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学习指导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特殊儿童辅导记录”。
特殊儿童学习指导
特殊儿童(exceptional child)是指在一个或更多方面不寻常的儿童,这些不寻常的特征对确认、教育或评估产生了特殊的需要。换言之,特殊儿童就是指——不管是天才的还是有缺陷的,因在教育上或者有时候是法律上的缘由,需要被确认和给予特殊教育的儿童①。
特殊教育指的是为满足特殊学生的独特需求而设计的教学指导。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美国国会在1975年通过公共法案94-142,保障了全美所有有障碍的学生可以享受免费的公共教育。这项法案被重新命名为障碍个体教育法案(IDEA),要求特殊教育工作者按原则进行教育工作:提供免费和恰当的公共教育(FAPE);在最小受限制环境中教育儿童(LRE);发对测验中的歧视;让家长参与进来,发展出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程序;为每个学生开发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教育程序(IEP)②。
在特殊儿童教育中,根据各类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将特殊儿童主要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缺陷儿童;第二类是问题儿童,以及非典型的特殊儿童——天才学生。根据缺陷的部位不同,残疾儿童又可以划分为感官残疾、肢体残疾、语言残疾、病残和智力残疾儿童五大类。而其中感觉缺陷和智力残疾(弱智)是我国当前特殊儿童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在残疾儿童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问题。问题儿童是指一些有严重的行为障碍、情绪极不稳定的儿童,问题儿童的教育是特殊教育中最新的一个领域,它包括学习障碍儿童、注意力缺损儿童以及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三类③。
感觉缺陷,指在利用感觉系统接受信息时有困难。主要是听觉和视觉的损伤。视觉缺陷(visual disability)是指严重的阻碍学习的不可矫正或不可修复的视觉损伤。教师在对视觉缺陷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可采取以下建议:将学生的座位安排得靠近黑板和幻灯、在板书的同时用语言描述信息以及确保复印材料的清晰度(Heward,2003);提供给他们大纸张的书籍和增加帮助以促进教学;鼓励同伴辅导也能在解释和完成任务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对于视障学生经过训练能独立完成的任务不给予过度帮助,以免他们对其他人有不健康的依赖感并造成低自尊和习得性无助感的负面影响(Hallahan&Kauffman,2003);④在对视障儿童进行生活技能培训时,内容要尽量多元化,形式要多样化,活动范围要尽量扩大化;由于视障儿童在认识及驾驭空间上存在困难,教师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其触觉、听觉和嗅觉等多感官的线索刺激;根据视障儿童不同年龄段的需求,有重点的进行学业知识教授和生活技能培训的交叉结合⑤。
听力缺陷可分为两种.部分听力损伤(Partial hearing impairment)是指通过使用助听器以及听觉通道的教学就能得已修复的损伤。耳聋学生的听力是不可修复的,只能通过其他感觉通道(通常是视觉)来进行交流。谈话和语言熟练程度不够是听力缺陷可能导致的学习问题,这些问题的影响依赖于读、写和听的学习,但这些言语不足问题与智力是没有关系的,只要给其提供恰当的帮助,他们也能取得成功。教师在对听障学习进行学业指导时,对他们的教学程序常常是将普通课堂教学与额外支持如唇读法、手语结合在一起。但同时教师应调整对听障学生的教学,可包括:在视觉信息和手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补充听觉获得的信息;讲话清晰并且面朝学生,使他们能看到你的脸;周围无关噪音最小化;经常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让听力正常的同伴充当听障学生的辅导员,在合作小组中一起学习⑥;使用有意义的面部表情和姿势传达口语信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听障儿童兴趣、爱好的知识教授给他们;课堂教学中开展控制性和运动性的活动使教育更积极⑦。
智力残疾又称智力落后、智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指的是一般智力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R)将智力落后定义为在智力当前的功能上的明显障碍。这个定义包括三个主要的部分:显著低于平均智力水平;适应能力较差;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⑥。
由于智力程度的高低不同,智障儿童本身有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之分,对不同程度的弱智儿童应有不同的教育和训练的要求。教师在对智障儿童的课堂教学宜采用以个别教育为主,以集体教育为辅的方法,针对弱智儿童的心理缺陷进行补偿教育。在学习指导中可采纳以下几点:一是要尽量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注意兴趣的个别差异;二是要采用教与玩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直观教学的原理,发展弱智儿童的观察能力;二是要通过小步子和多重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弱智儿童的记忆能力;三是要创造条件,提供情景,发展弱智儿童的语言能力;四是通过具体运演来发展弱智儿童初级的逻辑思维能力;五是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弱智儿童的活动技能,使他们能从事简单的劳动⑧;六是向智障儿童教授有关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策略,协助他们制定简单策略表并提醒他们使用;七是帮助智障学生学会自我调整、监督学习过程,鼓励其尽可能地去制定计划;八是帮助智障学生提高自尊使他们能够胜任和控制他们的学习及表现⑨。
交流障碍(communication disorders)是指阻碍学生接受并理解从别人那里传递来的信息,以及阻碍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问题的特殊情况。交流障碍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言语障碍(speech disorders)也叫表达障碍,它包括构成和排列语音的困难。语言障碍(language disorders)也被称作感受障碍,它包括理解语言以及运用语言来表达观点的困难。教师在对交流障碍的学生进行教学时,首要的任务是鉴别、接受他们。其次要给学生提供清晰发音的范例,鼓励学生正确发音,在与学生互动中教师要有耐心并避免纠正他们的谈话,因为这会导致学生过分关注自身问题。同样地,提倡合作和小组活动可以给交流障碍学生提供一个非正式的、没有威胁的环境来练习语言技巧⑩。而针对中、重度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或语言符号未掌握的儿童及表达困难的儿童可将手势语作为表达训练的导入方式,逐步过渡到用幼儿语、口语进行表达。
病残即健康障碍,其包括生理疾病,如药物滥用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缺损症状(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还有一些相关的其他主要健康障碍:癫痫症(epilepsy)、脑瘫(cerebral palsy)、糖尿病、脊柱裂、肌肉萎缩、囊肿性纤维化以及由于父母对化学物质的成瘾行为而带来的损伤(如胎儿酒精综合征)等。对于有健康障碍问题的学生,教师在对他们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从家长和学校医务人员处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应知道如何应付一些紧急情况;其次教师可参加一些医护或健康护理的详细培训活动;最后,专家型的教师可根据病残学生情况将注意力放在这些学生的能力上,以给他们一些挑战,让他们发挥出最高的能力水平。对于一些容易被误解的生理症状如癫痫和脑瘫等。癫痫没有发作时,这类儿童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也可通过药物适当控制。但癫痫抽风发作时通常有些可怕,尤其对于年幼的儿童,他们会排斥癫痫症儿童。所以当班级有这类患儿存在时,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对其他学生进行关于癫痫症的介绍,也可以与他们讨论为什么癫痫抽风会让他们害怕,让学生设计一些办法来勇敢并有爱心地来面对癫痫症的儿童。癫痫症的儿童通常智力水平是正常的,教师在学业指导时勿需采取特殊的教学活动或教学方法,只是要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状况。脑瘫是由于大脑受到损伤所导致的运动障碍。脑瘫儿童通常在身体部位使用和协调方面会有困难,并可能伴随有言语和听力问题。而这种大脑的损伤还有可能会导致智力落后,但有些脑瘫儿童其智力水平是正常甚至以上的,教师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引导,他们的智慧是可以显现出来的。不同脑瘫程度的儿童其所需的支持辅助程度也不一样。大量的辅助工具和计算机技术能帮助到有严重运动和交流问题的脑瘫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使用的辅助工具的使用有所了解。脑瘫学生一般难以控制自我肢体的动作,教师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安排等需运用肢体来完成的任务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予以减少。如果学生还伴有言语、听力问题等,教师可根据前文提供的建议进行教学。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指的是在获得和运用读、写、推理、听或数学的能力上存在困难(National Jiont Committee Learning Disabilities,1994)。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有时会伴有轻度的脑功能障碍或其他轻度的伤残,但其主要特点是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大多数学习困难儿童是由于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紊乱所致。要对学障儿童进行学业指导,必须针对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与训练方法。这种特殊教育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改变教育形式,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做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二是改变教学方法,针对学障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心理过程的训练;三是教授学习策略,鼓励学障学生进行自我计划和监督;四是对学障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排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五是提高学障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增强自尊,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上的优势,利用优势弥补弱项;六是提高学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不相称的,以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主要特点的行为障碍。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行为特点多表现为多动;大意、不能专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冲动;健忘和过度需要监督。尽管一般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都是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不良行为症状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多动症儿童的学业成就并导致一部分多动儿童的学习困难。一些多动症儿童甚至还伴有言语障碍、肢体不自主抽动、违抗攻击性的品行问题等。教师在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学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以下的建议可提供一些帮助:
1.仔细安排教室布局。让多动症儿童坐在远离门、窗等能带来干扰的地方;为其安排个成绩好的同桌提供榜样作用;对教室的物品或地方进行布局,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组织系统。2.采取结构化的活动。如形成某种惯例,让多动症学生知道下面要做什么,教师明确规则并适当贴出提醒的记号;对于一些容易对惯例感到疲乏的学生,教师可提供一些违反常规的活动(如果站着能帮助学生更好集中注意力,那么教师可允许学生找到教室后面去)。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保证不会干扰到其他学生。
3.选用合适的策略。教师可以采取行为干预策略、运用强化和惩罚的原则来增加多动症学生的期望行为以及减少如任务中断等行为。但教师应尽可能表扬并肯定学生的良好行为,尽量避免使用惩罚。
4.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设计一些个人暗号来帮助多动症学生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课堂。比如,经过学生座位时轻拍他的肩膀,开始说话之前拍手或竖起食指等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但拍手不要经常性使用,否则会失去效果。
5.建立学生清晰的自我行为意识。步骤列表、目标行为图谱、清晰的反馈都能帮助到学生更加明晰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情境的要求。
6.提供剩余能量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针对多动症学生特长的活动环节让其不再整天坐着不动地接受知识。例如,在自然课上设置“探索中心”,在语文课上进行一些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有障碍者教育条例》(IDEA)或者《公法》第101-476号对情绪和行为障碍(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的定义是即行为表现与情境不适合或者是持久的消极情绪,以至于影响到了儿童的学习,并且这些现象不能够用智力、感觉或健康因素来解释。情绪和行为障碍又称情绪紊乱(emotional disturbance)或社会性失调(social maladjustment)。目前一般更常用行为障碍(behavior disorders)这一说法,因为它关注的是可以作为目标并能有所改变的行为问题。行为障碍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型:内向型(internalizing)和外向型(externalizing)。
内向型行为障碍表现为社交退缩、焦虑,或者抑郁。有内向型行为障碍的学生通常很害羞、胆小、兴趣淡漠、感到沮丧,或者过度自我关注和过度自我批评。除非他们的行为影响了学习成绩,否则他们中的一大部分人很难被教师注意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敏感和觉察对于鉴别出这些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已经了解到班级里有内向型行为障碍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避免孤独感;二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三要组织集体活动,利用同伴文化来发展他们的情感和社会认知在课堂上,如让他们参与到自然的、没有威胁的小组活动中;四要为他们开展一些关于社会技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胆怯和焦虑可能会阻碍他们主动加入到一个团体中。
外向型行为障碍学生的特征是多动、挑衅、敌意甚至残忍。这类学生很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带来干扰,不遵守纪律,甚至公开与教师对抗。外向型行为障碍中有一种类型是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指的是“明显地影响到他人利益的反社会行为模式”。有品行障碍的学生经常有攻击性,甚至出现自残和非法行为。大多数的教师都会碰到有行为障碍的学生。教师如果怀疑自己的学生有行为障碍,应该寻求学校心理学家或专业人员的帮助以做出诊断。在对外向型行为障碍学生提供提供学习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花时间来管理班级以避免此类学生的干扰行为。但同时教师要这类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能通过宣泄来减轻感情的强度和侵犯的倾向,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动机、需要与欲望,启发学生用一种前进的力量去抵抗倒退的倾向,保持积极的能动的心理能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造比较宽松、和谐的学习教育环境,采用一些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其次要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增加教育的感染力。再者教师要采取行为管理策略来加强学生的积极行为和消退其消极行为,但最好以奖励为主的正强化方式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行为控制力,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集体导向,支持正确的,抵制错误的。
自闭症是行为障碍的一种特殊形式。自闭症(autistic disorder)又叫做卡纳综合征(Kanner’s Syndrome),是一种终生的发育障碍,是言语发展障碍、人际关系障碍、行为刻板异常、感知觉反应异常的行为综合症。与同龄的正常孩子相比较,自闭症儿童在生理发育方面基本上正常,而心理发展却明显落后。其主要身心特点有:感知觉异常;认知发展异常;语言发展迟缓;动作行为异常;兴趣范围狭窄;人际交往障碍。此外,自闭症儿童对事物缺乏想象力,情绪起伏不定,无故大哭大笑,自言自语,惊怕等等。在教育训练的策略与方法方面,国外对自闭症儿童大多在普通学校中进行个别化教育,以集体教学、个别化辅导、资源教室相结合为主,在特殊班学习训练。针对自闭症儿童视觉性学习往往优于听觉性学习的特点,由Schopler和Reichler等人提出并推广使用的结构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结构化教学的具体操作包括:为儿童创设有明确界限的学习空间,在评量后编制教学进度表,熟悉环境、建立常规,为儿童制定个人工作系统(具体任务的名称、数量、起始和完成时间、每一任务结束后下一步可操作的任务序列等),训练儿童理解进度表及个人工作系统,安排教师和布置环境……总之,尽可能提供视觉提示清晰、有序的环境及相应的教学任务,充分协调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注意儿童日常交往技能的培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计算机多媒体的介入教学”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及交往能力的发展、问题行为的干预十分有益。Bernardopitz等人的研究发现,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接受计算机指令反馈后,其发音比接受教师的教学明显增多。
由pepperberg和Sherman提出的“双训练者教学模式”,是用两个训练者(一个成人、一个儿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儿童式的沟通技能、游戏技能的训练。设计轻松的游戏,使自闭症儿童在愉悦、轻松的状态下,接受教师有目的的教育和训练。采用这种方法对儿童的言语及交往技能的培养特别有效。但注意挑选儿童的训练者。
人的大脑接受信息,都是通过运动的感觉器官去接触探索周围事物而获得的。手指与大脑的语言中枢有直接的联系。实验表明:通过加强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大运动能力,其理解和接受能力有相应的改善,认知、语言能力也迅速提高。因此,教师可从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运动能力入手,开发他们的智力。要由简单到复杂,环环相扣,不能跳跃。同时教师应注意对儿童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肯定,给予强化。
天才学生并不是公认的典型的特殊学生,但他们通常在普通班级里不能发挥其全部潜能。天才学生(students who are gifted talented)是指那些处在能力连续体的顶端,因而需要超过普通班级的教学支持来实现他们全部潜能的学生。天才学生的一般特征包括:能比同龄人更快更独立地学习;比同龄人更成熟的语言、阅读和词汇技巧;有更高级的学习和元认知策略;对于挑战性任务有更高的动机,对于简单的任务则动机较弱;个人成就标准高。为了满足天才学生的教育需求,教师应尽早发觉鉴别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通常对天才学生的教学策略有:加速制(acceleration),即学习同样的课程,但是允许学生用更短的时间去念完:充实制(enrichment),即提供更深和更广的课程内容。目前使用算最广泛以及最著名的是“拉出去程序”(pull-out program),按照这个程序,天才学生被放在常规班级里,在固定的时间被抽出去接受特殊教育,提供特殊教育的教师通常也接受过特殊培训,但这种程序为天才学生提供的特殊教育非常有限,而且还会使他们错过在常规班级接受教育的时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天才学生的需求,以下原则可提供指导:经常性地评估以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内容的领域;提供可以替换的活动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国家教育发展以及全纳教育的推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在普通学校、普通班一起接受教育,因此教师的教学也需要尽可能有效地进行调整。那到底该如何调整教学呢,以下的几点原则可以指导教师的工作:
1.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来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2.提供额外的教学支持。
3.设计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来匹配特殊学生的需求。4.调整和补充阅读材料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5.积极主动地教学生学习策略。
6.执行能促进特殊学生的社会整合和成长的计划。
Monkey&Mayday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一、简答 1.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一)综合多种感官法;(二)表象指导法;(三)愉快学习法;(四)试误法;(五)及时反馈法;(六)实践法; 2.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原则主......
特殊儿童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每一个项目都可以参照下面的几个例子去教:项目一:摹仿大肌肉群运动:① 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开始了)。②......
凯里市炉山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一(2)班关爱特殊儿童工作总结唐燕琼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4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9人,单亲家庭孩子5人,留守儿童1人,学习较困难有3人,调皮学生3......
幼儿自闭症的教育治疗保教对自闭症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学前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幼儿的教育建议研究浅谈自闭症幼儿的家园合作家园合作为自闭症幼儿及家长构建支持感觉统合训练在......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加强对某个领域的反思和思考,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果。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