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措施”。
新兴煤矿安全 隐患排查治理
2007年3月
措
施
编制:高伟佳
桐梓县新兴煤矿
目 录
一、编制目的二、矿井概况
三、矿井可发灾害的类型及地点预测
四、矿井瓦斯灾害的可发地点
五、水灾的可发地点预测
六、矿井瓦斯灾害的预防措施
七、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计划
八、矿井水灾事故的预防计划
九、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计划
十、矿井灾害事故处理计划
十一、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贯彻要求
十二、矿委会审核、贯彻
(1)
一、编制目的:
我矿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八字方针,切实抓好我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强化我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我矿今年井下的实际情况,特编制下列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二、矿井概况
新兴煤矿位于高桥向斜(周市坝向斜)北西翼中段,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倾角18°~24°。在井田的东侧有一条正断层F1,位于野猫孔南至江村湾东南,走向为北东~南西向,矿区构造类型属简单类型。矿井现采用平硐开拓,分列抽出式通风。根据矿区范围内地形地貌和煤层赋存条件。矿区内采矿历史久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开发程度低,只是在近煤层露头附近进行小规模采掘。新兴煤矿始建于1993年3月,其设计生产规模为3万t。矿山建成后,主要开采4号煤层。2001年技改换证后,生产规模为年产原煤6万t,2001年12月取得现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自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其证号为5200000140217,2002年3月20日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6年(自2002年3月20日至2008年3月20日),其证号为X240304010,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区面积0.3115km2,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采矿标高为+1180~+1310m。现主采4号煤层,开拓巷道布置在4号煤层,生产规 模为年产原煤6万t,根据贵州省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2)中心2006年8月编制的《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新兴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遵义市国土资源局文件(遵市国土资发[2006]148号)《关于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新兴煤矿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截至2006年7月底桐梓县九坝镇新兴煤矿保有资源/储量197万吨,可采煤层数为五层,编号为4#、6#、7#、9#、11#、13#,其中6#煤层为局部可采。
新兴煤矿矿区范围内仅开采了4号煤层浅表和东南部少许资源,矿井内目前还有197万吨资源量可供继续开采。根据本矿开采的实际情况来看,矿井各作业点从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但瓦斯预测涌出量较高,属高瓦斯矿井,通过煤样送检,煤层指数属无爆炸性煤层,煤层自燃指数属3级(不易自燃)。
三、矿井可发灾害的类型及地点预测
(一)、可发灾害的类型
(1)、瓦斯
根根据2005年度《贵州省桐梓县新兴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新兴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97m3/min,相对涌出量为28.14m3/t,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296m3/min,相对涌出量为2.94m3/t。因此本矿井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2)、煤尘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4年9月提供的煤层煤尘爆炸 性鉴定报告(报告编号:2004-M578),本矿煤尘无爆炸性,但生
(3)产过程中要注意防尘措施。(3)、煤的自燃
根据2005年度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 报告结论,本煤矿内4号煤层的自燃倾向等级为三类,即不自燃煤层; 其余煤层无测试资料,煤层自燃倾向不清。矿井正常生产后尽快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其余煤层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以便指导生产。(4)、地温
本矿无异常地温现象,属于正常地温矿井。(5)、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新兴煤矿大部煤层出露于本区侵蚀基准面以上,含煤地层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含煤地层上、下均有隔水层,富水性及导水性均较差,但老窑采空区积水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增加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矿区内有少量老窑,但开采深度小,按现有开采水平开采一般不会发生坍塌和大量涌水事故现象。但当采面接近上部老窟时,应高度重视,同时在开采上山煤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大,大气降水及部分层间水易沿岩层层面向下渗透汇集,造成矿井充水,应采取相应的抽排水措施。从总体上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煤层顶板为粉砂质粘土岩,厚8—10m,胶结程度较好,属半坚硬类岩石。不显层理。节理发育程度低,但一般需要箱体支护,底板 岩石砂质页岩。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4)矿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地震历史记录,区内岩土体稳定,无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现象。但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地表沉陷、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措施。
(二)、顶板隐患的可发地点及预测1、4#煤层采煤工作面。
2、矿井煤层的掘进碛头
3、巷道维修地点
4、运输巷道
(三)、矿井瓦斯隐患的可发地点及预测
1、煤层各掘进作业碛头,采煤工作面及回风巷。
2、各临时停工地点。
3、各放炮地点。
(四)、水灾隐患的可发地点及预测
1、现+1220采区上段(靠近上部采空区)回风巷
2、+1180主运输大巷上段(靠近上部原田坝煤矿采空区)
3、矿区西翼接近井田边界(靠近原小煤窑采空区)
四、矿井瓦斯隐患的处理措施
防止瓦斯聚集是预防瓦斯爆炸的重要途径,其措施如下:(1)、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区域内作业。
(2)、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聚集的瓦
(5)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3)、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聚:采用加强通风、充填冒落带及利用“风袖通风”等方法处理高冒区积聚问题。采用斜挂风帐及引排等措施处理回采工作面上偶角瓦斯积聚问题。
(4)、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提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向矿调度室报告。停工区内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第一百条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
(5)、加强瓦斯检查:矿井瓦斯检查人员配置及瓦斯检查次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5条的规定。
(6)、严禁瓦斯超限作业: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采区回风道、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严格巡回检查制度和请求汇报制度,杜绝漏检、假检和空漏检的现象。瓦斯检查必须做到:井下瓦斯检查牌,瓦斯检查手册和地面瓦斯日报“三对口”。
(8)、防治瓦斯隐患的安全措施:
杜绝火源是防止瓦斯引燃的主要途径,其措施如下:
(6)(9)、每一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10)、电器设备入井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凡是不防爆的电器设备不能入井。井下必须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一坚持”。(11)、平时,每7天对井下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局扇、“三专两闭锁”的性能,检漏继电器试验、电煤钻综保试验等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作好记录。机电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标准,电缆保持平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68条的规定。
(12)、井下采掘工作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及煤矿许用电雷管。炮眼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
(13)、于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可塑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
(14)、防止瓦斯爆炸范围扩大的处理措施: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应尽量缩小其影响范围。其措施如下:
(15)、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编制通风系统设计及安全措施,由矿技术负责人审批。(16)、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17)、采掘工作面必须实行独立通风,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112条、114条的规定。(7)(18)、采掘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19)、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
五、矿井顶板隐患的处理措施
1、井下各掘业工作面要认真搞好“一通三防”工作,切实抓好顶板管理。现场跟班验安全员、瓦检员、必须认真负责地检查工作面的通风,瓦斯情况,发现隐患要立即处理。
2、各掘进工作面要加强顶板管理,加强前探支护和临时支护的使用管理,凡发现未使用总探支护和临时支护的,一律停止作业,报矿安全矿长处理。
3、7#煤层工作面必须严格要求支护材料的规格尺寸。支护的方式和背帮接顶,不准空帮空顶作业,不准降低支护材料和规格。
4、7#煤层的专职安全员、瓦检员必须认真负责搞好通风瓦斯检查工作,严禁瓦斯超限作业,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m,并保证碛头有足够的风量。
5、各工作面应认真抓好放炮管理,特别是放炮后通风、瓦斯的管理,认真做好敲帮问顶工作,清理放炮后的危岩,打好临时支护。
6、认真开好班前会,上一班值班矿级领导,安全员,必须在下一班班前会上向下一班的所有作业人员讲明上一班各工作面的通风、瓦斯、顶板等安全情况并强调下一班应重点注意的事故,对安全隐患的处理要落实到人头,明确责任。
7、井下跟班的矿级领导,必须做好当班安全巡查工作,及时处
(8)理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监督各工作面的安全工作。
六、矿井水灾隐患的处理措施
当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按《规程》规定进行探水:
1、接近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并有出水征兆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层、溶洞、陷落柱以及可能同河流、湖泊、水库等相连通的断层带时。
3、在靠近老窑、采空区、断层等有突水危险附近掘进巷道时。
4、对矿井的积水区、虽有图纸,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时,探水起点在推断的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的少于30米。
5、石门揭开含水煤层时,探水起点至含水层最小距离不得少于20米。(一、)探孔深度与探孔布置:
1、采用边探边掘进,探水钻孔的孔底位置,始终保持超前掘进工作面一定距离,以确保掘进工作的安全。
2、超前距离一般不少于20米,在簿煤层时可适当缩短距离,但最小不得少于5米。在岩层中的探水距离,其超前距离一般为5米——10米,钻孔深度一般为40米左右,这样每打一次探孔,可以连续掘进20米——30米。
3、一般是利用探水钻孔放出积水,因此、钻孔直径的大小、既能使 积水顺利排出,又能防止冲垮煤壁,故探孔的直径以不大于75MM为宜。
4、探水孔的数目,最少不的低于3个,即1个中心探孔,2个帮孔,(9)其探孔的方位应保证在工作面的中心和上下左右都能起到探水作用。
5、探水效果的好坏与探孔的布置方法直接相关,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条件采用不同的布置方法。
(二、)截水
在探到水源后,有于条件所限无法放水,或者能放水但不合理,便要采取措施永久或临时地截住水源,将采与水源隔离。
1、隔离矿柱
2、修筑防水墙
防水墙又叫水闸墙,是用不透水材料构筑的截水设施。用于隔绝积水的老空或有透水危险的区域,属于永久性构筑物。
3、水闸门
水闸门设置在发生透水时需要堵截而平时需要运输和行人的巷道内。六,安全措施
(1)调查、搞清井田和井田附近相邻矿井,废弃老窑积水
情况,并标绘在井上、下对照图上
(2)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规程施工,留足各类防、隔水煤(岩)
柱,并将其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3)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
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4)备全各类防治水设备设施,并随时保持完好;(5)探水时要背好工作点帮顶,打上坚固支柱和背板。
(6)清除探水巷中的杂物,保持退路畅通无阻,挖掘畅通排水沟。
(10)(7)备足堵水水楔,以便及时堵塞钻孔,对煤壁松软膨胀的岩层,要准备木材,以便必要时打上迎面支架和木垛。探水前探水地点及其附近要安设电话等通讯或确定联络信号。
(8)探水时,要观测积水对煤壁的压力,防止突破薄弱处。如果突然感到钻进轻松或顺着钻杆往外流水,并超过正常打钻流水量,这可能是接近积水区,要立即停钻,但不要轻易拨钻杆,要详细观察。并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及时进行研究处理。
(9)探水时,要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如果发现巷道内瓦斯含量突 然增大,或嗅到硫化氢的臭鸡蛋气味,说明可能接近积水区,这时要 立即撤出作业人员,进行处理,防止有害气体涌出中毒。
(10)探水时,要注意有无淤泥、煤块、石块堵塞钻孔,以免造成假象。如果探水钻眼不到5米,就发现有水流出来,说明已接近积水区,这时,不要退钻和拨杆,应将人员撤出险区,加固工作面。当钻孔内水压很大,或水喷射出来,应用木楔把钻孔塞住。
(11)每天探水都要标记探水眼的起止位置,记下探水日期、参加人员、钻孔方位、角度、数目。
(12)放水时要根据探测到的积水量,结合本矿井储水和排水能力,控制放水眼的流量,放水时要有专人管理,随时观测水压和水量变后,并检查放水眼有无杂物及有害气体增加或涌出来,利用钻杆放水时,不要轻意拨出钻杆,确认积水已经干净后,再拨钻杆。
(13)钻眼已经停止出水时,在下部要补打一个钻眼,查看是否还有
(11)积水,如果还有积水,应该继续打眼放水,直至确认无积水时,才能进行采掘工作。
(14)在掘进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鼓严重、水色发浑)等现象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撤离工作点及受威害区域人员到安全地点,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汇报,进行处理。
七、矿井火灾隐患的处理措施
1、加强矿井机电防爆完好检修,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转,杜绝无计划停电、停电事故。
2、风电闭锁要经常检查,定期试调。
3、入井电气设备的退领、发放、要编号建账,严禁失爆设备入井,严禁非阻燃风筒入井。
4、井口旁、主扇旁20米内不得有烟火和用火炉取暖。
5、搞好矿灯管理,失爆矿灯禁止入井。
6、井下动力、信号、通讯等电缆,必须悬挂整齐,严禁明接头和胶布包扎。
7、严禁带电维修和搬运电气设备,电气设备使用完毕,必须切断电源,并把开关把打倒零位。凡检修、检测、检修带电危及的区域和部位时,必须切断上一级的电源,并在停电开磁上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警示牌,方可进行其他工作。
八、矿井灾害事故处理机构:
(12)
1、灾害预防与处理指挥部的组织机构
矿成立“矿井灾害处理及抢救指挥部”,指挥部除负责日常预防措施的实施外,主要负责灾害事故发生时的救灾处理工作。
(1)总指挥:杨彬
(2)规定处理事故措施人员:杨彬、何贵华、高伟佳、王兴志、郑华召、张吉先、令狐昌明、陆继标、邓信明、2、救灾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3、处理灾害事故的通知方法和顺序:
(1)由事故发生单位的安全员或值班员向矿调度室紧急汇报,并通 知本单位有关人员。
(2)矿调度值班人员应做好事故发生情况的详细记录,并立即通知总指挥部和矿长及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及集中,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紧急汇报。
(3)矿总指挥立即到调度室主持全面工作,同时向有关人员分布处理事故的各种命令、监督救灾措施的执行。
(4)救灾处理工作指挥只能由总指挥一人统一进行,任何人不得干扰总指挥的工作。
(5)有关人员接到电话通知后,立即到矿调度室向总指挥报道。并根据总指挥的命令结合本计划和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参与制订处理 事故的措施和办法。
(6)专人到最近医院联系医务人员,准备好急救器材、药品、救(13)护一到,立即现场急救,转送重伤员。
(7)供应部门必须准备好救护器材和物资,发生灾害时,各部门应全力以赴赶到现场,听候命令、执行任务。
(8)矿发生瓦斯、煤尘、火灾重大事故后,必须组织矿山救护队侦察,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遇难人数和所有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瓦斯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9)矿长和工程技术负责人员必须赶到现场组织抢救。(10)处理矿井火灾事故时,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煤尘,观察火灾气体和风流变化,把情况汇报总指挥,以便针对情况制定相应救灾措施。
九、隐患处理措施的贯彻要求:
1、已批准的《措施》由矿长负责贯彻执行。
2、已批准的《措施》应立即向全体职工贯彻、组织学习,熟悉避灾路线。要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学习并进行考试,没有学习《措施》,不熟悉避灾路线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不准下井,管理人员考试不及格不准下井,直到补考及格后方可下井。
3、《措施》上报有关部门和交救护队。
4、在贯彻《措施》时,专业人员要向职工讲解和示范各类灭火器材和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5、各单位安全员、班长要组织工人熟悉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6、若2007年度生产计划在实际作业中有变化时,应根据变化情况
(14)及时修改《措施》,并按修改后的内容贯彻落实。
7、新开采、开掘工作面,各单位的安全员、值班人员应带领全体职工,按避灾路线进行一次实战演习,使每一个职工都熟悉发生各类灾害时的撤人路线。
8、新入矿的工人,要经《措施》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方准下井工作。
桐梓县新兴煤矿 2007年3月
(15)
矿委会审核、贯彻
矿
长: 技术负责: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安
全
员: 瓦
检
员:
参加学习人员:
新兴煤矿安全 隐患治理 编制:高伟佳方案桐梓县新兴煤矿2007年5月 目 录 一、编制目的二、隐患排查制度三、矿井概况四、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五、矿井主要灾害的类型及易发地点预......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矿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一、建立健全矿、......
机电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建立机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消除生产工作中的机电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我矿关于抓好生产事故隐患排查......
内蒙古杨家梁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隐患 排 查 治 理 体 系杨家梁煤矿 二O一七年三月杨家梁煤矿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为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消除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防......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东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013年度目 录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 隐患排查公示公告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