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论文_关于文学概论的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8:19: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文学概论》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文学概论的论文”。

论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真、善、美

内容摘要: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认识与审美的统一。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和价值追求。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文学,它的要义是求“真”,它以“历史理性”追求“艺术的真实”;作为审美实践活动,文学的核心是“善”,它把“人文关怀”作为其向“善”的终极价值追求。最终,文学创造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呈现美的境界的艺术文本。真、善、美作为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它们在文学创造活动中呈现出“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彼此间互相融通,共同演绎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

关键词: 真; 善;美;文学创造

文学创造就是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它是运动着的思维运动。真、善、美是人们生活中所崇尚的道德品质。它们作为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活动中呈现出“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各有特点而彼此间互相融通。

一、文学创造与真

“真”乃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高尔基说:“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事业,他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实!”

“真实”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价值追求及审美品格,但是文学创造所表现的的“真实”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它所要表现的是“艺术的真实”。所谓的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指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是不同的,生活的真实是客观存在的人和事。艺术真实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之上,是作家再造了一个假定的真实世界,是主观的理想世界,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情景之中。沈从文在他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边城》里给我们展示了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的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在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状写了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美。很明显,这样美好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虽然这篇文章很多显示湘西的影子,但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的假定,是作者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融合自己的主观情感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借此来表达对人性的善良美好的讴歌和对和谐美好的生存世界的追求。

“真实性”是衡量文学创造成就的首要标准,艺术家和美学家把表现人类社会的“真实”视为艺术的生命。清代著名长篇小说《镜花缘》,虽然写的有神仙故事,但是它反映的社会面很广,讽刺、批判和揭露的对象也很多。在作品的前部分中,作者借助异国社会风情习俗的描写,暴露和鞭挞了现实社会中许多丑恶腐朽的现象,并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鲁迅惟一的一部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描写了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的阿Q及其生活的环境,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真实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华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

所以,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是作家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上而创造出来的审美真实,它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搬,但它来源于生活真实表达着作者进行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它能够家里在符合事理逻辑或符合情感逻辑的基础上,它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并能令读者对其所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文学创造与善 文学做为实践活动,文学创造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向“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善”的终极价值体现是人文关怀,那么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积极命运、幸福相联系。

在《雾都孤儿》一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可以传承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主人公奥列佛的经历一直牵扯着我的心,为他喜,为他忧,唯一不变的是那份对她执着与善心的信念的崇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罪与罚》的主人公,双重性格的他为证明自己是“不平凡”的人,竟去行凶杀人,杀人后心灵一直在受煎熬,整天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精神严重受挫,生活馄饨慌乱。索尼娅是他生活再黑夜里的一双明亮的眼睛,卑贱妓女身份的她却拥有圣洁善良的灵魂,不断地引导她走出罪与罚,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他,把他交给魔鬼”后将他扯出来走到“索尼娅道路”,得到心灵的解放。人性本善,恶人能弃恶从善。《罪与罚》极力地讴歌了人性的善良美好,高度地体现了人文关怀和强烈的尚善的倾向性,体现了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三、文学创造与美

文学创造既追求“真”,也高扬“善”,而“真”和“善”的表达并不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真”和“善”的表现需要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完成美的创造。作者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完成美的创造才能真正作品发挥审美作用,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从而引起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真”和“善”的情感共鸣。中国古代著名谱学家挚虞也说过:“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情义为空,则言省而文有例矣;事形为本,则言当而辞无常矣。文之烦省,辞之险易,盖由于此。”这句话意思是说在文学欣赏过程中,读者只有透过艺术的形式进入艺术的内容,亦即进入艺术家的心灵,才能真正在领会的基础上获得审美愉快。不仅如此,作为文学创造形式的“美”还得借文学形象美,结构形式美,表现手段美来体现。

1、文学形象美

文学形象可以说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但又并非是对生活原型的照搬。文学形象是作家根据生活原型用艺术手段塑造的,具有典型性,形象性,生动性,能反映生活的艺术形象。所以,文学形象必须有足够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美的享受和陶冶。《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一个深受压迫、剥削、却极为麻木、自私、狭隘、保守、落后、又有某种革命要求的农民。这一形象的塑造是鲁迅先生实际生活出发对众多农民的细致观察,塑造了这个典型的,形象的生动的人物形象。阿Q的性格是有充分的现实根据,“精神胜利法”是有其社会根源的。鲁迅先生通过人物塑造了一个带着普遍意义的典型——以精神胜利法在屈辱中抗争的阿Q,正如徐中玉先生所说:“从阿Q这个典型我们固然可以看到若干:中国人所固有的通病。”从阿Q的悲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辛亥革命的影子,可以看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的阶级压迫与阶级矛盾,看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看到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未唤起民众。

2、结构形式美

文学创作的结构形式美表现在完整性和严谨性,作者能通过一个美的结构形式把文章情节内容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更好地阅读作品,体验作者的情感,感受文章的“真”和“善”。意大利文学奇葩 《十日谈》结构形式上采用了民间文学中常用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式形式,既可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

3、表现手段美

文学表现手段美主要是指作者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追求艺术形象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在《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通过对阿Q的精确刻画,让读者在脑海里清晰地显现阿Q的形象,仿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跳跃在眼前,综上所述,真、善、美作为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它们在文学创造活动中呈现出“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彼此间互相融通,共同演绎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参考文献:

【1】《沈从文文萃》 沈从文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镜花缘》李汝珍著

【3】《阿Q正传》 鲁迅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4】(英)狄更斯[著],《雾都孤儿》,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

【5】《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6】《十日谈[汇编]》(意)薄迦丘著;石云龙注释.—南京:译林出版社

【7】《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当代文学概论课程论文

【学术短论】论龙应台家庭教育的“快慢艺术”姓名:刘亚男班级:12教(文)学号:12180207摘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家庭教育,越来越多的亲子节目在各大卫视轮番上阵,见识了娱乐圈、体育......

文学概论

【内容简介】《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

文学概论

西北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科目名称:文学概论科目代码:616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述题(总计:150分)一、论文学反映现实与表现自我......

文学概论

文体分类,三分法:1 叙事类:指通过对事件的客观描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艺术 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具体思想感情的作品。 特点:作品描述的生活事件仿佛是本身自然而然地发生着,作者是......

文学概论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1)、文学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二、文学作为活动1、文学活动的构成(填空)世界......

下载《文学概论》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概论》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