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农家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在农家”。
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扫描
2013-11-05 10:17:36
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扫描
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近些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广泛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努力把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变成现实。目前,“四在农家”已有16000多个创建点,覆盖9000多个村,受益群众达1500多万人,在全国产生了较好影响,成为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定在全省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5月份以来,省政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和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小康路行动计划(2013—2020年)
主要任务
按照“公路上等级、路网趋优化、管养全覆盖、通行提能力、安全有保障、环境更优美、建成小康路”的总体要求,突出“制度创新、规模扩大、建养并重、质量保证、效益提升”五个重点,抓住“责任落实、资金筹措、政策配套、力量整合、群众参与、示范带动”六个关键,着力实施农村公路“硬化、畅化、安全、优化提等、信息化、绿化美化、运输通达”七大工程,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大力提高农村客货交通运输质量和水平,全面改善乡村出行条件,努力构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和保障。
总体目标
2013—2020年,全省乡村道路总投资1068.62亿元。到2020年,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7.37万公里,原“撤并建”行政村通村沥青(水泥)路2.86万公里;实施县乡道改造5060公里、乡道泥路改沥青(水泥)路2300公里;新建已硬化通村公路桥梁4万延米;新建通组(寨)公路6.5万公里、人行步道5.2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2万公里、危桥改造4.2万延米、油路大中修3200公里;新建乡镇等级客运站581个、建制村招呼站2.18万个。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公路、村寨路面硬化”目标,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畅通美化、安全便捷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阶段目标
攻坚突破阶段(2013—2015年)。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投资433.42亿元,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4.2万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75%;实施县乡道改造1860公里,乡道泥路改沥青(水泥)路1500公里,已硬化通村公路桥梁1.5万延米;全面启动示范推进通组(寨)公路建设,建制村通客运率达75%以上。
全面推进阶段(2016—2017年)。加快通村沥青(水泥)路、通组(寨)公路、村内道路硬化。投资310.2亿元,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3.17万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实施乡道改造1300公里、乡道泥路改沥青(水泥)路800公里;建设通组(寨)公路1.6万公里、人行步道1.28万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
巩固提高阶段(2018—2020年)。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全面提高农村群众出行质量。投资325亿元,建设原“撤并建”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2.86万公里,实施县乡道改造1900公里;新建已硬化通村公路桥梁1.5万延米;建设通组(寨)公路2.5万公里、人行步道2万公里;农村公路重点监控路段信息化管理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完成乡村道路建设各项扫尾工程。
小康水行动计划(2013—2020年)
主要任务
针对贵州省农村水利基础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特别是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未能覆盖的乡村,存在大量耕地缺乏灌溉和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水行动计划,解决好水利基础设施向下延伸问题,建立起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并使适宜发展灌溉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工作目标
农村饮水安全目标。2013—2016年,全部解决所涉及到的12913个行政村1415.4万人(2013年已实施250.4万人,余11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耕地灌溉目标。2013—2017年,基本解决行政村周边100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的灌溉问题。2013—2015年小型水利工程发展耕地灌溉面积278.04万亩;2016—2017年小型水利工程发展耕地灌溉面积185.36万亩;2018—2020年小型水利工程发展耕地灌溉面积198.6万亩。
小康房行动计划(2014—2020年)
主要任务
围绕建设安全适用、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的小康房,编制技术标准,加强规划管理,提升居住质量。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基础上,结合村庄整治、扶贫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工程,对农民住宅建设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农民建设美观、实用、建筑形式多样化、具有地方及民族特色的住房,逐步实现农村住宅向安全适用、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阶段目标
从2014年起,平均每年完成25.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15年累计完成5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17年累计完成1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20年累计完成178.6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对农村住房进行提升和改造,完善功能、设施、布局及周边环境。2017年累计完成5万户小康房建设任务。
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安排,引导相对集中村寨的农户自建房按照《小康房建设技术标准》进行建设。
小康电行动计划(2013—2020年)
主要任务 以改善农村用电质量、提高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为总抓手,以解决农网“卡脖子”问题为突破点,着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理顺电网管理体制、农村电网电压质量提升”四大工程,强化农村供电服务基础管理,统筹城乡电网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电网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建成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农村电网,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用电,解决农业生产用电问题。
总体目标
到2020年,新建35千伏和110千伏线路4500公里,新建、扩建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240座,新增主变270台,新增容量750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6.3万公里,新建及改造配变24000台,新增容量360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一户一表477万户,农村一户一表率达100%,新增无功补偿设备4500兆乏。新增便民电费代收网点3742个。
阶段目标
推进阶段(2013—2015年)。新建35千伏和110千伏线路1800公里,新建、扩建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80座,新增主变90台,新增容量250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2.3万公里,配变9000台,新增容量135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一户一表240万户,实现农村一户一表率95%。
提升阶段(2016—2017年)。新建35千伏和110千伏线路1000公里,新建、扩建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60座,新增主变70台,新增容量200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1.6万公里,新建及改造配变6000台,新增容量90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一户一表137万户,实现农村一户一表率100%。
巩固阶段(2018—2020年)。新建35千伏和110千伏线路1700公里,新建、扩建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100座,新增主变110台,新增容量300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2.4万公里,新建及改造配变9000台,新增容量135万千伏安。
小康讯行动计划(2013—2020年)
主要任务
通信方面。加快推进全省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和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提高乡村通信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乡村通信网络覆盖质量,做好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维护及信息服务提升工作。邮政方面。着力实施乡乡设所、深化村邮、邮政网点改造、快递下乡四大工程和农村邮政普遍服务网点运营保障,不断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村用邮环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用邮需要。
阶段目标
2013—2015年。新增4300个自然村通电话,新增6700个行政村通宽带,实现99%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和行政村通宽带。完成658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对330处农村危旧网点实施局房改造和设备更新,在农村地区设置500个村级邮件接收场所,提供邮件捎转服务,实现全省乡镇100%的邮政网点覆盖和“乡乡通邮”。鼓励有条件的快递企业向乡镇延伸服务,探索邮政行业公共服务新形式。
2016—2017年。完成剩余未通电话自然村和未通宽带行政村建设任务,全面实现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和行政村“村村通宽带”。继续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置500个村级邮件接收场所,提供邮件捎转服务,未设置村邮站的地区通过设立流动服务点、代投和捎转点等形式逐渐实现邮政“足不出村、尽享邮政”的服务目标。结合5个100工程,在全省主要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开办100个快递服务网点,提供快递服务。2018—2020年。完成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电话户户通”任务目标,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
小康寨行动计划(2013-2020年)
主要任务
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富、学、乐、美”,认真开展自然村寨文体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质量,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总体目标
2013—2020年,在对全省文、体、环、卫及便民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人口集中优先的原则,到2020年,计划完成6.9万个自然村寨建设,占届时预计农村户籍人口3729万人的7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计划完成5000个村的村庄整治;省环境保护厅计划完成800个行政村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省体育局计划完成1303个乡(镇)和14000个行政村的村级体育设施建设。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计划重点打造4000个示范村寨,实现“五化”目标: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生活乐化。
阶段目标
2013—2015年,计划覆盖2.58万个自然村寨建设。实施121万户“三改”及庭院硬化工程;计划对840个乡镇开展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开展300个行政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修建0.71万个行政村的公共厕所及文体活动场所、农家书屋、村务宣传栏等便民服务设施;实现1.35万个自然村寨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016—2017年,计划覆盖1.72万个自然村寨建设。实施80.2万户“三改”及庭院硬化工程;计划对560个乡镇开展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开展200个行政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新增安排15.65万台套太阳能照明设施,实现1.72万个自然村寨的照明设施全覆盖。2018—2020年,计划覆盖2.6万个自然村寨建设,累计受益2623万人。实施121万户“三改”及庭院硬化工程;计划对840个乡镇开展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开展300个行政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实现1.35万个自然村寨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增安排23.6万台套太阳能照明设施,实现2.58万个自然村寨的照明设施全覆盖。来源: 贵州日报 转自:新华网
2016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 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工作要点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开局之年。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四在农家顺应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创造性的开展了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面小康建设。深刻内涵一 富在农......
以“四在农家”创建为契机全力推进我县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县以“四在农家”为载体,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3年以来,我县投入资金4014万......
在全市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 工程启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9日) 市委副书记 管 群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市委、市政府‚八......
美丽乡村,我的家安顺双阳小学伍子伊尊敬的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乡村,我的家》我的家在安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尽管有人觉得农村很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