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上文言文”。
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09.10.15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总编号:NO.1
5(一)曾子杀彘
选自《礼记》命题人:审核人:
【选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适市回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⑥。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也⑾。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②女:同汝。顾反:反通返,顾与返同义。彘(zhì):猪。
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④特:不过,只是。⑤戏:开玩笑。⑥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⑦待:依赖。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⑨而:则,就。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⑾烹(pēng):煮。
【演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
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其子随之而泣 ③曾子欲捕彘杀之④妻止之曰
⑤听父母之教⑥今子欺之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二)凿壁借光
【选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③。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④。
【注释】
① 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②邑:同乡。文不识:富户的姓名。③与:帮助。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④大学:大学问家。
【演练】
1. 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达到)B.邑人大姓(大户人家)
C.主人怪而问衡(奇怪)D.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希望)
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
3、翻译下列句子
衡乃与其佣人选而不求偿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通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三)朝三暮四
【选文】
宋有狙公者①,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③。俄而匮焉④,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⑤,先诳之曰⑥:“与若芧⑦,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
①狙——音居(jū),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② 损——损失,减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口粮。③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④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匮——音(kuì),缺乏,不够的意思。⑤驯——音(xùn),驯服,顺从的意思。⑥诳——音(kuáng),欺骗,瞒哄的意思。⑦若——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芧——音(xù),橡实,一种粮食。成玄英疏:“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演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损其家口,充狙之欲(减少)B.俄而匮焉,将限其食(缺乏)..
C.先诳之曰(欺骗)D.与若芧,朝四而暮三(和,同,介词)..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爱狙,养之成群B.能解狙之意 ..
C.先诳之D.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 ..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指代的内容
(1)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2)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4、翻译句子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5.解释成语的本义和今义
朝三暮四
6.这则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四)持竿入城
【选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①。俄有老父至②,曰:“吾非圣人,但见事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③”遂依而截之。
《笑林》
【注释】
①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②俄:不久。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③中截:从中间截断。
【演练】
(1)解释下面字的意思。
遂: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3)请分别从鲁人和老者的角度,写出此文给人们的启示。
(五)道旁苦李
【选文】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执:俄:但:以:
(《世说新语》)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②〔诸〕众。③〔游〕玩。④〔子〕果实。
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信然〕真是这样。
【演练】
1、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众多)B.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小孩)..
C.诸儿竞走取之(跑)D.唯戎不动(只有)..
2、翻译下列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你读了此文后受到怎样的启发?
(六)北人啖菱 【选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①,仕于南方②。席上啖菱③,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④
【注释】
①北人:北方人。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
②仕:做官。③啖:吃。④坐:因为。
【演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席上啖菱(2)或曰:“啖菱须去壳。” ..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语
A.仕于南方B.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 ..
C.并壳者,欲以清热也D.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4、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七年级文言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文言文夸父追日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文言文总结一 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女通“汝”,你。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日扳仲永: 通“攀”,牵,引。不同“否”。裁同“才”。策勋十二转 “策”通“册” 出......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伤仲永》1、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宋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
喜嗔(chēn)之人原文昔有众共坐于屋中,赞一外人德行殊好,唯有二过:一者喜嗔,二者作事仓促。尔时,此人适过门外,闻是语,便嗔恚(huì),即入其屋,禽彼道己过恶之人,以手扑打。傍人曰:“何故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