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油田社区综合治理探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油田综合治理”。
新时期油田社区综合治理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油田社区发展速度加快,带来了居住关系的变化、人际关系淡化、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现象减少等问题,给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土壤。作为社区治安保卫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分析好油田社区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创新社区综合治理的措施,才能保证社区的和谐稳定。关键词:综合治理
管理服务
社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油田社区发展速度加快,带来了居住关系的变化、人际关系淡化、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现象减少等问题,给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土壤。当前我国在犯罪类型上的特点主要是以侵占财产为目的的财产犯罪,以盗窃、抢劫、诈骗为主,占整个刑事犯罪的80%左右,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也日益增多。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的奋斗目标,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作为社区治安保卫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分析好油田社区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创新社区综合治理的措施,才能保证社区的和谐稳定。
一、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
1、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内容和任务难以落实。由于认识不足,存在综治保卫工作与维检作业“两张皮”现象,虽制定了一票否决权机制和综治保卫责任制等制度,但还很难把综合治理融入到维检工作中去,真正做到综治工作与维检任务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的很少,相互推诿、扯皮的多。其次,有些单位把职工组织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帮教组织,说是实行“三定一包”,其实有些成员不知道帮教的对象是谁。再次,综合治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基层,单位责任难以落实或只走形式,奖罚难以兑现,多种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差,有关人员缺乏责任心,出现“灯泡值班”、“锁子把门”,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综治保卫队伍得不到加强。一是在对待保卫人员问题上,简单套用“三资模式”,撤销机构时,先考虑综合治理保卫机构,精简人员时,先从保卫人员减起,有的被撤销,有的被兼并,在经济待遇上不能一视同仁,使保卫人员对保卫工作缺乏信心,只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在改制过程中,以为市场经济就是效益,只顾抓生产效益,对保卫工作不重视,片面认为保卫工作不能为企业增加效益,在人、财、物管理等方面没有给保卫组织予以支持,治安防范设备老化或缺乏,把一些老、弱、病、残职工或其他部门无法安置的人员安排到保卫部门,造成保卫部门组织软弱涣散,有名无实,各项防范措施不落实。三是认为干保卫工作没有前途,存在转岗的心理。在社会法制建设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保卫工作的风险比较大,思想消极,怕惹人、老好人思想占上风,上岗不尽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部分保卫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正规训练,应变能力差、责任心不强。
3、改制对保卫工作的消极影响。一是由于在改制过程中,用工制度上的新老矛盾聚集在一起,面临着激化的危险,给保卫工作带来明显的压力,特别是对外协劳务人员没有长期打算,分配制度不合理,工人心理不平衡,行为过激,扰乱正常维检秩序,小偷小摸、破坏设备的事件常有发生。二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领导干部和工人的收入差距扩大,使部分工人心理失衡,借机发挥,滋事生非的事件常有发生。
二、新时期社区综合治理的方法
1、认清社会形势.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认识、面对,承认上述社会治安形势,不等于悲观失望,不等于无所作为,不等于推诿责任。恰恰相反,只有正确把握上述社会治安形势,才能明白加大打击力度的极端重要性,才能抛弃急功近利的想法,才能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例如,如果认为深圳的治安工作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在短期内取得根本好转,就会违背客观规律,有可能出现“压发案”变成“压立案”的不正常现象。事实上,已不同程度地出现未能如实立案的情况,基层执法人员和老 百姓对此已有所抱怨。又如,认清了客观存在的治安形势。就有利于分析研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症下药,从长计议,从全局考虑,切实加强社区治安综合冶理的机制建设。再如,认清客观存在的治安形势,就小会以个案评价治安得失、臧否人物功过,以至于发生偏差而有失公允,最终危害社区治安工作。
认清社会形势.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至少内含如下要求:第一,坚持一直保持打击力度、强度、深度和广度,力求治安局势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第二,如实统计反映治安数据,掌握违法犯罪规律,力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第三,根据现实治安形势,制定科学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砰价、考核、奖惩和竞争机制,形成重打击更重预防、重突击更重长效、重物防更重人防、重形式更重内容,重有形更重无形、重表面更重实质、重当前更重长远以及专职治理和综合治理、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相结合的社区治安工作大格局。第四,跳出治安抓治安.加强社会管理和保障机制建设,及时化解、消除不稳定因素。
2、加强社区治安管理.搞好文明建设及小区公益建设
城市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121,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搞好公益福利,才能将城市社区搞好。
首先,加强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第一,在社区中建立户籍民警执勤室,使民警紧贴群众,不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而且有利干;护了社区内部治安秩序,而且也加强了外部巡查,控制了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各个社会层面,从而保障社区内外良好的治安秩序。第二,建立社区保安巡逻队,加强社区内部巡逻。确保社区内的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在力度、时间和空间上有绝对的优势。总之,公安民警和保安在城市社区内不断流动和频繁出现,不但会方便社区居民。而且还给犯罪分子极大的威慑力,减少犯罪得手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减少犯罪,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其次,搞好文明建设,培养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倡导社会新风尚。文明是一种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状态,其中包括已经取得的积极成果。作为一个整体,它是进步的总体状态。因而在城市社区中举办市民学校,不断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意识教育;发展安全社区,卫生社区,植树美化环境社区等;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和群众志愿者活动等,使广大社会居民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
最后,促进城市社区的公益福利。美化环境,修整街道,搞好社区卫生,建立老年幼儿活动场地,开展扶弱助残的活魂设立社区的诊所,方便社区居民看病或急救,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的宣传-设置专人管理城市社区车辆的停放,使得城市社区给人一种安详和平、处处井然有序的美好印象,从而使得城市社区的违法犯罪的现象得以减少。
3、管理与服务结合城市社区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要使管理工作及时到位,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效果,首先是要管理领导机构班子到位,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完善自治管理制度,比如制定社区文明公约,规范居民个人行为;制定出入凭证制度,净化社区来往人员;制定治安联防队员选拔、培训、教育和考核制度,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外来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控制;落实社区出租屋管理,杜绝将房屋出租给有犯罪嫌疑的人,有嫖娼,涉毒和参赌嫌疑的人等等。其次是要采集广泛信息,结合人口普查、户口调查和情况询查,建立综合信息网络。运用电脑管理,将外来暂住人口按照常住人口的方式管理,全部登记造册,输入电脑,并明确管理重点,有条件的还可以大力发展信息员,发展科技管理,使社区管理进入现代化。最后,要配合当地的公安派出机关,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一支高效的现代化治安管理力量。在搞好城市社区的管理职能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城市社区的服务职能。众多 公益福利性服务,不但体现了社区管理机构对广大社区居民的关心.也体现了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促进了新型人际关系的形式,改变原来的社区特有的疏远冷淡的邻里人际关系的特点,从而使社仄居民感到生活环境的安全和人际关系的温暖,形成团结的一个整体,因而在必然减少犯罪分子作案的可能性的同时,维护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连心的传统美德。
4、.宣传教育与重点帮教矫正结合开展城市社区的宣传教育,是城市社区管理的基础,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居民素质,消除产生犯罪的主观条件,提高预防犯罪的意识和积极性。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通过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及高尚情操教育,使居民了解目前治安状况及预防犯罪与本身利益的关系,树立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集体主义思想,净化社会环境,预防犯罪。其次是文化知识教育,通过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法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使社区居民自觉守法并懂得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打击和预防犯罪。
除宣传教育以外,城市社区还应加强重点帮教,实现城市社区的矫正。在西方法治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国都早已经确立并都实施社区矫正政策,以2000年数据统计为例,加拿大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在全世界最高,达到79.76%,澳大利亚达到77.48%,新西兰为76.15%,法国为72.63%,美国为70.25%,韩国和俄罗斯较低,但也分别达到45.9%和44.48%。因此,在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03年7月10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刑事政策逐步想科学化的方向前进。城市社区帮教、矫正组织主要由社区户籍民警、社区管理干部、社区居民、有关单位人员等几个方面代表组成,对于处于违法犯罪边缘和刑满释放解教人员实行教育挽救和巩固作用,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更加要加强帮教矫正力度,关心他们的生活,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不良的苗头,应及时给予帮助,及时解决问题,促使良性转化,减少犯罪和再犯罪的可能性。
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健全民间调解组织.发现矛盾,积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化解矛盾,平息纠纷,防止事态的恶化,把问题解决在城市基层社区,预防民事纠纷转化为严重的刑事案件。社会治安问题防治是一个系统,社会治安防治主体的块块、条条.点点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社会治安防治手段的防范、管理、惩罚三道防线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对社会治安防治对象同样要有一个有机的对策。社会治安防治上下、左右、前后之多极、多层、多变元素形成的一个系统,才能实现事物整体的稳定性,关联结构的协调性、功能目标的择优化与运动状态的有序化。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治安综合治理的时候,要注重系统效应,从各个方面人手,从小事做起,搞好城市社区正体现了这一点,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政策。
5、加强基层建设.筑牢长治久安的基础
第一,加强人防,强化动态防范。加强治安组织网络化建设,在社区关键部位配备人防力量进行控制,在社区设立户籍民警执勤室,组建保安巡逻队,白天有民警坐岗督促,晚上有保安分片包干。另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群众联防组织,选出楼栋值班人员等,这样的人防力量覆盖了整个社区,犯罪分子自然难以下手。
第二,落实物防,加强防范硬件建设。我们可以要求社区居民大家出钱筹集资金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另外有辖区单位资助建立治安管理办和民警保安执勤室,安装单元电控门闸和围墙护栏等。实施封闭管理,形成立体的防范格局,预防犯罪。
第三,进行。技防”尝试,有选择地防范。因为。技防”需要大量资金,而社区很有可能承受不了,也不一定处处都需要,所以有选择性地选择重要地区重点预防,安装住宅区电子遥控门和对讲系统,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和电视监控摄像头,完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使得社区得到高层的保护,更加进一步地预防违法犯罪。也就是说要加强基层建设,筑牢长治久安的基础。
因此.要抓好治安综合治理进社区的工作,必须先抓好社区组织建设,才能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当前,一要抓好社区班子和队伍建设,使之成为治安综合治理进社区的核心组织,二要扩大执政基础,真正实现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推进全民参与的治安防范格局的形成-三要规范社区治安联防组织的管理、使用和考核,使之真正成为执法机关的得力助手。这样,才能将城市社区治安搞好,才能将整个城市的治安综合治理搞好,从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城市繁荣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下去!参考文献:
[1] 黄福海.浅谈平安油区建设工作[J].企业导报.2011(12)[2] 孟建玲.强化社区服务 推进社区建设[J].学习月刊.2007(22)[3] 邢颖.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与解决途径[J].科技经济市场.2007(04)[4] 梁伟发.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J].公安研究.2007(10)
新时期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方法内容提要:深圳社区的治安形势一直比较严峻,这种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观。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圳社区人......
摘要:人才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必要条件,优秀的人才对国家的未来产生长久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家的繁荣兴旺,我国高校近几年来实行人才扩招政策,办学规模在逐步扩大,办学层次也在......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探究论文摘要:人才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必要条件,优秀的人才对国家的未来产生长久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家的繁荣兴旺,我国高校近几年来实行人才扩招政策,办学......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探究论文......
新时期法律规避效力探究[摘要]:法律规避制度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古来制度,长期以来,大陆法系的学者一直坚持“法律规避行为无效”的原则,而英美法系的国家对此则少有规定。冲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