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职中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中学高二语文试题”。
湛江爱周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职中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人:白海琼
注意事项: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赝品笑靥笔墨纸砚狼吞虎咽....
B.抉择咀嚼大放厥词群雄角逐 ....
C.没落蓦然顶礼膜拜秣马厉兵 ....
D.皈依龟裂循规蹈矩归然不动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震聋发聩富丽堂皇张惶失措养尊处优
B.兵慌马乱荒诞不经不容置疑雾潦烟绕
C.寥寥无几历尽沧桑粉装玉琢乔妆打扮
D.浮想联翩心荡神驰伶仃孤苦茕茕孑立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984年1月,邓小平曾视察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并为特区题词。
B.梁晋竹是清道光时人,距今不到二百年,他曾感叹当时的西湖醋溜鱼徒有虚名!
C.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D.我躺在垫着稻草的地铺上,默想100多年前英国学者·德·昆西写的一篇著名论文:《论《麦克白》中的敲门声》。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湛江将继续推行跨行业跨地区的网络发展,为电子商务网站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湛江市政府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极有效地扶持引导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金融危机。
A.趋势建造应付B.趋向建造应付
C.趋向创造应付D.趋势创造应付
5.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很,可现在回 1
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面试开始,按照抽签顺序,1号候选人率先被召进了外企老总办公室。
B.把目前流行的中式服装称为唐装,严格地讲是不确切的,它其实是清朝马褂的一种延续。
C.她开始催我去找个女朋友,我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一成不变地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
D.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
②老师也是人嘛,难道人就永远不会犯错误?
③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两位高官因多拿住房补贴丢了乌纱帽。
A.①排比②反问③借代B.①排比②设问③比喻
C.①对比②反问③借代D.①对比②设问③比喻
8.填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_____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①③⑤②④B.⑤①④③②
C.④⑤③①②D.④①③⑤②
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 ~11题。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倍折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知道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以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只剩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之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西班牙庞培法布拉的研究人员阿尔维特科斯塔说:“双语者需要频繁切换语言-------你可能跟爸爸说话时用一种语言,跟妈妈说话是用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你注意周围的变化,这和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是一个道理”科斯塔和同事展开了一项研究,比较会说德语和意大利语两种语言的人和只会说意大利语的人在监控任务中的表现。他们发现,双语受试者不仅表现的更出色,而且他们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更强。
9.以下对文中双语者的“优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与人交流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B.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
C.注意力能在两件事情间自如转换
D.对获取到的信息记得更牢
10.下列不属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的一项是()
A.造成两种语言系统的相互妨碍
B.提升了双语者多种认知能力
C.对儿童的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D.增强大脑指挥系统的相关能力
1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双语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强人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
C.使用双语可以使人类思维更为活跃,从而避免大脑衰退
D.频繁切换语言,就能抑制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
三、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14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①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焦郁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注】①惊:惊蛰,农历二十四气节之一。
1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是描写初春的雪景,借景抒情。
B.韩愈诗首联写出了诗人盼春喜春的心情。
C.焦郁诗首联写出了山村春雪迷漫的景象。
D.两首诗的尾联都借春雪抒发了诗人伤春惜时的情怀。
13.下列与两首诗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的首联都是对偶句。
B.两首诗都是首句入韵。
C.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D.韩愈是唐代诗人,也是著名的散文家。
14.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达手法来描写春雪?请简要分析。(4分)
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18小题。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
16.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 ..
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 ..
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 ..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 ..
17.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3分)
①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③类比论证④引用论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8.把文中画线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分)
②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4分)
五、本大题1题,共6分。
19.填写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每空1分)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在河之洲,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苔痕上阶绿,;,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六、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0 ~22小题。
两千年前的“蝉鸣”
说实话,要把曹操与关羽放到一块比,我还是更喜欢曹操。不管戏曲舞台上如何把他涂成大白脸,说他奸,说他狠,我总认为在三国时期,他不仅是个战略家、军事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一位对生活对人类充满大爱的诗人。
一般人往往记得曹操的两句诗。一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似乎有些消极,总在饮酒感叹人生的短暂。另一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倒很积极,说其不服老,人到暮年,依然志存高远。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整日战争不断,曹操在《蒿里》一诗中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对生灵涂炭、人民煎熬于水火,充满了同情。虽在战乱之中,曹操对于未来的社会,仍抱有极大的热情,他在《对酒》一诗里描绘了一幅让我们今天读来仍会向往的“和谐社会”景象。诗云: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何等美妙的一幅理想社会画图:官爱民,民礼让。少有所亲,老有所养。头发白了就不应再干重活,到了高龄,会寿终正寝。风调雨顺,种一年吃三年。官吏清明,不贪赃枉法。民不违法,牢狱都空闭下来。尤其了不起的是最后一句:“恩德广及草木昆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爱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视自然万物之生命平等,皆施之以恩德。
近两千年之前,是何等进步的思考,是何等广阔的襟怀。
我曾经在一次诗歌讲座上说到曹操这首诗,有一位诗人下来提出了质疑:“这是诗吗?”这令我很震惊。一个诗人在灾难深重的时代,以极大的热情构写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需要怎样的激情和怎样的爱心,怎样的襟怀和怎样的想象。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首积极明朗的政治诗,更可以看做一首诗人直抒胸臆、力争改造社会的言志之作。
古人评价曹操的诗,认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这便是实实在在把曹操归入现实主义诗人行列了,当然是准确的。
我又想起那位“诗人”对曹操诗的“质疑”来。这些年来,诗界里流行的多是所谓诗人个人“内宇宙”的感叹,或者远离社会现实生活的“空灵”。许多年前,诗人公刘曾著文说:诗歌要关注人民的疾苦。当年就有位文学界的权威人士立即反驳:人民如今还有什么疾苦?甚至要组织文章进行批判。
我曾说过,文学不关心民瘼,自然人民也便不会关心文学。如果文学一味跟着低俗文艺想“娱乐至死”,那其实表明文学也已死了,至少那一部分已经死了。
说到现实主义,我想到一段德国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哥特弗里特〃贝恩的话,他说那种“天使般的缥缈声调”,只是“迎合读者的伤感与纤弱”,“并没有能征服尘世,而是在尘世面前逃之夭夭”。
曹操的诗,正是要征服尘世,要改变尘世。他不仅限于在诗里说说,而且还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这当然是生命之诗,是和着血和死生的诗。
仍然是这个德国诗人贝恩,他说:“伟大的诗人却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距离现实非常近——他内心装满了现实,非常之世俗,是一只从泥土中生长起来的蝉。”
多好,一只从泥土里生长起来的蝉!曹操于两千年前的鸣叫之声,至今仍响在我们耳边,让我们感动。
(选自《文艺报》,2011年8月12日,有删改)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戏曲把曹操造就成奸恶小人,丑化了他的形象。
B.曹操喜欢饮酒作诗,常写诗慨叹人生无常,比较消极。
C.在灾难深重的年代里,曹操满怀激情用诗歌抒写理想。
D.用古乐府诗体写时事,说明曹操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头表示自己更喜欢曹操而不是关羽,旗帜鲜明。
B.文中引用曹操的作品分析其诗歌的理想色彩,很有说服力。
C.文章提到当代诗人的质疑,用以说明曹操的创作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D.作者借用德国诗人的议论来评价曹操,起到了点题的作用,画龙点睛。
22.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4分)
七、本大题3小题,共75分。
23.你发现班里有位同学最近情绪低落、无心学习。请你以同学身份写一段关心、劝慰的话。要求语言语言连贯、得体,不少于50字。(5分)
24.爱周学校2012级职业高考班为了深入交流、凝聚班集体,将组织一次外出聚餐交流活动。时间是7月7日晚,地点待定,费用每人20元(多还少补,账目公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加。参加原则:自愿。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一份通知。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言得体。(10分)25.请补充作文题目,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多想_________
本篇作文要求如下:(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告诉你、唱、妈妈、看世足、飞上月球等;(2)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3)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4)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5)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学习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欢迎阅读。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
D.《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说它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高 二 语 文A.泰......
沛县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畸(qī)形污秽(huì)迸(bèng)射如法......
2014年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照样子让大小写字母连成一家人。ADFMEQRTHdfmaqrthe二.看拼音写词语。bai huaqifanghuobanfeichangyangguangshan qing shui xiu()()......
石家庄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D(属于政府行为)2B(理解错误。原文: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3C(绝对化,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4D(陈:陈述,陈说)5C( 两汉伐虏,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