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和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4月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题
单选题
1.在经济学说发展史上,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 D.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 C.物质资料生产 D.劳动力的支出
3.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A.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B.落后于生产力状况 C.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D.超越生产力状况
4.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是()。(2012.1 真题)A.社会方式和自然方式
B.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C.自然方式和市场方式
D.计划方式和行政方式
5.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是在()A.原始公社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早期 C.奴隶社会中期 D.奴隶社会末期
6.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经济制度 C.历史文化传统 D.现实国情
7.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第1页
共14页
B.任何社会的劳动产品 C.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D.不要求等价补偿的物品
8. 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A.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
B.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C.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9. 通货膨胀是指()
A.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10.一般价值形式是指()。(2012.7 真题)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B.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C.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11.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2011.7 真题)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12.I(v+△v+m/x)=II(c+△c)是()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13.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 D.商品的垄断价格
1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2012.4 真题)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的等级差别
第2页
共14页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土地的稀缺
15.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C+V B.C+V+M C.V+M D.C+M 1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一般情况下 A.低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B.高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C.等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D.与商品价值总额无关
1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金融资本
B.银行资本
C.工业资本
D.商业资本
18.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灭竞争
B.垄断缓和竞争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和竞争并存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1978年改革开放 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1954年宪法的颁布
2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是()A.按资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劳分配
第3页
共14页)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2.一般来说,第二产业是()(2011.7 真题)A.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建筑业 C.信息业和房地产业 D.商业和金融业
23.关于农业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起着关键作用 C.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
D.农业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4.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A.保证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25.2012年,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种调节经济的手段属于手段 A.行政 B.财政 C.经济 D.法律
26.下列各项,不属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A.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27.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28.发达国家之间在商品出口上发生冲突属于()(2011.7 真题)A.生产领域的矛盾
B.贸易领域的矛盾 C.投资领域的矛盾
第4页
共14页)(D.金融领域的矛盾
29.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2012.7 真题)A.从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 B.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从内涵型向外延型转变 D.从效益型向速度型转变
3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多选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是可以()A.认识它 B.利用它 C.消灭它 D.发现它 E.创造它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是()A.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B.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C.经济体制可以脱离经济制度独立地存在和运转 D.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制可以发生变化 E.不同的经济制度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E.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第5页
共14页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A.延长劳动日 B.增加劳动强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E.提高商品的价格
6.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经济关系的差别在于()A.利润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E.利润率模糊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社会资本是
7.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建立统治的途径有()(2011.7 真题)A.“个人联合”
B.金融寡头亲自担任政府要职 C.聘请过去的军政要员到企业任职 D.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E.使自己的代理人担任政府机关要职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是指被市场承认的劳动量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9.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变动的总趋势是()A、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 B.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C.第三产业的结构逐渐下降 D.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E、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数量迅速增加
10. 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关系的特征是()A.敌对的 B.具有相互依赖性
C.仍具有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性质 D.融合的性质
第6页
共14页
E.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
简答题
1.简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2.简述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作用的二重性。3.价值是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4.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5.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论述题
1.论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含义及其关系。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个人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有何影响?应如何应对?
第7页
共14页
2013年4月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知识点:导论 难度:22、答案:C 知识点:导论 难度:33、答案:C 知识点:导论 难度:34、答案:B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5、答案:D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6、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7、答案:A 知识点:第2章 难度:28、答案:C
第8页
共14页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9、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难度:310、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难度:311、答案:A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12、答案:C 知识点:第5章 难度:313、答案:C 知识点:第5章 难度:3 解析: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社会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价值也就转变为生产价格。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15、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16、答案:B
第9页
共14页
知识点:第5章 难度:517、答案:A 知识点:第6章 难度:418、答案:D 知识点:第6章 难度:219、答案:A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20、答案:C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21、答案:C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22、答案:B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23、答案:B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24、答案:A 知识点:第9章
第10页
共14页
难度:225、答案:C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26、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227、答案:A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228、答案:B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229、答案:B 知识点:第8章 难度:2 30、答案:B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3
二、多选题
1、答案:ABD 知识点:导论 难度:22、答案:ABDE 知识点:第1章论
第11页
共14页
难度:53、答案:AB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4、答案:BCE 知识点:第3章 难度:35、答案:AB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6、答案:BCE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7、答案:ABCDE 知识点:第6章 难度:48、答案:ABCD 知识点:第7章 难度:49、答案:ABD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10、答案:BCE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3
第12页
共14页
三、简答题
1、答案:⑴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⑵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另一方面,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⑶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知识点:第2章 难度:32、答案: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1)信用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信用可以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促进企业规模扩大;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约流通费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国家可以通过信用工具调控国民经济运行。(2)信用也加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在: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出发生产过剩危机;还会引发信用危机,如果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不能得到偿还,就会导致商业信用减少,从而银行无法收回贷款,造成信用危机;信用刺激投机,引发经济秩序混乱。知识点:第3章 难度:43、答案:(1)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的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现在,商品不再以价值为标准出售,而是以生产成本加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3)生产价格的形成,实际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部门平均分配的结果。知识点:第5章 难度:54、答案:(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比上年总量的增长比例,反映的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只要经济总量增加了,也就实现了经济增长。(2)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质量的提高。(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包含着比经济增长更广泛的内容。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能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有经济增长但是没有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知识点:第8章 难度:45、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非歧视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等条款。(2)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缔约国可以保护本国某些产业,但保护的手段必须是透明的;二是各缔约国的贸易法规、政策、措施应是充分透明的。(3)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原则(4)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各成员的贸易条款,在特定情况下成员可以采取例外和保障措施,即不承担或不履行已承诺的义务。
第13页
共14页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3
四、论述题
1、答案:(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方式来实现的。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也受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因此,资本积聚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被资本集中突破。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存在的若干规模较小的资本,通过吞并或联合,合并为较大的资本。(2)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关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有着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资本积聚的增长能够促进资本集中的发展,而资本集中也能加速资本积聚。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也有重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不同,限制二者增长的因素不同,二者增长速度不同。知识点:第4章 难度:32、答案:(1)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权利和机会平等。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个人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应以所依据的分配尺度来确定,收入应与决定收入的尺度相对应。(2)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又存在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实行,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但也造成了个人收入差距。任个人收入差距发展逐步扩大,会使公平和效率走向极度失衡,影响经济的发展。允许适度差距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3)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次分配要更加重视公平,避免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知识点:第4章 难度:33、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外部给各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威胁和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引进外资不当,可能会使本国产业政策受到冲击。而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失去了主动权。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使一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受到损害。第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市场更加统一、开放,但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又会使金融危机在国际间迅速传播和扩大。第四,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扩散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使各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增加。第五,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加强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而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是以各主权国家让渡部分经济权力为前提的,这又会使各国政府调控本国经济的能力因此而弱化。(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做到:第一,增强经济实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性的国家间经济合作。第三,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立国家层次的经济安全预警及重大冲突处置机制,就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知识点:第11章 难度:5
第14页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07-01 15:29 共3021人浏览[大] [中] [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其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4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1.个别分工( )2.社会分工( )3.不变资本( )4.流动资本( )5.价格体系( )6.市场体系( )7.社会保障制度( )8.......
政治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c、前者构......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1.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作用 A.可以作为具有价值的金银饰品存在 B.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商品销售困难 C.自发调节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