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汉语言文学)_习题集(含答案)_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43: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语言学概论(汉语言文学)_习题集(含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程习题集

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国际音标指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各国通用的音素标写符号 2.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换言之,指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其它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语。

3.亲属语言指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几种彼此有同源关系的独立的语言形态 4.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或称:词形变化,或称:形态。

5.人类的语言能力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的结合。

6.“洋泾浜”指非正规学会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外语,特别是英语。

7.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意义是其内核,声音是其物质形式。8.社会方言指社会中由性别、年龄及行业等不同而形成的各种言语社团,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各具特色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

9.组合关系指符号和符号按一定条件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10.谱系分类指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

1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12.基本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全民族日常使用的、不易起变化的、较稳固的词。13.词的理性意义指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的主观态度的词义。14.符号是人类用来交际的工具,它不是实在的事物,但它代表着事物,词就是一种符号。

15.孤立语是一种缺乏词形变化,但词序很严格,虚词很重要的语言。汉语是其代表。16.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方块汉字和拼音字母都不适合作音标。17.“洋泾浜”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成了混合语。

18.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19.仿译词是用本民族的语言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的一种词。

20.屈折语指一种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的语言。俄语、德语等是其代表。

21.音素指最小的语音单位。人类语言有几千种,所用音素不过二百个左右。22.指在语言链的某一个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所具有的某种相同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彼此的关系就叫聚合关系。

2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4.国语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为交际需要而共同使用的一种语言。25.说活通常是把几个词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换言之,说话就是创造新句子。

二、简答题

26.a:地域方言间的词汇差别最突出,表现为名异实同。

b:例如,“向日葵”在河北唐山叫“日头转”,在湖南邵阳叫“盘头瓜子”„„ 27.a:机器使用的特定逻辑过程是程序设计者预先制定的。

b:机器所具有的智能只是人的智能的延伸,是人的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28.a:聋哑人和常人一样,其大脑也分左右两半球,他们一旦恢复或者获得听觉便可逐渐学会语言。

b:聋哑人不能从听觉中得到应有信息,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29.a: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b: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相互对立排斥的。

c:同一语法范畴中,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本身,也取决于和其它项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30.a: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会变弱,不那么清晰,这叫弱化。

b:如汉语中的轻音就是弱化音节,其中元音往往发生变化。

31.a:这种现象最多最典型表现于日语和汉语之间。

b:魏晋六朝以后汉语日语之间具有众多往返借用现象。

32.a: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统一社会中,随人口增长,疆域扩大,就会在地域上形成社会的不完全分化,从而形成地域方言。

b:社会的大规模集体迁徙移民。

33.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人民的友好往来。

34.a: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话就是创造新句子。

b、说出的话是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c、语言好比电脑上的字盘,说出的话就是打出来的文章。

35.a:一切语言都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

b:都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

c:都可以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名词性词语。

d:都有办法把几个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连在一起。

e:都有否定句和疑问句,都能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

36.a:社会方言是共同语的变体和支流。

b:社会方言的一些词语常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共同语,而成为丰富民族语言词汇的一种重要途径。

37.a:并非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

b:取决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

38.a:语言系统中各要素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是不平衡的。

b:如:语音语法较稳定,较慢,而词汇的发展相对灵敏、快捷。„

39.a:一般都有声调而无词的重音

b:多用词序、虚词表语法关系,少形态„„

40.a:语言和思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

b:但思维离不开语言,两者形影相随,不可分离。

c: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三、填空题

41.经济的发达与否;文化先进与否

42.社会方言、地域方言

43.语言;辅助性

44.词的理性意义、具附加色彩的意义

45.双重语言现象、排挤替代

46.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主要原因、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47.研究语言的规律,从而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48.语素;句子

49.自愿融合、被迫融合50.约定俗成性;内涵的丰富性

51.渐变性、不平衡性

52.提高文化水平;发展民族语言;运用于新兴科技(任选其二)

53.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中国东部边界

54.性、数、格、体、时、态(任选其二)

55.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任选其二)

四、论述题

(略)„„

语言学概论(汉语言文学)_习题集(含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语言学概论》(编号为11011)共有名词解释题,论述题,简答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

1月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语言学概论》试题

2007年1月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语言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论文(优秀16篇)

学习如何批判性地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规划接下来的工作或学习计划。下面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招聘广告范文,供大家在招聘过程......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论文大全(23篇)

总结是汇聚思维的瑰宝,是认知的飞跃。写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汉语......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论文(通用20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总结中,我们应该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和表达,以确保观点的清晰和准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经典名言,和大家一起反思教育的......

下载语言学概论(汉语言文学)_习题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言学概论(汉语言文学)_习题集(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