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做最好的自己》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
心得
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实在是因为这个文章算不上看了某一本书或者某一部电影之后的感受。这个学期看了一些书,看了一些电影,也想了一些事情,这个契机,让我能够整理一下思绪,写就此文。
首先还是写一下推荐读物吧——《做最好的自己》有句话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一个星期的时间,压迫我快速地阅读,迅速地吸收。这个过程不仅让我读书的效率迅速提高,而且在读书过程中的思考也加快了。所以,先感谢这样一个契机吧。这本书对于青年学生的指导作用不用多言,但是客观地讲,我觉得它还是有很多缺点的。
书中,李开复老师提出了“成功同心圆”,即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再以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六种行为方式构成同心圆的最外一环。这本书大多的观点在李开复老师先前的文章中已有阐述,这些文章的流传也很广,所以对我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太多全新的观点。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将所有散落于各处的观点系统化,汇集成册,有一个系统的感觉。
这个书内容朴实,而且很贴近生活和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其中不乏大学读书、考研、出国等现在我们都很关心的话题。也有和父母、同学老师的关系,学校社团和学习生活的处理的关系,还包括当前经济社会不良现象和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最关键的大学时期中学生如何对待这些丑恶与不公的方法,有现实的存在的意义和可操作性。另外此书的逻辑性很强,调理清晰,这一点非常适合中国读者,因为我们就是看这样风格的教科书长大的。每一章后面都有总结,每一个小点里面也标了序号,逻辑清晰。(虽然这也是我不太喜欢它的地方,看起来很像教科书。)比如培养自省习惯的简单训练法: 准备一个本子和一支笔,在每个月的第一天,记下:
1、上个月的成功与失败有哪些?
2、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定出要在本月进行的改进和计划。然后,开始按照计划实施。到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做两件事:
1、自我评估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
2、请师友检查自己是否兑现了承诺。我还没有具体实践这个办法,但是睡觉之前会想,自己一天到底做了什么,有什么做的好的地方和有什么可以改进的,觉得每天都充实了一些。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有意义的一个观点是多元化的成功。诚然,无论是在谁的眼中,李开复都是成功的。从入世的意义来说,他曾经是著名公司的高官,在语言搜索领域也享有盛名,个人的创业也称得上是成功。从他个人来说,他在各个公共平台上的言论,他的行为也做到了影响力的扩大化。但是在李开复的眼中,他的园丁、他的母亲或者杜鲁门总统挖土豆的兄弟也是幸福的、成功的。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一个问题:“你幸福吗?”可能在李开复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成自己的目标就是幸福的、成功的。
再谈到成功这件事情吧——其实原来我对一些所谓关于成功学的书都比较反感。登记的时候要了这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知名度。李开复的言论我觉得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现在社会上所谓“成功学”的书籍很多,在我个人来看,这本书也属于成功学书籍中的一种。它告诉我们要励志,要坚持之类的。仿佛社会上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成功一样。我们现在为何如此需要成功?这本书中讲的成功是“make a difference、‘世界因我更美好’”,这一点我很认同,但是李开复真的认为他的园丁是make a difference吗?我觉得,李开复老师所想表达的还是中国式的做最好的自己——你有权选择、有权决定,you can follow your heart,但是最终目标还是大众意义上的成功。我也不反对现在社会上这种追求所谓成功的价值观,只是有点无奈,无论曾经有过怎样的不同,最终我们应该完成的仍然是大众期望中的那个自己。
虽然我有不认同的地方,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书是不错的,至少是宣扬正面的价值观。李开复原以为中国的青年们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一些事情是非常难得的。也许我们本来就不应该纠结这些,今天的中国,我们都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才能够完成“做最好的自己”的目标。“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这或许是我们今天应该坚持的。
再谈个人的信仰与目标的问题,我看了李安的新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很喜欢这个电影,没有那么多宏大叙事,但是娓娓道来的故事却发人深省。Pi在整个漂流的过程中克服了各种困难,甚至是自己对神的信仰,他几乎每次行动都下意识地会去感谢神,感谢神的赐予。电影的结构实际上是“故事套故事”,以pi对作家的叙述为背景,pi讲述了两个故事,因为电影渲染的重点不同,也因为人本能会去喜欢那些精彩的故事,我当然认为第一个故事是更好的。虽然它有很多漏洞,食人岛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老虎和人不可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救生艇上不可能有如何驯化动物的指导,但是它毕竟是美好的,让我去想,也许神与信仰的力量真的很大。第二个故事可能更接近于真实,如果是假的话,pi讲出来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动情。后来看了一篇分析之类的文章,比较认同它的观点,其实虎就是pi自己:在现实中,pi比较理想化、感性而有信仰,但是老虎象征是pi的另外一个部分——现实而勇于争斗。这两个pi一直在争斗,电影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pi这个名字就道出了天机,也许人生的各种矛盾就如pi一样无穷无尽、不断博弈,同时,它也是圆的周而复始,最终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食人岛pi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它正预示着现实社会,岛上的鼬就好像我们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瞪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得看着外来的事物,集体活动、喜欢蜂拥而至,却对这外来事物的危险丝毫不知。“Pi”在树上搭了床,却被鼬鼠不断侵占,“Pi”很反感的想赶走这些鼬鼠,却无奈百赶不绝,看似滑稽可笑却独具讽刺意味,发人深省。这岛上动物和植物的食物来源都是别人的尸体,所有美丽的只是表象。远远望去这个岛如同一个巨人的尸体躺在海上,这座岛的本身也许就意味着死亡。这就是现实,让人沉沦,令人迷失,美丽而残忍。
Pi去教堂偷水的时候,神父说:“You must be thirsty.”后来又提到老虎的名字叫thirsty——老虎就是pi啊。电影中多次提到了thirsty这个词,在我看来,这个是指在海洋上的口渴,也指对于现实追求的渴望,这些的冲突正是电影的主题。如此看来,实际上电影充满了哲学色彩,而且将东方的意境和西方的故事性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跳出电影,来想想这个主题,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问题啊,一方面内心有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面却也难以逃脱现实的藩篱,追求世俗的所谓成功。如何驯化心中的那个虎是我们应该做的。最打动人心的一句台词是“也许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最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和它好好地道别。”最后pi离开了虎,也许我们会放下那个追求现实的自己,也许会放下那个理想化的自己,其实,道别并非分离,两者是可以共存的,尽管这个过程会耗费极大的心力与勇气。
其实这个学期我也一直在和心中的虎争斗,一方面看了很多人的故事和经历,从内心是渴望这样的生活的——充实而有意义,多走走多看看,趁着年轻多经历一些才是正道。但是,实际中的我们却被一些琐事缠绕,这学期学了什么呢?可能有,但是掌握地太差,如果说收获,可能是我个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大大增强了。遗憾的,是没有参与很多事情,没有做到我想做到的高度,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学习。在学期后半段,看了一些书,逐渐平静下来,在很多社会事务的关心中找到了过去的那个我,那个永远充满对未知好奇的我。
接下来说说《民主的细节》这本书吧,之前觊觎很久,发书的时候我也没有轮到,后来咬牙自己买了一本,收获颇丰,这本书实在是很赞!是一本读起来很快,很轻松的书,但是其中的思考却是深度的。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需要很高的理论水平,更需要一个好的文笔和一颗慧眼。现在很多人对“公知”有着歧视和反对,在我看来,刘瑜虽然是个专栏作者,但是却不能轻易划到公知的范围中去,她有着对民主的深刻贯彻和实践。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有一个基本的客观的态度,而不是一味说中国不好。更多的,是对中国未来的期许和希望——“承认杯子不是满的,同时也承认半满的杯子总比全空的杯子要好,也许不能带来激进主义的快感,却是一种智识上的诚实”。想到今年是十八大年,诸多的活动都是为十八大献礼,我们的运动会,很多大学的运动会,甚至很多小学的运动会都有各种十八大的元素。一个细节是,首都的出租车的摇窗的手柄被卸下,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在经过长安街的时候向马路上抛传单——这样的政治敏感,是不是过了头?中国的社会似乎是对政治过于敏感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比西方国家更加关注政治与民主。当我们全民向十八大献礼的时候,当十八大结束、很多社会矛盾被曝光的时候,民主的意义方凸显出来。这本书有几个板块,我看来最重要的乃是公民社会的建立。很多人说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的民主元年,诸多个人参与了社会事务,微博的围观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微小的力量得以彰显。十八大提出了很多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但是在物质生活条件能够稳步提高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公民社会的建立,只有全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够促进全社会的进步。这个意义上来讲,《民主的细节》告诉我们,对于细节的静静观察,对于社会的点滴关注,用头脑引导思考,而不是任凭冲动、盲目、愤怒以及随便什么可以冲垮头脑的东西引诱人走向狭隘,那么,什么是民主其实并不重要,或者说,这就是民主的实现。絮絮叨叨地码了这么多字,无非两个主题:个人的理想与成功、社会的民主进程。在我看来,思修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思考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这也应该是大学的主题,或者说,本科四年应该形成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这样,才不愧对四年的青春。
读书笔记之《做最好的自己》本书由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创作而成,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自己》读书......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在我看来,一本好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过程的片刻愉悦,更是为人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一点上,《做最好的自己》没有辜负我的厚望。在阅读过程......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大家都会有一些关于成功的理解。每个人所理解的成功都迥然不同,衡量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有的人是以地位和财富,有的人......
--精选公文范文--------------------------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集团公司开展《做最好的自己》读书活动读书从理解书名开始。例如韩寒畅销的《三重门》书名涵义出自《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