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新史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梁启超之新史学”。
梁启超的“新史学”
1、建立的原因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可读耶?二十四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乃至其他别史、杂史等,都计不下数万卷,幼童习焉,白首而不能殚,在昔犹苦之,况于百学待治之今日,学子精力能有几者?中国历史可不读耶?然则此数万卷者,以之覆瓿,以之当薪,举凡数千年来我祖宗活动之迹足征于文献者,认为一无价值,而永屏诸人类文化产物之圈外,非惟吾侪为人子孙者所不忍,抑亦全人类所不许也。既不可不读,而又不可读,其必有若而人焉,竭其心力以求善读之,然后出其所读者以供人之读。是故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
可见,梁启超对旧史学非常不满,因此就要建立新史学。那么不满在哪儿呢?
2、对旧史学的批判
这一部分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确实没有接触过对史学的批判。我们提到历史、史书,就觉得以前的史书很多,记载的东西也很多。如果问以前的史学有什么弊病吗?就会觉得,弊病?什么弊病?不知道。那看到梁启超的文章,他对旧史学就进行了特别犀利的批判,所以我觉得特别新鲜,感触也特别大。
“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
“四病二弊三恶果”
“四弊”指: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二十四史也只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可见梁启超心目中的新史学应当是全体国民的历史。
“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
史学家记载历史,你只记载这个朝廷的历史,记载这一朝代是怎么建立的的,怎么发展的,怎么灭亡的。你记载的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吗?是国民的历史吗?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吗?你不记载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却记载帝王的、朝廷的历史!朝廷和国家一样吗?
我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个人就说了一句话“我可以为国家而死,可是我绝不甘心为政府而死。”这两个意思应该差不多吧。
“死节之所以可贵者,在死国,非在死君也。”
国家只有一个,政府可以有很多,政府只是人民选出来代替他们行使权力的一个机构。
“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记载历史不记载我们国民的历史,就激发不了学子的爱国、爱民族之心。记载某个帝王的朝廷的历史,培养的只是屈服在封 1
建王朝的奴隶根性。
他指出正统论的实质是用武力和强权夺取政权后的专制统治者,为了欺骗人民,防止人民反抗而制造出来的理论,并用来巩固其不合法的统治。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故不失为国民的历史。
《汉书》以下则以帝室为史的中枢,自是而史乃变为帝王家谱也。
“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他认为中国传统史学宣扬的是一种英雄史观,那些所谓的历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 历史学家贵在“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叙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
今欲成一适合于现代中国人所需要之中国史,其重要项目,例如:
中华民族是否中国之原住民,抑移住民?
中华民族由几许民族混合而成?其混合醇化之迹何如?
中华民族最初之活动,以中国何部分之地为本据?何时代发展至某部分,何时代又发展至某部分?最近是否仍进行发展,抑已停顿?
外来蛮族和我族的纷争,其纷争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世界其他民族与我们的交通接触何如?对我们文化的影响。
“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写历史不是为了给“陈死人作纪念碑”,也不是为“过去事作歌舞剧”,而是让当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世致用也”。
故泰西之史,愈近世则记载愈详。中国不然,非鼎革之后,则一朝之史不能出现。
推病根所从起,实由认历史为朝廷所专有物,舍朝廷外无可记载故也。
“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缘此四弊,复生二病:
“二病”:
“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三恶果”:
“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论正统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
“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根性而已。”
3、对新史学的探索
(1)史学之界说
第一,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
宇宙间的现象有两种,一是循环,二是进化。循环,它的进化有一定周期,周而复始,就像四季变迁,天体运行。进化,其变化有一定的次序,不断生长、发达,就像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
天下万事万物,处在空间之中,又在时间之中。天然学研究空间的现象,历史学研究时间的现象。在天然学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是一个圆。在历史学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是一个螺线。
第二,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
第三,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2)关于史学的意义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之资鉴者也。”1古今中外,史学的意义大抵如是,关键在于一个“鉴 “是故今日而欲得一理想的中国史,以供现代人之资鉴者,非经新史家一番努力焉不可也。”2可见,梁启超创新史的目的就是寻获一部理想的中国史,以便作为他人之鉴,中国之鉴。
拓展:《梁启超的真实意义及历史学的误解》
1、批判旧史学和旧史家的政治作用。
2、批判专制政治和专制体制
3、批判落后的国民性
浅论梁启超的新史学【摘要】: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紧灭亡中国的步伐,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个人是时代的产儿,思想是现实的反映”。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也不例外。梁启超在西学影响......
论梁启超的新史学是文化史论文梁启超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化大师和史学巨擎。1929年,他归隐道山,去今虽历八十余载,但他所留下的史学遗产仍有认真梳理的必要。本文瞩意于梁启超......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论梁启超的新史学是文化史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梁启超的史学理论和小说理论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同时又写了 大量的史学、文学论著,提出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的史学与 文学理论的观点。(一)梁启超的史学理论可......
梁启超的史学革命和史学研究方法葛喜生·鉴古野叟梁启超先生不愧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革命的宣传家、发起人。他早在1901年9月就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指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