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练习)_作文训练审题与立意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00: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作文训练审题与立意”。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

一、有关键词句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父亲与刚高中毕业的儿子签订了一份《亲子双向自立协议》,明确约定: 儿子要全部自力承担高等教育的经费,自力谋业,自力创业,自力结婚成家,自己培育子女。

父母的养老费需父母全部自我承担,日常生活和患病生活需自我料理,精神文化生活需自我丰富。

有专家指出,该协议不简简单单是要求孩子自强自立,而且还体现出一种新的家庭观念。

各位同学,你也即将高中毕业,请你针对材料发表见解,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请根据上面材料的意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3.2006年的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在汉语中“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以上词语或你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4.2007年全国课标(海南、宁夏)卷作文题: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五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下面是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主教的墓志铭: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 样。

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件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

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无关键词句

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受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

请完整理解上述材料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2009•高考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3.“我的外公,从前会偷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菜园偷菜,被菜园主人看见了。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转身就走。”母亲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

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外公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还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菜为啥长得漂亮,尽管问。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去天井边的悬蓝里抱出两颗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

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 口交誉的人。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又。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2006年全国卷1)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请完整理解上述材料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5.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三千年的时间,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计划。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要三千年的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

在了野草丛中。

6.07年北京卷考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①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②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③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④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⑤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三、多个对象或多则材料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移栽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土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套作和抄袭。

3.(2008•高考北京卷)作文。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4..(2009•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2011上海)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立意练习教案

玉贤中学九年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执教:李海燕【教学目标】1、巩固材料作文审题步骤;2、巩固练习材料作文立意方法;3、培养对材料的获取、筛选、整合的能力。 【温故知新】一......

作文审题立意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狮子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编号、日期、鲜红的公章、签名一应俱全。他想不能自行摘掉,得合法地摘下这标签。他先是愤......

作文审题与立意

高考作文审题与立意【审题】一、审读作文材料二、审视作文范围三、审清作文话题四、审定作文要求例题:唐代诗人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诗人李白说:“安能摧眉折......

作文审题与立意

审题与立意课题:审题与立意 设计教师:(主备)胡思庆 科目:语文协备教师:裴雯君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理解“审题与立意”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审题与立意......

审题立意

课题:《中考作文训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授课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1、教会学生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2、激发写作兴趣,克服写......

下载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