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交流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区卫生服务经验交流”。
总结经验 紧跟需求 健康发展
北京市
自2007年以来,北京市社区卫生工作在卫生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五个强化、三个回归”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举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好地发挥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作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一、北京市医改为社区卫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这是近一阶段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四大重点,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发展四大体系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我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药卫生服务的目标。实现此目标必须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作用,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四大组成部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市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多份关于加强发展我市社区卫生工作发展的文件。特别是在国家医改方案出台以后,市政府组建了专门的医改办公室,协调和推进全市医改工作。《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于今年6月4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正式下发,这一方案的出台,为我市的社区卫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
本市的医改方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为基本目标,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为医改突破口,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从规划首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机制等多方面对本市的社区卫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我市近年来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好形势下,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本市医改《实施方案》重点提出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四项要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本市社区卫生基本情况
正式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539个。其中政府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1所,占84.2%。全市正式社区卫生服务人员199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85.25%。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正式在编全科医生393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43.7%;护士2817人,大专以上学历占62.4%;专职防保人员1954人,本科以上学历占25.7%。
(二)本市社区卫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本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一是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回归,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加强,“以药养医”的现象得到初步抑制,社区卫生服务费用降低,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得以减轻;二是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促进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格局的形成;三是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提高,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增进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四是改革对改善北京市居民整体健康状况产生深远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区卫生15-30分钟服务圈基本形成并发挥良好作用
(1)据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2009年7月对812名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5.5%的居民步行到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的时间小于15分钟;71%的居民对一般常见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愿意先到社区就诊;76%的居民认为到社区看病比较方便;69.4%的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环境比较好。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量明显增加。改革前的2003年到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年门急诊量仅由727万增加到971万,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维持在9.6%的水平。而到2009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诊患者达到2900多万人次,是2006年的3倍多,日均门急诊人次由不足2万人次提高到7万人次以上,占全市门急诊总量提高到22%以上(如果去除外地来京就医患者,比例将提高到30%以上)。
(3)患者药费用支出下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彻底切断业务收入与个人分配的关系。2006年底,312种(923个品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下降了30%以上,2008年扩大到328品种(1024个品规),2010年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扩大药物目录达到519种,1500个品规。自2006年12月到2009年12月,社区药品零差率政策为群众让利约10亿元。2009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人均医药费用为110.79元,是全市医疗机构门诊人均医药费用的1/2,是三级医院的1/3(部队医院除外)。
2.公共卫生功能进一步强化,社会效益日渐显现
(1)创新服务模式,落实服务功能。全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2724个,管辖5860个村居委会,覆盖全市532.3万户,1558万余人。健康团队通过社区“健康通”手机,2009年全年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共计33.44万余次,实现了对社区居民24小时社区卫生咨询指导服务。2008年至今,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245余万份,其中电子健康档案663万余份。目前健康档案的工作重点也逐步转为规范管理、强化利用和电子信息化等工作。
(2)重点加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一是以《北京市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为规范教材,先后培训社区慢性病管理骨干3200名,使全市80%的全科医生均接受了市级规范化管理培训;二是启动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四种慢性病防治的家庭保健员培训项目,已培训家庭保健员80000名,深受居民的欢迎,今年将再培训25000名。目前,社区慢病管理人数达到157.2万人,其中高血压73.7万人、糖尿病27.2万人、冠心病25万人、脑卒中12.9万人、其他慢性病18.4万人次。
(3)搭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社区处置平台,成效显著。在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治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病人筛查、入户访视、健康教育等工作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对全市1万余名患手足口病儿童进行了家庭访视、居家管理和健康教育,达到三个100%;问题奶粉事件中,圆满完成全市30余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的面对面入户宣教与访视任务;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随访32万余人、166万余次,开展健康教育1.9万余次,接种甲型流感疫苗167.3万人,占全市接种总人数的70%。
在对居民的抽样调查中显示,60%居民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其中接受过三次以上服务的比例占到1/4,81%的居民认为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
3.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1)持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建设工程。落实“下来一批”,2009年全年大医院共有11242人次下社区卫生机构对口支援;落实“回来一批”,市政府出资返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退休医学专家到社区服务,目前,全市有975名退休专家到3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0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出诊、带教等服务;落实“进来一批”,招收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2008、2009两年招收了2400多名医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落实“(培养)出来一批”,每年参加社区岗位培训人员达3000人以上,新招收的大学及以上毕业生均要接受三年的医师规范化培训等。
(2)建立全科医师职称系列,稳定队伍。我市在全国率先明确提出健全五级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同时配套出台了《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暂行办法》。
(3)建立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机制。从2007年起,全市93家二、三级医院(包括中央和部队的医院),全部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9年全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病人160212人次,同比增长1.34倍;下转病人73757人次,同比增长61%。2009年城八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又开展了帮助群众预约挂大医院门诊号服务。
(4)规范运行,推进信息化建设。2008年投入2000余万元,启动了全市统一的新型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以实现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目前,该系统已完成了6个区县、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推广。
(5)试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小时服务。试点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周一到周五延长门诊服务时间至晚八时。同时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应保证“健康通”手机24小时通畅,及时解答居民的医疗卫生问题,提供健康指导与咨询。城八区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供24小时医疗应急处置服务。
(6)试点开展社区卫生诊断。依托已有的居民健康档案,通过一定科学方法,了解居民健康状况并确定试点社区内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社区居民卫生知识水平、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及其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提出本社区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为政府卫生决策和有针对性提供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4.社区卫生改革为我市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强化政府责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零差率销售、免费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等实践为医改的实施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得到了社区卫生工作者的认同。据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2009年7月对1201名社区卫生工作者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70%的人员认为社区卫生改革的举措,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改善了硬件环境,降低了患者医药负担,服务态度得到改进。
5.强化绩效管理,区县工作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市级绩效考核已连续进行了三年。每年,根据市政府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以及年度中心工作适时调整考核指标,根据工作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调整指标分值;转变考核方式,逐步加大专家考核力度,增强考核的客观性。考核结果及时通报,使各区县既明确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学习了其它区县的亮点和经验,有效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同时,为规范和细化对机构、对个人绩效考核方法,组织专家制定了《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岗位绩效考核指导方案》和《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岗位绩效考核手册》并在三个区县完成了试点工作。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后,将向全市推广。
6.医疗保险政策的调整,促进了社区卫生事业发展
一是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二是提高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大医院为50%,社区为70%,2010年即将提高到90%);三是对口支援机构间双向转诊所发生的费用按规定予以报销;四是社区慢病管理干预治疗费用予以报销;五是公费医疗退休人员到社区看病予以报销;六是实行了部分人群(“一老一小”中的老年人)的门诊医疗社区首诊制。
三、结合医改,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社区卫生品牌。目前,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总体认知度仍然不高,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社区卫生公益宣传,组织社区卫生工作者和社区居民开展适宜的文化交流活动,在社区居民中树立社区卫生品牌,扩大社区卫生影响力,让群众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和模式,合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今年上半年我市启动了社区卫生公益宣传,包括利用公交候车厅、地铁通道、地铁扶梯侧墙、电梯轿厢位置发布公益性广告、海报375块(条),在媒体与网站发布宣传信息50余条,介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吸引广大居民了解、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形式,面向农村地区开展定向培养医学毕业生工作,缓解基层人才短缺状况。为使我市山区、半山区农村卫生人才得到有效补充,使大学培养的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2009年出台了《关于为北京山区、半山区定向培养卫生人才的实施意见》(京卫科教字
[2009]24号文),面向七个山区、半山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方式培养临床专业医学生。今年下半年,为落实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们还将结合北京市实际,制定新的文件进一步促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三)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方式,推进分级诊疗。一是推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24小时服务,延长门诊时间,满足社区居民尤其是上班一族下班后的医疗卫生需求。二是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目的是在社区居民和社区医生之间建立起家人式的信任关系和畅通的联系渠道,通过签约式管理,为居民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三是畅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医院的转诊渠道,对需转诊至大医院的患者实施转诊预约,代为进行大医院门诊预约,以此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居民的吸引力和信任程度,引导居民改变就医理念,促进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四)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减轻居民就医负担。
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政府规定的基本药物,并实行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进一步降低居民医药费用。
(五)稳定社区卫生队伍,鼓励和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根据医改关于加强基层卫生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开展相关项目研究、出台有关政策,真正落实国家关于“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薪酬、社管系统规范收入、规范收支两条线政策、合理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编制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虽然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但我们相信,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一定会推动社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社区卫生服务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
社区卫生服务- 1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不仅要有病治病,而且30对家庭生活周期的正确理解是E 家庭生活周期的"新婚期,第要无病防病,追求健康长寿,提高生命和生活质......
社区卫生服务站机构名称海淀区上地街道上地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紫竹院街道魏公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厂洼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万寿路街道沙窝社区卫生服务......
秦耕副司长调研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8年5月6日,卫生部妇社司副司长秦耕带领社区卫生处的同志在北京市调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参观了宣武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听取了北......
各行政村(居):为了确保今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完成,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