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诗歌鉴赏题目详解”。
专题14 诗歌鉴赏
一、(16届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渡湘江(4分)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0、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分)
11、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
10、(2分)运用了反衬(以乐写哀、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等)(1分),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意思分析对即可)(1分)。
11、(2分)表达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1分),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1分)。【解析】
10、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本题要结合注释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身世和作品写作的背景,再根据诗句中“悲”“愁“怜”等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16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送魏二(唐)王昌龄(4分)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结合诗歌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1)(2分)诗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表现对朋友的留恋,用猿猴的哀啼表现诗人的惆怅别情。(2)(2分)“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根据根据诗的题目了解其诗为送别诗,抓住诗中“忆君”“愁听”两词从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情感这方面来理解作答。第二题,古诗中常有“炼字”,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
第 1 页
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根据本诗内容,从表现景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情感来分析“凉”字的表达作用。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16届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1、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1)请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2分)
答:(2)诗歌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答: 【答案】
(1)(2分)“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明媚动人的景象。
(2)(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仿佛知道百花已凋零,于是纷纷来到菜园的景象(0、5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0、5分)。【解析】(1)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试题分析:阅读所法诗句,了解内容。“知是”指是的“蝶”,“蝶知”,诗人赋予蝶人的情态,所以是拟人,根据诗句内容分析诗人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16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1)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2分)(2)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2分)
第 2 页
【答案】
(1)(2分)①寒风拂过江面。②江面水波荡漾。③荡漾的水波也意味分别时人们不能平静的心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2分)表达了诗人离别亲人后的愁绪;表达了作者事业受阻后的心乱如麻。【解析】(1)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试题分析:结合注释内容了解写作背景,抓住诗中“离情”“乱”两词,理解作者别亲与改革不成的苦闷烦愁。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16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4分)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2分)
22、本诗写了山亭夏日的美好景象,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2分)【答案】
21、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两句各1分,意思对即可)
22、陶醉于美景的悠闲、惬意及对山亭夏日美景的喜爱。(两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2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根据自己的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来即可。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试题分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写可通过所写景物来体会作者情感,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
第 3 页
滟,碧波粼粼,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文章写出了夏日池塘的悠闲之感。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六、(16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古诗词赏析(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2分)
2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
22、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分)
23、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0、5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1分。共2分)【解析】
22、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3、试题分析:词,一般上阕写景描写,下阕抒情。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这里是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处学生能理解出“壮志难酬”和“思念家乡”两点即可。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七、(16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现代诗歌欣赏(4分)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项,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第 4 页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24、“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向,请你谈谈它在诗中的几层意思。(2分)
25、“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你能说说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的好处?(2分)【答案】
24、暗示我与他分别的时间之长,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25、与她越来越接近是美丽的,不能相见时错误,我并不是她所等待的人,这本身是错误,但是她所盼望的是美好的,所以是美丽的错误。【解析】
24、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试题分析:分别解释“错误”和“美丽”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八、(16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四校九年级10月联考)古诗阅读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文中表达自己和征夫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1分)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2分)【答案】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群山连绵,炊烟枭枭,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异常荒凉。【解析】
8、试题分析:可以从思想内涵方面分析,从“浊酒一杯”的思乡心切与“燕然未勒”壮志未酬的对比写评析,分析说明将士们的复杂的情感。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试题分析:赏析词句的好处,一方面要抓住其蕴含的意象,分析意境,另一方面也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第 5 页
九、(16届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九年级9月份月考)寒 食【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10、体现诗歌主旨的中心字是哪一个?(2分)
11、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2、“以乐景衬哀景”是古诗常用的表达技法,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
10、(1)悲
11、悲叹身世,体现诗人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
12、第一句“二月江南花满枝”描绘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对第二句“他乡寒食远堪悲”形成反衬,鲜明写出诗人寒食节远在他乡悲苦孤寂之状,以乐衬哀,凸现“堪悲”之情。【解析】
10、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体现诗人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16届山东省禹城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10、11题。(4分)
第 6 页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0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2分)
11、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
10、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只答“雨前”“雨后”不得分,计2分)
11、“疑”是“怀疑”之意,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答出联想和惜春之情各得1分,计2分)【解析】
10、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写出了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一、(16届江苏省大丰市南阳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检测)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两题。(4分)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这首诗紧扣初夏的景物 ▲、▲,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2分)
8、体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中“捉”字的妙处。(2分)
▲ ▲ 【答案】
7、梅子 芭蕉 柳花(任选两个即可)(2分)
第 7 页
8、“捉”字不仅写出了柳花漫天飞舞的初夏景象,而且写出了孩童活泼可爱,轻灵自然,别有生活情趣。(一点1分,意近即可)(2分)【解析】
7、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二、(16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完成9-10题。(5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凉州词》中有这么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你怎么看?(3分)
【答案】
9、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边地苦寒,皇帝的恩泽不能到达玉门关以西。蕴涵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10、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没有“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样显得有美感,文学是可以发挥想像的。【解析】
9、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第 8 页
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从诗歌意象角度来进行理解和阐述。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三、(16届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4分)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用象牙、玉石或竹片制成,可以在上面记事。
10、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1)具体分析“天山万笏耸琼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2分)答:(2)体会“我与山灵相对笑”中“笑”的含义,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
【答案】(1)(2分)比喻,以“万笏”比喻天山山峰;用“琼瑶”比喻天山山顶积雪(1分,答出“比喻”即可)。表现了天山高耸峻峭(或众多连绵)、洁白晶莹的特点。(1分)
(2)(2分)“笑”表面上是诗人将“山灵”引为知己,彼此相视而笑,实际上却是作者因遭受贬谪,遣戍边疆的自嘲(或是寂寞的苦笑)(1分)。表达的是作者被贬边疆满怀愁情、满腔不平(1分)。【解析】
(1)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此处“笑”表面上是诗人将“山灵”引为知己,彼此相视而笑,实际上却是作者因遭受贬谪,遣戍边疆的自嘲。表达的是作者被贬边疆满怀愁情、满腔不平。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四、(16届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阮郎归(4分)(俞紫芝)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②。
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③。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④。
【注释】①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人,流寓扬州。工诗词,深受王安石、黄庭坚看重。
②金章:此处指高官的服装。③鸣榔:扣舷而歌。④潇湘:清深的湘水。⒔词中最能突出渔父清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⒕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 分)
第 9 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蓑衣未必清贵 不肯换金章
1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不慕名利,寄情潇湘碧水,自得其
乐、闲适自在之情。【解析】
13、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表达了词人不慕名利,寄情潇湘碧水,自得其乐、闲适自在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五、(16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南宋
范成大(6分)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①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注释] ①篱落:篱笆。②蛱(jiá)蝶:蝴蝶。
12、诗中用、、、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3分)
13、侧面烘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3分)
【答案】
1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
13、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村中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解析】
12、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第 10 页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六、(16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祖不杀孝孺(10分)
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燕兵遂渡江(2)或劝帝他幸(3)即事不计(4)成祖颔之 ....
1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以待援兵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B. 其人视端容寂 欲穷其林 ..C.成祖颔之 肉食者谋之 ..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躬耕于南阳 ..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7、你是如何理解“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这句话的?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
14、于是,就 有人 成功 点头
15、D16、攻克京城的那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希望您不要杀害他。
17、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意对即可)【解析】
14、试题分析: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做到具体、精确。如这里“或”应理解为“有人”。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试题分析:D:到/在;A都是“表目的连词”;B都为“代词”;、C都为“代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第 11 页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十七、(16届新疆乌鲁木齐第九十八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答案】B 【解析】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八、(16届山东省庆云县第五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1—16题。(11 分)
沁园春 雪(7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沁园春”是,“雪”是。下阕的表达方式有。(3分)
12、“山”、“原”,这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是以 写 的手法(2分)
第 12 页
13、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2分)
【答案】
11、词牌名 题目,议论抒情。
12、动 静
13、诗人既肯定他们在历史上不朽的功绩,他们都是开国之君,武功赫赫,又点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文治不足。这从“惜”字可以看出来。【解析】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文学常识的掌握。词一般有词牌名和题目,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这首词上阕是写景,下阕是抒情议论。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掌握。“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试题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论的基调是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批判他们武功有余,文采不足,但措辞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十九、(16届江苏省泗阳县新阳中学、桃州中学2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3分)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追”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 的心境。(1分)(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2分)
【答案】
19、(1)(纳凉时)悠闲自在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第 13 页
【解析】
19、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描绘画面和表达情感的把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可以直接寻找诗词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如“风定池莲自在香” 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16届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古诗文阅读(24分)
鹧鸪天·桂花①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②。
【注释】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0、《鹧鸪天·桂花》的作者李清照,号,本词从题材上分应属于 词(诗),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层层言说桂花。“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运用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从侧面烘托桂花之美。(4分)
1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0.易安居士 咏物(借物抒情)议论 拟人
11.这首诗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答出“朴素低调”1分)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1分)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答出“赞美”或“喜爱”1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答出“淡泊名利,高洁自处”1分)。12.【解析】
10、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相关句子回答。如“暗淡轻黄体性柔,情
第 14 页
疏迹远只香留”中“暗淡轻黄”写颜色,“体性柔”写体态轻柔,“只香留”写香味浓郁,此诗是借写桂花来表达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与赞美。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一、(16届湖南省周南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古诗鉴赏(共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上阕写实,词人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动作表现了她的愁苦。(2分)
1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倦梳头 泪先流
14.比喻和夸张。化无形为有形,给抽象的情感(“愁”)赋予了重量,突出了词人愁苦之深之重。(意近即可)【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课已看出“倦梳头”“泪先流”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愁苦之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十二、(16届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一诗,完成第7题。(6分)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⑴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⑵。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⑴玉勒雕鞍:极言车马的豪华。⑵章台路:游荡场所。
7、(16届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词牌,你认为下列词牌名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 相见欢 B. 蝶恋花 C.浣溪沙 D.水调歌头
(2)首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连用三个“深”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第 15 页
答:
(3)“景中有情”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点,请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作具体赏析。答: 【答案】
(1)B. 蝶恋花
(2)连用三个“深”字,极写庭院外面浓阴繁茂、绿叶纷披,院内楼房高大、门户重重的景象,把这个深宅大院的幽邃而又神秘的气氛渲染得特别浓重。
(3)“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更昭示了“天地终无情”的冷酷现实,从而真切地表现了少妇难以明言的无奈和内心的隐痛。【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牌的理解能力。词牌是填词的格式。词的创作特点是先曲后词,即先有一个固定的乐曲,然后按这个乐曲的需要来创作歌词,所以人们常把词的这种写作过程称之为“填词”,而对于这些有固定乐曲的歌词及字数、段落、句读、韵脚等创作要求,人们仿照曲牌的样式也给它取了个名字,就叫做“词牌”。据此分析应该选择B。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在阅读古诗词中要通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意思。仔细读这句诗,通过写景,表现了少妇难以明言的无奈和内心的隐痛。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三、(16届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题。(6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下面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作者触景生情,首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作者往昔为人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
第 16 页
为虚幻。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
D.本词多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2)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4分)【答案】(1)A(2)最后两句运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化抽象的为形象可感,抒发了作者无休无尽、难以挣脱的亡国愁思。【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四、(16届贵州省都匀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沁园春 雪(14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沁园春”是,“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下阕的是。(5分)
21、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2分)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22、词的上阕“望”字所及的内容是从“ ”到“ ”;下阕“惜”是 的意思,它所及的内容是。在上下两阕中起过渡作用的语句是。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5分)
23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2分)【答案】
20、词牌名 诗经 离骚 描写 议论、抒情
21、C
第 17 页
22、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誓比高;可惜、惋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3、诗人既肯定他们在历史上不朽的功绩,他们都是开国之君,武工赫赫,又点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文治不足。这从“惜”字可以看出来。【解析】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一些基础的文学常识的积累。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进行分类整理,考试时才不会丢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平时要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并能准确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对偶、排比、夸张、借代、顶针、互文等。本题中,把“山”比作“银蛇”、把“雪原”比作“蜡象”,是比喻,而且还运用了对偶,“欲”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第 18 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岩口镇中心学校2015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霾(mái)......
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一、古代诗歌鉴赏——选择专项练1.(2018·龙岩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11分)平凉 李攀龙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第02期)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含解析)
专题04 正确使用词语1. (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许河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调研)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一定程度上为人民币汇率在错综复杂......
专题16 实用性阅读一、【2018年中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成立于1925年,是中国最大的aZzsxdcfvgbhnjjmffffdsaAZ剩下的擦古......
镇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怎不忆江南?那半江瑟( )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