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策略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外阅读有效性探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策略
内容提要: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外阅读在农村小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保证,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指导方法上都很欠缺,阅读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往往做的很少。因此,培养农村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终身的阅读技能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性家校携手推荐书目方法指导更新观念
正文: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不够明显。主要原因如下:
一、课外阅读的氛围不浓
离孩子最近的人,往往给予他们的影响最大。受农村生活环境的局限,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普遍缺乏阅读习惯,大多数家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亲子经历极少,家长不能够及时有效的监督、指导孩子读书;有些农村教师本身的文化底蕴不是很高,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能给学生树立读书的榜样,在学生的兴趣激发、阅读指导以及阅读评价上也缺乏适当的手段,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放羊式”,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课外书的“质”和“量”有限
由于农村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购买课外书上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不能经常去够买课外书,所拥有的课外书数量有限;即使有能力购买课外书的学生,因为缺乏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在书籍的种类选择上比较单一,大多是一些学习辅导(其中主要是作文)类、童话故事类、漫画卡通类的课外书籍。对于其它类书籍,比如《百科知识大全》、经典名著、人文类等方面的书籍,即使适合他们阅读,他们也不会选择来购买。所以课外阅读书的质量和数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缺乏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大多数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放羊式”的。缺乏家长和教师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指导,他们喜欢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不会选择性的读书,读书的过程中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读书的类型单一;读书的过程中不懂的地方不去请教、探究;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时囫囵吞枣、受益不深;缺少老师的多元化评价等。学生的课外阅读经常是没有目的性,经常是盲目性更多一些,因而也感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四、学校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
这是影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最大区别。城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藏书丰富,学生家中也不缺藏书,而农村却很欠缺。农村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基本上就是摆设,利用率很低,没有发挥它们最大的优势;学校现有图书内容陈旧,数量有限,长时间没有更新,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严重不足;学校几乎很少或根本就没有开展过课外阅读活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保证,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
诚然,农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受到了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只要潜心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依然能够探索出一些引导农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将近一年来的不断实践探索、大胆尝试中,觉得以下几点略有实用性。
一、家校携手,共同营造读书氛围
虽然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但是依然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确保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来源;注意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教师要多读书,要把自己的读书体会、感悟、与收获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撰写随笔或读书笔记等,为学生树立读书榜样。学校也应该把检查教师读书情况纳入工作考核细则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二、推荐书目,保证阅读质量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一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学生不仅要读书,而且还要读多方面的书。但农村学生受家庭环境和自身年龄特点的限制,在书籍的购买选择和阅读选择上较为迷茫,不知道什么样的书适合他们的年龄、身份去读。因此教师就要帮助家长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再推荐选择读物时要做到内容健康、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类型要多样化:儿歌、童话、古诗、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要涉及到。
三、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读书,就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还要会读。教师的引导、点拨、渗透、讲解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实践摸索、理论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为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读书指导,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章可循。如:指导学生科学的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指导学生有计划的确定课外阅读量;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重视学生读书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四、加强学校图书资源建设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学校的图书资源对学生能够进行更广泛的课外阅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农村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课外阅读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就更应该做好学校图书适和阅览室的建设,不要让这些部室形同虚设。首先领导要更新观念,淡化应试教育意识,树立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新观念,克服资金紧缺等种种困难,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利用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让学生畅游书海;其次,加强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业务水平,积极更新适合学生可阅读的书目,保证学校藏书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每个学生有合适的书可读;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朗诵比赛、手抄报展等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总之,我们农村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我们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要继续为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摸索,找出一条有效的指导路径,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引领学生踏进书海之门,让我们的农村学生也能亲近书本,爱上阅读,在尽情的阅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快乐。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总结乌江镇小学敬依小学语文组徐淑敏为了进一步培养我校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从读书中汲取民族文化和世......
小学五年级英语单词记忆有效性策略研究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镇广玉小学张小米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①、《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主要是激......
“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教育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农村初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策略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和人类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对初中生而言学好物理这一学科,对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极为有利。然而,在现今农村初中......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摘要: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教师只有在课前对教材认真钻研、思考,充分利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