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_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28: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杭十中200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60%

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B.实践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2.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怿癖。”这启示我们

A.理论必须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C.改造主纲世界和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深刻、更可靠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院士,在今年 3月19日又接受了母校北大500万元的奖励,站在北大的领奖台上,他说:“小学五年级获得的品德优秀生奖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获奖,也是永生难忘的一次获奖,由此我懂得了团队精神和人品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要想做好学问,先要做个好人,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依靠团队。”请据此回答3-4题。

3.王选教授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王选教授所坚持的团队精神就是

(1)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2)正确地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社会意识的反作用(4)来源于社会实践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

5. 据我国古籍记载:“大禹治水,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和‘矩’,‘望山川之型,定高下之势’,此数(指沟股定理)所由生也。”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为认识创造新的工具

6.人生只有“三天”,今天、昨天、明天。只爱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爱明天,他永远悬在空中;只爱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止不前。这段名言所表述的人生哲理是()

A.理想与现实的关系B.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C.理想与奋斗的辩证关系

D.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7.在人类进入21世纪第一个羊年春天的时候,明媚的春光里投下阴霾,一场突然的灾难降临人间,非典肆虐,毒魔横行,严重威胁我华夏子孙的健康与生命,挑战着人类的生命和意志。面对生死关头的严峻考验,广大医务工作者日夜战斗在防非第一线,为救治病人,有的病倒,有的不幸牺牲。为防非典,有的慷慨捐助,大批钱物纷纷送达抗非一线。但也有少数人不顾大义,乘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两类现象,反差甚大,其实都共同证明了一个道理:

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8、一个杯子装着半杯水。悲观主义者失望的说:“只剩半杯水了。”而乐观主义者则认为:“还有半杯水呢!”这段话说明:

A.真理和错误有时难以判断的B.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人生观的影响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9、目前,我国虽然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主体,因此,它必然产生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意识,这就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这段话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经济关系的反映②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③集体主

义是客观的社会存在④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

A.①B.① ②C.① ② ③D.① ② ③ ④

10.“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成为

一颗星星吧!”这段话对我们选择人生道路的启示是:

A.要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B.要从良好愿望出发

C.要从美好的理想出发D.要从主观的想象出发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二是乡镇企业异

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C. 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D. 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12.几个法轮功痴迷者在**广场自焚的惨剧,使全国各地各界群众进一步认清了“法

轮功”反人类在、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深入开

发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说明

A.“法轮功”痴迷者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广大干部群众具有明确的意识

B.“法轮功”痴迷者的行为受错误认识支配,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C.“法轮功”痴迷者信仰宗教,广大干部群众信仰科学

D.“法轮功”痴迷者与广大干部群众根本对立,行为截然不同

13.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

没有饭吃,只有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

呢?” 这表明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B. 生产实践创造物质财富

C. 知识分子不能独立创造精神财富

D. 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

14.“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 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 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15.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⑤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

据报道,现在的微电子技术正在向纳米电子技术发展,10年以后,比现在通讯技术快1000

万倍的量子互联网将出现;微电子芯片技术已从5微米达到0.18微米,美国去年发射的5颗小卫星,每颗重量仅200克左右,体积为10cm×4.9cm×2.5cm。据此回答16-17题

16、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表明:

A.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B.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历史性

C.科学实验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人们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17、当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必然会:

A.促进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B.提高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C.促进人们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D.使人们创造和发明新的规律

18俗话说:“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它告诉我们: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B.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社会实践

C.知识青年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D.集体是个人成长才的熔炉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发展本本。”据此回答19-20题

19、上述材料中的“人们群众”是:

①一切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的人们②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 ② ④B.② ③ ④C.① ③ ④D.① ② ③

20、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实践是联系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的桥梁D.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21.由于物质世界是一个无限宽广的世界,多层次的世界,不断为化的世界。因此,人

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

①不断深化认识②不断扩展认识③不断把认识向前推移④不断地运用认识指导

人们的行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像的程度。因此,马

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一论断

说明:①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的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

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⑤科学理

论对实践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23.在人类登上珠穆朗玛峰50周年之际,2003年5月21日,中国珠峰登山队员以顽

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发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使五星红旗再次在世界最高峰上迎风飘扬。这表明:

A.人的精神是万能的B.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不受客观条件制约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4“激情可以爆发出智能的火花,可以坚定意志,焕发出惊人的力量。”这表明:

A.激情既是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B.精神状态都可以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C.精神状态也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

D.激情是一切生物体的重要的精神特征

25.下列属于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是:

A.制定“十五”计划的过程B.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

C.李四光发现我国地质成油规律的过程

D.根据李四光的理论,我国相继开发大庆油田的过程

26.如今,“多媒体”“上网”“信用卡”等许多新词语几乎天天挂在人们口头。国家语

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计表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这些新词的产

生根源于:

A.人们的主观创造B.改革开放的实践

C.知识分子的概括和总结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

27.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

A.合理想象和幻想的结果B.严密逻辑推理的表现

C.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表现D.系统综合的一种方式

28.从人的需求方面来说,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

A.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一致B.同集体利益、同国家利益相一致

C.同多数人利益、同进步阶级利益相一致

D.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

29.过去我们说了多年要售货员改善服务态度,就是改不过来。现在一个买方市场就全教育过来了。这一事实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无条件的③间接经验没有作用,直接经验才有用④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 ②B.③ ④C.① ④D.② ③

30.在下列各选项中,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1.曾是共和国伐木功臣的马永顺,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70多岁高龄的他上山植树,决心不让“红松的故乡”失去诗情画意。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小兴安岭造就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永顺林”,成为造林英雄。马永顺从砍树到种树的变化,主要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A.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B.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C.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D.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3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格言表明()

A.理想源于现实和发展的要求B.理想能转化为现实

C.理想转化为现实必须具备主客观条件D.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

条件

33.江泽民指出:“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所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因为()

A.科学的“三观”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B.科学的“三观”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科学的“三观”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

D.树立正确的“三观”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目的34.上述材料中,关于集体主义,我们应当这样认识()

A.它是每个社会形态都倡导的B.它是任何阶级都有的基本道德原则

C.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D.它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的核心

35.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追求的理想,后者是社会要达到的目标

B.前者体现的是个人的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密切联系,互为前提和基础

36.从个人方面来说,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关键在于()

A.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做好统筹安排

B.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利益就是个人利益

C.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D.发扬大公无私的精神,反对个人利益

37.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A.人们只有先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去改造客观世界

B.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C.只有先改造好客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D.改造客观世界只是手段,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是最终目的38.某校学生自发组织成的“爱心社”提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A.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B.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实现

C.人生的价值是个人对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的统一

D.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为前提

39.人们常说:“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这一观点强调了()

A.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B.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

C.个人与社会比较,社会更为根本

D.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

40.爱因斯坦在评论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对此,我们应该这样理解()

A.居里夫人对社会贡献精神方面是主要的,物质贡献是第二位的B.居里夫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比她创造的物质财富更重要,更有价值

C.衡量人生价值,主要看精神方面,其次才是物质方面的贡献

D.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精神方面的贡献

二、非选择题:40%

1. 2003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结业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既是指导党和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

(1)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当如何处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

系?

2. 材料

(一):40年来,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退休干部孙茂芳,先后资助了1

4位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特困学生,资助的金额累计达4万多元。他精心照顾五位老人10余年,并为他们送了终,其中照顾时间最长的达17年。

材料

(二):孙茂芳先后被树立为“全党学雷锋先进典型”,“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荣获了全国首届“奉献杯”,两次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荣立一等功一次。

(1)材料一、二反映了人生价值观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一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为什么在于贡献?

3.甲乙二人去办事,路遇一河拦住去路,无桥亦无船,只能涉水而过。甲说:“不知深浅,怎能过河!”乙说:“不去过河,怎知深浅!”

试用哲学道理简要评析甲乙两人的观点。

4.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请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予以说明。(10分)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1.从哲学上看,右边漫画《鸡贵有自知之明》体现了()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古代朴素......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高二(文)政治试卷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6~7题。6.资本主......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主观性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 2012年9月某校开学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政教处......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活动来进行的8.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

下载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