题。而学校学生人数的膨胀,过多的考试压力,变大的工作量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量。另外,在学校中教师缺乏自主性,职称评定的论资排辈现象使整个学校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教师感到职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此外,由于教师的待遇和薪水相对较少,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单
一、缺乏太多的激情,工作强度过高,角色要求过多等原因造成的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满意程度降低,兴趣降低,教师的职业厌倦心理比较普遍,事实表明,教育质量的要求水涨船高与教师的工作成就感降低的矛盾,学校管理的规范和理性的增强与与教师自主发展人文意识增强的矛盾,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与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增加的矛盾等等,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主观内心体验,淡化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马卡连柯曾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苏霍姆林
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的 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欢乐和幸福。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试问,当教师丧失幸福感时,他能教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吗?因此,教师的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同时教师的幸福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求。幸福感的结构及界定
1、快乐论的主观幸福感。在心理学中,普遍把幸福感定义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主观的概念。因此,心理学中研究的幸福感是自我体验的幸福,被称为“主观幸福感”,总的来说,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有多么幸福的评价。
2、实现论的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来源于哲学中的快乐主义,侧重于强调个体主观快乐体验。而实现论的幸福感则从发展的角度认为个体在个人领域面对生活挑战时有意义的生活和自我潜能的实现也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称为“心理幸福感”。
3、综合幸福感随着现代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发展,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在某种程度相互补充,两者理论框架与测量指标(认知性与情感性、享乐性和发展性、状态性和倾向性)的整合,也已成为新的研究趋势。
幸福感研究的不足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对于幸福感的心理学探讨己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有力的推动了人类对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探索的过程,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心理学中的幸福感关注的是个人内部的心理体验,这意味着他人认可的幸福感标准不一定拥有主观幸福感。如果幸福仅仅具有主观属性,而没有任何客观标准可以检验,纯粹主观的判断可能会导致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相反结论,以幸福生活为终极目的和检验尺度的理论便无法成立,所有关于快乐指数、主观幸福感、满意度的调查便无意义, 并最终导致幸福的“不可知论”。因此,要全面理解幸福感,就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幸福是一种具有相当客观基础的主体体验即其幸福的客观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现实生活中,美味的食物、洁净的环境、宽敞的居所,绝大多数人都能从中感到快乐和幸福;古语说人生有四大幸事 “久旱逢甘霖”、“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人们对这些环境和事件体验都是建立在人们具有相对接近的幸福体验与评价的基础上的,这说明了人类快乐具有的客观标准和公众认同性。因此,满足幸福的对象客观性和人们对相同对象具有的比较接近的认同感, 表明了人类幸福具有客观基础。
由此可见,一方面,幸福感不能脱离幸福的生活状态而存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只有被自我觉知的时候,才对个人有意义,它又是主观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对于幸福感的心理学探讨己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有力的推动了人类对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探索的过程,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要想拥有幸福,成为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做到:
一、学会做到心中有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的灵魂。读懂了这种爱,我们便能更好地诠释我们身边平凡事例中那炽热的爱心,文人们歌颂: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确实,教师是引领孩子们成长的导师,除了教他们文化知识外,还要教他们为人处事,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要起表率作用,心中有爱,懂得关爱,学会珍惜。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培养完美的人格。
二、学会享受课堂、享受学生。教师、课堂是教师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努力创建和谐、民主、充满活力的激情课堂,真正尊重学生、鼓励赏识学生、努力激发学生潜能,比如,面对一个后进生的误答,可以这样评价:“你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很不错,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更完善。”面对一个优生的满意答案,你可以这样激励:“你能独辟蹊径,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教师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沟通和鼓励,必定会赢得孩子们的尊重与爱戴,如果教师能在烦琐的工作中和孩子们一起娱乐、一起谈心,同喜同忧,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必然能体验到工作的幸福和快乐,减少了许多焦虑和烦恼。
三、学会从教学常规的小事做起,展现人格魅力。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从一件平常、实在的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同样也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以为优秀教师,必须先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
四.学会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作为老师,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若孩子有更积极、阳光的心态,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五、学会寻找幸福。幸福在哪里?幸福不会从天降,更不会自己找上门来,我们应该在平常的工作中找寻幸福和快乐。当学生在路上看见你时那一句稚嫩的“老师好”难道不让我们觉得幸福吗?当班上的学生围绕在你你身边对你说“老师,我爱你”难道不让我们觉得幸福吗?当家长因为孩子的进步对你说“老师,谢谢你”难道不让我们觉得幸福吗?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我们有很多的惊喜,幸福无处不在,只要能带着一颗爱心去观察,幸福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源于教师职业的自觉,更需要优秀文化的熏陶,需要教育平台的搭建,需要营造幸福的教育场,需要解决切身利益问题,这样的幸福感才是高尚而
长久的。教师利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总体利益,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现实利益、直接利益、具体利益。前者是出发点,后者是切入点,要通过解决前一种利益,去谋求后一种利益。比如,青年教师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如何为他们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事业发展平台和脱颖而出的舞台,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幸福感应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发展与享受、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从主观到客观、从个人到集体,形成未来幸福感研究的脉络,这样可以全面地了解幸福感全貌,促进幸福感理论的深化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积极心理学
[2]自我实现的幸福
[3]心理与行为研究
感悟教师职业幸福我觉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觉,是自己的一种心态,它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来说,幸福是可以自己去获得的。那么应该如何去追......
浅谈教师职业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简单的理解为,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认可、热爱和怀念,自身的价值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其实人的职业幸福是一......
《幸福师生,满意教育》演讲比赛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晚上好!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为我们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学习机会的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一首歌最......
教师职业幸福心得体会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
幸福的职业有感鹿泉市幼儿园梁俊艳我们的职业——教师其实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它也只是社会中的沧海一栗。教师不是伟人,不能像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敬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