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当前幼儿责任心培养所存在的问题_论幼儿责任心的培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50: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我国当前幼儿责任心培养所存在的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幼儿责任心的培养”。

论我国当前幼儿责任心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摘 要:从小责任心缺失的幼儿,在逐步成长走进社会后,他们的行为会导致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道德滑坡、责任感丧失的现象。这些现象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态意发展而坐视不管,社会的道德水平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本文首先概述了幼儿责任心的内容,其次分析了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意义,接着剖析当前幼儿责任心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从家长和幼儿园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以加强对幼儿责任心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责任心;责任感;培养

责任心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是幼儿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也是幼儿将来能够立足社会、获得成功与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缺乏责任心的幼儿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往往不会真正关心他人,难以与他人真诚合作,甚至无法适应社会。因此,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需要幼儿——未来社会的主人,从小树立责任心。

一、幼儿责任心内涵

对于幼儿来说,责任心大体包括对自我的责任心、对家庭的责任心、对集体的责任心和对社会的责任心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自我责任心

自我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在遵守道德、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抱有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的反映。对自己负责,是一切责任心的前提。对于幼儿来说,自我责任心应该包括自我保健、自我学习、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等方面。培养幼儿的自我责任心就是要培养他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培养幼儿自信、自理、自制和独立的能力,使他们自己充满信心,不怕困难;能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东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控制能力,不乱发脾气,不过分行事;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有独立的兴趣爱好,能够勇敢地面对错误,接受必要的指正,勇于承担行为的后果。

(二)家庭责任心

家庭责任心是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一员,对家庭的认识、情感维系和思想信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规范、承担家庭责任和履行家庭义务的自觉态度。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他们步入社会的起点,应该从家庭中着手培养幼儿理解、体贴他人,关心他人的态度。使他们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珍惜父母的劳动,有帮助父母,服务家庭的愿望,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能够作为家庭的一员,对家庭事务主动关心和思考,并在其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责任心,可以逐渐消除幼儿的自我中心倾向。

(三)集体责任心

集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在集体中应承担的责任与履行的义务的认识,以及对集体中的他人及集体的共同荣誉和利益负责的态度。对于幼儿来说,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和幼儿园。家庭是由具有亲缘关系的成员组成的一个小集体,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一个大集体。幼儿园这一大集体不同于家庭之处在于它当中的成员没有亲缘关系,当幼儿进入幼儿园这一大集体中时,要努力使他们爱上这一集体,而且要让他们懂得这一集体对他的重要性,要让他们去思考自己可以为集体做些什么,使他们认识到只有热爱集体,为集体做出贡献,才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欣赏。幼儿的集体责任心包括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的共同活动,爱护幼儿园的公共财产,维护班集体、幼儿园的共同利益,关心班级的其他成员,能够与他人真诚、友爱与合作,友好地与他人相处,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四)社会责任心

社会责任心是指社会中的个体为建立更为美好的社会而自觉承担责任的观念,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或比个体自身更高的利益。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还应该对人们生活的大环境社会负责。一个人如果只爱自己,那是自私,只爱家庭,那是小爱,只有将这种爱延伸到爱他人、爱社会,那才算是大爱。一个爱社会的人,才会更加懂得爱自己、爱家庭,爱身边的人。现在有强烈社会责任心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往往为了一点私利牺牲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因此,孩子作为未来生活的主人,必须从小培养社会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对孩子来说也许是一个较大、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细节入手,培养他们产生社会责任意识。如教育孩子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爱护环境、遵守社会规则,从身边的事情开始,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逐渐使幼儿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社会的一部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意义

责任心作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作为组成幼儿发展过程中组重要的人格、个性品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非常必要的。有责任心的孩子才能够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社会,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从小培育孩子的责任心就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从而对社会负责。幼儿责任心的培育,有利于幼儿个体的成长和完善,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有利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有利于幼儿个体的心理健康成长

幼儿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责任心虽然不像知识、技能和能力那样具体、那样清晰可见,但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催化和促进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责任心发展是其他方面综合发展的隐性的向导和动力。缺乏责任心的幼儿,往往会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容易养成自私冷漠的性格;生活不能自理,过分地依赖他人、容易变得脆弱敏感;不懂得关心、尊重和帮助他人,难以与同伴交往,从而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只有有责任心的幼儿,才能认识到自己需要自己去做哪些事情,不能去做哪些事情,才会形成正义感、自我约束感和羞耻感;才能有克服困难的动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力,养成积极向上的个性;才能主动地关心和理解他人,形成友爱、团结的性格;才能主动完成任务,从而获得他人的信赖、尊重,变得自信而有成就感。可见,幼儿责任心的培养和发展为幼儿勇敢、友爱、坚强、自信、积极向上的性格和个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幼儿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从小培育幼儿的责任心,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明晰自己的责任,懂得管理自己,懂得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这样,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才能认清自己扮演的复杂角色中应履行的对他人、对社会的各种责任,积极完成好自己使命,在不断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塑立高尚的品格,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升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在整个社会中的存在价值。

(二)有利于教育内在目的的回归

幼儿期是人的生命展开的起始阶段,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念形成的准备时期,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阶段。由于幼儿责任心是幼儿个体发展的隐性向导,所以,在幼儿时期开始注重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使幼儿在责 3 任心的指导下健康成长,让幼儿首先学会对自己负责,教给幼儿要有能自主决定正确的生活方向的意识,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日后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发展观,把握自己安身立命之根,真正的“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导职责,回归自己的本质。(三)有利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不只是要成长为一个投票者、一个守法的人;他也要成为家庭中的一员,他自身很可能要跟着负责对未来儿童的抚养和训练,从而维持社会的继续。他将成为工人,从事有利于社会并维持他自己独立和自尊的某种职业。他将成为某个特定邻里和团体的一员,无论在哪里,必须对生活的意义贡献力量,为文明增加礼仪和光彩。”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些人变得自私和冷漠,他们不关心他人的健康,不关心社会的持续发展,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利益,于是社会上的假冒和欺骗现象越来越多,各方面环境状况也越来越差,人们的安全和健康都无法得到保证,这势必会影响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因此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是教育一个势在必行的任务。只有从小重视培养儿童责任心,逐渐使他们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应该竭尽全力地珍惜和维护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应该心系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健康发展,使自己的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社会成员的整体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使我们的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当前幼儿责任心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和幼儿园都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它们必然会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家庭因素、幼儿园因素都会影响到幼儿责任感的发展。其中,以家庭因素的影响力最大。

(一)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

1、溺爱性父母教养方式

溺爱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一切包括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由父母代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连吃饭、睡觉、洗手、刷牙等事都认为是在替父母做,与自己无关。

2、放任性父母教养方式放任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冷淡,给予孩子绝对性质的自由,虽有交流和沟通,但对孩子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这一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极易对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中的规则熟视无睹。因为孩子每次对这些规则的违反都被父母所放任。如此下去,父母在无形中为孩子提供了违反规则的便利条件,使得幼儿不自觉地形成了不良行为,失去了责任心发展的良好环境。

3、专制性父母教养方式

专制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孩子作为附庸品,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与放任性相对的是,这种父母过分干预孩子的行为,过分压制使孩子服从,孩子没有发言权,要求孩子言听计从,稍有违背就会加以训斥和惩罚,这些父母始终在以一种挑剔的目光审视着孩子。他们往往忽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很少考虑孩子自身的愿望和要求,苛刻地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循各项规则,但又缺少对规则的解释。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大多爱撒谎,没有勇气去承担责任,以免遭到惩罚

4、不一致性父母教养方式

不一致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有关的事情时,会因为时间、地点、自己的心情而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长此下去,父母会缺乏温情地对待孩子的各种行为,有时不问不管,顺其自然,怀着树大自然直的心态,而有时又严加管制,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混乱的教养方式,缺乏始终如一的要求和态度。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责任行为要求不一致,使孩子不能预期自己对责任行为所做的反应会得到惩罚还是鼓励,孩子无所适从,对责任做出的反应更多采取保守行为,即使有了正确的责任认知也不会付诸相应的责任行为。长此下去,孩子逐渐漠视他人及集体,甚至自己的承诺,其责任心自然得不到发展

(二)幼儿园重智教育的偏失

以教育地点分类,幼儿责任心的教育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由于一些家长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存在不足,我们不能将责任心培养这一重要任务完全置于家庭教育之中。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由于一些家庭中父母不能理性地看待幼儿的发展,才使得家庭教育出现缺陷,导致幼儿责任心的缺失。幼儿生活的另一个重要环境是幼儿园,幼儿主要在这一环境中接受系统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使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当前,一些幼儿园过于重视智育工作,而忽视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幼儿责任心的缺失。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3-47.[2] 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4-132.[3]金芳,杨丽珠.儿童责任心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03):44-47.[4] 姜勇,庞丽娟.幼儿责任心维度构成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J].心理科学,2000,(04):34-37.[5] 张升峰.幼儿责任心水平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教育,2008,(15):13-15.[6] 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3):13-18.[7] 杨丽珠,金芳.促进幼儿责任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06):24-26.[8] 姜勇,陈琴.中班幼儿责任心水平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02):25-29.[9] 吴春蓉.幼儿责任心的构成维度和发展验证分析[J].文教资料,2007,(09):146-147.[10] 杨春梅.浅谈幼儿责任心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496.[11] 刘闯,杨丽珠.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7(01):58-61 6

论我国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论我国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发布日期:2010-11-09文章来源:互联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所以会如此关注,除了犯罪造成的危害性之外,青......

论我国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会心态问题,影响着人们对待社会的态度。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这必然会带来不同社会阶层以利益为核心内容......

当前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想把它与文字联系在一起,把早期阅读当作提前开始的对婴幼儿进行的识字教育;也有人认为学前阶段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

当前立案监督存在的问题

当前立案监督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http:// 来源:宜宾新闻网 时间:2011-9-22http:///content/2011-9/22/***16443.htm摘要:随着立案监督工作在各级人民检察院的......

当前土壤存在的问题

当前土壤存在的问题馋矿物营养比例失衡,越种越馋 作物生长需要17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在日常管理中只重视施氮、磷、钾肥,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耗竭,大量元素富集......

下载论我国当前幼儿责任心培养所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我国当前幼儿责任心培养所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