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须关注三种形式指导_初中作文教学指导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40: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初中作文教学须关注三种形式指导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作文教学指导”。

摆脱作文辅导书倡导作文个性化

——作文辅导书调查及反思

内容提要:

作文书是教学用书和学生用书的主打“产品”。学生期盼有一套启迪他们写作心智的作文辅导书;教师盼望能有一套可配合语文教学步骤的作文辅导教材;家长希望能有一套可帮助自己孩子切实提高写作能力的参考资料。作文书应运而生,有增无减。但这些作文书真的对孩子有帮助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标准》(实验稿)中有关作文教学的内容,贯穿了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的理念和新的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代表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而其中的一个主要精神,就是倡导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关键词:作文辅导书,抄袭,语文新课程标准,个性化

作文书是教学用书和学生用书的主打“产品”。学生期盼有一套启迪他们写作心智的作文辅导书;教师盼望能有一套可配合语文教学步骤的作文辅导教材;家长希望能有一套可帮助自己孩子切实提高写作能力的参考资料。作文书应运而生,有增无减。

我对不同地区的5所学校的不同年级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在500多份调查卷中,发现小学生每人拥有5本或5本以上作文书的占69%,家长所买的占92%,承认抄袭过作文的占26%,课外书以作文书为主的占74%。而据《中国教育报》记者调查,北京某学校学生平均每人拥有作文书17本,最多者有50本,最少的有3本。

在各大书店均可发现各色的作文书。在中小学生作文辅导书一栏,各种作文“辞典”、“大全”、“手册”一应俱全。小学生作文是作文的启蒙期。这些图书也围绕启蒙做文章.可以说出版社在这方面是动足了脑筋的,为小学生想得挺周到和全面.我们不妨看看这类图书的书名:《好词好句好段》(此类书有四家出版社的版本)、《写文分册》、《写事分册》、《写物分册》、《写景分册》、《好词好句好段好篇》、《好开头好结尾好过渡好段落》、《小学生限字作文》、(此书分300字、400字、500字三册)等.出版社为了强调书的权威性,诱惑家长和学生购买,纷纷在书的封面上醒目地印着这样的语句:国家骨干教书联合推荐、国家 “十五”规划项目子课题科研成果等.花山文艺出版社与东方出版中心先后推出“中国作文大厦丛书”100种,有教辅之王称号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7套新版作文图书,河海大学出版社推出

“作文步步高”13种,华中师范大学的《小学生快速作文》以及作家出版社推出得到《全国首届新概念作文大奖赛获奖作品》等等数不胜数,打着作文旗号的刊物和图书令人眼花缭乱。作家肖复兴把目前的作文书归为3大类:一是分门别类,描写人物的、描写事物的、描写人物的„„抓到篮子里就是菜,抓到什么就能编出五花八门的书来;二是大卸八块,向庖丁解牛似地把作文明材料肢解了:描写景色的、描写动物的、描写心理的„„分得非常细;三是按部就班,标榜同步。现在的作文书大多偏重于规范性的、机械性的训练,没有更多考虑学生实际的需要,解决不了他们在写作汇总遇到的诸如没得写、没词儿等实际困难。

现在,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多是为了提高作文能力,以作文向导、作文大全之类的相关读物居多。在这样的条件下速成的作文技能技巧,终究不会形成有效的作文能力,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作文时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在与生俱来的惰性的驱使下,常常会抄袭或者仿写作文辅导书上的文章来交差,而抄袭或是仿写又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以后的作文练习中又会遇到更多的难题,只好又求助于那些辅导书。如此恶性循环,最终结果是学生再也写不出属于自己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学生为完成作文而不得不捏造不曾见过的事情,不曾有过的感情。有人曾对30多所学校的小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小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感想、假故事大全:扶老奶奶过街,给老师送伞,帮同学补课„„一个材料从小学写到初中,不管做什么,结尾一定要捂出道理,开头总是几句套话,连中间过渡都有固定的句套。我们的多数学生一直是为作文而作文。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辅导书,这于人们对作文教学的错误认识尤其是对作文教学目的的误解有关.作为一种基础教育,作文和文学写作是有区别的,但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交流.但现在的问题是,作文一旦被视作一门课程,交流的特质反而被人们淡化了,于是就一味在字、词、句上下功夫.而作文变成难教难学的内容,孩子们对作文便有了一种普遍的畏惧心理。调查表明作文书92%是家长为孩子买的,但许多家长没有能力去判断作文辅导书的优劣。由于书市上作文辅导书太多太滥,许多家长、学生总想从那里找到“速成”的秘方、“必胜”奥秘。买了一本又一本,甚至把质量很差的书买回来当范文来模仿,结果副作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类书使学生“个人生活”体验普遍化、成人化。我们知道,学生作文开始走的都是模仿的路,学生读了作文辅导书,写的作文多是一个腔调,思想也处于一个平台,几十个学生,写拾金不昧的竟有一半,而且写完一件事总要发点议论,议论的内容也大同小异。这与我们提倡的创新性作文背道而驰。同时,这些书导致的抄袭现象不容忽视。我了解了一些家长,作文辅导书买回去了孩子根本不看,写作文时实在写不出来,就干脆打开书抄一篇。调查中学生承认抄袭过作

文书里的作文的占26%,现在这类书也多,学生抄了老师还没法判断。

其实渊博的知识对写好作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一篇好的文章,也往往反映着作者丰富的学识,这从近年来高考满分作文中可见一斑。这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成果的展示。看得出来,有的学生对中外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史记》、《论文》、唐诗等有相当的了解,有的对科普著作的阅读颇有心得,有的学生在文章的色彩、节奏、情调的把握上,渗透着浓厚的美术、音乐的素养。这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孩子们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对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作文选”达不到的效果。

小学生学习作文是要积累词汇,学习怎样开头、过渡和结尾,是要摹仿,但是词汇的积累不是孤零零的死记硬背,而是在学习整篇文章的同时积。.词是离不开篇的。开头、过渡和结尾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离开了完整的文章它们是毫无意义的,是死板、无生命的“零件”.摹仿不是照搬照抄地“合成”,而是临摹优秀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一句话,教小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即能写自己要写的话,写自己所感受的事,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满纸毫无生气的大话、假话、空话,更不是千人一面和千篇1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标准》(实验稿)中有关作文教学的内容,贯穿了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的理念和新的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代表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而其中的一个主要精神,就是倡导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达到个性化呢?我认为有以下三大点:

一、独立写作、自主写作是达到作文个性化的第一步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1、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要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自己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生命的活动,精神的活动。因此,它完全是自己的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别人至多只能给予指导,而不能越俎代庖。

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写作的主人。所有与写作有关的事项,都得自己去做。作文的素材,自己去积累;作文的题目,自己去拟定;作文的角度,自己去确立;作文的主题,自己去提炼,等等。一言以蔽之,要“事必躬亲”,一切都由自己去独立完成。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还意味着要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要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有关问题。有了有价值的题材,及

时记下来;有了新的感受、体验,立刻付诸笔墨;有了一些发现,赶快写到本子上。这样,久而久之,一旦有了需要,就能自觉自愿地完成写作任务。

2、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作文重要的内驱力。要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自主写作的习惯,具有兴趣和自信心是不可缺少的前提。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毫无自信心,他怎么还会自主写作?他只会讨厌写作,视写作为畏途,避之惟恐不及。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放在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使学生对写作“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怎样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写,破除畏难情绪,敢于表现自己,勇于与人交流;提供和创造写作机会,激发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多组织展示和交流,让学生自然养成写作习惯。

3、开阔写作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要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自主写作的习惯,必须为学生扩大写作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除减少命题 作文,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外,还要提倡多写观察笔记、生活练笔、读书笔记,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注意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使学生有发挥的余地。不妨多出几个题,让学生从中选一个。不妨只划定一个范围,让学生自拟标题、自由立意、自由选材。

此外,减少对学生作文的统一要求,例如不限文体、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限字数,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用少年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少年儿童的作文,有些异乎寻常、稀奇古怪的想法在我们大人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但在少年儿童看来却是十分正常的。我们成人应该有一颗童心。

二、作文“写自己想写的话”,“感情真挚”,“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达到作文个性化的第二步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写自己想写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感情真实。”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

体验。”

“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相当复杂。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第一,学生生活面狭窄,平时被封闭。在课堂上,生活积累少,生活体验浅;阅读面也很窄,有些学生基本上不看课外书,有些学生即使看课外书也只看《读者》《青年文摘》之类,难得有学生读古今名著。因此,他们写作文只好没话找话,只能照搬别人的事例或者自己胡编乱造。第二,写作束缚大多,命题作文占的比例过大,而且命题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片面强调模仿,而且是机械模仿,“依葫芦画瓢”,结果有些学生就抄、背《优秀作文选》,取法乎下,只落得等而下之。第三,作文指导有误区,一是作文立意上过分注重政治、道德和教化,使学生缺少自由表达的空间,只是往老师的意图上靠。二是过分突出作文的形式,忽视作文的内容,使学生的功夫较多的化在写法上,化在字词句上,有点本末倒置。

针对这种现状,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首先,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向大自然,深人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人生阅历;使他们有时间走进图书馆,好读书,读好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沟通。其次,要对学生作文做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自我表达” 是张扬自我,“与人交流”是以心换心,都讲究一个“诚”字。说真话,抒真情,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还要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内容上多下功夫。作文的形式固然重要,内容更重要。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人间词话》)韩愈也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诩书》)必须要求作文言之有物,表现真情实感。只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即使与老师的意见不太一致,也应该加以肯定。当然,这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只要是真的就行,不需要正确引导了。据报载,有一篇学生作文,把自己偷窃自行车的过程写得曲折生动、引人人胜,而且有自我欣赏的味道,似乎有点以偷为荣。还有一篇学生作文为西门庆翻案,西门庆成了商品经济的弄潮儿,是当时时代的先锋,武松、武大郎反而成了罪人,这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对于这些“心里话”,决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加强引导。对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问题,一定要特别关注。

三、作文“有创意”,是达到作文个性化的第三步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有创意,作文才能真正的个性化。课程标准所说的“独特感受‟,是自己独有的、别人没有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是个性化的,蕴含创新价值,因此值得“珍视”。

作文有没有“独特感受”,有没有啥意”,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能从多种角度观察生活,有利于破除思维定势,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发现过去发现不了或者别人尚未发现的东西。“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就是能发现事物的闪光点。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敏感,那么就能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一定要仔细地观察事物,把事物与事物作横向比较,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捕捉到。能把“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事物的特征”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往往是„有创意”的了。

是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触发学生的 “独特感受”?不一定。有时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一样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会意的微笑,教师鼓励的目光,陌生人自然的搀扶……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学生把这一切如实写下来,就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就能打动读者。

打破模式化,倡导个性化,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让我们携起 手来为完成这个世纪任务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何仁燊:作文贵在求真.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4-93、陶伯英:作文教学的回顾和展望

4、黄炜:“合成作文”辅导书误导孩子.新京报[N]北京2004-125、鲁大智:作文书还有多少卖点可循.长江日报[N]武汉2004

单位:赵家镇小

姓名:楼凌颖

联系电话:***

个人简历的三种形式

个人简历的三种形式个人简历形式一:时间顺序型时间顺序型个人简历对于那些想找一份与自己以前从事职业相同种类工作的人是最适宜的。如果你的工作经历中有连续的范围明确、清......

if虚拟语气的三种形式

if虚拟语气的三种形式:①对现在情况的虚拟、②对过去情况的虚拟、③对将来情况的虚拟。扩展资料对将来情况的.虚拟在表示与将来事实相反的条件从句中,谓语动词可用should do,w......

读书笔记的三种形式

读书笔记的三种形式读书笔记分为摘录笔记、提纲笔记、评注笔记、心得笔记等。读书笔记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四大类。(1)摘要式。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有用......

个人简历的三种形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个人简历的三种形式,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作文腹稿的三种形式

作文腹稿的三种形式笔者在《略谈中小学作文写作的几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12期)一文中提出了“文字与思维不同步”的观点,并认为这种不同步性造成了人们写作上的思维停顿......

下载初中作文教学须关注三种形式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作文教学须关注三种形式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