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_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12: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

我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活动月

我校作为一所市属高校,其生源大都来自北京地区。为使学生们感受老北京乡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近日,由我院院团委、历史系、京韵文化社联合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主题活动月。此活动自11月初开始,共四个主题,即:老北京曲艺知识讲座、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展示、老北京地方戏剧专场、老北京曲艺专场。

11月13日,为活动月第二个主题“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展示”活动日。当天下午,享誉京城的泥人张、面人郎、小灯张、曹氏风筝、张氏空竹、邢氏料器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到我院,为学生们演示了技艺精湛的老北京绝活,耐心地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们进行动手体验。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小灯张”的传人张双志和同学们一起或画或装小方灯小彩灯;“面人郎”的传承人郎志丽女士手把手地教学生做面塑的基本功;“曹氏风筝”的传承人孔令民老先生则兴致勃勃地指导学生用一根细棍摇起了一尺见长的风筝„„

参加此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了自己对老北京乡土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献出一份力量,但确实缺少了解与接触的机会。而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也把在年轻人中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当作自己的使命,甚至希望在大学生中选择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主题活动月,拉近了学生与传承人的距离,这对于弘扬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一个福音。

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等多家新闻媒体现场进行了专题采访和录像;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苑利先生到场,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表示赞许和支持;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关部负责人李浩先生观摩考察此活动后,表示这种活动方式值得借鉴,并希望在全国高校中进行推广,通过在大学生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为组建全国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历史系 宣传部供稿

撰稿 顾军

孙滢)

2008年11月14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一、指导思想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内容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及学者讲授非物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花鼓灯颍上花鼓灯之乡,曾经有“千班锣鼓百班灯”的说法。2006年12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国家文化部颁发《颍上花鼓灯》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