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外来语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英语中的外来语”。
一、源自英语外来词所涉及的内容
汉语所吸收的英语外来词许多是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新产品不断涌现,这些在外来词吸收上可以得到明显反映。如在饮食方面:绿色食品(green food)、肯德基(Kentucky)、麦当劳(McDonald's)、自助餐(buffet)、奶昔(milkshake)、热狗(hot dog)、奶酪(cheese)、土司(toast)、三文鱼(salmon)、沙丁鱼(sardine)、配司(paste)、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培根(bacon)、速溶咖啡(instant coffee)、扎啤(a jar of beer)、雪碧(Sprite)、可口可乐(Coca-Cola)、百事可乐(Pepsi-cola)、软饮料(soft drink)。穿着方面有:牛仔裤(jeans)、迷你裙(miniskirt)、比基尼(bikini)、运动夹克衫(bi-swing)。日常用品方面:隐形眼镜(contact lenses)、香波(shampoo)、席梦思(shermons)、腊克(locquer)、马赛克(mosaic)、特氟隆(teflon)。交通工具方面:汽轮机列车(turbotrain)、空中客车(airbus)、ATV(air-terrain vehicle能行驶于各种地形的全地形汽车)等。此外还有桑拿浴(sauna)、太阳浴(suntan)、士多店(store)、超市(supermarket)、SOS儿童村、伟哥(Viagra)、爱滋病(AIDS)等等,也都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
在艺术、娱乐、体育方面,如:爵士乐(jazz music)、肥皂剧(soap opera)、迷幻摇滚乐(acid rock)、摇滚舞音乐(big beat)、爵士摇滚(jazz rock)、乡村摇滚(rock ability)、迪斯科(disco)、霹雳舞(break dance)、甲壳虫乐队(the Beetles)、辣妹合唱组(the Spice Girls)、派对(party)、MTV(music television)、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迪斯尼乐园(Disney land)、溜溜球(yo-yo)、NBA(美国职业蓝球联赛)、呼啦圈(hula-hoop)、保龄球(bowling)、高尔夫球(golf)、拉力赛(rally)、卡丁车(karting)、蹦极跳(bunge jumping)、飞镖(boomerang)、水上芭蕾(water ballet)、局点(game point)、赛末点(match point)、冠军点(championship point)等。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了。”这一观点在此可以得到印证。
大众传媒迅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相互融合,有关西方道德文化价值观念的词也不断涌现:代沟(generation gap)、文化差距(culture gap)、单身母亲(bachelor mother)、应召女郎(call girl)、嬉皮士(Hippies)、雅皮士(Yuppies)、荫皮士(Yumpies)、朋克(punk)、裸体飞跑(streaking)等等。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明确,除了传统上的“白领阶层”(white collar)、“蓝领阶层”(blue collar)外,又出现了“灰领阶层”(gray collar,从事维修保养技术工作的人)、“粉领阶层”(pink collar,指从业人员多半为妇女的职业)和“铁领阶层”(iron collar,指机器人)。新的科学理论的创立和新技术的出现产生一批新词:高科技园(hi-tech park)、硅谷(silicon valley)、传真(fax)、激光打印机(laser printer)、电视电话(videophone)、IC(集成电路)、DNA(脱氧核糖核酸)、试管婴儿(test-tube baby)、克隆羊(clone sheep)等都是近年才出现的新词。因此可以说语言所反映的就是科学理论的惊人进展及工艺技术的花样翻新。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全球杂谈》(Global Paradox)中描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时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global village)。大量的计算机词汇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用语,如:硬件(hardware)、软件(soft ware)、数据库(data bank)、电子邮件(E-mail)、因特网(internet)、Windows98、鼠标(mouse)、对话框(dialog box)、超文本(hypertext)和CAI(computer-a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伴随互联网络的兴起,又出现了:网络人(cybernaut)、网络冲浪者(cybersurfer)、网迷(cyber mania)、网络资源(cyber source)、网吧(cyber bar)、网络文化(cyber culture)、环球网(worldwide web)、远程网(remote computer network)等。
当今电讯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电子产品日新月异,这方面的借词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例如:拷机(call)、PPS电话机(pocket phone service)、移动电话(cellular phone)、CD(compact disc碟片)、VCD(video-compact disc,小影碟)、DVD(digital video disc,数码影音光碟;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码多功能光碟)、VTR(video tape recorder,磁带录像机)、VCR(video caette recorder,盒式磁带录像机)、家庭录像(family video)、毫微技术(trinitron)。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新时期来源于英语的借词,数量大、涉及面广,尤其是科技借词多。这一方面说明科学没有国界,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全人类所共享。世界范围的科技交流传播使得某些科技术语由一种语言进入多种语言,为大多数文化群体所接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邻居的人群互相接触,不论程度怎样,性质怎样,一般都足以引起某种语言上的交互影响。”[3]显然,前面所提及的借词是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同国际交往的结果,它们充实丰富了汉语词汇。
二、汉语对外来词所采用的翻译方式
外来词要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必须接受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等各方面的改造,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汉语的单音节、象形方块文字的特点等,使汉语对外来词的改造要比西方语言间的词语借用显得复杂,却又别具一格,更富于创造性。概括起来,汉语对外来词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音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如:酷(cool)、迪斯科(disco)、欧佩克(OPEC)、托福(TOEFL)、雅皮士(Yuppies)、特氟隆(teflon)、比基尼(bikini)、尤里卡(EURECA)、披头士(Beatles)、腊克(locquer)、妈咪(mummy)、朋克(punk)、黑客(hacker)、克隆(clone)等。
2.半音半意: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复合外来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部分采用意译,如:呼拉圈(hula-hoop)、冰淇淋(ice-cream)、因特网(internet)、道林纸(Dowling paper)、唐宁街(Downing street)等。另外一种是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半部分采用音译,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奶昔(milk shake)等。
3.音译附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双音节译词加汉语语素的借词使用最多:一类为音译语素加汉语语素,如:嘉年华会(carnival+会)、高尔夫球(golf+球)、保龄球(bowling+球)、桑拿浴(sauna+浴)、拉力赛(rally+赛)、拷机(call+机)等。另一类为汉语语素加音译语素,如:打的(打+taxi)、小巴(小+bus)、中巴(中+bus)、酒吧(酒+bar)等。其中音译语素有的代表一个英语单词,有的代表部分语素。汉语语素有的是词根语素,有的是词缀语素。
4、音意兼顾:即选用接近外来词词义的汉字进行转写。汉语同音字多,为译名用字的筛选提供了方便。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音意兼顾。如:施乐(Xerox)、香波(shampoo)、味美思(vercuth)、销品茂(shopping mall)等。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审美意味,所选用汉字往往可以诱发人的联想。美国有一种叫Revlon的化妆品被巧妙地译为“露华浓”。“露华浓”一词取自唐朝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名诗《清平调三章》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可称为归化的音意兼顾的译法,堪称两全其美,体现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时特有的汉化处理功能。
5.借译:按照外来词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直译过来。例如:超人(superman)、超级明星(superstar)、超市(supermarket)、毫微技术(nano-technology)、千年虫(millennium bug)、热线(hot line)、冷战(cold war)、绿卡(green card)、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等。
6.英文字母附加汉字:CT检查、BP机、T恤衫、IC卡、PHS电话机、SOS儿童村、三S研究会、ABC原则、OA病、BB仔、5A办公室、ABC革命、ZTZF学习等。
7.英文字母缩写形式或单词:CD、VCD、DVD、DOS、TV、MTV、PC、BOT、CD-ROM、DNA、GRE、Windows98、cute等。
从以上列举的实例不难看出,新时期外来词的输入的数量不断加大,而且外来词的借入形式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上面提到的6、7两种形式即用英文字母加上汉字或英文单词的“中西合壁”甚至“全洋”的词汇直接搬入汉语,一步到位,投入流通。这两种借入形式的出现,一方面显示出当今汉语与英语的接触已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的状态,说明了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了,汉语对外来词的承受能力正在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有些外来词的确难以译成简洁的汉语。例如:这种新的借词形式具有简洁、活泼、异域风味十足的特点,可以大大缩短外来语言信息进入汉语的过程。这两种新的借入形式的出现和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此,我们应有兼收并蓄的宽容态度。
三、外来词借入的流向及其对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
从近十多年外来词借入的流向来看,汉语的新外来词有许多是从港、澳、台、广东等最开放的地区先行引进,尔后逐渐进入普通话的词汇系统的。例如:“脱口秀”(talk show)是电视、电台的一种访谈节目,先流行于港台地区,目前我们在报刊上常见到这个译词。“销品茂”(shopping mall)原意是“大型散步区的购物中心”。上海的一些大商场开始套用这个名称。“按揭”(mortgage)英文释义为“an agreement to have money lent, esp.so as to buy a house, by which the house or land belongs to the lender until money is paid.”意思是:“房屋抵押贷款”。“按揭”是粤语的音译。“按揭”这个音译词要比意译简单,颇有新意和广告效应,并且国际通用,所以大陆就仿效台湾。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在吸收外来词时,始终表现出一种倾向,即拒绝单纯的音译词,而乐于接受意译或部分意译。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传统观念正日益更新,更趋向于接受纯音译词,因此音译词数量迅速增加。
下面几个新近从英语走进汉语音意俱佳的例子颇能说明问题:“黑客”和“克隆”这两个音译词已成为时髦词。“黑客”是指那些精通电脑并利用电脑蓄意破坏捣乱的人,他们不太光明正大,常躲在黑暗处做坏事,是电脑网络上的不速之客。“克隆” 一词,指无性繁殖。1997年“多利羊”在英国克隆成功后,“克隆”一词马上传遍全球,一时间涌现出“克隆猪”、“克隆鼠”、“克隆大熊猫”、甚至“克隆人”等新词。除此之外,还借入几个感叹词,“哇”、“酷”、“爽”。“哇”在汉语中只是一个象声词,但现在却常被人用来表示“惊奇”和“羡慕”。这个词的来源就是“WOW”,英语释义是“an expreion of surprise and admiration”,其发音和“哇”相似。这个字首先在香港使用,然后南风北上,走遍全国。“酷”和“爽”源自英文词“cool”,其英文释义为“marvelous、wonderful”,意思是“棒、了不起、好的”。“酷”是音译,“爽”是意译,但意义不准确。国内某企业生产的一种冰茶就命名为“酷”,此商标名可谓新潮前卫。
当前在外来词的使用上,出现了更为有趣的现象:一些外来词本来有意译形式,但现在人们更乐于使用音译或半音译形式或者整个英文单词,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旧有的模式,喜欢更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字眼,追求标新立异。
人们在词语使用上正形成一种趋新、求雅、尚异的社会心理是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分不开的。在商业广告中,外来词更为活跃。如“雪碧、可口可乐、摩托罗拉、奔驰”等。除了外国商标外,国内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使用英文词作品牌者亦屡见不鲜,例如:“海尔(Haier)、海信(Hisense)、双星(Double Star)、捷安特(Giant)、声乐(Music)、四通(Stone)、乐百氏(Robust)、喜乐(cheerio)、纳爱斯(Nice)、柠檬(Lemon)、脱普(Top)、凯乐特(Carrot)”等。更耐人寻味的是,国内一知名企业生产一种饮料名为“非常可乐”英文名为Future Cola,用意明显,似乎表明对美国的可口可乐殖民化提出挑战的决心,争做中国人的可乐。再如:“cute”(delightfully pretty and often small)意思是“小巧玲珑的,惹人喜爱的”。在广告词里我们常可听到这个词,“旺旺果冻好cute,好cute呀”。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在利益驱动原则下商家追求广告效应,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时下人们对外国品牌趋之若骛的社会心态。同时它也折射出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向往和渴求。
综上所述,从英语借入的外来词的频繁使用,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介入是快速而全面的,已经渗透到我国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来自英语的外来词不仅在量上有了一个变化,在质上也发生一个飞跃。将外语词原封不动地借入汉语,这在过去是不敢想的,这说明民族固有构词心理在外来词的吸收上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人们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地球村的意识,积极吸收消化外来新词。“新词语是社会的产物,孰优孰劣,当由社会检验,去留取舍、还需时间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将昙花一现,有的进入语言共核(common core)”。参考文献
〔1〕Sapir, E.Languag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1927.〔2〕Palmer, F.R.The Principles of Language Study, Oxford 1964.〔3〕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4〕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责任编辑韩*)
During a delightful meeting with some readers last week a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 student fro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sked: “How to say '师兄/师姐' in English?”
That's a good question.“师兄/师姐”, or “师弟/师妹”,is from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Fellows learning from the same master(师父)are “senior/junior male/female fellow apprentices”.As the saying goes, “The master teaches the trade, but the apprentice's skill is self-made”(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On campus these words refer to students who're studying in or have graduated from the same major at the same university.“Alumnus”(校友)may be the closest word in English.But a sentence like “John and I are both alumni of Ohio University” indicates both John and the speaker have graduated.So, to translate “师兄师姐” into English, we have to describe instead of using single words.Several suggestions are:
* “We're both majoring in busine at Ohio University.”(我们是在俄亥俄大学学商务的同门。)
* “She shares the same major as me but is senior/junior to me.”(她是跟我同专业的师姐/师妹。)
* “He's in my same major but a year ahead.”(他是跟我同专业的上届师兄。)
* “He's in my major but a year below/behind me.”(他是跟我同专业的下届师弟。)你真讨厌 正 you are disgusting 反 you're really bad 你真棒 you're great, marvelous 老一套 really corny 某人机敏过人 he's a sharp-wittier 少啰嗦 don't wordy
ア行1.アクセル:[アクセレレーター(accelerator)の略] (汽车的)加速机。2.アプローチ:[approach] ①接近,靠近②探讨,研究③(滑雪)滑行引道3.アマチュア:[amateur] 素人。爱好家......
《日汉翻译技巧》朱蒲清 1998直译、音译、意译、音意融合所谓外来语是指从别的语言吸收过来的词语,日语中的外来语,主要是指从欧美语言(多数是英语)中音译而来的词语,而由中国传......
アイドルあのアイドル歌手は三回もアンコールされた アカデミックアカデミックな雰囲気 アカデミックな描き方 アクセスアクセスを踏むアプローチ 卒業のために企業にアプロ......
日语的外来语16世纪传入,现在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外来语传入,日语中外来语已经成主要了的 ,甚至到泛滥地步。.现在,日语中外来语占重要的地位成为了由......
第五册动词形容词外来语惯用语_某都内XX复仇事件簿_百度空间个人中心 我的主页 好友 消息(1)好友添加 (1)留言评论 (0)系统通知 (0)站内消息 (0)莎木様| 装扮 | 设置|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