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舞剧音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音乐舞剧”。
第五单元 舞剧音乐 《大红枣儿甜又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军民鱼水情跟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特殊情感。然而,一些经典革命歌曲常常记载着一定的历史背景,讲述着一段段难忘的流金岁月。为此本课以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和《洗衣歌》两首歌曲作为情感铺垫,以学唱《唱一支最美的歌》加深学生的体验,使学生能用明朗甜美的歌声表达真挚的军民鱼水之情。本课设计了感受军民鱼水情和表现军民鱼水情这两大教学板块。通过先“看录像片”了解《大红枣儿甜又香》和《洗衣歌》中内涵的军民鱼水情,使学生融人到军民共欢乐的情境中,让学生真切感受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及《洗衣歌》所表达的军民鱼水之情。
2、能与他人合作,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学会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
3、能联系近年来在抗洪抢险、救人、救火中解放军的英勇行为和感人事迹,说说解放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教学难点: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聆听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教学法
设计思路:通过先“看录像片”,使学生融人到军民共欢乐的情境中,让学生真切感受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教学过程:
一、感受军民鱼水情 1.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1)导入
观看影片《白毛女》片段——老百姓迎接八路军解放杨各庄片断。以《大红枣儿甜又香》的音乐作为背景。)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歌舞剧《白毛女》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片段,请大家欣赏。
问:看了《白毛女》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呢?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2)介绍了解中国旧社会的历史。
这部舞剧描述了旧中国东北农村的一户苦难人家的真实故事。在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在旧社会,中国老百姓深受三重压迫。他们不仅要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还要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军民奋勇抗战,誓死保卫了我们的祖国。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
(3)再次聆听《大红枣儿甜又香》,了解歌曲内容
师:现在我国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但解放军叔叔为了国家的安全仍在我国边境站岗。边防线上生活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他们就是英勇的解的解放军。我们一起来把这份还带着我们热情的大红枣儿送给解放军叔叔。一起来学唱《大红枣儿甜又香》
(4)①再次聆听全曲。
师:你们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要怎样唱才能让解放军叔叔喜欢呢?(引导学生用明朗、优美的歌声来演唱。)②随伴奏用u哼唱全曲。师:你们能随伴奏哼唱全曲吗?
问题: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四三拍速度较快,适合表达欢快的歌曲;而八三拍是中速,适合表达优美的歌曲。)
④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强弱规律。⑤唱歌词。
2、演唱歌曲
(1)有感情的试唱全曲
师:你能用最美的歌声演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献给解放军叔叔吗?(2)演唱全曲,加以伴奏
3、观看《洗衣歌》(1)看歌舞——《洗衣歌》
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河北的老百姓拿出了他们的特产——大红枣来欢迎八路军叔叔,在我国的西藏老百姓又是怎样表现他们和解放军是一家亲的呢?
(2)了解歌词
说说藏族姑娘为什么要帮解放军洗衣裳。
师:让我们也加人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好吗?我们也来帮解放军洗洗衣吧!
三、结束语
日本人侵疟中国的时候,正是解放军叔叔把他们赶走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现在这和平、幸福的生活,他们和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解放军叔叔无时不在我们的周围,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解放军战士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不怕牺牲冲在最前线,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有很多个战士也因此英勇牺牲。同时在往年多次特大洪灾中,也是解放军战士冲在最前线,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解放军与我们老百姓就像一家人,永远心连心。
《春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明日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明日歌》,并有感情地演唱。
2、能够用朗诵、演唱、律动来表现《明日歌》的情境。
3、创作尝试:给古诗《悯农》谱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播放歌曲《读唐诗》。
提出问题:你们从刚才的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唐诗。
2、学生认真聆听歌曲。
3、同学们有表情地背诵唐诗。
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二、古诗赏析,播放网络视频
设计意图: 加深理解。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体会情绪风格。
2、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苍凉、无奈)
3、学生用LU轻唱。
4、教师钢琴伴奏带唱。
设计意图:
1、把握歌曲风格,熟悉歌曲旋律,培养自学能力。
2、培养歌唱状态。
3、加深歌曲印象。
5、同学们用苍凉无奈的感觉来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1、学会演唱歌曲
2、引申歌曲意境,把苍凉、无奈之情寄于歌中。
6、听赏新学堂乐歌中的《悯农》。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歌曲的热爱。
四、课堂小结
《古诗朗诵演唱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这个单元中,集中演唱和欣赏古诗是教材较有特色的一部分。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诗朗诵的韵律感与音乐是相通的。希望孩子们通过古诗歌曲的演唱,继承和发扬古诗的传统,从古诗中受到教育,让古诗更加深入人心。歌曲《读唐诗》中的歌词非常有特点,使我们联想到许多著名的古诗。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不仅能感受到《读唐诗》歌曲的魅力,还可以了解更多的古诗。在《古诗朗诵演唱会》的活动中,以诵古诗、唱古诗、赏古诗、奏古诗等多种形式,使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为一体,增加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集中学唱古诗歌曲,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
2、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能通过对《读唐诗》的欣赏和学唱,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感。
3、在音乐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组成古诗歌曲《春晓》,即兴吟唱古诗。并能积极组织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发挥学生的音乐创造性。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诵(有条件的同学应练习配乐古诗朗诵)学习过的古诗和演唱学过的古诗歌曲,并能理解这些古诗的含义。并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古诗歌曲和大家一起欣赏。
教具准备:
琴、录音机、录音带、课件。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读唐诗》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读唐诗》,听一听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歌中都唱到了哪些古诗?
1、放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学生回答。)
2、教师补充歌中唱到的古诗:
“床前的月光”──《静夜思》(李白)
“窗外的雪”──《夜雪》(白居易)
“高飞的白鹭”──《绝句》(杜甫)
“浮水的鹅”──《咏鹅》(骆宾王)
“枫桥的钟声”──《枫桥夜泊》(张继)
“巴山的雨”──《夜雨寄北》(李商隐)
“边塞的战士”──《出塞》(王昌龄)
“异乡的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3、有感情地朗诵这些古诗,教师对没学过的两手古诗——《夜雪》、《夜雨寄北》做简要介绍。
4、放录音复听歌曲《读唐诗》。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歌曲的高潮部分。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的结束句是怎样处理的?力度?速度?
5、跟录音学唱歌曲《读唐诗》。
6、播放课件再次欣赏歌曲《读唐诗》。怎样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
二、古诗朗诵演唱会
1、宣布擂台赛规则:
师: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朗诵这些古诗或演唱古诗歌曲可以增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根据课前同学们的准备,今天我们举办“古诗朗诵演唱”的擂台赛。今天的擂台赛分四关,第一关是诵古诗;第二关是唱古诗;第三关是赏古诗;第四关是奏或演古诗。同学们自己推选主持人,并按组组成参赛队,每组派出一名选手组成评审团,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判。
2、古诗朗诵演唱会
第一关:诵古诗。每个参赛队配乐朗诵一首古诗,评审团及时给予评定,并由全体同学推选出最佳朗诵奖获得者。
第二关:唱古诗。每个参赛队演唱一首学过的古诗歌曲(《梅花》、《春晓》、《静夜思》、《咏鹅》),评审团及时给予评定,并由全体同学推选出最佳演唱奖获得者。
第三关:赏古诗。每个参赛队根据课前准备,推荐一至二首古诗歌曲和全班同学一起欣赏。根据课前准备情况和同学们的喜欢程度,评审团及时给予评定,并推选出最佳发现奖获得者。
第四关:奏或演古诗。每个参赛队可以演奏学习过的古诗歌曲或进行古诗歌曲表演唱,评审团及时给予评定,并推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演奏奖获得者。
3、拓展
师: 我们欣赏、演唱了这么多古诗歌曲,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把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欢的、学过的歌曲与古诗结合起来,创编成自己作的古诗新唱呢?
生: 愿意!(讨论、思考)
师:老师先带个头,我为自己喜欢的一首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一下古诗新唱。(教师即兴范唱)
师:好,接下来谁来,大胆地尝试一下。生1:选用了一首古诗,利用了《静夜思》旋律。生2:„„
4、颁奖
为最佳朗诵奖、最佳演唱奖、最佳发现奖、最佳表演奖和最佳演奏奖颁奖。
三、教师总结,结束全课。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2、通过吟唱古诗,增强珍惜、热爱生命的情感。
3、能够掌握变化音的音准。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变化音升so 的准确唱法。
教学重点:根据歌曲的特点用安静、轻柔的声音来演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复习古诗歌曲。
2、音乐师生问好。
二、柯尔文手势
1、师:请一位小老师老完成柯尔文手势的接龙
2、师范唱古诗,并配上动作,为歌曲铺垫情境
3、出示课件: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古诗歌曲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4、师生一起配上动作朗诵古诗
5、你们是不是很想了解这首古诗的历史背景和当时作者的心情呢?现在我们来看影片《中华古诗词》
6、师:对这首古诗词你最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
7、现在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播放多媒体课件。你听的歌曲是什么风格?欢快还是忧伤? 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
8、教师范唱一遍歌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学生轻声歌唱 2-3遍。
2、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3、师生接唱。
4、有情绪地演唱。
四、活动:
1、教师提出规则,分组派代表讲解。
2、请一位同学指挥,根据学生编配的形式进行演唱。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古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千古文明最精美的结晶,作为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学好、唱好古诗词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给古诗插上音乐的翅膀!
《关山月》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聆听《关山月》时,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音色。
教学重点难点:聆听《关山月》时,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音色。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到各个班里带学生,讲解本学期课堂常规要求
2、来到音乐教室发声练习(1)连音(2)跳音
二、聆听乐曲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方式
从与“月”有关的诗词或歌曲中导入。如《静夜思》等等。
2、从主题《古风新韵》进入,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可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可设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 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3、认识古琴。
4、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可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5、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可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在默诵时,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6、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三、古琴简介 古琴又称“七弦琴”。据传已有三千多年左右历史,琴身狭长约一米,用桐木或杉木制成。张七根弦!无品无马。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圆形的标志,叫作“徽”,用以标明泛音位置和按音的音位。琴底有共鸣槽两个,称“风沼”与“龙池”。一般用减字谱与五线谱(或简谱)相结合的方法记谱。古琴根据五声音阶定弦!一般宜于表现古雅、抒情、深刻、细腻而节拍比较缓慢的作品。2006年5月,“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十大古琴名曲有:《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广陵散》、《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醉渔唱晚》。
四、小结。
舞剧音乐漫步(音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011-03-10 19:55:08|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中国舞剧音乐:1.《红色娘子军》选曲2.《鱼美人》选曲3.《丝路花雨》选曲外国舞剧音乐:1.......
《舞剧的灵魂》教学反思图音组:黄珍珍我所上的是《舞剧的灵魂》一课,虽然课前经过了认真、细致的准备,但上完后在某些方面还能感到明显的不足。特作教学反思如下:1、本节课我的......
第五单元脍炙人口的歌 (三课时)第一课时《南屏晚钟》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南屏晚钟》,能用领唱、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简单的三声部学习。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南屏晚钟......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冠伸”为你整理了“第五单元音乐游戏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哈哩罗》,学生能体验歌曲中富有......
第五单元 舞剧音乐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和体验舞剧音乐的风格特点,逐步对舞剧这种艺术形式产生兴趣。2、学会演唱《大红枣儿甜又香》,感受歌曲情绪,并能用优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