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禅诗欣赏(注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典禅诗欣赏”。
经典禅诗欣赏
五言禅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更问个中意,鹁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连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密室开金锁,闲步下松门。谩将无孔笛,吹出凤游云。云开空自阔,叶落即归根。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君行杨柳岸,我宿渡头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说道春来好,狂风太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黄昏鸡报晓,半夜日头明。惊起雪师子,瞠开红眼睛。晓风杨柳岸,春色杏花墙。暑雨琴棋润,熏飚枕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1莺逢春暖歌声歇,人遇平时笑脸开。几片落花随水去,一声长笛出云来。静听凉飚绕洞溪,渐看秋色入冲微。渔人拨破湘江月,樵父踏开松子归。西河师子九州闻,抖擞金毛众兽宾。哮吼一声天地静,五湖四海奉明君。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乘麒麟。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万象丛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如火里冰。落叶已随流水去,春风未放百花舒。青山面目依然在,尽日横陈对落晖。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青山门外白云飞,绿水溪边引客归。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世路**不见君,一回见面一伤神。水流花落知何处,洞口桃源别是春。几回沾水又拖泥,年老心孤不自知。
山花似锦水如蓝,突出乾坤不露颜。曾踏武陵溪畔路,洞中春色异人间。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浑无叶底花。胡蝶纷纷过墙去,不知春色落谁家。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yuè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风伤逼岂怀愁。随风东西无我所,独脱逍遥不系舟。
gèn云收空阔天如水,月载亘娥四海流。
sǒu惭愧牛郎痴爱叟,一心犹在鹊桥头。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
huò镬汤炉炭吹教灭,剑树刀山喝使催。春深不放白牛闲,依旧随群入乱山。拽杷牵犁偿宿债,尾巴再露与人看。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风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蛱蝶飞。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触境但似水无心,在世纵横有何事? 独秀枝头不觉伸,狂蜂浪蝶竞相春。谁堪作任莲华使,自有楞严入定人。玉宝莲台胜祖乘,寒门任甚喜荣登。青衣一袭无他物,唯有楞严续万称。日满翱翔在碧宵,青山绿水唱歌谣。流香但愿不曾老,自在云中自在摇。喜入如来高妙第,青云踏步不为希。无端白屋生光耀,不负西门一桂依。
一、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慧能大师是中国禅宗的主要开创人,开创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使得禅宗在中华大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直至今日,还绵绵不绝。慧能的最著名的禅诗是“菩提本无树”,jì这首禅偈在中国流传广远,妇孺皆知。而这首禅偈又是与神秀的禅偈联系在一起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
二、永嘉大师的《证道歌》永嘉玄觉是慧能的嫡传弟子,虽然只在曹溪停留了“一宿”,却是明心见性的觉悟者,所以有“一宿觉”的美称。他的《证道歌》是禅门脍炙人口的佳作。它是禅宗诗歌的宏篇巨制,几近三百行,一千八百七十六字,就篇幅来说,堪称《全唐诗》之最。
《证道歌》,顾名思义,是明心见性的证悟者,所抒发的正知正见。永嘉玄觉为了避免后学解行错谬,慈悲地标示出解脱的道路。它包蕴深厚,有佛教哲理,有禅悟体验,有求道要诀。以下主要参考耕云先生的《不二法门证道歌浅释》中的相关文字,作一简释。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摒绝世间俗学,离绝出世间圣解,不以有为法修持至道,无心合道的“闲道人”,无妄想可断,无真理可求。当他彻见了本来面目之时,不但根尘情识皆是佛性,连这个虚幻不实的色身,也成了常住不坏的法身。正可谓“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是为实性。”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境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彻见本源之时,身心世界尚不可得,更无罪福、损益可言。过去尘镜没有揩磨,被客尘烦恼所覆盖,以致于不能焕显其本有的光明。如今垢尽光现,鉴照分明,就不妨解剖分析,弄个清清楚楚了。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谁能于内不起思念,对外不生感受?果真如此,则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跟活的人一样了。如果抑念求无念,便是沉空守寂的二乘;自闭求无生,乃是灰心灭智的外道。无生是就体上讲,无不生是从相上讲。真正的无生,能生起一切万法。如果将无念无生片面理解一念不起,那么不妨找个木头人来问一问,看看它什么时候能修成佛道。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空掉这个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肉体,不要过于执着这具臭皮囊,且随缘任运,饥餐困眠。彻底明见诸行无常,一
1入眼无非佛性,由此证得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这五种金刚力。这一切,唯有亲证,才能知其三昧,仅靠常情是难以测度。见性之人,心如明镜,无物不鉴;小智之徒,执着外物,如水中捉月,到底成空。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明见本心的禅者,我法二见已断,理事二障已断,虽行走在闹市之中,也如入无人之境,宛如独行独步一样,自在潇洒地行走在心无起灭的涅槃大道上。悟者不离本源,格调高古,不近权势,风致高华。而世俗以貌取人,对那些面色憔悴,个性耿直的达者开士,也不愿多看一眼。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
hè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即心藏无价珍。
佛家弟子,言必称“贫僧”,这是由于他们追求至道,而从来不计较物质的生活。他们虽然经常披着破烂的短袄,心中却藏有自性的无价珍宝。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时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
shànbàng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恶言无自性,无明所变现,并不真实。何况平等法中,一切声音悉皆平等。倘若生起分别念,便是徒增烦恼。能勘破恶缘,当下便是善知识。见性之人,安住无生法忍,八风不动,怨亲平等,唯显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能因为是讪谤,便产生对它生起冤亲的态度。一切皆处于平等法中,无冤亲的分野,表现为同体大悲,就是慈忍力。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河沙诸佛体皆同。
通晓祖师机法,精通佛教义理,由定发慧,定慧等持,就不会沉空守寂。明心见性,非我独能,一切众生都不例外。恒河沙数的诸佛,与众生的自性本来平等无二。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宣扬佛法,如同雄狮哮吼,百兽慑服。香象(二乘及未登地的菩萨)听了最上乘法,平素的自恃与傲慢顿时冰消瓦解;
5一切众生,皆有生死,这种生死是分段生死,即永恒生命的分段现象,此一段是生,彼一段是死。人的一生被这个分段生死现象所支配,不能自作主宰。如果顿悟自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对荣辱就不会有忧喜之念了。
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潇洒。
[岑,音cén;崟,音yín。阒,音qù] 见性之人,在深山密林修筑兰若,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山居生活无羁无绊,如野鹤闲云,随缘任运。比起奔走市朝的人们,自然潇洒写意。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一旦觉悟,即是大事了毕,不再施功落于有为法,而各种有为的修持方法则异于此。为求福报而行布施,虽然得到生天的福报,就像朝向天空射出的那支箭,是不可能长时停留的。
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射向虚空的箭,力量一尽,就会很快地掉下来。福报尽了,7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真妄二法,本无相状。如弃真求妄,断烦恼,求菩提,证的不过是有为涅槃,不契圆顿法门。若彻见本来面目,便会洞知真妄二法,了不可得。无相是无空无不空,是如来的真实相。真与妄是相对待的名词,真妄两法本无相状,执真断妄都是偏执。
经典禅诗欣赏五言禅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更问个中意,鹁鸠生鹞鹰。牵驴饮......
明师一指.自性本然 ◎一二三四五,二人守一土,解得其中意,便是西方祖。(吕祖)◎一子入佛门,九祖超上品,十殿皆拱手,永不坠轮回。◎一子得道,九玄七祖皆沾光;一子成道,九玄七祖尽超生。◎......
明师一指.自性本然 ◎一二三四五,二人守一土,解得其中意,便是西方祖。(吕祖)◎一子入佛门,九祖超上品,十殿皆拱手,永不坠轮回。◎一子得道,九玄七祖皆沾光;一子成道,九玄七祖尽超生。◎......
近日偶读禅学杂书,颇为其中精彩禅诗偈语段落所感,比之李义山“有不尽之意”的《无题》之作,更据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玄机妙义,哲理更深,意境更高.而禅宗偈语遣词用字往往又比较通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禅诗 王维,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