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_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9:1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与材料、能源并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高校图书馆是服务于教学与科研的学术性机构,与学校中心工作休戚相关。如果我们把教学、科研工作比喻为学校的生命线,图书馆则是这条生命线的心脏起搏器。高等学校履行其“科教兴国”主力军的历史重任,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在知识经济大潮中施展能量,无不依赖其发掘信息、占有信息、升华信息的能力。目前,随着“金图”工程的实施,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在图书观众的应用以及数据库的开发,都为高校信息服务提供了难得机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观念陈旧,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认识不足,很多人对图书馆的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图书馆只是藏书、借书、看资料和报刊的场所。尤其是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往往是以“书库”“书店”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其管理人员自身只是管理归类、编目存档的资料员,是学生借书、还书的“售货员”。实际上,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在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进行社会教育等职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图书馆职能的本质——服务,并没有改变,只是这种服务的落脚点已转向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延伸和扩大了图书馆的职能,这使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存在巨大潜力。

2、馆藏资源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信息服务的要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图书馆都属于经费相对紧张的单位。在有限的经费中,绝大部分用来精打细算选购书刊,结果也只是沧海一粟,更谈不上有充足的资金来改造、完善图书馆的设施。面对不断膨胀的信息海洋,传统图书馆的收藏功能已越来越有限,收藏比重也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多年来几乎没有增加新刊,无力购买外文图书,收藏的依然是一些陈旧过时的信息,已不能履行一个图书馆应有的职能。虽然大多数图书馆都已采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基本实现了采访、编目、流通和检索等业务自动化管理,但总的来说,仍处于集成化系统的初步使用阶段,尚未以网络化为龙头带动整个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电子信息资源、可提供服务的虚拟资源仍十分不足,对现有馆藏数字化的比例不高,能够上网的资源大多还停留在馆藏书目的层面上,并且网上信息资源匮乏,大量文献资源有待开发。

3、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我国的高校图书馆过去是按传统的模式,即藏书编目、陈列、节约等程序建立起来的,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暴露出许多弊端,如职能陈旧、方式单

一、效率低下、服务滞后,难以满足信息时代师生对信息“快、精、深”三个方面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信息服务往往局限于一般文献信息,对有价值的零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不足,导致提供信息的实用性较差;文献信息加工生产周期过长,导致内容老化、时效性较差;文献信息大多未经深入加工,信息量大,用户查找起来既复杂又费时,导致服务的针对性较差;文献信息仅以图书馆这个单一渠道流通,信息传播的速度缓慢,导致信息交流的传导性较差。

4、图书馆员的素质难以满足信息服务的需要。图书馆员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应该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信息服务的向导和顾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图书馆员的工作对象已变成了数字化信息和知识,工作工具是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是多层次、深层次的服务,要求馆员对信息用户所用信息能够做到迅速地“存”进来,准确地“取”出去。然而,许多高校图书馆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服务的发展。在许多高校,图书馆成了高校的“就业”中心。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来源进行调查得知,有近50%的人员来自教师的配偶和员工的子女,他们从各种可以利用的渠道进入高校图书馆。有近70%的员工只有大专以下学历,图书馆专业大专以上的员工不到总数的 30%。大多数图书馆员人人充当着以馆藏文献和本校读者为对象的文献管理员和文献服务员的角色,计算机与信息资源管理专

业人员奇缺。图书馆的人员素质还达不到能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的要求。

5、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各自为政,相互合作的意识不强。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各自未战,众多而分散。虽各自拥有局部的信息资源优势,但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随着全球性信息时代到来,高校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文献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加之高校系统CERNET网络的建立和Internet的普及,各高校原来自行开发、相对封闭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原因显得与信息发展不相适应。面对文献信息量剧增,文献载体多样化,文献提取、传递与利用方式的不断变化,明显地表现出适应性、开放性差等致命弱点。同时,由于各馆数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著录缺乏规范的标准等,即使在外部网络环境已具备的今天也难以向网上开放自己的馆藏,很难做到资源共享。这种一校一馆、分散封闭的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并阻碍了高校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影响并阻碍了高校图书馆事业与世界高科技水平的接轨。

二、加强高校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

1、加大信息服务的投入,对图书馆进行前瞻性的现代化改造。近年来,经费的拮据一直困扰着我国高校图书馆,特别是表现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先进设备的配置。要搞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手段。高校图书馆量大应采取多种渠道督促学校增加经费投入,以扩大文献信息资源收藏量和提高网络化程度。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的实情合理定位,选择合适的图书馆集成化网络系统。首先,要集中精力搞好自身的网络建设,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建立起宽带网络以适应信息高速公路的需要。其次,必须建设好点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网络终端应是多媒体电脑。再次,尽可能多地将网络终端延伸到办公室、教研室、教室、学生宿舍乃至家庭。信息服务的核心手段就是建立网络。手段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也是吸引信息的舞台。

2、更新观念,强化信息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要在要在信息时代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搞好信息服务,就必须更新观念。要改变以收藏为主的“藏书楼”观念,要跳出“等、靠、要”的心理定式,确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观念。加大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的力度,开拓信息服务的新路子。第一,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建立专题文献和科研成果数据库、专门人才讲座,提供计算机联机和脱机检索服务,提供期刊目次报导服务,对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进行文献跟踪服务及对外文资料的编译服务等。第二,配合领导决策,组织信息调研,不定期地组织有关专家就学校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发展、教学体制等问题进行调研,为领导筛选、整理出带有指导性的、关于国内外大学教育方向的参考资料,当好领导的参谋。第三,配合学校科技开发与生产,承接市场调研、产品促销、可行性论证等业务。还可聘用大学生做兼职信息员,了解市场行情,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互通信息。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服务方式,在当今席卷全球的网络浪潮中,作为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国际联机检索技术、光盘检索技术以及正在建设和发展中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和设备,建设好图书馆网络,与世界文献资源联网,使资源共享得以实现。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伴随着传播信息的手段现代化,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由旧的文献收藏体制模式转向以信息传递为主的开放网络体制模式;由单向信息传递功能向多维的网络传递功能转变,向用户提供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更好地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的速度性、方便性和效益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应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如逐步开展信息深层加工、数据的开发和服务,咨询服务和联机服务等。高校图书馆在搞好本校师生信息服务的同时,应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开展有偿服务,增强自身发展的后劲。高校图书馆可以进行网上文献信息传递、网上信息检索,编发信息摘编刊物,举办信息发布会,还可开展电子函件、文件运输等服务,搞活多元信息。由于新的服务方式向用户提供了多元信息,会使用户对图书馆产生新鲜感,而且他们获得了有效信息后,逐渐密切了对图书馆的感情,可使图书馆一改过去单调沉闷的读者服务工作局面。

4、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是搞好信息服务的关键所在。随着图书馆从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已成为提高图书总体水平的当务之急。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员将成为当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和首要财富。因为馆员是图书信息库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有创新精神的图书馆员又恰恰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是搞好信息服务的关键所在。人不在多,但却是需要一些骨干,不仅要有懂计算机的,还要有懂经济、法律、自然科学的。图书馆员也存在着更新换代和继续学习的问题,要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培养他们“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对图书馆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从用人源头上把好关,实行聘任制,打破铁饭碗,为馆员提供必要的在职继续教育机会,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使大多数工作人员能适应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5、加强高校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协作,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在高校应运而生。但对该专业师生的信息服务却远远滞后,单靠一个图书馆难以满足其信息服务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在搞好校园网络建设的同时,应加强高校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流,并注意在公安小内部加强各院系的联系与协作,及时了解用户情况,满足用户需求,开展定题、定期跟踪服务,充分显现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协作性。同一地区的几所高校专业类型一般不相同,馆藏各有所长,资源互补性很强,且经费相对稳定,采集能力强,读者需求特点也比较一致,联合后容易达到互利互惠,将能建成一个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有利于这支持各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和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各高校应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尽可能做到“一卡通”,当然这种加强不是走过去的一校一馆“小而全”的老路,而是围绕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建设,分工协调,走共建、共知、共享的道路。高校图书馆还应积极主动与本地区各文献信息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共同建立网络,共同享用本地区及全中国和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姓名:陈群香 08级法学二班 学号:200814220210 内容摘要:随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各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我国,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

党外建设存在的问题

座谈会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宗教界人士等畅所欲言,对全区积极做好党外人士工作给予肯定,对杨凌2012年统战工作表示赞成,认为2012年统战工作安排部署全面详细......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整改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整改(承诺书)为了提高作风建设存在问题整改活动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工作中,现制定个人整改作出承诺:1.加强学习,增强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各地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虽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

下载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