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埠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基层党建存在问题”。
望埠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最近我们按照市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采取进村入户、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个别谈话、下发问卷等形式,对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谈自己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概况
望埠镇党委下辖有38个党支部,其中村(居)党支部1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23个,共有党员1547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317人,60岁以上551人,分别占党员总数的20.5%、35.6%;从学历上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10人,大学专科以上316人,分别占58.8%、20.4%。其中村(社区)支部委员54人,村书记15人,村委(社区)委员56人,主任15人,村委、支委委员交叉人数44人。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镇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我镇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解放思想,推动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望埠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稳定的基础和关键,镇党委书记树立了“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把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在工作实践中,镇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自觉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较好落实了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分管书记“具体责任”,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责任”,基层党支部负责人“直接责任”的职责,建立健全了党委定期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和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等项制度,做到定时开会、定时检查、定时解决难题。各班子成员都能经常深入党建联系点指导和帮助村干部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各乡镇党委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党建工作目标,全面推行目标责任书管理,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考核制度,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对党建工作做到逐项落实,推动了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
2、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我镇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从教育培训入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自觉性。我镇莲塘村党支部书记邱业定同志克服种种困难,采取”党组织+基地+农户“的党建新模式,充分发掘企业潜力,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并曾在清远市掀起学习热潮。2006年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曾批示:“邱业定同志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将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3、强化制度建设,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镇党委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村务和党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了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4、建立领导党建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镇上14名科级领导每人联系1-3个党支部,联系点领导通过帮助所联系村建班子、强队伍、订制度、抓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枫树坪饮水工程,去年以来,通过联系点领导的高度重视,该村工程争创清远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示范工程。
三、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从调查情况看,我镇农村党建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平衡,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两个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总的来讲,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党员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2、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还有个别党支部班子不团结,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甚至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
3、部分村党组织班子责任心不强、有得过且过思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一个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个别党支部成员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没有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长期干一番事业的精神,导致班子弱化、工作散漫,上边政策不清、下边情况不明,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为群众长远谋福利的打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党员群众对其很不满意。
4、一些党组织面临后继无人现象。由于一些党支部不发展年轻党员,甚至不发展党员,加之一些年轻党员多又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导致部分村级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新老接替困难,出现了“断层”现象。
综上所述,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一些党组织和党员思想不解放,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党员的自身综合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力,与群众有一定距离,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是部分党组织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识不强。有的村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三是部分村党支部工作思路不清,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一些村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不能从传统种植结构中解脱出来,带领群众发展菜畜产业,走产业强村致富的路子。不能利用自然优势,培育壮大其它产业,等、靠、要思想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四是个别村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个别村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村民理财小组人员从没理过财,开过会,财务公开避实就虚,只是做个样子,问题越来越多,造成村级工作开展被动。
四、对策和措施
1、健全组织,夯实基础。要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全村领导的核心,就要把群众信得过,文化程度高,关心集体事业的人选进村党组织班子。“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因此,我们特别是要选准村党支部书记,按照镇党委提出的农村支部书记人选应达到“四种人”的标准,即知识上是文人,致富上是能人,产业上是带头人,群众中是贴心人,真正使村党支部书记成为群众的“领头雁”。并严格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2、改进方法,提高实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他们参与管理各项村务工作的愿望愈来愈高,这就要广大基层干部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克服各种困难,化解各种矛盾,应对复杂局面,要极力为民解忧,帮民解难,努力把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同时,乡村干部在深化农业产业调整结构中,要为农民提供好的项目,解决难题,提供服务。其次是要为农民提供有关农业政策、科技信息、市场行情等方面的咨询。要做好“四个引导”即,观念引导、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和效益观念,弃小农意识,主动关注市场、走向市场。规划引导要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好村产业发展规划,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正确导向;政策引导,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典型引导,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抓好一批示范基地和专业大户,带动农民发展效益农业。
3、加快发展,促进和谐。要根据我镇实际,围绕我镇“创新年、作风年、落实年”的要求以及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和“四个争创”计划(争创省教育强镇、省卫生城镇、清远市计生优质服务示范镇、清远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示范工程),努力实现“提高思想认识、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推动望埠科学发展。要以产业为支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进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缩小城镇差距。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堵住漏洞,消除群众疑虑,化解干群矛盾,要通过民主手段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同时,要重视群众呼声,在解决民生工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和谐发展。
农村基层组织是实现党在农村领导的基石,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防火墙。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农村工作的内容、形势、重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基......
农村基层组织是实现党在农村领导的基石,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防火墙。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农村工作的内容、形势、重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基......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执行者,既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党的形象的直接体现者,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好,班子建......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稳定农村、富裕农民的惠农政策,更加注重了从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来解决“三农”问题。但是,随着农业税......
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我国绝大多数妇女生活在农村,农村是妇女工作的主阵地。农村妇代会是最基本的农村妇女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村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