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县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临漳县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
研究分析临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特点和问题
临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特点及现状
临漳县地处河北省邯郸市最南部,与河南省安阳市接壤,三国时期称邺城,是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建国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临漳的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十分迅速,截止2009年底,临漳县交通路网通车总里程达到10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一条(京珠高速公路)10.7公里,省道二条(茶柳线、魏峰线)合计60.6公里,县道三条(马义线、曹前线、丛峰线)合计84.8公里,乡道53条454.7公里,村道315条,合计406.9公里,形成了“ 三纵”(县道马义线、省道是茶柳线、县道曹前线)、“ 三 横 ”(省道魏峰线、乡道杜称线、县道丛峰线)为主骨架,主要乡道相连通,“村村通”道路为脉络的较为完善的公路网,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存在的问题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的客观需要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我县目前的公路交通已渐渐不能满足实际通行能力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的体现在:
由于我县公路交通网络中,主要干道与周边地区连接不畅,大多是断头路,造成我县的交通位置在全市的大交通网络中不占优势。我县境内没有一条国道,仅有两条省道茶柳线和魏峰线,其中茶柳线向南与河南省交界处是断头路,河南省没有与茶柳线对接的高等级道路,茶柳线北段是我县与邯郸市政治、经济往来的最重要的通道,但由于路面较窄,再加上过村路段多,路边商户占道经营情况严重,造成经常堵车,通行能力运输不能满足需要。省道魏峰线从我县最北部穿过,县城以东成安、魏县段的过村路段同样存在占道经营的问题,严重影响通行能力。这是造成我县过境车辆较少,以本地车辆为主,使我县难以形成市域范围的公路交通枢纽。
县道曹前线、丛峰线、马义线由于建设时间长、标准低,路面较窄,通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特别是我县中部的一条极为重要道路的杜称线仅是一条乡道,路面宽度只有6米,并且没有东西贯通,另外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乡道南杜线,仅从魏峰公路到杜村,没有贯穿漳河到我县南部。这都严重制约着我县中南部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县的农村道路大都面临着拓宽改建、升级改造的客观要求,但在争取改建项目中,因目前的投资体制是上级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而对于农业大县的临漳来说地方配套部分筹集十分困难,许多拓宽改造计划无法实施。
目前我县没有一条直达邯郸市的一级路快速通道,尽管经过县委、县政府和县局的积极争取,临漳-邯郸快速路(一级公路)公路已列入市局“十二五”规划,但由于该条道路在我县境内只有不到2公里,其他的30公里都在成安县、邯郸县境内,征地、拆迁、协调等一系列问题很多,具体实施起来难度相当大。
随着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和私家车数量飞速增长,规划构建大交通、构建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迫在眉捷、势在必行
从我县的公路交通图上可以看到,以“三纵三横”公路网为主线形成:①县城城区;②称勾镇;③柳园镇;④前屯村;⑤黄开河村;⑥义城村等6个主要交通枢纽。临漳县城区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道城区路网建设的发展和城市交通功能的不断完善,其必将作为最大公路交通枢纽,特别是“三年大变样”工程的实施会极大的改善城区交通功能。其他村、镇交通枢纽要早谋划、早规划公路交叉的平交道路口建设,提前为道路的畅通、路口的交汇预留地域空间。具体措施有:
尽早提升道路行政等级和技术等级,拓宽建筑红线;
请城乡建设部门超前规划小城镇建设,为小城镇道路交通合理布局规划好蓝图; 结合公路网络中长期规划,提前规划小城镇的外环路建设,让公路建设与小城镇道路建
设科学、完美的衔接。
建立完善运力充足、结构优化、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科学合理的县域交通、客运、货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进行业科技进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运输业效率。鼓励开发和应用GPS系统、运输企业车辆调度系统、行车线路信息系统和运输行业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提高运输业效率。鼓励和引导GPS系统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建立应急运输指挥系统和运输公共信息平台,为公众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引导物流企业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构建较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大幅度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随着县城主城区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集中,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等城市公共交通,不断提升县城品位和档次,方便城乡居民生活。
优化运输网点布局,强化枢纽衔接和集疏运配套。积极做好我县客运站布局规划及交通衔接工作,对现有的客运站,候车点,按照客运站建设标准化有关要求,提高硬件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满足旅客需要,方便各种运输方式换乘。对需要搬迁或新建的客运站、点,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布局和“人便于行”的基本要求。
扶持发展农村客运,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改善广大农民的出行条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农村客运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农村客运。鼓励运输业户选用适合农村客运市场需求、安全性能较好的车型,实行联合经营和公司化经营。
采取措施探讨:
针对目前我县交通运输体系的现状,根据省、市“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工作要求,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服务新农村建设,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根本目的,坚持立足实际,提前谋划,统筹安排工作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构建安全、快捷、畅达、舒适、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
以邯郸-大名高速公路以及京港澳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即将开工建设为契机,继续向省厅、市局争跑“临漳-邯郸快速路”工程项目,彻底解决县城通往中心城市的交通要道,以解决严重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按照县政府《关于制定临漳县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的函》的安排,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拟建农村公路建设规模870.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62.3公里,三级公里193.9公里,四级公路425.4公里,涉及到乡道升级改造75公里,村道新改建425.4公里,估算投资43030万元,其中利用上补助16629万元,地方自筹26401万元,拟建县道桥梁共11座,计长468延米,估算投资1053万元利用上级补助758.16万元,地方自筹294.84万元。
按照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的二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县道,按照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的三级公路标准拓宽改建重要乡道,按照路基宽5米、路面宽4米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村村互通”工程。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我县的大交通运输格局日臻完善,实现与邯郸市有一级公路直达,与周边兄弟县之间有二级公路相连,县城与各乡镇有三级以上公路相连的路网格局,同时解决我县与河南省以及与我市周边兄弟县之间的断头路问题,真正达到“货畅其流”、“人便其行”的公路交通建设目标。
公司发展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企业的管理工作发展必然需要经历如下一些阶段:1、建立初期,"救火",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2、发展中,"规范化",完善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并培训......
公司发展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准则。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运行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管理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交通运输局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交通运输局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
黄石市阳新县“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阳新县位于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版图面积2800平方公里,现辖23个镇(区),总人口107万人,东临长江,西接京广,南通京九,北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