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设计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产工艺设计书”。
云南大理测区1:1万基础地理信息产品(DEM、DOM、DLG)生产技术设计书
目 录
1、任务概述 12、资料情况 13、作业技术依据 24、软、硬件环境 25、成果规格、精度 26、生产技术流程 47、工序技术指标 68、质量控制 129、数据组织形式 1310、成果上交 14 附件一:元数据样本
附件二:1:10000矢量地形数据分层要求 附件三: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附件四:图名结合图 附件五:境界结合图
1、任务概述 1.1 任务来源
受云南省测绘局委托,我院承担了云南省大理测区1:1万DEM、DOM、DLG数字产品生产任务,共计68幅,测区面积约1970平方公里。1.2 测区范围
地理位置: 东经 100°00′~ 100°30′,北纬 25°30′~ 26°00′ 中央子午线为99°,3°带第33带。1.3 行政隶属
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
漾濞彝族自治县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宾川县、祥云县、弥渡县、洱源县。
1.4 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坐落在云南省横断山脉纵谷地带中部,为古滇诏国建都之地,环绕洱海之滨。测区西部和东部均为山地,中部为洱海和坝子。
测区主要山脉为点苍山,点苍山险峻陡峭,最高点海拔为4122米。下关周边及洱海边村庄密布,是云南西部重要的旅游地区。
测区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漾濞江、西洱河等,洱海水面宽阔约255.6平方公里,洱海边海拔为1964米。测区主要交通有楚大高速、大保高速、大丽、大漾、大巍、大宾公路、320国道、214国道、广大铁路等,交通网较发达。
森林覆盖率不高,以云南松针叶林为主,且多为新生林,杂木类主要有栎树、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疏林、幼林等。
2、资料情况 2.1 调绘资料
2001年5--6月由云南省测绘局第一测绘大队完成,其中包括26幅全要素,42幅核心要素调绘。2.2 外业控制成果
2001年5-6月由云南省测绘局第一测绘大队完成,包括控制像片、GPS计算平差成果一套。2.3航片扫描数据
由云南省测绘局提供(光盘)。影像扫描分辨率为25μm,TIFF数据格式。2.4航摄资料 表一: 航摄机型号 RC—10/ 152 摄影比例尺 1: 3.5万 摄影时间 1999.2 摄影单位 空军航摄团 摄区代号 9025 航高(m)8100 焦距fm(mm)152.130 像主点坐标(mm)X0=+0.0101 Y0=+0.0215 框 y 标 3 4 仪距 离 x(mm)表 2 1 1---2 211.993 2---3 212.000 3---4 212.001 4---1 212.000 2.5地形图资料 本测区有云南省测绘局1987年出版的1:1万地形图,1996年出版的新版1:5万地形图,可供设计和接边使用。
3、作业技术依据
(1)GB/T 13990—92《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简称《航内规范》。(2)GB/T 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简称《图式》。
(3)国家测绘局2001年6月发布的《1:1万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与建库总体技术纲要》。(4)GH/T 1007—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5)GH/T 1008—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6)GH/T 1009—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7)GB/T 18316—2001《数字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8)经审批的本技术设计书。
当以上标准有矛盾处,以设计书明确的为准。
4、软、硬件环境 4.1硬件:
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计算机等。4.2软件:
(1)空三加密软件: PAT-B空三加密程序等。
(2)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软件(用以DEM、DOM、DLG生产):VirtuoZo-NT,JX-4A等。(3)数字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5.0等。
(4)矢量数据编辑软件:MapStar 2000、AutoCAD、ARC/INFO等。
5、成果规格、精度 5.1 数学基础 平面坐标系:
大地基准:1980西安坐标系。投影方式: 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方式: 3°分带。高程基准: 1985国家高程基准。5.2 产品规格
图幅采用国际分幅,空间单元:经差3′45″,纬差2′30″。比例尺为1:10000。等高距为山地5米、高山地10米。5.3 数据格式:(1)DOM采用非压缩TIFF格式。(2)DEM采用ARC/INFO BIL格式。(3)DLG采用非压缩E00格式。
(4)DLG可视化图形数据采用DXF格式。5.4 基本内容
加密成果;DOM数据;DEM数据;DLG数据;DLG可视化图形数据及硬拷贝输出(彩图、二底图)。5.5 接边原则
本幅图与西、北两相邻图幅接边。5.6 成图精度
基本精度指标:中误差不大于表二规定的精度: 表二 地形类别 山地 高山地 平面(m)7.5 7.5 加密点(m)2.0 2.0 注记点(m)2.5 4.0 等高线(m)3.0 6.0 困难地区中误差放宽0.5倍。2倍中误差为最大误差。5.6.1 DOM精度:
(1)影像地面分辨率: 1.0米。
(2)精度:地物点相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与接边误差不得大于表三规定的精度: 表三:
地形类别 平面中误差(m)接边误差(m)山地、高山地 7.5 8 对困难地区(植被覆盖、阴影较大),平面中误差和接边误差可按表三规定放宽1/2。5.6.2 DEM精度:
(1)格网间隔及DEM格网点中误差见表四: 表四:
地形类别 DEM格网间隔(m)格网点高程中误差(m)山地 5 3.3 高山地 5 6.7(2)接边精度:同名格网点上的高程较差不超过2倍格网点高程中误差。5.6.3 DLG精度:
(1)图上地物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7.5m。特殊困难地区按地形类别可放宽0.5倍。(2)接边精度:相邻图幅地物要素接边,几何图形在逻辑上应保证无缝;属性方面、拓扑关系方面应保持一致。平面、高程按《航内规范》中的8.3.1和8.3.2执行。
6、生产技术流程
7、工序技术指标 7.1 空三加密
7.1.1 由外业提供控制测量成果,内业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像点坐标量测,采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程序解算测图定向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值。
7.1.2 外业控制片上概刺的三角点需反求符合,不得随意“舍弃“,反求正确无误的点位应准确地刺到控制片上,检查人员要进行检查。
7.1.3 水准点按外业控制片上刺孔略图及说明进行判测,检核高程,并计算出平面坐标。点位若有改位应相应地改刺在控制片上。
7.1.4测区四周均为自由图边,测图定向点应选在图廓线外。加密点应在外业控制片右半片上刺点并统一整饰。
7.1.5计算限差:内定向、相对定向、模型连接差按《航内规范》执行。
7.1.6加密精度按规范中的山地类执行,若达不到要求,可按困难地区放宽0.5倍。
7.1.7 绝对(大地)定向后,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区域网间公共点较差不得大于表五规定: 表五:
地形类别 点别 平面限差(M)高程限差(M)山地 基本定向点 4 1.5 多余控制点 5 2.0 网间公共点较差 10 4.0 洱海海域采用不规则区域网布点,对于像主点或标准点落水的像对,采用全野外4点法布设平高像控点,各类限差按上表执行。
7.1.8 每图幅(满幅)选不少于8个检测点,点位要求目标明显易判,尽可能分布均匀。按图幅提供保密点成果,便于检核“三D”产品精度。
7.1.9 航摄资料存在的问题:G47G058065幅2286、2287、2288片上有云遮盖,内业用下航线2234/2233像对补救。
7.1.10 外业控制存在问题,G47G057072幅东北角自由图边处区域网三角点GP25,Y方向差55.7米,未出图外。G47G052066幅2004片下方GP44离开方位线3.8cm(洱海周边全野外布设的像控点,由于地形限制有些点位离开方位线4.5cm)。
7.1.11洱海水位,按航外控制测量成果表内洱海水位高程统计表的水面高程,经内业平差后得出洱海水面水系平差值为1964.0米。
7.1.12 加密工序向下工序提供空三成果。加密成果基本保证测图像对的模型定向要求。7.2立体模型建立
采用空三成果导入,原则上不作修改,对超限点进行个别处理。定向的精度要满足表六的规定。表六:
内定向(mm)相对定向(mm)绝对定向(m)平面 高程
限差 0.01 0.015(0.02)3.0(个别4.0)山地 1.5 高山地 2.25 7.3 DEM生产
7.3.1 DEM生产可采取采集等高线,内插生成DEM的方法。
对于植被覆盖较密集、阴影较大的地区采集等高线及特征点、线。经过编辑,由等高线内插生成DEM。7.3.2 图幅裁切
根据要求,上交DEM数据成果范围应以内图廓线取整格网后外扩增加4排高程格网点。即以内图廓线取整格网后外扩20米。其起止格网点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X起=Xmax=INT[max(X1,X2,X3,X4)/5] ×5+20 Y起=Ymin=INT[min(Y1,Y2,Y3,Y4)/5] ×5-20 X止=Xmin=INT[min(X1,X2,X3,X4)/5] ×5-20 Y止=Ymax=INT[max(Y1,Y2,Y3,Y4)/5] ×5 +20
式中:(X1,Y1)、„(X4,Y4)为四个内图廓点坐标,(+X指北,+Y指东)。(Xmax,Ymin)为DEM起始格网点坐标。(Xmin,Ymax)为DEM终止格网点坐标。
7.3.3 元数据生成。DEM的附加文件不做要求,有软件自动生成(ARC/INFO BIL格式),填写文档。7.4 DOM生产:
7.4.1 根据单模型匹配产生(或等高线内插生成)的DEM进行影像数字微分纠正和影像重采样,生成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
7.4.2 数字影像拼接,调整相邻各片之间的色调偏差,使之趋于一致。数字正射影像拼接时应清晰,纹理信息丰富,反差适中,视觉效果良好。影像拼接不应出现视感模糊和拼接痕迹。
7.4.3 数字影像拼接的精度要求:各片数字正射影像之间保留50至100个象元的重叠,接边差小于图上8个象素,最大接边差小于图上12个象素。
7.4.4 图幅裁切:以内图廓线的取整外扩进行裁切。其计算公式为:(单位:米)X止=Xmin=INT[min(x1,x2,x3,x4)]-100 Y起=Ymin=INT[min(y1,y2,y3,y4)]-100 X起=Xmax=INT[max(x1,x2,x3,x4)]+100 Y止=Ymax=INT[max(y1,y2,y3,y4)]+100 式中:x1,x2,x3,x4,y1,y2,y3,y4为四个图廓点的坐标。Xmax、Ymin为DOM起始点坐标,Xmin、Ymax为DOM终止点坐标。
7.4.5 信息文件生成。元数据生成。填写文档。7.5 向量测图 7.5.1 基本要求
(1)根据立体模型,依据外业调绘资料,对地物、地貌各要素进行分类采集,编码要细分。
(2)用测标中心切准地物的外轮廓和定位点采集,要做到地物不变形、不移位、不遗漏。每个模型的数据测绘面积不得超过控制点连线外1cm,对调绘的错误和不实之处,按立体纠正并在调绘片背面圈注,检查员签名。
(3)线状地物应跟踪采集,走向明确,线形选择正确,面状要素要闭合。
(4)有向点和有向线的采集顺序和方向尽可能正确。点状要素采集其定位点,有向点采集为一个有向线,第一个点是要素的定位点,第二个点标志要素的方向。线状要素上点的密度以几何形状不失真为原则,采集点的密度应随着曲率的增大而增加。相接的结点处应尽可能采用捕捉(snap)功能,不出现悬挂点。(5)像对、相邻图幅之间的所有数据必须接边。(6)北、南、东三边与老地形图概接。7.5.2 要素采集 7.5.2.1 控制点数据采集
按空三导入,未反求的埋石点按坐标录入,对照文档簿查错漏。7.5.2.2 水系要素采集
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涯线以摄影时水位为准采集,洱海的水涯线按外业平均值(1964.0米)采集。沟渠、池塘的水涯线以上坎沿为准,单线河流的采集方向从上游到下游,在遇到桥梁等附属设施时均不能中断。
因外业调绘河、渠不分,采集时一般由山上流向洱海的为河,由洱海或水库抽水浇灌的为渠。成片密集的小池塘,面积小于图上2mm2 的可进行适当取舍 7.5.2.3 居民地要素采集
成片的街区,要分出依比例、主、次街道;调绘片上综合取舍过小的次要街道,与其它道路不连通时,可作适当的综合取舍。
调绘片上红色为不依比例尺的独立房,按有向点状要素采集;调绘片上黑色长条为半依比例尺的独立房,按线状要素采集;依比例尺独立房屋按面状采集;街区式房屋按面状采集,注意区分代码。G47G058068“大理市”×12 为高层房屋需单独采集,其它图幅照此处理。街区式房屋的空地图上小于4 mm2 可取舍。
7.5.2.4 交通要素采集
道路依据立体模型按中心线采集,调绘片上的双线公路按双线采集。所有道路要连续采集,在遇到桥梁等附属设施时均不能中断。道路交叉处尽可能有节点存在。高速公路、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均按各自的代码采集。
居民地之间已有高等级路相连,低等级路(乡村路、小路)可进行适当取舍,保证居民地之间有路相连即可。
山区沿山脊等地性线走的小路,外业调绘有误,可更正。
有个别调绘片境界调在山脊上,小路调在境界旁边,有误,应将小路调在山脊上,境界在小路两边跳绘。7.5.2.5 管线要素采集
电力线和通信线等管线要素根据调绘片判读采集拐点。注意发电厂电力线的正确采集。7.5.2.6 境界要素采集
根据调绘片的标绘,在立体模型上采集境界,沿山谷、山脊等表示的境界注意和地貌的配合。县界穿过洱海,保持其连贯性。7.5.2.7 地貌要素采集
等高距为山地5米、高山地10米。10米等高距的图幅,平坝子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超过5cm,加绘间曲线。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按各自的代码采集。
洱海周边平高点多数测在地物上,有2米左右比高,在测图时应删掉。
高程注记点密度一般图上为10-15个/100cm2,平坝子20个/ 100cm2 , 高程值的精度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0.1米)。高程注记点一般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点上,平坝子的高程注记点要反应基准面的高度。对于闭合等高线表示的山头、鞍部、凹地,适当加注高程注记点。
堤坝、陡涯、陡坎(梯田坎)、冲沟等,比高大于2米且影象清晰的应测注比高。
由DEM内插生成的等高线,遇到下列因DEM不准确引起等高线不正确时,应在立体模型上进行编辑: a 影像中带有大片处理不清楚的影像,如湖泊、河流等水域的地方出现大片匹配不好的点,需要进行编辑。b由于影像不连续,阴影遮盖,使等高线某些点不能自动切准地面,则要进行编辑,使得点、线尽可能切准地面。
7.5.2.8 植被要素采集
根据调绘片,在立体模型上判读并采集出各类植被范围线。图上面积小于5mmX5mm的植被不表示,过于破碎的同类植被可适当综合,地类界应闭合。7.5.2.9 其他要素采集
独立地物按其定位点、线或外轮廓准确采集。7.5.2.10 采集成果经检查后回放纸图提供下工序使用。7.6 DLG图形及属性数据编辑 7.6.1 数据编辑基本要求
(1)图廓点坐标按图号生成,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并加代号。
(2)数据编辑时,应确保各要素的完整。注意协调各要素的关系,各类要素叠加后逻辑关系应协调一致。(3)数据分层编码严格按“附件二”“附件三”执行,各图形要素的代码应正确无误。
(4)只有境界层、图廓线层(包括公里网线)存放完整的内图廓线。其它数据层若有与图廓相交形成闭合多边形的,可以保留相应一段内图廓线。
(5)具有多种属性的公共边,只采集一次,其它层用拷贝的方法生成。拷贝要素的编码在各自赋相应的分类编码。
(6)为了满足面状封闭以及线状连续,所增加的辅助线代码规定为993002。(7)有向线状要素(陡坎等)一律将符号放在前进方向的左侧。(8)各类地物的综合取舍指标见7.5.2条。7.6.2 控制点要素编辑
按图式正确表示各类控制点,检查其坐标正确性,将点名、等级等赋入属性表。7.6.3 水系要素编辑
(1)根据调绘片内容对所采集水系要素赋予正确的代码及相应的属性值。对于有方向要求的要素进行方向调整。
(2)编辑水系矢量数据,单线河、双线河、湖泊等要素遇桥梁,直接连通,河流贯通形成网。双线河、双线沟渠边线用水涯线编码(200102)。
(3)湖泊、水库符号化时以水平晕线填充,面积宽阔时晕线可不连贯。(4)以埂相隔的池塘,以池塘边界封面。(5)水渠的流向绘在渠上。
(6)外业调绘片中紧靠池塘、水渠的堤表示为一般堤不妥,应改为“图式”8.7.2堤岸符号表示。7.6.4 居民地要素编辑
(1)根据调绘片内容对所采集居民地和建筑物要素赋予正确的代码及相应的属性值。(2)街区的轮廓线,其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时,可综合成直线表示。(3)直角房屋(街区)的各个角均应编辑成严格的直角,并确保多边形闭合。
(4)成片的街区式房屋,依照调绘基本分出依比例、主、次街道;调绘片上综合取舍过小的次要街道,可作适当的综合取舍。
(5)独立晕线房屋按依比例尺房屋(代码为320213)。(6)街区线(代码为320402),仅限于制图数据。(7)调绘片上表“×”的符号,按高层房屋编辑。7.6.5 交通要素编辑
(1)根据调绘片内容对所采集的道路要素赋予正确的代码及相应的属性值。(2)道路必须构成网,交叉处有节点存在。
(3)乡镇以上(含乡镇)居民地采集主、次街道,乡镇以下居民地只采集与道路相连接的主、次街道。(4)与公路相连的街道线需赋公路属性。7.6.6境界要素编辑
(1)根据调绘片内容对所采集境界要素赋予正确的编码及相应的属性值,界线编码见代码表,代码详见乡、镇编制统计表(乡面点代码为县码加乡码,如大理市凤仪镇:5329011030000)。(2)境界以单线河、道路等线状地物为界时,从相应的层中拷贝数据。(3)境界以双线河流主航道为界时,编辑使其确保境界为河流中心线。
(4)洱海中的县界应连续穿过。乡界外业调绘断在洱海边,将洱海水崖线拷贝到境界层使境界封闭。(5)苍山国有林中有县界和乡界穿过,林界按线状采集,不封面,林界借用自然保护区界表示,图上右下角附注说明。7.6.7 地貌要素编辑
(1)对等高线的代码进行核对及赋相应的属性。
(2)对等高线密度很大的陡坎、陡崖等区域,编辑等高线,保持曲线应连续不间断。(3)对等高线矛盾的区域进行编辑。(4)不光滑的等高线进行编辑处理。
(5)冲沟、冲沟符号仅在制图数据表示不转入E00数据。7.6.8 电力线、通信线要素的编辑 编辑电力线和通信线使其连通和连续。7.6.9 植被要素的编辑
编辑面状植被范围线并赋相应的属性,小于5mmX5mm的植被不表示。地类界必须封闭。7.6.10 其它要素的编辑
对其它要素进行编辑并赋相应的属性,按图式正确表示各独立地物。7.6.11 注记
制图数据注记按图式规定执行,行政村级别调绘不明确时,参照《云南省行政区划简册》。单位名称图面注不下时可简称注或省略。
所有名称需记入属性(非重要单位可舍去)。无属性值的属性项为空。
在E00数据中,注记信息如各级居民地名称、主要单位名称、道路、水系、独立地物、山名等需采集定位点(选取在点中心点或线状中心点或面状中心点),定位点的代码按“附件三”中注记分类码(CLASS)执行。注记信息转入ANNPT层。7.6.12 接边
图幅之间的所有数据必须接边。测区北、东、南三边与老地形图概接,“概接”不是一 一对应的接,重点是检查本次新测图的不变地物和地貌与老图相比有无粗差。7.7 入库数据转换
7.7.1 建立各层拓扑关系,进行图幅之间数据的几何和逻辑接边。7.7.2 检查、修改。生成每幅图各层的非压缩格式的E00文件。7.8 DLG可视化图形
7.8.1按照图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可视化各种符号、线型、线宽、注记等执行 GB/T 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
7.8.2图廓整饰省略坡度尺、图例、图例上方和图廓左下方小图名、图号,其它按照图式要求。图幅左上角的结合表测区四周图名空白。7.8.3各要素制图颜色见表七: 表七
要素分类 颜色
测量控制点、高程点及其它要素 黑色 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黑色 管线、交通及附属设施 黑色 水系(水涯线)附属设施 蓝色 境界 红色
计曲线、等高线注记、公路技术等级 红色 首曲线 绿色
冲沟、陡崖、陡岸、干河床、棕色比高、沙地 棕色 植被 黑色
图廓整饰、注记 黑色
图形颜色在图形输出时可根据可视化效果调整。7.8.4 彩色喷墨回放图,激光照排输出。
8、质量控制
8.1 本测区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执行GB/T 18316—2001《数字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执行与产品规格相应的规范、图式、专业技术设计书,以便验证产品满足规定要求。
8.2 质量记录填写的要求和保存按院有关规定执行。8.3 各工序质量检查 8.3.1参数文件的检查
像机参数文件、项目参数文件、控制点参数文件、模型参数文件等是否正确。8.3.2空三成果质量检查
控制点文件是否正确,定向结果是否符合限差要求,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8.3.3 DOM质量检查
(1)影像色调是否均匀,是否有模糊重叠带,各镶嵌相片影像灰度是否平滑过度。(2)接边精度是否符合限差要求。数据分辨率、数据格式是否正确。8.3.4 DEM检查
(1)格网间距是否正确。机上目视检查DEM是否有突变情况,若有应再次编辑,直到DEM合格。(2)DEM拼接检查,拼接精度是否达到要求。8.3.5 DLG检查
(1)分层、编码是否正确,要素分类与属性值、要素注记是否正确或遗漏。
(2)各层拓扑关系是否正确;各层是否有重复的要素;有向点、线的方向、面状要素的闭合是否正确。(3)高程点的位置、密度是否正确。等高线是否光滑、合理。(4)图廓点坐标是否正确。接边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8.3.6 DLG可视化成果检查(1)符号、注记是否按图式要求。(2)图廓整饰是否正确、完整。8.3.7 产品成果及归档检查
(1)文件名命是否正确,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元数据各项内容是否齐全、准确。(2)数据文件是否可读。(3)文档簿各项内容填写是否正确
9、数据组织形式
9.1 图幅存放:
以百万分之一的1:1万图幅为序(同一行的放在一起),以图幅为单位(例:G47G025053)将各类数据打包在一起。
9.2 DOM数据组织形式: G47G025_DOM
G47G025053 G47G025054 „„
G47G025053.TIF G47G025053.IMG G47G025053.MAT 9.3 DEM数据组织形式: G47G025_DEM
G47G025053 G47G025054 „„
G47G025053.BIL及附加文件 G47G025053.MAT 9.4 DLG库数据组织形式: G47G025_DLG
G47G025053 G47G025054 „„
DLG各层数据名(*.E00)G47G025053.MAT 9.5 DLG可视化数据组织形式: G47G025_MAP
G47G025053DXF G47G025054.DXF „„
10、成果上交 10.1 数据文件
10.1.1 加密数据:控制点成果,加密点成果(含保密点),量测数据及相关的内外方位元素。10.1.2 DOM非压缩数据(*.TIF);元数据(*.MAT);坐标信息(*.IMG)。10.1.3 DEM数据(ARC/INFO 的*.BIL)及附加信息;元数据(*.MAT)。
10.1.4 DLG的库数据(ARC/INFO非压缩的E00格式)(*.E00),元数据(*.MAT)。10.1.5 DLG可视化图形数据(*.DXF)10.2其它资料
10.2.1 DLG可视化图形输出:(1)彩色喷墨回放纸图。(2)激光照排输出二底图。10.2.2 加密刺点片。加密点成果表。
10.2.3 技术设计书(2份);技术总结(2份);院级检查报告(2份);文档簿。最终数据成果以光盘(双备份)形式上交。
测量技术设计书 1.前 言衡阳市是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拥有五十万人口的综合性大都市,供水工程是关系着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了改善衡阳人民的生活及生......
5.2 严格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工作是测绘工作的生命线。在项目开始前,必须对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过程五大因素进行严加控制,对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所用施......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 农村土地确权调查技术设计书二〇一二年三月目录1 概述 ........................................................................4 1.1 调查区概况 .......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前 言1、设计目的:1)通过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之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
2014年美好乡村测量项目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一、概 况为满足2014年美好乡村勘察、测量项目的需要,我院对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长营180亩、牛集蒋楼120亩、古井赵楼26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