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烈赵尚志故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革命英烈故事”。
革命英烈赵尚志故事
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
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在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黑龙江省有一个地方叫尚志市。这个市原为珠河县,一九三三年十月,赵尚志在这里创建了珠河抗日游击队。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一九四七年珠 河县农工代表大会决定将该县改名为尚志县。
尚志市现已八十一岁的老人王凤贤,一九三三年的时候才九岁。当年赵尚志带领游击队在珠河抗日的时候,王凤贤曾经给游击队送过两年的饭。忆起那段历史,王凤贤对赵尚志不洗脸的印象特别深刻。赵尚志的不洗脸是出了名的,"连小日本鬼子都打不出去,还有什么脸啊!这是他不洗脸的理由。赵尚志说,一定要等到打跑了日本鬼子以后,才会把脸洗干净。一次,赵尚志迷迷糊糊地烧了两天,被抬到了王家的炕上躺下。王凤贤就在一旁帮他敷毛巾,当她看到赵尚志脸上积着厚厚的污渍,就随手帮他把脸给擦了。赵尚志醒来发现自己的脸被洗干净时,恼怒而又无奈地瞪着小王,说了一句“这次洗脸不算,等打跑了日本鬼子我再真正洗一次脸。”
抗日不改名,威震敌胆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日军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
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一九四二年二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负伤被俘后被日军残忍杀害。随后日军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到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下落不明。直到六十多年后才被一位解放军军官发现。
四年七班
王楷为
“缅怀革命英烈”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为加强我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爱国精神,引导我校学生牢记中华民族历史,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决定在2011年清明节来临之际......
缅怀革命英烈,珍惜幸福生活————接文中心小学开展清明祭扫活动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人们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之情的日子。更是我们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革命......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清明节的早晨,天阴阴的,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羊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羊山的革命烈士。羊山战役,牺牲的8500多名革命先烈,都是我们的亲人,每一个人都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革命英烈的寄语,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深切缅怀革命英烈袁连学值清明节来临之际,为深切缅怀革命英烈,继承革命前辈光荣遗志,激励我乡干部群众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增强党性观念,提振爱国主义精神,切实转变全乡工作作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