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 研究报告_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融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7:08: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 研究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研究报告 铜官小学

王睿

一、课题的提出

铜官小学,原磷铵职工子弟学校,始建于1984年,2006年底在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关心支持下,学校克服困难积极申报民生工程——农村标准化校园建设项目。在区教育局领导和支持下,2007年我校作为市首批标准化校园建议单位之一正式立项。2007年9月,新的学期,新的铜官小学展现在全体社区居民和师生的面前;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楼亮了,学校活动场地开阔了,学校环境和教师办公环境变了。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相对比较薄弱,我们迷惘于找一条怎样的途径,使学校走出自己的路。

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2008年,学校领导经过反复审视,结合市教育局“文化立校,特色育人”的整体思路,决定依托传统文化精髓为载体,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为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的主导思想,走我们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为此申报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文化融合》市级重点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1、传统文化涵义

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为华夏民族认可的,历代相沿,不断更新充实的,生活方式、民情习俗、知识体系、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的复合体。

2、传统文化特质

(1)、天人合一,自强不息(2)、地势坤,厚德载物(3)、和而不同,卓然自立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近期目标: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文化融合”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

2、远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融合的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深化“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文化融合”课题研究,形成理论体系。

2、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3、围绕传统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

4、使教师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

5、在学科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6、创建人文性学生和教师评价机制。

7、利用多种手段,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有效的融合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

五、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

(一)、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创造能全面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开展经典文化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热爱传统经典文化、积极学习传统经典文化,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学生在诵读经典、接受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时,慢慢地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因而学生变得更为知书达礼、善良聪慧、乐观坚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人格。达到一种“以文载德”,“文德并重”的相得益彰的理想模式。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理想、责任、勤奋、成材”的道理,增强其“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自觉性,培育一种昂扬向上、和谐进取的优良学风、校风,彰显了学校以“仁爱”教育为主题的办学特色。

1、提高教师素质,做好学生表率

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德育教育为主线,学科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综合教育模式。扎实中求创新,每一个学生都活泼主动地得到了全面发展,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毕业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教师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身作则,廉洁勤教,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法德并用。重视和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格修养教育,“自尊、自重、自强、自律、自省”,努力创造一种“无为而治”的学校管理境界。目前,承担课题任务教师的综合能力、实际操作指导能力均得到提高,这批教师又以自身的优势和实力影响并带动着周围的教师,使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成稳步提高的趋势。

在市级重点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又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语文素养培养的研究》、《以乒乓球运动促学生的养成教育》两个课题获得市级立项。课题组成员王睿老师被评为2009年度“铜陵市十佳辅导员”;其与郎斌老师合作的教育叙事《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子》获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三等奖。课题组成员朱舒陵老师执教的《How do people eat》获“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分析及对策》获安徽省第八届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保持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发表在《小学时代·教师》杂志2009年第九期;自制的教具“四线三格尺”获市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三等奖。课题组成员杨卫东老师指导年轻教师郎斌、张栉风执教的《数星星的孩子》、《普罗米修斯》两节电教课分别获得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二、三等奖。课题组成员郑燕老师参加中心学校数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全区数学教学大奖赛获二等奖。课题组成员殷佩红老师撰写的《关爱生命,健康成长》获市级征文评比三等奖。张栉风老师指导徐书航同学的《徐书航致皮皮鲁的一封信》发表在国家级期刊《小星星·作文100分》杂志2009年第9期。

2、营造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

美好的校园环境,还应该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使师生员工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中,呼吸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我们在校园内设置“诵经典美文,做优秀少年”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在文化长廊内开设“经典角”园地,挑选古代文化的精品之作,为学生开辟了诵读古诗文的空间,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学校走廊、墙壁等。教室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包括古诗读后感、手抄报等。校园广播站播放经典中诗词曲赋或诗词音乐,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经典文化环境的创设,让学生处处可以看到经典,时时能够听到经典,刻刻可以感受到经典文化的氛围,让师生沐浴经典的润泽、呼吸经典的清新。

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2007年成立,经过几年的打磨,现已成为孩子们自己的品牌栏目。站长,播音员由原来在老师的指导到现在的独立制作,学生自己策划,自主选稿,经常播报一些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文章、事迹。一批批小播音员、小主持人正在渐渐成长,王诗琪就是其中的代表。在王睿老师的指导下王诗琪同学获得安徽省教育厅举办的“我与《小学生导读》”征文比赛一等奖,并作为获奖代表赴合肥领奖,通过参加颁奖活动而写的《游合肥海洋馆》发表在2009年8月27日《铜都晨刊·校园内外》;

在孩子们每天路过的道路旁建设新颖别致的宣传橱窗,设置“超级明星榜”、“英语园地”、“健康之窗”“名人名言”等丰富多彩的专栏,吸引孩子们驻足观赏;用优美的少儿名曲联奏组成的全程音控系统代替传统刺耳的铃声,孩子们每天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节奏走进校园,走进教室,随着或欢快、或舒缓的乐曲上课学习、课间锻炼、玩耍,那是多么惬意的感受;巧妙的把悠久的历史,传统的美德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尽力给孩子们创设出精致、灵动富有文化气息的“活”环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孩子们在2009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朱陈瑶、胡念念、徐书航三位同学荣获市、区级“三好学生”;丁鸿雁、林康、孙致远同学在铜陵市第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梅婷同学在全国青少年艺术风采大赛铜陵赛区少儿琵琶比赛中荣获银奖;宋梦蝶同学在全市中小学师生主题征文比赛中获三等奖;六年级获“区级先进班集体”称号。

(二)、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打造有特色的现代校园

学校的发展最终体现在人的发展上,创建特色学校必须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人。用科学发展观审慎与运筹学校发展,充分考虑学校自身基础与特点,结合全体老师的智慧,我们提出了“用传统文化打造现代校园,以传统文化精髓支撑学校德育”的特色目标,创建特色学校,培养一代新人。具体地说,学校坚持以“传承经典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培养健全人格,涂亮人生底色”为办学理念。恪守系统、科学的工作作风,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切入点,结合英语、乒乓球特色活动,既丰富师生文学涵养,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又融合现代体育、英语特色,推动学校德育建设,真正把学校建成求知的乐土、精神的家园和道德的圣殿。

英语教学是铜官小学的的特色品牌,“处处有英语,时时有英语”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学生在每学期的期末考核中均在全区遥遥领先。学校每周四的英语广播,每周五的英语活动课以及每月的英语墙报都有大量的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各自英语水平的平台。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铜官小学已经形成了浓厚的英语氛围,形成了“处处有英语,时时有英语”的良好环境。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也与这现代的英语校园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开展了“英语歌曲大家唱”、“英语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结合我市“文化立校,特色育人”活动,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这为学生接触更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抓住这一机遇,组织学生们进行大量阅读的同时,开展各种竞赛,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辩,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的内涵。如在选拔参加中心学校的“我爱读书演讲比赛”活动的选手时,少先队举行以“幸福离我们有多远”为题的读书演讲比赛。孩子们联系课外读物,谈自己的幸福感,他们的幸福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校师生参加2009年“天翼杯”经典诵读比赛屡获佳绩,王睿、郑燕、朱舒陵三位老师参加的教师组合获教师组一等奖,郎斌老师获教师组一等奖,郑燕、郎斌老师指导的学生组合获学生组三等奖。张栉风老师参加“紫金杯”第一届体育大会获男子组跳绳第一名;郎斌老师获“拍球绕杆跑”第五名;我校所在的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的融合,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从本校实际出发,通过确立比较清晰的研究目标,构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寻求比较合理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房间,加强课题运行过程的日常化、制度化、课程化,促使课题研究操作规范,运行正常,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我们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现代化校园的同时,更不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坚信“播种”特色教学,我们将“收获”更多的有特色的学生。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文化育人,特色立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学校声誉,形成名师名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着自已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与西方国家不一样,下面就有关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一下介绍,使我们都能更好的了解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并且保护这些好的东西......

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融合与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融合与发展201008050202马静人文系广告102摘要: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艺术表演中“中国元素”的运用,让全世界观众领略了中国传统......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塑造现代学校精神散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塑造现代学校精神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塑造现代学校精神散文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塑造现代学校精神散文中华民族,这一个历史悠久,有着庞大智慧,传承渊博文化的精神民族。中国历史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巨大转变和变化过程。从古至今,中国文化承载......

下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 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 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