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练习题2教师版_教师版2轮专题复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7:43: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级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练习题2教师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版2轮专题复习”。

2013级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练习题2 1.有丰富经验的班主任,在安排班级座位之前总要去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等,这样就可以将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进而促进班风的改善和学生学习的进步。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体现了()A.立足局部、兼顾整体的方法 B.系统优化的方法 C.重视关键部分的方法 D.抓主要矛盾的方法 答案 B 解析 这里的合理搭配实际上就是强调班级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故选B项。C、D两项不符合题意,A项表述有误。

2.充满大牌明星的法国队未能走出磨合期的怪圈,因球队起内讧止步于第一轮比赛。“高卢公鸡”意外出局体现的哲理是()A.要脚踏实地,做好量变的准备 B.要搞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C.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D.要统筹考虑,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因球队起内讧止步于第一轮比赛”可以看出,部分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结构、内部矛盾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必须着眼全局,统筹兼顾,D项符合题意。其它各项均与题意不符,不选。

3.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这段话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坚持矛盾的对立统一 ③做到量变质变相结合 ④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材料揭示了人生得失、苦乐、生死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的相互影响与制约,②④符合题意。①是唯物论观点、不是辩证法观点,③材料未体现。

4.借助文化因素,旅游业既盘活了历史文化遗产,又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这表明()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C.创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③④

用心 爱心 专心D.联系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答案 D 解析 旅游业既盘活了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之,体现了联系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关系,D符合题意。A、B观点错误,C材料没有体现。

5.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立,从哲学上看()A.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 B.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

C.坚持了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答案 C 解析 国家在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三个“零增长”,表明国家是在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项“改变规律”错误,B项为政治生活观点,D项与材料不符。

6.一条公益广告不可能完全改掉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们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少一些,并且我们更加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事实上,公益广告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启示我们()①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有了量变就必然产生质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引起质变,④说法错误。排除④,故选B项。7.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答案 D 解析 材料揭示了不同年龄在人生的旅途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体现了事物发展不同阶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是系统优化思想的具体表现,脚下的土地从生产农产品,到生产田园风光、农事文化、农家情趣,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体现了辩证的否定的实质,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错误,不选。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为使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回答1~2题。

1.自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艺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的转变 ④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就是深入实践,这使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体现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①④正确。②是文化创新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实践,③错误。应选A。

2.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要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 C 解析 A、D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会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B错误。应选C。

用心 爱心 专心

A.是建立在错误的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 B.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结果 C.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 D.割裂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答案 A 解析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错误的价值选择当然建立在错误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故选A。

7.漫画《官员走穴》反映的是部分政府官员出席企业的新产品发布会、庆典、剪彩、揭幕、首发式等商业活动,一般都有出场费可拿。这告诫我们的政府官员()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应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等知识的理解。漫画《官员走穴》中的政府官员参加商业活动拿出场费是一种腐败现象,它告诫我们的政府官员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8.2岁的妞妞从十楼坠地的一刹那间,她甩掉高跟鞋,向空中伸出了手„„十天以后,妞妞醒了,她缔造了一个关于生命的奇迹。她就是“最美妈妈”吴菊萍。吴菊萍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被人们称为“最美妈妈”。这表明()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舍己为人

用心 爱心 专心③评价人生价值时,应只关注个人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 ④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内涵。吴菊萍舍己救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被授予“中国网事·感动2011”第二季度特别提名奖,体现了①④。②③说法错误。

9.有人提出“生命价值=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要埋头实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行动”属于实践,“素质”属于主观因素,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既要勇于实践,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故应选①③。②表述太绝对,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排除。④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不选。

10.“人的一生不在于他能够活多久,而在于他能为世间留下什么符号,留下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岗位不论高低贵贱,只要爱学习钻研、肯吃苦实干,就会成为演绎精彩人生的舞台”“是雷锋这一光荣而伟大的名字,赋予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人生价值”„„几位全国道德模范的言论说明实现人生价值()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需要有坚实的理想信念 ③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道德模范的言论强调了对社会的奉献“为世间留下什么符号留下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体现了①;“爱学习钻研、肯吃苦实干”体现了③;“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体现了④,故①③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②。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5×2分=50分) 1.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某地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摒弃“油水关系”、“蛙水关......

高级高考一轮复习哲学下册练习题

高2012级高考一轮复习哲学下册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2011年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

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综合试题二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火山喷发使欧洲许多机场关闭,因此到来这些地区陆路交通的繁......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新课标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

2018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读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1、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

下载级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练习题2教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级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练习题2教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