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习题与答案6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是()。
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高 C、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A | B |√ C | D |
2、基本经济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
A、资源具有生产能力
B、价格水平的上涨速度过快
C、资源相对于欲望而言有限
D、一些人仍处于贫困状态
A | B |√ C | D |
3、()是互补品。
A、茶和咖啡 B、汽车和汽油 C、图书和杂志 D、礼帽和普通帽子
A |√ B | C | D |
4、供给规律说明()。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生产要素价格降低,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量
C、由于消费者喜欢,该商品的价格开始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厂商更愿意供给更多的数量
A | B | C |√ D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
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A | B | C |√ D |
6、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A、既有厂商进入又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B、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代替
C、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
D、原有的厂商退出了该行业
A |√ B | C | D |
7、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市场价格 D、边际收益
A | B |√ C | D |
8、如果自发总需求增加5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50万元,则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A、1
B、0.1
C、0.9
D、0.5 A | B |√ C | D |
9、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总水平保持不变,则收入减少会导致()。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A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在短期内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是由于()。
A、价格越高,利润越大 B、产量越大,总成本越大 C、产量越大,平均成本越大 D、产量越大,边际成本越大 E、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A | B | C |√ D |√ E |
2、会引起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的因素是()。
A、工资率提高 B、企业所生产产品的价格提高 C、其他投入品的价格提高
D、劳动供给增加 E、劳动供给减少
A |√ B |√ C | D | E |
3、不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A、政府购买 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 D、失业救济 E、政府行政性支出
√ A | B | C | D |√ E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案: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消费者从增加的一单位该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递减的,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2、市场失灵
答案: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条件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市场机制转移资源能力不足的现象。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垄断、外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规模收益的不同情况及成因。
答案:(1)若厂商的产量扩大一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低于一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若厂商的产量增加一倍,而成本增加大于一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特别地,如果成本的扩大是由于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而造成的,那么,若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倍数,则称生产是规模收益递增的;若产量增加的倍数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倍数,则称生产是规模收益不变的;若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倍数,则称生产是规模收益递减的。(2)产生规模经济原因主要有: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②规模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③随着规模扩大,厂商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④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的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也拥有更多的优势。造成规模不经济最主要的因素是管理的低效率。例如,信息传递费用增加,信号失真,滋生内部官僚主义等。
3、效用最大化的资本所有者如何向市场供给资本要素?
答案: 经济学中资本是指,由经济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从资本的供给角度考察,资本是其所有者将产品的一部分用于下期生产的部分。资本的形成是通过厂商的投资来完成的。但投资又是由家庭部门的储蓄转换而来的。因此,新增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家庭部门,来源于家庭收入中的储蓄。人们之所以要供给资本,原因是资本可以带来利息。但另一方面,资本既然来源于产品的一部分即储蓄,那么增加资本将意味着当前消费数量的减少。因此,消费者的资本供给行为源于储蓄行为,它是消费者在当期和未来时期进行选择的结果。对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而言,当期或者未来增加消费都会增加效用满足。从而不同的两期消费的组合获得的满足可以由一系列的无差异曲线加以表明。另一方面,消费者当期的收入是既定的,因而其当期和储蓄数量受到这一收入的限制。当储蓄的利息率既定时,消费者满足预算约束的效用最大化的当期消费和储蓄数量使得消费者处于均衡。对应于不同的利息率,消费者决定不同的储蓄量,从而得到储蓄函数。
如果市场利率提高,则当期消费的价格提高,从而替代效应使得消费者减少当期消费而增加储蓄。同时,利息率提高也产生收入效应,从而消费者增加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这样,利息率提高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也呈相反方向变动,亦可能出现向后弯曲的现象。但通常,由于利息率变动的幅度较小,故认为储蓄的供给向右上方倾斜。
五、计算题(本题9分)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商品和的价格分别为,若该消费者的收入为元,问他将如何选择和的消费量?
答案: 因为U=xy,所以MUX=y,MUY=x。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得到:
由此得到:x=75,y=30,此即为所求。
第三章1、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小汽车、摄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小汽车、摄像机这类高档消......
经济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 恩格尔系数: 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
名词解释1工程经济:以最低的代价可靠地实现目标的最佳或满意的活动方案。2工程经济学: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主体,把经济学原理应用到与工程经济相关的问题和投资上,以技术—经济......
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B )。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 B: 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C: 某一定时点上的变量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