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修总结报告”。
我与蓝途
我与蓝途的情缘从草长莺飞的四月开始,在赫赫炎炎的七月盛放,没有终点。“蓝途”是我和朋友为实践队取的名字,来源很简单:实践课题是对温州非遗蓝夹缬的调研,于是一场蓝色旅途就这么在微弱的朦胧中诞生。
蓝途情 策划情
最开始是策划阶段。作为学院实践负责人,我要先掌握关于暑期实践的相关事宜,并为全体大一同学开两次实践培训班。这无疑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契机,锻炼自己也好提前进入实践也罢。同样也是因为是负责人,似乎是理所应当地,我起笔开始写策划。但是“万事开头难”,写策划的难点很大程度上在于确定主题。眼前林林总总无数主题,支教、经济、文化、环境等等,还有地域选择。最后竟然阴差阳错地选择了非遗文化作为调研团队成为了学校重点团队立项。这期间,一共用了三个通宵和一周的资料搜集、基地联系等时间定稿。也就是在这期间,不断地联系社会人士,有些甚至是远在北京的研究老师,我都厚着脸皮打电话过去询问相关信息。甚至在两周的写作实践中也没有放过机会在朱自清先生故居看到了蓝夹缬的身影而对馆长进行了采访。实践时间、地点的确定和活动的安排,这些都在那几个凌晨和伙伴讨论、商议最后才确定最优方案。所以很感谢陪伴了几个夜晚数不尽的困难的室友、朋友。这也是“蓝途”情谊的一部分。
“蓝途”在心中渐渐有模有样起来,可是一切都是未知数,两个月之后真正实践的时候我又会遇到哪些“程咬金”不得而知。因此,在成功立项之后我便每天惦念着七月份的到来,毕竟捏在手中的才是最能掌握的。
蓝途情 实践情
经过一系列的招兵买马之后,我们便踏上了征途。由于前期只和温州博物馆联系好要参观并未做其他详细了解,等我们到达博物馆才发现关于蓝夹缬的展览只有一个橱窗并且未做任何讲解;第二天我们前往非遗馆的时候才更好地接触到蓝夹缬的魅影;而前往温州蓝夹缬博物馆是实践的重头戏也是最让我们难忘的几天。
在蓝夹缬博物馆,我们不仅亲自体验了制作蓝夹缬的过程,从采割蓝草到发酵、描摹、浸染等等,目睹了完整的一幅蓝夹缬艺术作品出缸,同时也采访到了王河生馆长并与馆长相处多天,能够与蓝夹缬传人一起生活感受他内心对蓝夹缬的热爱和责任是我们的荣幸。在瑞安调研期间,我们受到瑞安团市委的亲切慰问,并接受瑞安电视台的节目拍摄,与浙江师范大学的学长一起进行蓝夹缬纪录片的拍摄。我们在蓝夹缬博物馆收获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蓝夹缬传人沟通交流。在拜访苍南和乐清的老师傅过程中,我们感受了太多太多老师傅和蓝夹缬的故事以及他们的艰辛,不禁为蓝夹缬的现状感到心酸。
“蓝途”在温州、瑞安、乐清、苍南、鹿城停靠过站,两周的时间不长,但是作为队长的我要组织十多位同学安全实践的确有些压力。期间出过很多错也因为自己的粗心、考虑不周到而丧失调研良机。前期准备也不是非常得充足,而且一些计划中的事项真正落实起来会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同时,在实践中,我也感受到一些被拒绝的难过。采访被拒绝发放问卷被拒绝等等对我来说已经不是挫折,真正的挫折是看到蓝夹缬这项非遗在温州仍然没有受到重视,很少人知晓,保护力度还不够大。但收获也肯定比很多人多。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我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切合不同队员的长处,避开短处,比如说写通讯的队员集中在四位,这样通讯就有一个好的质量;比如外出采访发宣传单的工作分配要照顾到体弱的女生。这些经验如果不实践肯定是不会有的。
蓝途情 夹缬情
从对蓝夹缬的闻所未闻到一知半解再到深入了解,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自策划起笔就开始了这段探索。找到了蓝夹缬网站,里面的信息对我们的帮助非常之大。从开始到最后的总结大会,渐渐走入蓝夹缬的历史,体味到夹缬的魅力。
十六人,十五天;蓝途之旅,夹缬拾光。
我们用一颗赤子之心企图寻找蓝夹缬存在的那个充满鲜花的世界,即便灰头土脸地腌臜在地板上听凌晨两三点的鸡鸣也着实真切体验了蓝夹缬制作流程。
出征仪式那天往温州博物馆信心满满进发,想着作为温州最大的博物馆必定有充足的蓝夹缬相关第一手资料。等讲解员从温州精神的溯源讲起一直到蓝夹缬小小的展窗,期待她张嘴就向我们展现这抹蓝色的神秘。可她蜻蜓点水般介绍完
发绣便跳过蓝夹缬直接进入下一模块。准备好的心情转瞬即逝成像是放映黑白的默片。打电话给馆负责人,得到这边没有其他蓝夹缬展窗以及介绍时,不禁感叹作为温州最有权威的博物馆,竟然丢失了这么珍贵的机会向市民向子孙普及蓝夹缬知识。
在瑞安蓝夹缬博物馆,我们见到了蓝夹缬传承人王河生馆长。他组织我们参与蓝夹缬的每一步制作工作,最后17块雕版打开,几米长的蓝夹缬暴晒在阳光下,闻得到最初蓝草的芬芳。其实由于经济效益王馆长早已以经营板蓝根为主,支持着他一个人守护蓝夹缬博物馆的是他作为传承人的责任以及政府不知哪一日设这里为青少年实践基地的荣誉任务。
我们也拜访了另外两位蓝夹缬技艺传承人,一位来自苍南——薛勋郎师傅;另一位来自乐清——陈松尧师傅。两位师傅年纪都大了,所幸找到了下一位传人以继续把这门手艺传下去。所谓作坊其实就是师傅的家。有些冷清,更多的是木制工具、雕版以及晒着的蓝夹缬。制作蓝夹缬的兴奋心情想来是常人不能体会的,看着亲手泡制的蓝草变为染料在染缸里浸润着麻布,最后描摹的图案染上了浓厚的靛青色,几日来的艰辛烟消云散;而博物馆内展放着的一卷卷成品也释放者她们极大的魅力召唤着我们。时间的过程不仅对自己的责任尽到最大的努力,也被蓝夹缬文化所深深震撼与感动。几千年的印染呵,在人们渐渐忘记的年代,依旧不逊色地怒放着生命。
很少人买,很少人看,很少人真正去保护蓝夹缬。蓝夹缬博物馆被设定为青少年实践基地,那只是给了青少年一个走出学校动手实践的机会;蓝夹缬被评为非遗也只是给了它这么一个名号。传统文化的保护的确需要证书的颁布,但是一旦被供起来被端详着,也就失去了文化保护的真正意义所在。尤其是像蓝夹缬这种美学价值与工艺、实用价值兼备的传统文化手工艺,单单靠几年前申请非遗成功的新闻来慰藉社会是远远不够的。我很奇怪为什么南戏能够在温州如此受到重视而蓝夹缬却不能。
十几天实践十几个人的努力,也许对蓝夹缬的保护这条路来说微乎其微,但一路拣拾被时光丢弃的宝藏,也让蓝夹缬让几位老师傅的孤独消减了几分。与蓝夹缬的情谊,就在博物馆芬芳缭绕中逐渐升华,蓝夹缬作为传统手工艺文化点缀着浙南这块富饶的土地。
蓝途情 伙伴情
农村夜晚的蚊子又大又闹哄,凌晨的公鸡两三点开始打鸣,自来水由于直接从山上引下来有一股臭鸡蛋的味道。睡在博物馆的地板上,热气直往背上冒,洗澡的时候突然停电停水,留下几只癞蛤蟆在那里转悠。白天我们下地采割了蓝草,踩在热乎乎的土地上觉得生活很美好。把还是青年的玉米带回博物馆作为最后一餐,伙伴们还为大家奉献了家乡特色饮料——玉米水。描摹夹缬图案惹了一身蚊子包,浸染麻布染了满手的靛蓝,欢声笑语记录在相机里。瑞安山村的几天,我体会到伙伴之间的感情,大家对蓝途的信任,对我的信任,所以自己就自信起来。起初想着把大家往深山老林里带,吃不好睡不好,大家也居然跟着我来了,挺不可思议的。可是没有人抱怨队长的“没有人性”,反而很主动地帮我组织各种活动,男生抬东西上楼下楼在三十多度的室外割蓝草,女生挤在不大的厨房里忙活中餐晚饭。每个人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或是停水时抬的一桶水,或是认真地编辑当天的通讯,或是扛着重重的单反记录我们的风采。让大家坐车来回奔波时我最惭愧最内疚的事情。前几天每日都一大早做公车一两个小时颠簸,有几个队友晕车不吃早餐直到下午回到学校才吃上一点热乎饭菜。但是他们都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一次,最多也就戏谑几句。
蓝途和我的情意绝对不会就此止步,因为实践,我开始关注非遗文化;因为实践,我收获了各个学院的朋友;因为实践,我在大学又上了一次人生课,且这堂课是我们自己备案自己教学自己领悟!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大一新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及对策调查报告 班级:电气12级1班姓名:肖光晶 学号:1240013第1页 当代的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验报告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姓名:张明明学号:2014190060 一. 二. 三. 试验时间:2014年11月19日(周三9、10、11、12节) 实验地点:金工坊实验楼德育......
思修报告一. 结合试验分析“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辩证关系。答:在和尚分粥的实验中和尚们制定了许多方式以及指派了不同的和尚来进行分粥,以确保分粥的公平公正性。对他......
我是一个安静内向,不太懂得表达,观察力敏锐,敏感,稳重、情感体验深刻,做事审慎的人。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由此社会上各方面压力也日益加大,而如今,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大学生,......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及消费观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2月 调查地点: 贵州大学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指导老师:刘波亚 调查组长:杜蔓青 调查组员:刘丽 杨井丽 袁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