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学术年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2012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学术年会于2月7日-11日举行,全球近30000名骨科医师齐聚旧金山,分享海量的学术信息和教育资源。与会期间,专家学者们进行了32场专题研讨会,交流了810篇学术论文,577篇壁报,发布了215篇最新教程,参会者还欣赏到了88场骨科相关的科技展。同时,会议还提供了450余场操作演示,介绍最新的骨科产品和相关服务。敬请关注丁香园给大家带来的最新会议报道。脊柱
退行性脊柱滑脱术后4年内再手术率高达14%
在2012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学术年会上,来自费城的Edward P.Curry, MD等报道了一组退变性脊柱滑脱病变术后的随访结果。该研究小组对400例因为退变性脊柱滑脱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4年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术后4年时再手术率高达14.6%,并且再手术率与与以往认定的风险,如手术相关变量、体重指数、年龄、吸烟与否、以及患者的基础临床评分等因素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最终再次手术的病例和未再手术的病例进行比较后发现,是否需要再手术处理与相关临床因素、直腿抬高试验、运动功能、椎管狭窄水平及其程度均无关。同时,两组病例之间在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亦无差别。
腹中线经右侧入路行腰椎前路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近几年来,前正中入路的腰椎手术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主要应用于椎间融合术和椎间盘置换术。文献中描述的经典腹膜后入路多由左侧进入,与其相关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逆行性射精、静脉损伤和动脉血栓等。这一前瞻性研究的目的在于介绍由腹中线经右侧暴露腰椎的手术入路,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并发症情况,该入路从腹主动脉分叉至L5-S1,在L2-5范围内将腔静脉从右侧推移至左侧。共154例患者在术中移动了腔静脉,均无损伤。仅4例患者出现了静脉相关并发症。未见动脉并发症发生,仅1例患者出现氧饱和度监测指标中断,无患者出现逆行性射精。
胸腰椎手术中锥形束CT扫描辐射剂量的定量研究
在脊柱外科联合应用手术导航技术和术中锥形束CT引导技术,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置入脊柱内固定的安全性。然而,这样一来,由于需要额外的CT扫描,相关的放射暴露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像。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基于临床目的对应用术中锥形束CT的常规后路脊柱手术进行放射暴露的评价。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中应用锥形束CT的放射剂量。这一观察性研究对模拟手术室内模拟患者的放射暴露进行了定量监测。在标准模式下应用O形臂进行锥形束CT扫描,扫描部位为大体型或小体型患者的腰部。
围手术期禁烟可以显著改善骨科患者预后
在2012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学术年会上,众多骨科专家将目光聚焦于吸烟对骨科手术的影响,多种证据表明,围手术期禁烟会显著改善骨科患者的预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研究者Nam Vo介绍:烟雾中含有约5000种化学物质和超过60种致癌物和毒素,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致瘾物尼古丁。这些有害物质仅在美国每年即导致438,000人死亡。杰弗逊医学院的Alan Hilibrand回顾了相关研究后指出:在开放性胫骨骨折病例中,吸烟是唯一被证实具有显著意义的骨不愈合预测指标;吸烟者脊柱手术后不愈合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戒烟可以使骨科患者受益。
>>查看更多
创伤
严重创伤患者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最佳手术时机
在20世纪80年代,文献大多支持对股骨干骨折进行早期固定,然而最近的研究认为对于那些严重损伤的患者,如果手术时间推迟12小时以上,尤其是对于合并腹部损伤的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矛盾,本次AAOS大会上,Robert V.Cantu, MD通过自己的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作者通过对国家创伤数据库中的7540例单侧股骨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按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通过分析,作者首先认为损伤越大早期手术的风险也越大。与此同时,作者还发现年龄对术后死亡率的影响同样重要。
1998-2008年美国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趋势
股骨颈骨折时临床常见的损伤,致残率、致死率以及相关的医疗费用都很高。虽然手术治疗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对于具体的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从国家医院出院统计中选取了1998-2008年的资料。所有入选病例的第一诊断均为股骨颈骨折。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某些年龄段的股骨颈骨折患者THA的比率有所增加。虽然近来的文献支持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THA,但是根据全国性的统计数据,大于65岁的患者进行THA手术的比率在过去10年中并没有相应地增加。而从2002-2004年至2005-2008年,相对较年轻的患者(小于65岁)THA手术的比率出现了增长。
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后外侧入路是我们中心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主要的手术入路。通过该入路固定腓骨和后踝,并可同时修补后下胫腓韧带(PITFL)。在该前瞻性研究中,共有176例旋后外旋IV度或与IV度相当的踝关节骨折,均由同一位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很有临床价值的手术方法。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较好地显露后踝和PITFL,便于固定和修复,且腓骨后方钢板的固定往往也更为稳定,因此该入路较标准外侧入路更有优势。应用这一入路,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优秀或良好的功能结果,胫腓联合等结构的复位能够较好地维持,更为重要是并发症发生率很低。
骨质正常的简单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或是一种过度治疗
与非锁定钢板相比,由于锁定钢板用作中和钢板结合拉力螺钉进行骨折内固定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性能。为此我们就不同内固定物对骨折部位拉力螺钉所承载负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锁定与非锁定钢板用作中和钢板时骨折部位拉力螺钉的负荷。研究发现,骨折端应用拉力螺钉进行加以固定后,采用锁定或非锁定中和钢板,对骨折端的加压负荷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对骨折加载负荷时,两种钢板传递、转移的负荷也类似。为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对稳定型骨折应用拉力螺钉固定后,联合中和钢板内固定时,只要螺钉能够获得足够的把持力,应用昂贵的锁定钢板并不比普通钢板更有优势。
>>查看更多
关节
未经治疗的静脉曲张使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明显增加
2月7日开始在旧金山召开的2012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学术年会上,降低全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PE)风险的相关研究仍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次会议上Anahita Dua, MD 等的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静脉曲张(VV)使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DVT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经手术治疗后的VV患者和既往无VV病史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风险类似。在这一研究中,作者还发现静脉曲张的治疗对于预防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DVT的发生具有相似的作用。这让我们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VV与DVT,PE之间的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金对金全髋置换失败后根据影像学分类实施翻修效果更佳
以往研究显示,金对金髋关节置换(MOM-HR)后因金属碎屑行翻修手术的效果较差,其术后脱位、松动以及再手术率较高。尽管翻修手术带来的相应负担日益增加,但最佳的处理方式仍不明确。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分析自己的翻修病例资料,对病例进行分类以证实其术前计划的意义,进而制定准确的术前计划,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出现。39髋(36例)接受了翻修手术。中位数年龄为61岁(范围,25-76),男女比例为7:33。8例患者表现为传统的失败原因,例如感染、撞击等。7例主要表现为骨溶解,但无炎性假瘤。7例存在破坏性炎性假瘤,并伴有肌肉丢失。2例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大块炎性假瘤,但无局部组织破坏。
利伐沙班或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并发症增多
在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Cyrus D.Jensen等研究人员在2009-2011年间,对同一医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1558例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比较,第一组应用肝素类药物的489例患者中,因切口并发症而在30天内需再次手术者的比例为1.8%,随后的559例应用利伐沙班的患者再手术率则为3.94%,明显高于前组,基于此,外科医师们尝试恢复应用肝素类药物这一既往的标准治疗方案进行血栓预防。对其后510例患者应用肝素类药物后,因切口问题进行再手术的比例降至1.6%,此组患者再手术率较利伐沙班组下降的程度具有显著意义,将第一组和最后一组患者资料合并后同利伐沙班组进行比较也再次证实了该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应用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术后失血及输血
多项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或术前应用氨甲环酸(TA),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的失血以及同种异体输血的需求。这些研究存在的一项明显缺陷在于手术之前自体血的采集,它会成为基于血红蛋白降低而确定失血量的一项混杂因素,特别是在采血方案不标准时更是如此。该研究诣在确定TA减少失血及输血的有效性。本研究回顾分析80例接受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连续性患者资料,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这些患者中无术前捐献自体血者。回顾考察患者的详细资料,其中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输液量,术后麻醉剂的应用以及住院时间等数据。
>>查看更多
其他
手部清洁级软组织手术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在2012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学术年会上,来自费城的研究者Tosti RJ等报道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对于手部软组织性择期手术而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并没有积极的作用。Tosti RJ指出:手部手术后,切口如发生深部感染,通常会带来严重后果,包括:软组织纤维化、关节僵硬、手部功能丧失等,而更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截肢。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在于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事实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本身却可能导致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文献资料对手外科手术是否真的有必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未提供足够的证据。
维生素D缺乏或是成人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Cirst及其团队对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1830例成年骨创伤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获得889例患者25-羟基维生素D的相关数据,将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小于20mg/ml者定义为缺乏,而介于20-32ng/ml者则定义为不足。结果表明,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病例占总数的77.4%,其中缺乏者为39%;18-25岁患者发生率最低,维生素D的水平缺乏占29%,不足占55%。“年轻患者吸收维生素D的能力较强“,Crist如此解释这样的结果,他和其团队打算继续研究维生素D不足是否会引起骨折不愈合,并进一步尝试制定可能的治疗对策。
>>查看更多
护理学会学术年会1.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 分A.B.C三级C:1、有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2、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骨科医师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骨科医师辞职报告XX县卫生局人事处:我于2010年从黔南民族医科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本县县医院骨伤科工作。我感谢两年多来医院给我学习进步的机会,也感谢院领导对我的关心、帮助、......
骨科医师年终总结范文3篇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本文是小......
骨科医师岗位职责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工作。3.按时查房,具体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