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龙陵一中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理科综合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B. 在完成a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 C. 玛丽·居里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
D. 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2.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保持静止。施加推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B.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 弹簧弹力一定变化
3.2013年6月13日,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第5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率都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C. 对接完成后,当王亚平站在“天宫一号”内讲课“不动”时,她处于平衡状态 D. 对接完成后,当王亚平站在“天宫一号”内讲课“不动”时,她处于失重状态
4.如图所示,平行长直导线1,2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电流大小相等.a,b两点关于导线1对称,b,c两点关于导线2对称,且ab=bc,则关于a,b,法中正确的是(). A. 三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B.b点的磁感应强度最大
C.a,c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D.a点的磁感应强度最大
5.如图所示,一个匝数为N=100匝的线圈以固定转速50转/秒在匀强磁场中旋转,其产生的交流电通过一匝数比为n1∶n2=10∶1的变压器给阻值R=20 Ω的电阻供电,已知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c三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说20 V,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0 W B. 穿过线圈平面的最大磁通量为C.t=0时刻流过线圈的电流不为零 D.t=0.002 5 s时刻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
Wb
Wb
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小题6.0分,共18分)
6.(多选)如图甲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甲球沿倾角为300的光滑足够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乙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甲,乙两球的动能与路程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球机械能不守恒,乙球机械能守恒 B. 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C. 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D. 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
:
=4:1
时,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时,两球高度相同
7.(多选)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0s平均速度大于10m/s B. 15s末开始运动员静止 C. 10s末速度方向改变
D. 10s-15s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8.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F表示.已知φM=φN,φP为MN的中点,∠M=30°=φF;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A. 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 B. 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C. 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 D.φP大于φM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2小题, 共15分)
9.某同学设计的可调电源电路如图(a)所示,R0为保护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闭合电键S.①用电压表测量A,B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调零,选择0~3 V挡,示数如图(b),电压值为________ V.②在接通外电路之前,为了保证外电路的安全,滑片P应先置于________端. ③要使输出电压U变大,滑片P应向________端滑动.
④若电源电路中不接入R0,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______的风险(填“断路”或“短路”).
10.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可测量重力加速度。有两组同学分别利用下面甲,乙两种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其中乙图中的M为可恢复簧片,M与触头接触,开始实验时需要手动敲击M断开电路,使电磁铁失去磁性释放第一个小球,当前一个小球撞击M时后一个小球被释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A.两种实验都必须使用交流电源
B.甲实验利用的是公式△x=gT2;乙实验利用的是公式h=直尺测量距离
C.甲实验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乙实验应在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D.这两个实验装置均可以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②图是用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后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可以计算出
gt2,所以都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③用乙实验装置做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20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5.0s。可求出2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11.光滑圆轨道和两倾斜直轨道组成如图所示装置,其中直轨道bc粗糙,直轨道cd光滑,两轨道相接处为一很小的圆弧。质量为m=0.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到达轨道最高点a时的速度大小为v=4m/s,当滑块运动到圆轨道与直轨道bc的相切处b时,脱离圆轨道开始沿倾斜直轨道bc滑行,到达轨道cd上的d点时速度为零。若滑块变换轨道瞬间的能量损失可忽略
o不计,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0.25m,直轨道bc的倾角=37,其长度为L=26.25m,d点与水平2o地面间的高度差为h=0.2m,取重力加速度g=10m/s,sin37=0.6。求:
(1)滑块在圆轨道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滑块与直轨道bc问的动摩擦因数;(3)滑块在直轨道bc上能够运动的时间。
12.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平行挡板A1,A2竖直放置,间距为6L.两板间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以水平面yN为理想分界面.Ⅰ区的磁感应强度为B0,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1,A2上各有位置正对的小孔S1,S2,两孔与分界面yN的距离为L.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经宽度为d的匀强电场由静止加速后,沿水平方向从S1进入Ⅰ区,并直接偏转到yN上的P点,再进入Ⅱ区.P点与A1板的距离是L的k倍.不计重力,碰到挡板的粒子不予考虑.
(1)若k=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若2
【物理选修3-3】
1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晶体和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均表现为各向异性 B.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 D.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2)如图所示,有一光滑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C将容器分成A,B两室,A室体积为V0,B室的体积是A室的两倍,A,B两室分别放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室上连有一U形管(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当两边水银柱高度差为19cm时,两室气体的温度均为T1=300K。若气体的温度缓慢变化,当U形管两边水银柱等高时,求:(外界大气压等于76cm汞柱)
①此时气体的温度为多少?
②在这个过程中B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做功情况如何?从外界吸热还是放热?(不需说明理由)
【物理选修3-4】
1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内物品进行检测
C.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D.两列波叠加时产生干涉现象,其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是稳定不变的(2)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 2m/s,则x= 1.5m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y=cm,x= 2.0m处质点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为cm。
(3)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n=,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60°射向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两光斑,求两光斑之间的距离L。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选项A 正确;在完成a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B错误;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的是贝克勒尔,选项C 错误;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选项D 错误。2.【答案】A
【解析】对A受力分析,开始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施加F后,仍然处于静止,开始A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若,则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故A正确,B错误.对整体分析,由于A,B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开始弹簧的弹力等于A,B的总重力,施加F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故C错误,D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据题意,由于环绕速度随半径增加而减小,而“天宫一号”高度大于地球半径,故“天宫一号”环绕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低于“天宫一号”高度的轨道上加速,故选项B错误;王亚平随“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于引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则王亚平受力并不平衡,故选项C错误而选项D正确。4.【答案】B
【解析】直接画出导线1,2在a,b,c三点所产生的磁场方向,同向相加,反向相减,易知B正确.a,c两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但要小于b点,故A,C,D均错. 5.【答案】D
【解析】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P=
=
W=20 W,故A错误;根据公式Em=NBSω=NΦmω,穿过线圈平面的最大磁通量为Φm=
=Wb=Wb,故B错误;图示时刻为中性面位置,故感应电动势为零,感应电流为零,故C错误;t=0.002 5 s=T,磁通量为Φ=Φmcosωt=6.【答案】BC ×Wb=Wb,故D正确.
【解析】由知,甲乙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都是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甲乙两球机械能都守恒,故A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动能与位移的图像斜率表示合外力,甲的合外力为,乙球的合外力正确;根据,由图知,所以:=4:1,故B,知,动能相等时,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
时,两球高度不相同,所以D错误。所以C正确;由乙图知,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7.【答案】AD
【解析】0-10s的位移大于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则平均速度大于10m/s,选项A正确;15s后速度大小恒定,做匀速运动,选项B错误; 10s末速度最大,方向未改变,选项C错误;10s-15s速度图线斜率减小,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选项D 正确。8.【答案】AD
【解析】电场是由正点电荷产生的,所以电场线由正点电荷指向无穷远处,并且跟点电荷距离相等的点,电势相等,场强大小相等.由于
φM=φN,φP=φF,所以点电荷
Q到M和N的距离相等,到P和F的距离相等,即过F作MN的中垂线,然后作FP的中垂线,两中垂线的交点为点电荷Q所在的位置,由几何知识得Q在MP上,如图所示,故选项A正确;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等势面是球面,故选项B错误;正试探电荷与Q同号,所以受斥力作用,故将其从P点搬运到N点时,电场力做正功,故选项C错误;由几何关系知点电荷Q距M的距离大,距P的距离小,所以φM
【解析】 ①读数为1.30 V;②接通电路前,应该使滑片置于A端,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0,这样才能保证外电路安全;③要增大外电路电压,需要使滑片滑向B端;④如果电路中不接入保护电阻,可能造成电流过大,可调电源内电路出现断路现象,无法对外输出电压. 10.【答案】①CD; ②9.5;③9.6.
【解析】①乙方案的电源目的使线圈产生磁性,因此使用的是直流电源,故A错误.甲实验中打出的纸带上的点之间的时间不需要秒表测量,故B错误.甲实验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乙实验应在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故C正确;这两个实验装置都是自由落体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故均可以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D正确. 应选CD.
②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故根据△x=gT2得g=9.5m/s2.
③一个小球下落的时间为:t= 0.5s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
gt2可得:g=9.6m/s2
11.【答案】(1)滑块在圆轨道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5.4N;
(2)滑块与直轨道bc问的动摩擦因数是0.8;(3)滑块在直轨道bc上能够运动的时间是7.66s. 【解析】⑴在圆轨道最高点a处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5.4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在圆轨道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5.4N ⑵从a点到d点全程由动能定理得:
=0.8
⑶设滑块在bc上向下滑动的加速度为a1,时间为t1,向上滑动的加速度为a2,时间为t2;在c点时的速度为vc。由c到d:=2m/s
a点到b点的过程:
=5m/s
在轨道bc上: 下滑:
=7.5s
上滑:=12.4m/s2
=0.16s,滑块在轨道bc上停止后不再下滑
滑块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
=7.66s
12.【答案】(1)(2)v=
B=
【解析】(1)若k=1,则有yP=L,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几何关系,该情况粒子的轨迹半径为 R=L
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qvB0=m
2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加速,根据动能定理有:qEd=mv
综合上式解得:E=
(2)因为2
222由几何关系:R-(kL)=(R-L),又有qvB0=m
则整理解得:v=又因为:6L-2kL=2x 根据几何关系有:又qvB=m =
则Ⅱ区的磁感应强度B与k的关系:B=.13.【答案】⑴BD(2)①240K ②在这个过程中B气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气体对外界放热.
【解析】(1)多晶体是多个单晶体的结合体,在热传导中不具有各向异性;故A错误;墨水在水中会扩散,这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要使单一热源全部对外做功时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但并不是不能进行的;故C错误;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BD
(2)①由题意知,气体的状态参量为:
初状态对A气体:VA=V0,TA=T1=300K,Pa=P0+h=95cmHg,对B气体:VB=2V0,TB=T1=300K,PB=P0+h=95cmHg,末状态,对A气体:VA′=V,Pa′=P0=76cmHg,对B气体:PB′=P0=76cmHg,VB′=3V0-V,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对A气体:对B气体:,代入数据解得:T=240K,V=V0; ②气体B末状态的体积:VB′=3V0-V=2V0=VB,由于气体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气体温度由300K降低到240K,温度降低,内能减小△U<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Q=△U-W=△U<0,则气体对外放出热量; 14.【答案】(1)CD(2),30(3)
cm(或
m)
【解析】(1)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A错;红外线热效应显著,而穿透本领较弱,不能用来安检,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x射线线对行李内物品进行检测.故B错误.根据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得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故C正确.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是相互间隔,是稳定不变的.故D正确。(2)由图读出波长λ=2m,由波速公式,得该波的周期T=λ/v=2/2 s=1s;该波的振幅为A=5cm.
t=0时刻,x=1.5m处质点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它将余弦规律振动,则其振动函数表达式y=-Acos2π/Tt=-5cos2πt(cm)
时间t=1.5s=1.5T,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四个振幅,则在1.5s时间内x=2m处质点通过的4A=6×5cm=30cm 路程为S=1.5×(3)画出如图光路图,设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得解得r;,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角β=60º;
由几何知识得,两个光斑PQ之间的距离
cm(或m)
云南省龙陵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高三文综 历史命题教师: 组卷教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
绝密★启用前2018年文山州高三毕业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理科综合 物理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6.0分,共48分) 1.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β衰变的是()A.U+n→Ba+Kr+3n B.I→Xe+e C.He......
云南省龙陵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 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
云南省龙陵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 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
云南省保山市云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复习检测高三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以下是四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对朝鲜战争的表述,对此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