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历史知识常识”。
一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1、四大发明(1)造纸术 发明:西汉前期。
发展:东汉,105年,蔡伦造蔡侯纸。(2)印刷术
发明: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发展:活字印刷发明于北宋,发明者为平民毕昇。(3)指南针
发明:战国“司南”。
发展: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作用:经济文化交流和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实现环球航行)(4)火药
发明:唐朝中期。
发展: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2、古代天文历法
(1)《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2)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3)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4)《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5)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6)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7)《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8)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9)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10)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11)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他在1280年完成了中国古代登峰造极的历法——《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3、古代医学卫生成就
(1)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2)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3)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4)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5)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6)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7)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4、古代数学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非常突出,有很多项世界之最: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了十进位制的国家,距今4000年左右的陕西、山东、上海的出土文物中除表示个位的数字外,已经有10、20、30这样的记号,比古埃及早1000多年。
(2)勾股定理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多年。
(3)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和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最著名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4)算盘的最早记载是公元190年。明清两代,算盘成为当时工商业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算盘携带方便,运算准确迅速,即便是现在,仍发挥着巨大作用。(5)三国时期,刘徽运用割圆术求圆周率π=3.1416。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又将圆周率进一步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
(6)唐代僧一行创立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王孝通得到求解三次方程的方法;宋元时期得到关于高次方程组的求解法一次同余式解法。这些成果都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二 改革与政策
1、古代著名的改革(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3)公元8年王莽改制;(4)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改革;(5)后周周世宗改革;(6)北宋王安石变法;(7)明朝张居正改革。
2、近代改革
近代历史上有三次新政,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天津条约》把侵略势力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戊戌变法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末新政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历代农业经济政策
(1)春秋: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2)秦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3)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
(4)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5)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6)南北朝: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7)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8)北宋:形成租佃制。
(9)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明朝中期宰相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10)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11)1931年春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2)1947年,中共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3)1950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确定农村耕地承包期限为30年。(15)2006年,我国废除了农业税。
三、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
(2)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皇帝制,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4)西汉时期: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政策。(5)魏晋时期:形成了士族制度,伴随产生的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制度。(6)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上台后开始打压士族,扶植庶族,士族制度走向衰亡。
(7)宋朝:统治者防止藩镇割据的重现和大臣、外戚、宗室、宦官擅权,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朝廷,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8)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9)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西厂;实行八股取士。
(10)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四、中共党史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4)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5)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6)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7)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8)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9)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
(10)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一个“炮弹”、两个“务必”、三个转变。
(11)新政协会议:1949年,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国旗、国歌、首都、领导)。(12)一届人大: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中共八大:1956年,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5)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6)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17)中共十四大:1992年,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8)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
五、台湾历史沿革
(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到夷洲(今台湾),加强夷洲与内地的联系。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求。
(2)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3)1683年施琅大败台湾郑克塽,康熙帝统一台湾。(4)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5)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
(6)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及附近岛屿,割给日本。
(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8)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9)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10)1987年台湾方面解严,开放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11)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2.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
3.海南省建立于()。A.1986年4月 B.1987年4月 C.1988年4月 D.1989年4月
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
A.以农村为重点展开 B.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 C.以国有企业的改革为重点展开 D.以管理体制的改革为重点展开
5.阐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九项方针政策的中国领导人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叶剑英 D.江泽民
6.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大会是中共()。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7.促进人民公社体制解体的是()。A.村民自治组织的普遍建立 B.乡(镇)基层政权的普遍建立
C.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 D.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8.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A.1997年7月1日 B.1998年7月1日 C.1999年7月1日 D.2000年7且1日
9.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始于()。A.1976年5月11日 B.1977年5月11日 C.1978年5月11日 D.1979年5月11日
10.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的会议是中共十届()。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11.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为()。A.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2.人民公社化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A.政社合一 B.一大二公 C.高指标、瞎指挥 D.浮夸风、共产风
13.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14.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这一年是()。A.1958年 B.1959年 C.1960年 D.1961年
15.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七千人大会”
16.1964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汉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7.1957年4月开展的整风运动的主题是()。A.反对官僚主义
B.反击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团结——批评——团结
18.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9.中共八大坚持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0.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依法治国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B 20.答案:B 1.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为()。A.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人民公社化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A.政社合一 B.一大二公 C.高指标、瞎指挥 D.浮夸风、共产风
3.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4.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这一年是()。A.1958年 B.1959年 C.1960年 D.1961年
5.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七千人大会”
6.1964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汉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1957年4月开展的整风运动的主题是()。A.反对官僚主义
B.反击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团结——批评——团结
8.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9.中共八大坚持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0.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依法治国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B)。
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据《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为天皇、地皇、泰皇(即后来俗......
1 古代民间集粮备荒的仓储叫做:义仓2 我国现存最早的类书:隋末唐初虞世南的《北堂书钞》 3 隋代大运河之山阳渎主要以哪条古运河为基础修建的:干沟 4 脚气病的记载最早出于哪本......
历史常识【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花......
(一)中国历史概要 朝代人物及事件距今约有70多万年前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了几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
考情动态综述 从一个考生对人文、历史常识掌握程度如何,可以看出他的文化基本功及文学素养如何,这些也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在考试当中常会有人文常识的知识点出现,表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