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前言…………………………………………………………………………..2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为重要的命题… ………..2
1.1实事求是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2
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3 2邓小平理论是实事求是的传承与递进…………………………… ………3
3确立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4
3.1突破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4
3.2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避免“左”或右的错误思想………………4
3.3坚持实事求是转变作风……………………… ……………………..4
参考文献..……………………………………………… …………………..5
怎样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成果的精髓
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只有掌握这个理论的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
关键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精髓发展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为重要的命题。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同中国共产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以“实事求是”四个字既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而实事求是又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只有掌握这个理论的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必须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理论实际。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为重要的命题
1.1实事求是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
这一命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学界历来重视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和探讨,然而以往的研究工作大多是从毛泽东的语言表述形式溯源其文献出处,而不是揭示其精神实质上的内在关联;从结果上考证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传统材料因素,而不是从起源上揭示传统因素在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在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表达的主要是一种学术上的治学态度,虽然包含着言必有据的求真精神,但在考据学中,却成为一种埋头故纸、脱离现实实际的学风:“虽实事求是,而乃虚之至者也。”显然,毛泽东所阐释的求是”与这种考据学的实事求是是大相径庭的。实际上,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另有其渊源,这就是湘学中的经世务实传统和注重现实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这一传统和精神深深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的文
化性格,这一文化性格使得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能够独具卓识地提出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命题。
1.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以伟大的革命家的勇气,不迷信任何权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还十分注重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他们的理论。1845年,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恩格斯注意依据实践运用他们的理论。列宁开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他明确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足同中国共产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以“实事求是”四个字既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又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全部内容。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科学地阐释了实事求是丰富的哲学内涵,标志着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成熟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是实事求是的传承与递进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哲学的基本精神进行了新的传承与递进。第一,对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进行再概括,并把它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高度。在毛泽东那里,并没有直接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的论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概括为实事求是的应当说是邓小平。邓小平把实事求是看做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表述。在邓小平的论述中,曾经三次讲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并且说这是毛泽东的概括。第一次是1980年2月,他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中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第二次是1984年12月,他在《中国是信守诺言的》中说:“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第三次是1985年4月,他在《政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中说:“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这
样就给实事求是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拓展了其范围,把实事求是从一种思想方法提升到世界观的高度加以认识,把坚持实事求是当作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待,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对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的超越。
实事求是、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统一的。实事求是、实践标准是物的尺度、实事标准,是科学性的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人的尺度、价值标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吏践中必须要求和体现为实事求是、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只有真正做到这种统一,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确立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3.1突破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一个时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党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形象。针对长期教条主义和当时两个凡是造成的危害,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同时,他还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而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理论也都体现了这个精髓。
3.2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避免“左”或右的错误思想
实事求是关键看是否能运用它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来落实,要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思想,用实践来检验一切,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江泽民就是这样通过上述三个由浅人深的逻辑层次。正确的阐释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普遍真理性,既有力的反对了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左倾”错误。又坚决的排除了敌视、取消马克思主义的右倾错误,充分体现了以与时俱迸的精神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文化大革命”,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由于“左”的思想的禁锢,我们党逐渐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脱离了我国的现实国情,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3坚持实事求是转变作风
必须坚持思想上的实事求是。转变作风就不能在思想上因循守旧,单凭主观意志办事,盲目蛮干,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而应该通过加强学习,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到视野宽广,尊重客观规律,思想上不脱离实际,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为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出正确决策。坚持实事求是,只有在思想、行动和结果上做到三者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机结合,才能切合实际地找准目标,明确方向,制定措施,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实践,避免工作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吸取错误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惟有如此,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永远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党永保蓬勃生机的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就是尊重实践,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才能借鉴北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使之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才能把中央的决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本身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稳定性,是用中国式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最好概括。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理所当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怎样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
怎样理解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摘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意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贯穿理论的主线和核心,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
浅析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王 正 苇“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
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篇1: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
论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08电气3班200830530310黄锦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