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推荐 收藏 吴瑞丽内蒙古包头第一热电厂幼儿园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君师者、治之本也”。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具体到幼儿园教师,他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小的儿童。儿童虽然弱小稚嫩,但他们是人类的未来,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幼儿教师从事的是所谓“根的事业”,根深才能叶茂,幼儿教师的职业是关系到儿童能否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及其一生能否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命运、人类文化之兴衰。那么幼儿教师怎样才能承担好这样神圣的使命呢?――那就是要实现专业化成长。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不断努力探索,不断走向成熟,逐渐建立起专业标准,成为专业职业,并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一方面表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师素质的内涵应内具有更丰富深刻的含义。教师专业化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基于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理性信念,从而激发起自身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意识、主动进取和创新奉献精神。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性的保障。教师要具备教育性知识并能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即教育能力。教师要胜任工作,承担好教师角色,特别要强调三方面的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三者相互联系支撑和渗透。
教师创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育大环境,形成教育合力必须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亲师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建立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因而与人交流的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与管理活动同步的,通过教师的管理,把儿童组织起来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儿童伙伴、集体的作用,相互学习,感受温暖、协作交往,共同发展。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还必须强调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也是职业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和对象开展教育研究活动,提高研究意识和能力,要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职业敏感和反思探索的习惯,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和形成理性的认识。
教师应有的素质是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统一。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教育的专业智慧,能够对教育情景及其问题具有敏感性,把握教育时机和妥善处理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使教育逐渐成为一门艺术,达到教无定法是为至法的境界。
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
(一)关注教师心理需求,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育工作是一种助人行业,需要面临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调查表明,这是一种经受压力最多的行业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体因长期未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对工作的挫折,处理各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作为管理者,既要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正视幼儿教师在成长中的困惑和压力,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全国的整体水平。为此,管理者首先要理解幼儿教育的职业压力,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要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成长面临的“人文危机”,即要激发教师的内在需要,使之能自我生成、自我教育,不断挖掘和发挥潜能。教师成长过程不只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过程,而必须注重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挖掘。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成长。第三,要了解幼儿教师的成长需求。给予教师成长的人之关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认为:成长的需要是在生存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产生的一种需要,既有认知需要也有情感需要,其最高境界就是自我实现。幼儿教师的职业需求主要包括:教师的情感需要和教师的成长需要,了解教师的成长需求给予教师成长的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促进教师发展的浓郁氛围,要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潜在的能力,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成长条件,把营造积极向上的园风和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作为幼儿园管理的工作目标。为不同类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多种平台,为教师提供多种成长的空间,创造教师自己的品牌等等。
(二)搞好园本培训,建构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管理理论,对幼儿园发展极富启示与借鉴意义。
彼得・圣吉这样描述学习型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创造真正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圣吉对学习型组织提出了五大素要:(1)不断省思我们心灵深处的真正愿望,强调尊重个人意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组织的共同愿望。(2)通过群体的互动、交流交谈,发挥集体的智慧。(3)强调整体互动而非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4)在学习型组织里,知识是个人和组织的联接点,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融为一体。(5)在管理上逐渐由用人做工作转变为在工作中培养人。
园本培训是教师立足教学岗位和实践现场,教、学、研一体化研究模式,采用多元化开放式培训方式,它是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实践,着重内涵发展,可以促进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内化为教育素质与能力,园本培训强调有关各方共同参与、相互促进,有利于培训资源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实现教师作为一个群体的发展,使教师个人和幼儿园获的发展。
幼儿园通过搞好园本培训建构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学习型组织五大要素的作用。不但能够充分发挥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创造潜力,努力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将学习与工作融合,建设一个具有内在的持续发展动力的教师集体,更重要是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幼儿园要在教研活动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为反思打好理论基础。我国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参加教育专家的讲座,学习先进的教育观念,听取专家对实际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评议,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书籍等,为教师进一步的反思打好理论的基础。
第二,帮教师做好教育记录,为反思积累丰富的原始资料。
反思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实际操作、反馈并作出下一步的教育决策。记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的过程。记录不详实,反思就会失去依托,缺乏事实的支持。因此,我们很重视记录工作,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在教育实践中帮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的反思能力有高有低,而在幼儿园教研实践中,可以有很多途径帮助教师提高反思能力。如,针对教师们对反思的作用认识不一,尝试反思的愿望也有差别,我们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帮助教师反思,组成教学小组,在固定时间进行研讨;当教师在反思中遇到困难时,帮助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教师在结束半日带班工作后,在备课本中的“效果分析”一栏中,根据记录认真地把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知特点与当日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我们感觉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研活动中改以计划为主的备课为以反思为主的备课形式,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观察孩子、研究孩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在实践中培养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教师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大家一起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帮助她们成为反思的实践者;开展对话式教研,为教师的反思提供平台,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先对“事件”进行解读和反思,然后向合作同伴“公开”,大家展开讨论,在讨论和交谈中结合他人的智慧一起进行反思和研究;创造机会,引导教师不断强化反思的过程:如利用各级各类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引导教师及时总结提炼反思的成果,让自主、主动的反思成为教师一种习惯,采取一课多研的形式提高反思研究的效果等。
总之,在支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才能使自己和教师共同走上研究的道路,共同成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二00七年九月 荣获 包头市幼儿园教育优秀论文 评比一等奖)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计划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专业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演讲稿的写法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演讲稿,那么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