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语文教学论重点”。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学时与学分
课程代码:1303;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04级;开课学期:第6、7学期; 课程总学时:72学时(讲授学时36学时;研讨与实践学时:36学时); 学分:4学分。
(二)课程性质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是教学论基础理论课之一,是师范院校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的一门应用学科。
《小学语文教学论》以普通教育学为指导,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语文教育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大语文”教育观。同时,它又以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理论,吸收语言学、文章学、修辞学、逻辑学、文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邻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在多视角多侧面的交叉中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进行小学语文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科学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创新,用实践创新去丰富理论不断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并最终形成终身发展能力。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论》通过对语文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语文学科规律的语文教育之路,这是语文学科教育研究的新发展。
(三)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其基本理念,并能运用和落实到语文实际教育教学中。
(2)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范围与作用: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向及重点;掌握教材的发展及编排特点;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体系,且会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掌握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3)熟练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和教学常规;熟练掌握并运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活动课指导等六个方面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熟练掌握小学生学习语文学法指导的意义、原则、特征及其如何实施。
(4)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意义,了解其类别,掌握它的特点与方法。
(5)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估的意义、内容及方式,并能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评估。
2.过程与能力
147
(1)《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从宏观上讲主要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两大部分。
因而在教学中要采取自主、合作、质疑、探究、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辩证批判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论》基本理论和技能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
种各样的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试教、见习、实习的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
生的科研能力培养。
3.情感和态度
(1)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产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使其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
(2)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受到从师敬业的职业思想教
育,陶冶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操,使其具有献身小学教育事业的理想和良好的师德品质。
(3)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培养师范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品
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小学语文教学论》以普通教育学为指导,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语文教育现象,反
映的是一种“大语文”教育观。同时,它又以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理论,吸收语
言学、文章学、修辞学、逻辑学、文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邻相关学科的研究
成果,并在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下,在多视角、多侧面的交叉中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因而,学习本课程应预修的教育理论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研
究》、《教育史》、《教育技术学》等;学习本课程应预修的其他课程包括:中文的一系列
课程,以及音体美相关的课程,和与制作课件相关的微机课程等。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6课时
(一)基本内容:
1.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这是我国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
行的最新课程标准):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
2.重点掌握并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3.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资源的利用。
(二)教学要求:
1.能背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
2.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尤其是第三个理
念。要清晰、透彻的理解。
教学建议: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基本理念。让课代表把班级分
成四组→每组选一名组长→每组选一个理念→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采取组长负责制:
先拟订计划与分工,各司其职;后分头行动收集资料、汇总→集体呈现学习成果→以每组的集体成绩来评价最终组员的成绩。
第二单元:小学语文课程2课时
(一)基本内容:
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2.了解小语课程的范围与作用。
3.掌握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
4.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二)教学要求:
1.明确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掌握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
3.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编制并会实施。
教学建议:此单元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一般性的了解。
第三单元:小学语文教学常规4课时
(一)基本内容:
1.备课。2.上课。3.辅导。4.作业。5.批改。6.测查。7.听课与评课。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明确地掌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2.备课重点讲授,并让学生清楚如何编写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
3.教学中要补充适应新课标的内容,及实践性强的内容。
4.组织学生观摩一节录像课,让学生写听课记录并进行评课。
教学建议:
1.拿出一篇课文让学生进行备课,并编写教学计划,后集体讨论怎样进行行之有
效的备课。
2.组织学生观摩一节录像课,让学生写听课记录并进行评课。
(一)基本内容:
1.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
2.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与要求。第四单元:汉语拼音教学12学时
3.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二)教学要求:
1.记住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
2.让学生正确书写《汉语拼音方案》。
3.让学生编写一篇图文并茂的汉语拼音教学方案。
第五单元:识字写字教学8课时
(一)基本内容:
1.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
2.识字写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3.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过程。
(二)教学要求:
1.简介国内几种识字教学试验研究。
2.让学生编写一篇图文并茂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案。
第六单元:阅读教学22学时
(一)基本内容:
1.阅读教学综述。
2.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设计。
3.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4.国内几种阅读教学试验研究简介。
(二)教学要求:
1.将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五大类)。
2.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来选择某一类阅读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形
成书面材料后并进行试讲,试讲时要求运用课件。
教学建议:
让课代表把班级分成四组→每组选一名组长→每组选一类阅读教学→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采取组长负责制:先拟订计划与分工,各司其职;后分头行动收集资料、汇
总→集体呈现学习成果→以每组的集体成绩来评价最终组员的成绩。这是一个重点内
容,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
第七单元:写话与习作教学2学时
(一)基本内容: 1.写话教学。
2.习作教学。
3.国内外写话与习作教学试验研究简介。
(二)教学要求: 1.做好习作前的指导,让学生写下水文。
2.欣赏小学生的快速作文,并进行分析。
第八单元:说课教学14学时
(一)基本内容: 1.明确说课教学的内容。
2.说课教学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3.如何评价说课。
(二)教学要求:让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说课课件并进行训练。
教学建议:
1.学生编写说课教案,要求环节完备,图文并茂,理论凸出,富于创意
2.制作说课课件,要求实用,科学,便于操作。
3.每个学生的说课不能超过15分钟。
第九单元: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评价1课时
(一)基本内容: 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概述。
(二)教学要求:一般掌握与了解,使学生知道如何收集与利用信息,并清楚如
何评价小学课程就可以。
教学建议:此单元的教学可以与第一单元的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自行安排。第十单元:小学语文教育科研1课时
(一)基本内容: 1.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意义、任务、原则。
2.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和课题的研究方案。
(二)教学要求:因为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所以简单介绍语文研究的几个方向就可。教学建议:由于此单元与《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又重复的部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可以略讲或让学生自学。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小学语文着教学论》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因而在教学中适合于采用主导性教学,即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并辅之以讨论、观摩、合作、探究、见习、实习。具体情况如下:
(一)第一单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单元:小学语文课程、第三单元:小学语文教学常规、第九单元: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评价、第十单元:小学语文教育科研,这四个单元主要是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并让学生进行有组织地讨论、观摩、合作、探究。
(二)第四单元:汉语拼音教学、第五单元:识字写字教学、第六单元:阅读教学、第七单元:写话与习作教学、第八单元:说课教学,这四个单元的教学主要是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重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对学生进行从教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在教学方法上辅之以讨论、观摩、自主选择、合作、探究等,在方式上以编写教学方案、试讲、见习、实习、考核为主。另外,在试讲要求学生自己会制作、运
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考核方式根据学院的学期考试制度要求,采用以下程序:平时成绩 30分:出勤、作业、测验。
(二)期末闭卷笔试成绩:70分:考察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实际应用能力。实行百分制。
五、课程纲要的制定程序
制定时间:2004年9月;
参加人员:薛忠英、牛红梅、唐恒振
执笔人:牛红梅。
六、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教材:
1.《小学语文实用教学论》 化工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学论》人教社版
3.《小学语文教学论》 上海三联教材文库
4.《语文学科教学论》 东北师范大学内参
(三)其他参考资料: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教社
3.《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4.人教社的《课程、教材、教法》期刊
5.人教网http://.cn/
6.小学语文网http://.cn/xiaoyu/
7.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xiaoxue.ruiwen.com/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1303;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04级;开课学期:第6、7学期; 课程总学时:72学时(讲授学时36学时;研讨与实践学时:36......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绪言(2课时)(一)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发展历程;明确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反思和......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考核方案《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是教学论基础理论课之一,是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1、课程的定义: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分析。A理想课程。B正式课程。C感知课程。D运作课程。E体验课程。课程有两层基本含义:广义上......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比较教学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比较教育学重建以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为我国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学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