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案
吴 磊 埝桥镇游斜小学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尝试教学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问: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乘法结合律
出示例2,让学生默读题目,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齐读后,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5×4)×2 5×(4×2)
=20×2 =5×8 =40(个)=40(个)让学生说说解答思路。
教师:这两种思路,都求出共有40个球,既然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她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再出示两组算式:(15×4)×10()15×(4×10)(125×8)×5()125×(8×5)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什么?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比较上面的三个等式,仔细分析一下这三个等式,并回答下面的问题。这三个等式中,等号的两边都是几个数相乘?这三个等式中,等号两边的三个数系统吗?等号两边的 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多让几个同学发言。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例2后面的结语,先请一个同学读一遍,再让全体学生齐读。接着,教师指出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 b×c=a×(b×c)做第28页前半页“做一做”
2、教学例3 出示例3 43×25×4 如果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想一想,怎样计算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根据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3×25×4 =43×(25×4)=43×100 =43003、教学例4 出示例4 25×43×4 让学生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让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254×43×43×4 =25× =100×43 =4300 比较例3和例4的共同点,使学生知道在计算连乘时,可以先把能凑成整百或整十的数先乘起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8页最后“做一做”中的题目。
2、做练习五的第6—9题。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10、11、12题。
五、小结
什么叫乘法结合律? 附板书: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5×4)×2 5×(4×2)
=20×2 =5×8 =40(个)=40(个)43×25×4 =43×(25×4)=43×100 =4300 25×43×4 =25×4×43 =100×43 =4300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教案《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精品教案《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精品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7,练习十四的第3一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进行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提高学生......
乘法的结合律和简便算法课件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运......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教学步骤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1.......
乘法的简便算法优秀教案乘法的简便算法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