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作用历程_地质录井过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8:13: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录井作用历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质录井过程”。

地质录井在油气勘探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09-05-04 08:48:09 来源:阿果石油网 作者:

从古至今,地质录井是油气层(藏)发现的最重要手段,可以说离开了地质录井,就很难有所发现。

人们不会忘记,1919 年以来,在美国众多杂志上发表的“中国贫油论”文章传播世界。同时更不会忘记,1959 年9 月26 日大庆长垣松基3 井喷油和27 日扶余油田发现,改写了中国贫油论的历史。大庆会战截止1960 年12 月,完成了93 口井探井钻探,每口探井要求必须取全取准“十二项资料和七十二项数据”,正是这种高度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严、细、精、准的地质录井,只用了1 年零3 个月探明了世界级特大油田。松基3 井自井深1051m 取心,至1461.76m 已多次发现油气显示,取心见油砂(1109.5~1308.5m 共14 层,厚19.8m),中方决定完钻,与前苏联总地质师米尔钦克专家有重大分歧(不能中途改变设计),结果经康世恩批准测试,从而加速了大庆油田的发现。

1974 年9 月在冀中拗陷任丘构造上的冀门1 井于井深2976m 进入震旦系(新元古Ⅲ系)取心0.92m,发现风化壳白云岩晶洞裂缝含油,结果只在下第三系(古近系)试油日产油63°t,推迟了古潜山的发现。1975 年任4 井钻至井深3153m,进入震旦系迷雾山组,在地质人员精心录井下,于3162m 发现十余颗含油白云岩,3177m 发生井漏,钻至3200.67m 试油,7 月3 日经酸化后日产油1000t,翌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 亿t,成为继1960 年大庆油田探明后又一个储量增长高峰期。

1970 年,东濮凹陷新霍构造的新1 井在沙二段发现0.5m 的油斑白云岩,于是决定对凹陷开展地震普、详查,1975 年6 月在文留构造上钻探的濮参1 井,在井深2067m 发生强烈井喷,由此揭开了中原大地石油勘探的序幕。

地质录井首先发现油气田,在全国各油气区,乃至国外的勘探实例是枚不胜举的。回顾四川盆地的勘探,在储量增长的曲线上,最引人注目的增长点,无不与气藏的重大发现息息相关。其中,以1960 年下二叠统、1964 年震旦系、1977 年石炭系、1987 年雷一1 亚段、1995 年飞仙关组和上侏罗统等气藏的发现最令人醒目的!因为这些发现充满着地质录井的曲折与艰辛、成功与失利的经验和教训。1960 年4 月8 日,自流井构造的自2 井钻入下二叠统井深2265m,钻具放空4.45m(未见底)强烈井喷,获日产200×104m3 以上的高产气井,探明动态法储量55.7×108m3,1990 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命名为“功勋气井”。结合当前在川东南地区已累计钻探27 个构造,获气田13 个的事实,从而确立了四川盆地“油气并举,以气为主”的勘探方针。

威远构造是中国的罕见大构造,三叠系顶面闭合面积1751km2,闭合度1080m,可是它的钻探却经历了“三上二下”的曲折经历。1940 年首钻威1 井无果;1956 年学习前苏联“上地台,打基准井”的区域勘探经验,钻威基井,因设备不足,进入寒武系20.65m 被迫停钻;1963 年决定修井、完成原设计,钻穿震旦系,于1964 年9 月1 日井深2831m进入震旦统,2844.5m 下油层套管固井后,使用密度为1.19~1.21g/cm3 钻井液,钻至井深2852.7m 发生井漏,至2859.39m 共漏失钻井液44.27m3。正在四川考察的原石油部勘探局局长唐克等赶赴现场,当机立断中测。结果,在不同回压下,日产气(7.89~14.4)×104m3,产水12.7~37.2m3/d。威基井发现震旦系气藏,促使了距8.5km 的威2 井第二次修改钻探目的层(第一次由下二叠统改为奥陶系-寒武系),1965 年在震旦系井深2836.5~3005m 测试,日产气71.1×104m3,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开气找油”大会战,至1967 年探明了威远震旦系储量400×108m3,成为中国20 年世纪80 年代前的最大气田。

回首川东石炭系的发现更是不同寻常的。本来1965 年9 月蒲包山构造蒲1 井在钻遇②号断层的下二叠统梁山组与志留系之间发现了39.5m 白云岩,且见针孔。但不知其白云岩的层位归属,结果在完井总结报告中用“D?”表达了地质技术员的疑惑。1977 年,相国寺构造相8 井又在上述层位间钻遇17.4m白云岩,因高密度钻井液无显示完钻,“其层位暂定为石炭系?”,又是一个疑问,但它留下来无尽的思索。同年9 月,本来进入下二叠统完钻的相18 井,决定修改设计,加深钻探相18 井白云岩,结果在井深2305~2317.5m,钻厚12.5m 白云岩测试日产气85.05×104m3,并通过地层标准生物化石鉴定,确认为石炭系,经过12 年的周折,才发现了石炭系气藏,由此改变了四川盆地以二、三叠系裂缝性气藏为主的勘探历史,揭开了川东石炭系整体会战的序幕。

年代,川东石炭系勘探是“一波三折”的,直到1986 年后才取得高陡构造地震勘探突破,但1987年的储量增长却面临找米下锅的窘境。然而这年春节,川中磨溪构造的磨9 井雷一1 亚段取心74.12m,发现了溶孔性白云岩13.84m,平均孔隙度10.13%,井段2776~2785m 井漏,漏失钻井液80m3。于是对2756.7~2787.94m 测试,日产气11.8×104m3,产水50m3/d,根据该井气/水界面海拔-2445m,圈定孔隙性气藏的含气面积122.2km2,预测储量180×108m3,于是果断决策调整当年勘探部署。结果当年探明+控制储量207.45×108m3,后来实际探明349×108m3。磨溪构造雷一1 气藏发现不仅解决了1987 年储量的燃眉之急,而且改写了川中有油无气的历史,填补了四川盆地东西南北中的天然气空白!

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低孔、低渗裂缝性气藏早在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时有发现,但无大气。1995年,川东北部地区地台边缘鲕滩相白云岩孔隙性气藏的发现是始料不及的。本来渡口河构造的渡1 井以石炭系为目的层,兼探二、三叠系。12 月25 日当钻至井深5037m 进入下二叠统风化壳5m,超高压气流引起强烈井喷,4 条127mm 管线放喷,压力不降,天然气中高含H2S 异常,这才被迫从裸眼井段地层中查找产层原因。结果,综合录井的钻时、气测在井深4292~4252m 均有显示特征,复查岩屑发现白云岩,测井解释有两段气层。如果地质录井要能及时发现针孔白云岩,综合分析相关录、测井资料,绝不致于使这一发现付出沉重的代价。尽管如此,飞仙关组台缘滩相高孔隙、高丰度气藏的发现,必定成为继川东石炭系勘探的接替层,截止2005 年,它的探明地质储量已超过了石炭系。

综上,油气勘探的发现,都离不开地质录井。即便是综合录井发展到随钻录井直接监测油气的那天,也依然离不开地质录井的标定、刻度和检验。因此,它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和动摇的。随着勘探领域的日益复杂和不断拓宽,更需要培养、造就一批很有素养的录井队伍。

录井

录 井目录1概念 2技术原理3录井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录井-概念录井: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

录井计划

2014.。。。。监督部录井计划2014年,在。。工作量缩减的大趋势下,无形之中给2014年录井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鉴于2013之不足,特制订计划。既往于优良传统,保证录井质量,安......

录井前沿

国内根据核磁共振(NMR)岩心测量值预测岩石物理参数根据100%饱和水岩心的NMR测量值预测的岩石物理参数值与岩心分析的相关数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100%饱和盐水的样品,NMR在预......

水平井录井工序

水平井是指钻进过程中的井斜角在90度时沿水平方向钻进的井。水平井由于其特殊的井身结构和施工要求,常规的录井方法已经无法适应这种新的钻井工艺的需要,而较先进的水平井地质......

录井工艺流程 实施方案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

下载录井作用历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录井作用历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