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届高三3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2月测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3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2013.04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绯闻 菲薄 蜚短流长 烟霏云敛 B.窠臼 苛责 溘然长逝 恪尽职守 C.缉拿 舟楫 图书编辑 嫉恶如仇 D.拮据 狙击 白驹过隙 笑容可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告罄 股份制 劳燕分飞 骨鲠在喉 B.编纂 笔杆子 小荷尖角 竭泽而鱼 C.狂燥 露马脚 前倨后躬 唉声叹气 D.膺品 摄相机 要言不繁 磕磕绊绊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联合国粮食开发计划署专家考察后认为,中国政府组织___________的营养改善计划具有高效率、高质量和规范性的特点。
②网络监管一旦出现法律真空,大众的__________和诉求势必遭受侵犯和破坏,因而网络安全必须要靠法制“护航”。
③12月13日,中国首次在钓鱼岛海空进行立体巡航,向世界庄严__________: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确立的国际秩序不容篡改。
A.实施 权力 宣布 B.实施 权益 宣告 C.实行 权益 宣布 D.实行 权力 宣告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完整,语言简洁通人俗,平易近人。
B.中央电视台“对话”栏乱 既有财经名流的高谈阔论,又有普通观众的对话交流,雅俗共赏,广受观众喜爱。
C.交通局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形象得到整体提升。
D.受惠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快人心,在已发布年报的公司中,交出满意答卷的有百余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小北湖景区内建有许多木屋商铺,在这里经营的商户大都生意惨淡,主要是因为平时的游客少、租金高的原因造成的。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山东省“异地高考”政策规定,从2014年起,凡具有山东省高中学籍并有完整高中段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均可在山东省参加高考。
D.政务公开逐渐成为不可遏制的时代潮流,这不仅是源于时代需求的强力推动,也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不懈推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当代戏剧文学缺少了什么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中国当代话剧要想发展必须找回这些
缺失的东西。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从整体上看缺少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缺少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神。戏剧是“人学“,从古至今,戏剧存在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他的”人学深度“,而人道主义、人文关怀是戏剧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是戏剧产生 “人学深度”的重要原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戏剧流派、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但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丢失的。一旦丢失,戏剧就成了空壳,成了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
当前国内戏剧原创最薄弱、最欠缺的首先是这个。不少原创剧作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使用各种现代舞台手段上多有可取之处,加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笔投入,演出往往不乏光彩。但它们常常经不起咀嚼,经不起深究,主要是它的“人学”含量不足,我们感受不到内在的人学力量,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
其次,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原创愈来愈薄弱。现实主义戏剧,或者往大了说现实主义戏剧精神,自90年代以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冷落和忽视。这些年,各种各样的戏剧多起来了,以现实主义名义和方法创作的戏剧也不少,但其中”伪现实主义“、低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少,真正的有深度的现实主义戏剧日渐式微,对时代生活有高度概括力和深刻表现力、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作品已成为”稀有品“,千呼万唤不出来,很是令人忧虑。
话剧已历百年,这一百年间,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雷雨》《日出》《原野》《茶馆》等没有一部不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他们为中国当代戏剧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宙。在他们的现实主义戏剧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戏剧的力量,感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度体察和解剖,对生命的关爱与悲悯,对中国人情感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复杂微妙的律动的精细刻画。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变数,但仍然有许多优秀作品优秀作家受到了曹禹、老舍们创立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滋养和哺育,在《小井胡同》《狗儿爷涅条》《天下第一楼》等许多优秀的当代剧作里我们总是能看到这种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优秀剧作家都是从曹禺、老舍的戏剧中长出来的果实。
文化发展既要扬弃要创新,也要承接,中国当代戏剧文化更应该如此。今天的中国话剧非常迫切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申国话剧越是走向多元化。这个链条越不应该断裂,不应该出现空白和盲点。当今中国话剧需要有一批人沿着曹禹、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6.下列对“很重要的东西”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指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中所应该具有的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内在精神和现实主义的戏剧精神。
B.指可以使原创戏剧产生”人学深度“,在戏剧创作中绝不能丢失的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和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神。
C.指当代戏剧创作中越来越薄弱的,通过高度概括和深刻表现时代牛活使作品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D.指使原创戏剧不再是个空壳,不再是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7.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虽然中国话剧产生了许多变数,但后来的优秀的剧作家还是受到曹禺、老舍的现实 主义创作精神的影响。
B.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度体察、对生命的关爱等现实主义精神在当代许多优秀剧作中也有一定体现。
C.曹禺、老舍留下的这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国作家的成长成熟提供了丰富的 养料。
D.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中国后来的优秀剧作家正沿着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 开辟的现实主义道路前行。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中既有体现一定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也有伪现实主义和低 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
B.《雷雨》《茶馆》等作品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而《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等作品也是当代现实主义剧作中的优秀代表。
C.中国话剧越是要向多元化发展,就越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历史任务。
D.不少原创剧作家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等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因而使许多当代戏剧”人学“含量不足。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
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宅金溪。
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赞。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贪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仗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有守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一人肤体伤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其人即屈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曰: ”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 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请平。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官县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清·刘大櫆《张复斋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 诛:索取 B.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 恤:怜悯
C.民逋赋,久不能输 逋:怠慢 D.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蒙:受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 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
B.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
C.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 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
D.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 1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的一组是
①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 ②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③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④先生出贿付其父 ⑤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 ⑥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12.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复斋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辗转奔波,还为终养老母弃官归家,称得 上是以孝为先。
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深受 当地百姓爱戴。
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贾人父 得养天年,令人称快。
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隐居,他替华容百姓申诉,解释了当地土 地贫瘠的实情,并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3分)
(2)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3分)
(3)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4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洲》),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大弦嘈嘈如急雨。(白居易《琵琶行》)(3)臣欲奉诏奔驰。(李密《陈情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4),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五、(12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简要概括意境的特点。(4分)意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并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创造出来的新的意蕴和境界。首先,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意境超越了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的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感受;因而,这种超越性会使审美者从当下的现实中超越出来进入一种自由境界。其次,人们进行审美活动时,会把此时、此地的情与景和彼时、彼地的情与景,通过时空转换融合在同一个意境中,并使人们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束缚,得到审美的心灵自由。另外,在审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在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中会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眼前的现实世界的审美世界、艺术世界,这种主客统一可以说是所有审美形态共同具有的内涵,而意境的主客统一是最为完整且有特殊含义的,其极致是“物我两忘”。
① ② ③
17.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总会招来许多质疑或嘲讽,.,.,.这就是沈从文。
①以证明评委的有眼无珠
②托尔斯泰、卡夫卡等无缘该奖的大师必然被再一次提起
③在马悦然对当代中国作家有些吞吞吐吐的评说中
④而这个时候,评委中的汉学家马悦然照例会通过中文媒体说说话
⑤又总会牵出一个已故作家的名字来 ⑥以满足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爱恨交加的情结
正确顺序是
18.根据文意,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有一个花匠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花越是缺乏芬芳。”
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
六、(18分)本题为选作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一22题。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这一本书的历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
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痛苦。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怨的宋词。我想那是祖母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祖父吧。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云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线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祖母的泪水,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不管天气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
在那些树叶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他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
落叶也有遗言吗?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些什么?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 我想,如果祖母是叶子,那么风一定是祖父。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缠绕不清的爱意。
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做下次旅行。
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它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
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 19.祖母是怎样一个人物?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0.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4分)
21.赏析“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这个句子。(4分)
22.文中多次提到“叶子”、“落叶”,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落叶”在文中的作用。(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一22题。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人只能单独地接近上帝。(《托尔斯泰日记》)
一一题记
①l910年10月28日,可能是早上6点,列夫·托尔斯泰像一个小偷一样,只由他的医生陪同)从他的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呼唤向他发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坚定信号。当妻子夜里暗地里和歇斯底里地乱翻他的文件时,他再一次当场抓住了她,这时决定突然钢铁般坚决和果断地在他心中响起,离开“离开了他的心灵”的她,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里去,到自身中去,进入自己的,分给他的死亡。他将大衣套在工作衬衫上,戴上一顶粗笨的帽子,穿上胶鞋,他的财产中没有带走别的,除为了向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所需要的东西:日记,铅笔和羽毛笔。然后他们上了车,坐在一个三等车厢油腻腻的长椅上,裹在大衣中。
②列夫·托尔斯泰不再这样称呼自己了,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他也把 他的名字扔在身后;他现在称自己为T·尼古拉耶夫一一一个想为自己构想一种新生活和纯洁而正确的死亡的人的虚构的名字。现在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绊,他可以在陌生的 街道上做朝圣者,做学说和正直的话语的仆人。③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对手一一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者,仍 不放弃它的牺牲品。世俗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这个被追捕的人几乎还没 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车上所右的人都知道 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看他。他们随身带着的报纸带来一栏长长的、对这逃 离监狱的珍贵动物的报道。他已经被出卖和包围了,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拦住了托尔 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所有的站都被警察告知,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家里他 们已经订好特快车。记者们从莫斯科,从彼得堡,从尼什尼叶——诺高奥特,从四面八 方追踪他这豆逃跑了的野兽·列夫·托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已一起,人们不 容许他属于自己和实现他的神圣化。
④他已经被包围了,没有他能投身进去的灌木丛。无论他想在哪里脱身,荣誉都将 置身于他的对面,它无所不在。但这时突然一阵冰冷的恐怖寒颤抖动着老人苍老的身体。他精疲力尽地靠在坚硬的木长椅上。汗从这个颤抖的人全身的毛孔中渗出来并从额头上 滴下来,发烧从他的血液中出现。为了救他,疾病袭击了他,死神已经举起了他的大衣 一一黑暗的大衣,在追踪者面前盖住了他。
⑤在阿斯塔波瓦,一个小车站,他们不得不停下来。没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馆、一 个豪华的地方让他藏身。站长羞愧地提供给他火车站大楼两层的木屋中的办公室。人们 领这个打着寒战的人进去,突然他梦想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这里就是那小房间,低矮 而沉闷,充满了污浊气味和贫穷,铁床,煤油灯暗淡的光线一一一下子离他所要逃离的 豪华和舒适很远很远。在死的时候,在最后的时刻,一切都变清楚了,像他所期望时: 死神作为一个庄严的象征,纯洁地、无瑕地完全顺从他的艺术家之手。
⑥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一一这是一句精辟的话。因为他是 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黏土塑成,带有同样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 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他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个比 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是比大多数人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 清醒和更热情一一仿佛是世界艺术家(指上帝,译者注)的工作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 形式的第一个因而是最清晰的模型。
(选自茨威格《自画像》,有删故)19.分析下面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1)小偷:(2)野兽: 20.文章结尾说高尔基称托尔斯泰是”一个人类的人“评价非常”精辟“。请简要分析这句评语”精辟“在何处。(4分)
21.文章第①自然段画线句连用三个”到“字,第③自然段画线句连用四个“从”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2.本文写托尔斯泰没有介绍他的文学创作,而选取他死亡前的离家出走这一事件,你认为这种设计好不好?(6分)
七、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宁阳实验高中高三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l.D 2.A 3.B 4.A 5.C 6.A(BCD概括不全面)7.C(是对他们之后的优秀剧作家有影响,而不是对所有作 家有影响,扩大了范圈)8.D(强加因果,当代戏剧的 ”人学“含量不足,并非因为剧 作家分散精力。)9.C(逋:拖欠。《陈情表》”责臣逋慢“中的“逋”是”怠慢“的意思。)10.C(以,介词,用,拿。A.而,可是,表示转折关系;承接关系。B.乃,副词,才;副词,反而,竞然。D.之,助词,的;助词,取独。)11.D(②表现了张复斋的正直;⑤说的是张复斋不做官后的隐居生活。)12.D(原文张复斋从金溪”解组归“,并未说明是”被罢免“;且此次归乡还家,家在华容,”而又回到福建晋江“。张复斋经历:知晋江,多善政,判案仁明,劝勉训诲礼遇晋江人,因母需赡养而离晋江;侍母二十年后,起用到江西金溪,因不从权贵自解官职,金溪百姓像晋江一样泣别挽留他;从金溪回到故乡华容,为故乡减轻赋税想办法,故乡人因此蒙利。)13.(1)你看见你父亲将遭受大杖责打,却能安心地(不动声色地)忍心看着,你不孝顺的罪名怎能够推脱掉呢?
(2)先生通过问询得知他卖了儿子,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把孩子赎回来并让他们回家。
(3)县官相信先生一向是有德行的人,(又)了解到他反映的百姓的情况属实,没有其它(隐情),终于按他说的办了。
14.(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情景、感情各2分)(2)“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1分),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1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1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1分)。15.(1)举类迩而见义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2)舞幽壑之潜蚊 小弦切切如私语(3)则刘病日笃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扪参历井仰胁息 艰难苦恨繁霜鬃
16.①超越性(超越具象);②融合性(摆脱时空);③统一性(主客统一);(每点1分,全对4分)17.②①④⑥③⑤
18.越是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气质)。(4分,意思对即可)
六、(一)19.(1)①饱受生活磨难,内心深处蕴含苦痛。②热爱生活,面对压力,表现出坚毅、坚强、乐观的精神。③富有情趣美,执著于对祖父的情感。(2分)(2)怀念、敬佩、赞美。(2分)20.①写出了祖母和绿叶的密切关系,照应文章题目。(2分)②把景、情、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引起下文对祖母具有的“落叶”一样坚韧品格的描写。(2分)21.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将苦痛埋在心底,坚强、隐忍的人生态度,表达作者对祖母的敬佩之情。
22.①”落叶“是行文的线索,使文章叙事显得条理清晰。(2分)②”落叶“是饱受生活之苦,而又能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的祖母的象征。(2分)③”落叶“寄托着作者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祖母和祖父之间的真挚感情。(2分)(二)19.(1)小偷:说明托尔斯泰小心谨慎,因为一旦被发现,他将无法成行。(2分)(2)野兽:①说明他已经放弃正统思想,跟他们在思想上不一样了,他的出走在观念上对他们构成了威胁;(1分)②说明他出走时态度坚决,不顾一切,像一头野兽。(1分)
20.”一个人类的人“意思是一个人类的榜样(典范、模型)。(1分)这句话深刻、透彻(1分)地点出了托尔斯泰是一个真实普通的人(1分)。但又比大多数人更具人性和德行(1分)等特点,所以说这句评语”精辟“。21.运用铺陈排比。连用三个”到"字,体现出托尔斯泰逃离世俗的决绝和急切;(2分)连用四个“从”字,突出世俗和荣誉对托尔斯泰的包围之快、之强,影响和侵害之大。(2分)22.好。(1分)远离荣誉与世俗,过真实、朴素、自然的普通人的生活是托尔斯泰一生的追求。(1分)出走这一事件以小见大(1分)比介绍他的文学创作更能更能衬托出托尔斯泰不同凡俗的精神境界,体现他的个性和理想,(2分)使托尔斯泰形象突出,性格鲜明,具有感染力。(1分)
【参考译文】:
复斋先生,姓张,华容县人。他的先祖从江南和州迁居到华容县游桥,先后传承九代,而生先生。先生年幼就善于写文章。入官学后,遇上吴三桂叛乱,颠镊往来于战阵申,和他的弟弟召修背着母亲跋涉于危岩深谷之间,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康熙乙丑年间中进士,主政福建晋江,多行善政。上司准备上述推荐他,但先生因母亲年迈要养老送终(而推辞)。当地百姓挽留他而不能,都一起供给他食用之需,哭着送到洛阳桥的有数万人。张复斋先生侍养母亲二十年后,才起用为江西金溪县令。
正值荒年,先生请求获得七千多石粮食,多方赈济、借贷,救活了很多人。恰逢有上级官员倚靠朝廷权贵,他所隶属的郡县官员都被胁迫而归依其门下,并向他索求厚礼。张先生不愿屈从,就被解除了官职。金溪的百姓挽留哭送他到晋江。在晋江时,有商人埋怨他的继母的苛求,而不奉养他的父亲。他到县衙申诉。商人向先生送礼,以家里贫困为由请求宽解。大家都争相去看,天正冷,商人拿新衣服给他父亲穿,而自己穿着破衣服,装出又冻又饿的可怜相,并说:“有衣服都用来孝敬父亲了”。张先生特意怒视他的父亲,说:“孩子冷成这样,你不体恤他吗?”喊下吏拿大棒来。张先生斜眼看商人脸色如平常一样,突然指着他骂道:“你看你父亲将受杖刑了,却怎么忍心看呢,不孝的罪名如何能推托得掉?”就用大棒敲那商人,而他父亲就在旁边哭泣。张先生拿出些钱给他父亲,说:“用这安度晚年吧”。大家都拍手称快。
百姓欠税久不能交,等到交纳延期那么赋税就更多了。先生诘问得知他们有得已到了卖孩子的地步了,就捐献出俸禄赎回孩子还给他们。有一个看守瓜园而死掉的人,夜里不知是谁干的。先生召集乡民到社庙来,关上门让他们脱了衣服看,有一个人身体有受伤的痕迹,先生叱责他说:“你去偷那人的瓜,正好那人在戒备,于是两人殴打起来,以至到了这种地步。”那人就伏罪了。先生断案明察秋毫而有仁爱之心,诸如此类有很多。
晋江人文比其他县要兴盛。先生到了后,就更勉励父老乡亲,让他们教育开导子弟,那些渐渐地成为俊杰的人,他亲自予以礼遇。从此后晋江参加童子试的多大万人。
先生从金溪免职后归居华容,足不出户。华容在洞庭湖畔,地势低洼而赋税苛重。在明朝末代,百姓多有流亡。国家最初规定赋税准许原来额度每十亩可减为六亩多,后来土地开垦面积渐渐增加,而朝廷清丈令下达后,县官认定他们欺骗官府、隐瞒实情,准备征收全额赋税。先生说:“我没有中等人家的田产,而乡人就更困苦不堪了。”于是到县衙禀报事由,说这地方都是湖岸荒滩之地。十有八九被水浸没,百姓愚昧,不懂得按先例请求减免赋税,被官府误以为是隐瞒而获罪罚,应当准许湖乡按下等地来征收赋税,一亩地只收一升粮。县官相信先生一向是性情谨厚之人,(又)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它(隐情),终于按他说的办了。华容人至今还受用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评论曰:先生在官府任职前后只有四年,但是他造福利于民的事却很多啊。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高考打靶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2016届高三统一调研(阶段测试)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
2010级上学期十二月份学情诊断基本能力试题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直接答在试卷上的无效。2.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冬天随着一场寒凉的朔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春,渴望在一个漫漫长夜后的清晨,能有一树树(色彩斑驳/色彩斑斓)的春......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