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相关实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岛班科学下册实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相关实验
四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1 液体的热胀冷缩
(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
温度计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用过。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温度计的知识,如种类、构造、发明人,再让学生玩玩温度计,看有什么新发现(手捂、哈气,发现有红色液体上升并下降等,这时让学生猜是什么原因使液体上升和下降?)
要知道其中的秘密可利用实验材料做温度计,让学生讨论做法(把小瓶倒满水,盖上插吸管,做个模拟温度计)然后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看看和温度有什么关系(热水上升,冷水下降)。
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原因使液面上升或下降?
引导:小瓶里面的水变多或变少了吗?那是什么多了?(是体积变了)看看不同液体的温度计是不是也会放在热水里液面上升、在冷水里下降?比较一下哪种温度计上升比较快?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牛奶、醋、饮料、酒精等所有液体都会遇热体积变大,我们说“膨胀”;遇冷体积缩小,即“收缩”。其中,酒精上升最快。最后让学生想办法给温度标上刻度,比一比哪组温度计最准确。注意事项:
1、因0--4℃的水会发生反常膨胀现象,因此实验中水温不应低于4℃。为节省时间,可将烧瓶浸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加热。
2、刚加热时,因为烧瓶先受热膨胀,管内的水面会略降一点,当烧瓶把热量不断传递给水后,由于水的膨胀系数比玻璃大,水面就会不断上升。反之,当把烧瓶放入冷水中时,因为烧瓶先受冷,管内水面会略升一点,过一会,水面会下降。
实验2 气体的热胀冷缩(第2课:自行车为什么爆裂)
【实验材料】锥形瓶、大烧杯、小气球、开水 【实验操作】
1、把小气球的口套在锥形瓶口并用细线扎紧。
2、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向烧杯内倒开水。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
3、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原来垂下的气球慢慢胀大竖立起来。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后,气球又逐渐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
1、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
2、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
实验3 固体的热胀冷缩
(第2课:自行车为什么爆裂)
【实验材料】铁架台、固体体胀演示器(金属球、套圈)、酒精灯、盛有冷水的杯子。
【实验操作】
1、尝试让金属球穿过套圈。
2、把金属球挂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
3、用酒精灯(外焰)给金属球加热3—5分钟。
4、(迅速)再次尝试让金属球穿过套圈,观察是否能穿过。5 把加热后的金属球放入冷水中,然后穿过套圈,看是否穿过。【实验现象】金属球加热后就无法穿过套圈了。受冷后则又能穿过。【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 对金属球加热的时间,师在课前要多做几次,做到心中有数。
实验4 气温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第6课:岩石的风化)
【实验材料】酒精灯、镊子、小块岩石、烧杯、冷水 【实验操作】
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
2、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碎石屑。
【实验结论】气温变化会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实验说明:此实验若用已风化过的页岩,有点裂缝,可节省时间。
链接:当岩石受热时,体积膨胀,由于岩石从表面到内部受热程度不一样,因此整块岩石各部分的膨胀程度也就不同;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从岩石表面到岩石内冷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部分收缩程度也就不同。时间长了,岩石各部分总是涨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
实验5 土壤成分分析实验(第7课:土壤里有什么)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玻璃片、一小块土壤
【实验操作】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2、用玻璃棒搅拌烧杯里的水,然后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锝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活烧,观察有什么现象。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及结论】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2、搅拌静置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
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这说明土壤中含有能溶解于水的物质,如无机盐。
4、把土壤放进铁盘里用火烧,发现冒烟,有气味,烧过以后土壤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里含有能燃烧的物质―――腐殖质。链接:土壤的组成,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空气。
实验6 三种土壤保水性对比实验
(第8课:土壤的种类)
【实验材料】广口瓶3个、漏斗3个、砂质土、粘质土、壤土 【实验操作】
1、在3个广口瓶口分别放1个漏斗,在漏斗内分别放入一分土壤。
2、同时向3个漏斗内倒入同样多的水。
【实验现象】砂质土渗水最快,粘质土渗水最慢,壤土渗水适中。【实验结论】
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粘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壤土:渗水中,保水性能中。[注意事项]
此实验为对比实验,一定保证瓶子的大小相同,三种土壤的多少相同,倒入水的多少相同。
实验7 光沿直线传播(第11课:认识光)
【实验材料】
1、三张硬纸卡片(中间带孔)、蜡烛
2、纸筒、蜡烛
3、烧杯、水、牛奶、激光灯
【实验操作】
1、将三张卡片放在蜡烛和人眼之间,调整卡片,想办法看到蜡烛的火苗。
2、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通过纸筒看蜡烛,然后在将蜡烛的前端弯折后观察。
3、在烧杯中倒上水(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在里面加一些牛奶),用激光灯从烧杯的一侧照向另一侧。【实验现象】
1、只有当人的眼睛与卡片的三个小孔、蜡烛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苗。
2、通过直纸筒可以看到,通过弯纸筒则看不到。
3、在烧杯中会看到一条很清晰的笔直的光束。【实验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说明:学生对“直线”和“四面八方”的认识的误区:相矛盾。教师的措施:
1、讲解不同:一个是指线路,一个是指方向。“直线”是就一束光而言,“四面八方”是就整个光源来说的。
2、设计不同的实验并加以比较。
实验8 玩镜子
1、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像是正立的。物体与虚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球面镜(1)凹面镜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2)凸面镜:只成正立的缩小像。
3、三种镜子所反射景物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凸面镜的反射范围最大,凹面镜的反射范围最小,平面镜居于凸面镜和凹面镜之间。
实验9 光的折射(第13课:筷子“折”了)
【实验材料】玻璃杯、水、一枚硬币
【实验操作及现象】在空杯内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你的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保持杯子和你的头的位置不变,由另一人慢慢向杯中倒水,现在可以看到硬币了。
【实验结论】和筷子折了是一样的道理。由于光从一种物质(水)进入另一种物质(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射入人的眼睛时,在我们的视觉上感觉是杯底的位置升高了一点。也可以用以下实验: 把一白色薄纸剪成长等于杯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将一半涂黑,并在涂黑处刻一条缝,贴在外壁。让手电筒光通过缝射入杯内,在缝对面做一记号,再加入水,就看到光线发生了偏离;或用激光灯照射一光线,做一记号,不改变等位,前面放入透明物质,再看光线的改变。
实验10 制造彩虹(第14课:彩虹的秘密)
【实验材料】平面镜、脸盆、水
【实验操作及现象】(太阳斜射的时候),把一只盛有清水的脸盆放在门口的阳光下,拿一块长方形镜子,与水面成30度角放进脸盆,这时阳光透过水面正好照到镜面上,再由镜面把阳光透过水面映照在室内白色的碰壁上。这时在墙上会出现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跟天空的彩虹一样美丽。链接:彩虹形成的条件是:阳光、小水滴。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它把阳光分解成了七中色光。
实验11 玩三色陀螺(第15课:飞旋的陀螺)
【实验材料】学生已做好的三色陀螺
【实验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玩三色陀螺,随意组合三种颜色,先记录下陀螺的颜色,再旋转陀螺,看变成了什么颜色。【实验现象】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汇报
【实验结论】两种以上的色彩混合之后,会产生一种新的色彩。
链接:色彩的种类不下几千种,我们见到的光的色彩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而这三种色光是不能用其他色光相混产生的。故称为光的三原色。
实验12 测力计的使用
(第20课:苹果为什么落地)
1、先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度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3、每个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量程。
实验13 重力的方向
(第20课:苹果为什么落地)
【实验材料】铁架台(带漏斗架)、漏斗、锥形瓶、大米粒
【实验要求】每人2粒米,分别放进漏斗里,要让米落在锥形瓶中。不准用手拿着锥形瓶,不准捡掉落的大米。全部放完后请坐端正。看哪组米落进锥形瓶中的最多。
【实验分析】操作时,一要注意让米粒从漏斗的管的中间下落,最好不碰壁,二要注意要让漏斗的管和锥形瓶的口对准。因为米粒所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实验结论】地球上或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相关实验四年级下册实验实验l 液体的热胀冷缩(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温度计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用过。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温度计的知识,如种类、构造、......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镇武完小袁照成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总结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