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客家土楼概况[版]_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8:32: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永定客家土楼概况[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概况

永定土楼旅游现状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全境总面积2223平方公里,全县辖10个镇,14个乡,共有人口46.6万人,全县通行客家话。永定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温和,具有适宜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发展的自然条件。永定县物产、电力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特色独具。2000至2005年5年间,永定县旅游景点发展迅速,其中被列入国家“世遗”申报预备清单的“三群三楼”成为福建土楼申报“世遗”的重点。永定土楼是世界级品牌,被称为“人类奇观,中华一绝”,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它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之林。永定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自1980年以来,就陆续有许多中外学者,专家来土楼进行考察,研究。1988年,永定县率先进行了土楼旅游开发,多年的努力使永定土楼获得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现在永定土楼旅游已形成了“三群三楼”的格局,包含下洋初溪土楼群、湖坑洪坑土楼群、高头高北土楼群以及衍香楼、振福楼、永康楼。永定的旅游接待能力逐渐加强,具有高、中、低配套服务设施

中国客家文化最早是从闽西开始的,闽西是客家人产生的祖地,闽西之所以称为客家是因为它最早是从中原迁入的,古时的户籍有主客之分,所以迁入的居民就被称为是“客籍”,又因客家先民遭受了战争的痛苦,他们想聚集集体的力量来抵御战争,因此有了聚族而居的土楼.永定县是一个纯客家县,是著名的“土楼之乡”,无论是土楼的数量,还是结构,或者是历史,都被称为是世界之最。据有关方面统计,永定县现有20000多座客家土楼,30多个种类,其中占地200m2以上,高3层以上的土楼超过80%[1],以方形、圆形、府第式土楼为主,被称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永定土楼在建筑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同时又揉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称为是“天、地、人”三方结合的有力代表。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景区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土楼建筑独特,其中有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之王——承启楼,府第式土楼——福裕楼,袖珍圆楼——如升楼以及天后宫、土楼博物馆等其他特征土楼四十多座[2]。承启楼、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已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承启楼”受到世界各国人们格外的关注,不仅在《中国名胜辞典》中有记载,而且还出现在中国民居系列邮票中,让世人通过它认识了“永定土楼”。湖坑镇也已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镇上楼楼相连,各具特色,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绚丽画卷。客家土楼旅游资源评价

2.1历史悠久

永定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被誉为罕见的科幻式山区建筑,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民居建筑。永定客家土楼可以用“久,独,大,巧,全”等词形容,既其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齐全的功能、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是一颗璀灿的明珠,闪耀在东方文明的客家祖地上,同时它也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的特色之一。

客家人最早是从黄河流域迁徙至南方的,土楼作为我国独特的乡村民居和建筑奇观,是客家人经过长久的智慧结晶共同保留下来的一种远古的建筑艺术,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当时为了抵御匪盗的侵袭和野兽的威胁,客家先民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拌和适量细沙、石灰、糯米、红塘、木条、竹片等,用力夯筑而成,这就是土楼[3]。这些土楼经历了300多年的风吹雨打,却仍保存完好。这主要取决于它独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客家人以群居的方式表现了他们淳朴与和睦的性情,他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造就了客家土楼抗震、防火及冬暖夏凉等独特的功能。土楼现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2建筑结构富有特色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这两种材料的来源都不存在破坏耕地的问题,更不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因此可以说是既环保又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同时,客家土楼中圆筒状结构能极均匀地传递各类重量,使各部分受力均匀,共同支撑着大楼;且土墙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大大增强了它的坚固性。客家土楼的墙体厚达1.5m左右,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寒风侵袭,而厚墙的建设也突出了土楼的防御功能;此外,客家土楼的整体造型独具特色,富有艺术美感,是客家人智慧结合的象征。

客家土楼主要有五凤楼、方楼、圆寨三种类型。五凤楼按入楼的先后顺序分为下堂,中堂和上堂三部分,其按全楼的中轴线展开.上堂是供奉祖先的地方,是最神圣的,这种独特的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尊老敬长的民俗;中堂主要用于家族人员的聚会之用;而下堂则主要用于出入之用。方楼的布局同五凤楼相近,但其坚厚的土墙是其具有强大防御性的主要因素,且其堡垒型的建筑特点与现代的准军事工程非常相似。客家土楼的建筑具有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及独特的艺术性等多种优越性[4]。其中圆形土楼堪称客家民居的典范,集各种民居建筑优点于一楼。它利用1m厚的土墙,使寨内外温差得以控制,保证了冬暖夏凉的建筑风格。同时客家人在红土壤中加入红糖、蛋清和煮熟的糯米饭作建筑材料,加强了泥土的黏性,加固了墙体,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因地震而倒塌的土楼,这也是客家人智慧的表现。

2.3文化内涵深厚

与其说客家土楼是一座民居,不如说它是客家人品质思想及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每一种建筑文化特色都与闽西客家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历史上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除了客观上出于抵御外敌的需要外,也源于对传统汉文化的归属[5]。客家土楼建筑的向心性、对称性以及按血缘性聚居等特征,正是儒家文化和宗族精神的一个有力表现。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征服大自然,及改造大自然的决心。

客家人以八卦形状建造土楼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八卦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具有镇恶去邪之说,所以在建造居住的楼房时客家人就依此加以运用了。其次,因为自古以来八卦就是人们用以抵御、击退敌人的有效阵势,客家人根据这个特点,在设计土楼时就采用八卦原理,建造土楼,以此来抵制外来者的侵略。

在众土楼中文化积淀最深的土楼应是振成楼,它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m2,悬山顶抬梁式构架[6],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振成楼的设施布局是苏州园林建筑的另一表现方式,也具备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这个成语就足以说明振成楼独具一格的特点了。它坐北朝南,其大门左右两侧分别为青龙和白虎,这与风水学上的富贵吉祥之地之说完全吻合,是游客必游的“八卦”土楼。1995年它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其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合璧出现,马上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被称为是“东方建筑明珠”[7]。它的大门口有一副对联“振纲立纪”“成德成才”,该楼楼名就是由这副对联简缩而成的。此楼楹联名诗也很多,至今仍保留了孙中山、黎元洪等名人的笔墨,虽外土但内洋,是中西合璧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对土楼的文化内涵无不称赞,称它是一本耐人寻味,怎么也读不完的书。为展示土楼丰富的文化内涵,客家人们举办了书法摄影展、《土楼回响》大型交响乐演奏会、中国客家土楼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为土楼节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2.4客家民俗多姿多彩

客家土楼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既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又反应了客家人淳朴的品质与超人的智慧。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但在土楼,你却会感到“宾至如归”。“土楼人”发挥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充实土楼景区的文化内涵,提高土楼景区的文化品位,让土楼不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土楼的旅游业,不仅仅是观光,更重要的是对人们进行历史教育,将教育的文化内涵融合于景物之中,让人们在受到教育的同时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以此提升游人的认知。尽管时移境迁,但是闽西客家人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民俗民风,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如舞龙、舞狮、擂大鼓、“闹古事”、“迎花灯”、汉剧、木偶、民间艺人绝技、迎亲、客家山歌等,这些都洋溢着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象征着土楼人家对幸福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景区处处展现出客家文明风采,最具特色的民俗就是闽西木偶戏与

客家娶亲。在上世纪50年代,特种艺术表演闽西木偶戏代表队就曾赴上海参加华东区地方戏曲会演,并获得了好评。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新娘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上车时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另外还有过“木碳炉”,“拦门鸡”等颇趣味性的步骤。客家土楼开发思路

3.1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

旅游开发是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单靠一个旅游部门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各政府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摒弃各自为政的条条框框,制定出符合土楼发展的旅游发展规划,采取多元化开发旅游市场与适度超前发展的方式,使永定客家土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同时进行合理的产品项目策划。此外,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多渠道利用各种资源,逐步推动土楼旅游资源的开发.并对积极加盟发展土楼旅游的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上的倾斜。

3.2 整合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充分挖掘土楼文化内涵

①开发窑屋,开展土楼制作过程演示活动。由客家陶土制作者带动游客,让游客亲身体验土制品的制作过程,如选土、搅土、拍板、烘烤直至成品的制成,游客可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喜欢的图形,以此增强游客对土制品制作过程的认识程度,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手动能力培养的需求.

②开发“战事模拟基地”,外形为土楼。模仿当年客家先民防匪防盗戒备森严的情景,主要用以表现土楼的防御性及防火、抗震性等特殊性能。这种具有挑战性、参与性的项目将满足游客寻找刺激体验的需要,丰富游客在土楼的活动内容。

③充分展现客家民俗。民俗旅游主要是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8]。可与当地的客家文艺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木偶表演活动,并以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将客家生活搬至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客家;还可开展客家菜肴的制作、品尝活动,同时教游客学做客家菜,以此丰富景区的旅游活动;此外可制作这些活动的光盘,让游客可购买回家留念或欣赏。

④在景区范围内修建外型与土楼相似的客家购物商场,保持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售卖客家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及客家的特色小吃,如:菜干、客家服饰、编织画、牛肉丸、芋子包等。

3.3重视土楼的保护性开发,维护土楼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

在土楼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现有的文化遗产。应将重点放在土楼的保护方面,设立专门的维护、修复小组,定期对土楼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对已毁坏的部分积极加以修复,对未毁坏的部分应加以保护为主,对楼内楼梯、栏杆等易损部位及时进行检修。同时,应注重对土楼周边环境的保护,坚决抵制视觉污染,做到新建景观与土楼景观的协调一致。例如,修建宾馆时,其外观可采用传统的土楼形式,内部装饰高雅,采用客家的特色材料,如藤椅、藤桌、四脚四方木床等,既沿袭了客家风格,又能进一步增进游客对客家文化的了解。

3.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要使土楼的开发成为永续性的过程,必须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导游。可设立专门的土楼开发研讨机构,邀请专家学者,针对土楼的开发保护问题展开探讨,定期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此外,还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扩建大型停车场,改善旅游公路,设置景区内游览引导标语等,进一步完善各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全面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

3.5加强宣传营销力度,吸引旅游客源

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展开旅游促销活动。首先,可以通过广告、媒体、网络等展开强有力的宣传,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其次,可与其他知名旅游公司或企业联手,借助这些知名企业的品牌优势,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前来参加旅游;第三,可以通过举办大型土楼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深化土楼文化内涵。如前面提到的《土楼回响》大型交响乐演奏会等活动都是极为成功的例子。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前来土楼旅游的团队价给予优惠措施,让利旅行社和游客,以吸引更多的客源。

4结语

旅游资源中的自然景观是有限的,人造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也是有限的,只有民族历史文化的发掘才是最具有潜力的。永定客家土楼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还需要逐步地挖掘与开发,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有限资源,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保留给后人。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导游词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导游词 一、随车导游解说词 各位嘉宾:上午好!(致欢迎辞) 首先,让我代表------旅行社,欢迎诸位前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观光旅游。 我叫------,很荣幸为各位嘉宾导游,由......

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调研

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调研通信0812 郑志勇 2008830056摘要:土楼代表的远远不只是一种建筑。永定客家土楼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风水学,建筑学,人类学,社......

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民居),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客家民居【辛亥遗址】何子渊故居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

永定土楼导游词

一、随车导游解说词各位嘉宾:上午好!(致欢迎辞)首先,让我代表------旅行社,欢迎诸位前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观光旅游。我叫------,很荣幸为各位嘉宾导游,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水平不高,......

永定土楼导游词

一、随车导游解说词 各位嘉宾:上午好!(致欢迎辞) 首先,让我代表xx旅行社,欢迎诸位前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观光旅游。 我叫xx,很荣幸为各位嘉宾导游,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水平不高,有不到......

下载永定客家土楼概况[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永定客家土楼概况[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