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林俊德学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向林俊德学习主题班会”。
向林俊德学习
班级:冶金122学号:08020112253姓名:汪誉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他的先进感动事迹影响着我们国人,他的功绩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他的无私奉献,毫不利己的精神令我们敬仰,他的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热爱祖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方向标,是我们的榜样。
他的光辉事迹背后隐藏了多少汗水和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只看到了他的喜人成果,却没有看到他为此而付出的代价,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投身到科研事业,国防事业,他纵揽全局,心系祖国,中国的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他在外国学业有成,不忘祖国,毅然决然回国,支持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他淡泊名利,不为金钱所困,他得很多奖金都捐给了基金会,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他克服生活上的种种苦难,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当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最后他得了病,到了晚期都一直不停的工作,一直都在工作岗位上,他病的实在不行了,最后都把电脑搬到病房里去了,他怕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就一直不睡,他忍受着身体的疼痛,医生强烈建议给他做手术,他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做了手术就不能完成他的科研任务了,为了争取最后的时间,他同病魔做斗争,跟死神抢时间,林俊德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记录需要处理的事情。去世后,他的其他10项事情都一一安排好了,唯独“家人留言”这项还是空白。一直不停的工作,到了最后都没有时间给他的孙子写遗书,多么伟大的科学家,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他的事迹会一直鼓励着国人去奋斗,去拼博,祖国的兴盛正需要这样的人。
作为现代学生的我们,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各方面的条件都提高了,生活物质丰富了,可我们的头脑还不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安逸了就不去主动学习了,祖国培养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以后建设祖国做准备,我们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的建设者,林俊德是我们的英雄,为科学家树立了榜样,他的事迹更是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全国各地网友纷纷留言表达敬佩之情。我们应该向林俊德等这老一辈科学家学习。
我们应该学习林俊德先生的优秀品质,在当年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能够克服困难,能够带领科研队伍攻克技术难关,研发国防核事业,面对技术落后,人才稀缺,设备不全,资金短缺,生活困苦等恶劣条件,他没有退缩,他把祖国的核事业从无到有的发现起来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和同伴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11项,立一、二等功各一次,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证书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因此,生活在当代物质条件丰富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准备,而不是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无所事事,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应该努力塑造自己的个人品质,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软实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不好高骛远,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学生。
从大山深处的平洞试验,到戈壁滩上的竖井试验,林俊德带领科技人员深入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总结了评估与利用现场测量数据的科学方法,建立起我国核试验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的测量手段,使我国核试验工程技术研究摆脱了对外国资料的依赖,为我国核试验的安全评估和工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核爆炸地下效应研究和核防护工程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
2012年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2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5小时后,林俊德离开人世。在住进医院直到去世前的最后一天,林院士仍然坚持每天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不能躺,躺下就起不来了。”直到将所有资料整理完毕才答应卧床休息,这一躺就没能再起来。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
林俊德住院期间,陆续做了几件事: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3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2次在病房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实验任务;完成了130多页、8万多字博士论文的修改,在剧痛中写下338字的6条评阅意见;与基地领导几次探讨基地爆炸力学技术的发展路线;向学生交接了两项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那时林俊德已腹胀如鼓,严重缺氧,呼吸和心跳达到平常的2倍,他微笑着对护士们说“不用担心,我工作起来感觉不到疼”,护士们都哭了。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在间或的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林俊德先生一生是伟大的,他的光辉人生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他对祖国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祖国和人民会永远记住你的,向林爷爷致敬!向林爷爷学习!
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5月31日20时15分,一位可敬可爱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老党员、老军人、老研究......
原标题:大漠铸核盾生命写忠诚(时代先锋) 人物简介: 林俊德,福建永春人,中共党员,1938年3月出生,1960年9月入伍,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原总工程师,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
林俊德“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纵死终令汗竹香。”这是“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写......
学习林俊德同志心得体会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去世后,总装某基地官兵送上这样一幅挽联: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林俊德,用赤诚忠......
学习林俊德同志心得体会今天,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学习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他扎根大漠50余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