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不应该实名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博真的要实名认证了”。
1.【约翰·密尔《论自由》】凡属社会以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用手段是法律惩罚下的物质力量或者是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遵循一条原则,即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目的只是自我防卫。这就是说,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何一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为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
微博实名制显然属于一种法律惩罚下的物质力量。但是防止对他人的危害是出台此规定的唯一目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实行微博实名制,不仅不是公共意见,更是对公共话语权的二次侵犯,对网民造成了二次伤害。
2.【约翰·密尔《论自由》】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
微博实名制让每位在微博上发表言论的网民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请问每一条微博都是涉及他人的吗?既然不是,那么网民权益的侵损又由谁来负责呢?
3.【约翰·密尔《论自由》】我们永远都不能确信我们所力图窒闭的意见是一个谬误的意见。何为稳定?何为和谐?何为应该禁止的言论?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如何去判断一条微博的正误?既然理性地判断是如此困难,那么侵犯网络话语权、打击网络言论的微博实名制要它何用?
4.【约翰·密尔《论自由》】人类应当有自由去形成意见并且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
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有了微博实名制,有多少人能够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在一个民主的国家,人民无法毫无保留地发表内心所想,请问国家的民主何在?国家的未来何在?文明进步的动力何在?
5.【龙应台《美国不是我们的家》】如果这个社会制度中有畅通的管道让小市民去表达它的意愿,去实现它的要求,它就不会郁积到近乎爆炸的程度。
根据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而目前有近半数网民在使用微博,比例达到48.7%。我们有理由相信微博正是一个畅通的管道,让我们大声说出我们的话。而微博实名制正是在扼杀这样一条管道,试图通过管制让它阻滞不通,这样的唯一后果就是真话得不到表达、民愤不断累积。对方辩友,假如在你挂科之时不让你通过微博去吐槽去批评试卷,那你是不是会抓狂到想要把一桶洗脚水浇到出卷老师的身上呢?
6.【《规定》对网站重点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严禁泄露用户信息,并落实技术安全防控措施。
《规定》看似天衣无缝、振振有词,但是请问同学们,建立、保障、严禁、落实这四个词哪一个给了你安全感?广大网民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式的标语,还是强有力措施。今年年初至现在,网上银行问题频出,密码泄密门中曝光包括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用户资料“外泄”,“数据超过1 亿条”,包括完整的银行账号和密码。2011年12月21日,我国最大开发者技术社区CSDN的600万用户数据被泄露,包含用户名、明文密码等,次日,垂直游戏网站多玩网也被传泄露800万用户数据。25日,号称“最有影响力华人论坛”天涯社区4000万用户数据包被疯传,eNet、百合网、开心网、人人网、珍爱网等相继被卷入用户数据泄露**,支付宝、当当网及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网站也被卷入其中。难道这些企业不曾向人民承诺要保护其隐私吗?在一桩桩、一件件泄密事件频发的事实之下,对方辩友凭什么让我们相信,我们的资料和信息一定是安全的?我方强烈质疑!
7.【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2012年1月11日在深圳人大会议讨论中,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指出安全、隐私和效率是相互矛盾的。移动互联网专家未必“刘行移动在线”以虚拟的采访方式,提出了法律依据含混,有保护腐败、侵占网络用户资源之嫌,并且与移动互联网价值观相悖。如若规定要实行,请让我们看到其法律依据,如若官员要晒工资和政绩,请让我们看到维权和质疑的途径。如果将微博实名粉饰成为一个歌舞升平、安居乐业、人们只能笑不能哭,只能听不能说的平台,那么微博的合理性又在哪里呢?
8.2011年8月11日,据韩联社报道,为了减少在因特网上非法搜集个人信息的行为,韩国政府决定分阶段废除因特网实名制。中国网络实名制的最重要学习对象IT大国韩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都将废除网络实名制,因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网上个人信息的泄露,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9.当今的政治生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众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已经苏醒,新媒体发展迅猛,信息日趋多元化。在此语境下,传统的信息控制策略已经失效。当下,执政者应学习与公众沟通,学习在协商中劝服民众,学习在对话中“制造共识”。无论承认与否,在全球范围内,这都是政治生态发展大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秘诀之一便是“深淘滩,低作堰”。在正常情况下,对舆论疏而不堵,不仅是中国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保障。
10.事实上,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匿名微博所揭露的社会丑恶现象,同样具有很高的真实性。比如说轰动一时的“我爸是李刚”“躲猫猫事件”“韩峰日记事件”的揭露者,都没有采用实名。如果真的实名了,请问对方辩友,你真的不怕李刚吗?很少有国家是被谣言摧毁的,而腐败实乃亡国之大害。
11.微博实名制可能会使微博灰色产业链升级,微博是名字后会对僵尸粉的数量起到打击作用,却提高了僵尸粉的质量,原本靠数量赚钱的僵尸粉销售团队,这回有可能靠质量赚钱。所以我方认为,僵尸粉、水军的控制并不是实名制所能解决的,只要微博存在一天,现象就不会消除。
反驳
1.正:“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不会影响用户的微博体现。
反:首先让我们理清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实名制是谁出台的?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办公室、市通信管理局和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制定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佟力强。请问卖你苹果的人会说自家的苹果不好吗?所以我方认为此言不可轻信。其次让我们用事实说话。易观国际分析师董旭则在采访中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政策落地会破坏原有微博生态,造成用户规模在不同维度的缩水。北京实名注册微博的规定出台当天,新浪股价开盘大跌,一度跌逾10%。用户的缩水难道不是微博体现受影响的最好证明吗?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曾说:网络已成了很多人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一旦实行实名制,大家还敢那么畅所欲言吗?微博原本是网民们的天堂,而今正一步步沦陷为失乐园。你又作何解释呢?
2.正:李希光提出实名制。
反:面对北京实行微博实名制,有网民强烈要求人大立法,实行微博匿名制,禁止实名发布微博,以防明星演员、明星富人、明星学者、明星记者、明星官员利用人类逐名弱点,通过名气包装浅薄的思想忽悠网民。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也曾说:在微博环境里,只有在匿名下,平民声音才能获得平等传播。
3.正:实名注册将有效减少微博上不负责任的和有害的信息,对用户的交流沟通将更有意义,长期来看对微博发展是有益的。
反:首先,对于不负责任的言论,实名注册不是唯一途径,微博有着越来越高的自净能力。《2011年中国微博年度报告》中写道:微博谣言越来越多,但是有60%以上的微博谣言在1天之内被澄清。微博开始渐具自净功能,而且微博的辟谣功能也比传统媒体更快更有效。即使在匿名状态下,网络传播仍然具有很强的自澄清效果。其次,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什么样的信息是不负责任的?实名注册有效减少的是不负责任的信息吗?用户的缩水、股价的下跌仅
仅是因为用户对自己的言论负不起责任吗?实名制带来的将是网络话题的同一话、去政治化、普通话、CCTV化。至于不负责任的言论是否真正是实名制的打击对象,我们懂,你们,也懂的。
4.正:在微博客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传播谣言、虚假信息,需要规范微博客服务管理,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
反:首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一句,何为谣言?《东周列国》开篇就说:“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将其定义为没有根据的消息。可见,谣言的定义仅仅是“无根”,并不代表真假。当你在新浪微博上转发一条寻物启事时,你认证过它的真假吗?是否真的是这个人在这个地点这个时间段丢失了这一件东西,你真的认证过吗?如果你没有认证过或者不可能去认证的话,这算不算是未经证实的谣言?实名制之后,你就不会转发了是吗?我方认为传播谣言并不是匿名制所导致的,而是网络的虚拟性和微博自带的系统特质所决定的,因此实名制解决不了谣言问题。其次,荀子有句话说的好:“流言止于智者。”即使是假的谣言,也有被澄清的一天。2012年2月11日11点39分,广西某公安局长在一条微博中被告强暴一女子,转发N次引起渲染大波。后被认证该微博是虚假消息。那么事件是何时解决的呢?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官方微博于当日就发表了微博澄清。你还在质疑微博的自净能力吗?
5.正:专家认为,微博客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有利于遏制虚假有害信息网上传播,有利于推动网民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反:对方为何偏偏只看到它的有利于,而无视它的不利于呢?实名制在遏制虚假有害信息的同时,也遏制了充满正义和良知的声音,在推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的同时,也遏制了一个 国家文明前行的脚步。
6.正:用户在前台发言是使用真实身份还是选择网民、昵称,由用户自己决定。
反:请问对方辩友觉得前台使用昵称合理吗?合理。理由是什么?无非是言论的自由。既然对方辩友认为实名制不会影响话语权,不会影响网民意愿的表达,那么为何前台不实名呢?前台的不实名告诉我们公众的意愿是匿名而不是实名,只有匿名才可以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当背后总有一双眼睛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即使你的昵称是阳光灿烂,想必内心也是阴雨蒙蒙了吧。
7.正:《规定》不但不会限制微博客服务的发展,还将有助于微博客网站树立企业品牌,提高服务质量。
反:我们所说的不应该实名,考虑的、面向的是民众,是权利的行使和意愿的表达。从股价的下跌我们没有看出企业品牌的树立,从用户的缩水我们也没有看出微博客服务的发展。当人民已经在用行动向实名制say no 的时候,对方辩友为何还是执迷不悟 抱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呢?
8.正:微博客用户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是其法定义务。
反:我方从来不否认权利的行使需要义务的履行。可是是否此义务是合理的、应当履行的呢?《规定》只是一项规定,还未上升到立法的高度,我们完全有权利质疑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的言论自由买单。约翰·密尔曾说:“我们现在仅仅有点社会的不宽容,这既不杀死一个人,也不拔除什么意见,但是这却诱导人们把意见遮掩起来,或者避免积极努力去传布意见。说真话是我们的权利,因为说真话而受到压力甚至是法律责任的追究,是我们的义务吗?
9.正:许多名人的微博早已实现了实名注册,他们都不担心信息泄露,我想我等普通网民也不必过于担心。
反:据我们了解,艺人王菲就没有实名认证的微博,她曾告诉南方都市报:“认证了就不写了。”相似的明星还有李亚鹏、孙俪、邓超等等。名人不担心信息泄露我们就不应该担心了吗?请对方不要过度抬高名人贬低自己阿。
10.正:实名制不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而是为了有效防止语言污染,以便人们在洁净的环境中正常发言,各抒己见。
反: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说言论自由不会受到限制,那么请问如何界定语言污染?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何时就成为污染,何时就不成为污染呢?我方还认为,因为微博所固有的公开性、公众性,语言污染一直在受到有效的制约,谩骂的网民会受到其他网民的声讨,言论也在受到别人的关注和监督。而实名制一旦施行,正常发言、各抒己见简直就是黄粱一梦,对方辩友你们还是醒醒吧。
11.正:在非实名状态下,有的网站无形之中倡导着不健康行为,助长了网民的不良习惯。反:当下虚拟世界,是不健康行为多一些还是健康行为多一些呢?广大网民对于互联网微博这一平台的热爱正是因为它的非实名、虚拟性,网民们能够畅所欲言,体会现实世界中没有的精彩。而现在实名制正像一张网络身份证,企图将互联网的世界改造成网民生活着的现实世界,当你身边的人都长着同一张死气沉沉的脸,你还爱这个世界吗?当你的一日三餐都变成了一袋面包,你还爱你的生活吗?我方质疑这样趋同化的改变,这样侵权的规定。
1.实名制是否是一种强制的控制方法?是否控制了网民的言论?言论自由是否得到了侵犯?
2.如果不用实名注册,就不能评论转发,这合理吗?
3.新浪的股价在下跌,用户在缩水,这不叫影响用户的微博体现吗?
4.请问用户的微博体验最核心的是什么?„„我方认为是畅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实名制有没有影响观点表达的畅通性呢?
5.《规定》对信息安全作出的四项要求,请问进入我们的生活了吗?又是如何付诸实施的?
6.安全和隐私是否有着矛盾?怎样处理这种矛盾呢?
7.请问《规定》是否有法可依?依据的是哪一部哪一条哪一款?没有法律保护,没有立法论证,与法律打擦边球的《规定》显然不能让我们信服。
8.实名制的事实是否保护了腐败?怎样论证实名制对腐败起到了积极作用?
9.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和国外的环境同等成熟吗?中国的技术和西方技术同等先进吗?既然大环境不同,技术不能跟进,我们如何来保障网民的权益呢?
10.实名制是不是以言治罪的体现?社会的阴暗面由谁来揭发?
11.为什么腐败分子可以悄悄贪,我们就不可以匿名骂?
12.在实行微博实名制以前,是不是应该先落实官员财产申报制呢?
13.微博实名制之后,新浪腾讯是否值得相信?既然要强制微博实名,那么个人信息通过你们的平台泄露你们又是否负责呢?
14.实名制真的能树立企业品牌吗?马化腾为什么否定实名制,因为他很清楚实名制会给腾讯带来什么,那就是被超越。
15.如何以实名制完善网络空间信息可信度?
16.匿名是否是微博之乱源?《微博意见活跃群体分析报告》称:“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话语权依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观众以及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毋庸置疑,微博实名制利弊同在,我们权衡其利弊,应立足于当前实际,微博实名制违背了互联网自由开放平等的精神,不仅对“维护网络传播......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下面由我来做反方总结陈词 博用户的道德与素质。其实实名制只是一种简单粗实名制到底是对言论自由的合理限制,还是对言论自由的不合理限制,是本场比赛核心争......
四辩陈词稿 首先感谢主席。虽然刚才对方辩友以其精妙的语言以及精彩的论据向我们展示了微博实名制的各种好处,但是我们从其本质去论证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实名制并不能够......
微博实名制演讲稿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现在由我表达我对微博实名制的观点。首先,微博是MicroBlog的简称,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微博实名制辩论赛总结最新的数据表示,中国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随着网络不断地普及以及发展,微博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2008年五月,中国四川省发生了可怕的地震,规模达7.9级,里氏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