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新闻写作”。
微写作”,搅活语文一池春水
四川省特级教师李迪明
明年北京高考语文将把一篇大作文变为一大一小两篇作文,“微写作”与大作文重新同台演戏,为应试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搅活语文一池春水。
据知情人士透露,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 分值拟定为10分,字数将控制在200~300字;第二题为大作文,仍将沿用以往的出题方式,分值拟定为50分,字数在700字左右。增加“微写作”不是考查考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而是对考生组织句子的能力,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条理性的考查。根据命题方向,“微写作”文体多样,可以是议论性、说明性或描写性文章,也可以是应用文。对明年高考作文进行调整,也是为2016年高考语文总分值上调为180分作铺垫。
当今时代,信息流动不断加快,快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微博、微信迅速崛起,“微写作”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兴趣性,作为一种题型,将其纳入高考本来无可厚非,但没必要夸大其意义。
“微写作”,发端于微博,但古已有之。唐诗、宋词、元曲,其实都是“微写作”的文本,古代笔记、寓言、笑话,以及古典文论中大量的诗论、词论、曲论,甚至群众喜闻乐见的楹联、格言、谜语,都有微写作的影子。把“微写作”纳入考试,体现了写作的时代特色,有其实用性。但随着微博、微信的盛行,其碎片化、随意性、浮躁性,让人担忧。而堆砌辞藻,无病呻吟,易于预设,也值得命题者未雨绸缪。
其实,高考一次考两篇作文并不是什么“发明创造”,也无关乎教育公平,更不可能减轻学生负担。
从1983年到1998年,中国高考一次考“一大一小”两篇作文或一次考一叙一议“两篇同大”作文的就有10来次。如,1983年考看图作文(漫画《挖井》)两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1992年考两篇作文:记叙文和议论各一篇(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各占25分。1995年考两篇作文(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①对话200字左右,20分;②评论不少于600字,40分。1998年考两篇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
一),不少于600字,40分;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00字左右,20分。然而,从1983年到1998年,中国高考学生就没有感觉到一次考两篇作文比一次考一篇作文更公平,中国高考学生学语文的负担从来就没有因一次考两篇作文而减轻,反而更加沉重。倒是当时北京、上海的高考录取分数比甘肃、青海宁夏都低,教育不公非常凸出,后来搞各省区高考自主命题,就掩盖了这种不公平。1999年开始的15年,由一次考两篇作文变为一次考一篇作文,理由是减轻学生负担;而现在又将一次考一篇作文变为一次考两篇作文,也说是减轻学生负担,其间的道理,却很难让人想明白。难道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就只能原地转圈?改来改去,又回到了“原点”!
真正的“原点”应该在新中国成立时。我们不妨考察一下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的中国高考。那时的语文可主要是考一篇作文哟,文科生加试一段文言文,也只是断句或翻译,很少涉及其他语文知识和能力。说起语文的学习负担,那些“过来人”都感觉特别轻松。现在的改革者们能不能在减少考试内容上动点脑筋,把高中考生的学习负担真正减下来呢?笔者所真正担心的就在于,高考作文增加“微写作”会变成学生的“大负担”!
“微写作”毕竟为高考命题找到了一种新的题型,但这种题型完全可以放到语言表达与运用中去考。高考一次考两篇作文,不值得北京以外的高考作文命题者模仿,因为这有可能增加考生的学习负担!
微写作(通用6篇)由网友“sauc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微写作,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1:微简历写作 1、平铺直叙型:汽修专业,工作2年,有正在招工的请联系我。电话:12......
致我最好的朋友: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初二,我们在一起有6年了,这6年来不管你做什么事我都支持着你,什么事情也都让着你,因为我们就像亲姐们一样。每当我有困难的时候你都......
篇1:公文写作培训—会议邀请函的基本知识介绍公文写作培训—会议邀请函的基本知识介绍会议邀请函:指邀请特定单位或人士参加会议,具有礼仪和告知双重作用的会议文书。这个时候......
微简历写作微简历写作1、平铺直叙型:汽修专业,工作2年,有正在招工的请联系我。电话:123****7890。2、 总结提炼型:爱运动,得过院校足球赛冠军,完成了川藏骑行之旅,喜欢有挑战性的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微简历写作,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